三湘都市報5月22日訊(記者 黃京)在湖南大學上學,去隔壁的中南大學和湖南師範大學聽課還能拿學分,這個跨校選課小願望終於能實現了。近日,湖南省教育廳下發《關於進一步推動嶽麓山大學科技城高校開展課程互選、學分互認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和湖南師範大學三所高校做好課程互選、學分互認工作,建立溝通協作的長效機制,通過深化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不斷提升高等教育辦學質量和水平。
《通知》指出,課程互選、學分互認是充分整合大科城高校優勢、特色和品牌教育教學資源,有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對於高校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拓寬人才培養途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發展、推動不同特色院校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各高校要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由一名分管校領導負責,建立教務部門牽頭,信息、資產等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協同機制,形成工作合力。
如何將工作落實?《通知》要求,相關高校要研究制定課程互選、學分互認的具體實施方案,努力形成可推廣複製的寶貴經驗,充分發揮在教學和人才培養工作中的輻射、帶動和示範作用。同時,建立健全校際資源開放共享、教學運行管理和教學督導評估等配套機制,充分考慮學生自主學習和發展的需求,推進一流專業課程、教學科研實驗室和網絡信息資源等優質資源的跨校共享,嚴格課堂教學管理和教學秩序,強化跨校互選課程的教學督導。另外,還要加強宣傳工作,各高校要通過入學教育、校園網絡、微信平臺等多種渠道以及製作宣傳手冊等多種形式,主動及時將課程互選、學分互認的工作流程、要求內容等告知相關師生,細緻做好政策宣傳工作,方便學生獲取選課準確信息。
《通知》還強調,對於參與校際互選課程且按時按質完成授課任務的任課教師,高校應在教學工作量計算方面給予政策支持。省教育廳將根據學校推薦,每門課程每年立項資助一項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實行計劃單列,不佔學校當年該類項目申報指標,但已獲該單列項目資助的教師,不再重複資助。鼓勵社會力量依託各高校的教務管理系統,按照公益和免費的原則參與互選課程管理平臺的建設,在課程開設、學生選課、教學運行、成績管理和學分互認等方面進行技術支持。在確保學生個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各高校要給予參與管理平臺建設的社會力量大力支持。
[責編:胡元媛]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