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運營商世界網,文/張盼。
近期,有消息傳美麗聯合集團已經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上市招股書,募資規模最高可達5億美元,以目前的情況看,其上市飽受行業質疑。在美麗麗說、蘑菇街合併成立美麗聯合集團之初,估值高達近30億美元,如今原蘑菇街CEO陳琪接任集團CEO已有兩年多,新公司的聲量越來越低。
根據合併時,蘑菇街CEO陳琪在內部郵件中的表述,集團在2015年的合併銷售額已近200億元。但有消息稱,美麗聯合到2016年合併後,整體交易額僅有90億元左右。還有數據顯示,那一年蘑菇街10月份的月活同比增長僅為9.6%,用戶有收窄的趨勢,而美麗說同比下跌了39%。如此成績不得不讓人質疑,作為集團掌舵人,曾經能夠在短時間內使蘑菇街實現對美麗說的強勢反超,為什麼合併後卻走向下坡路?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陳琪曾入榜「中國商界精英」榜單,排列15位。除此之外,其服務淘寶超過6年,曾先後擔任用戶體驗部經理、產品經理和移動事業部資深經理等要職。無論是電商經驗還是商界聲譽上,陳琪都眾望所歸。
與此同時,短短的三年時間,蘑菇街在陳琪的帶領下快速成長,儘管遭遇了淘寶主動關閉接口的危機後也仍然當機立斷,引導蘑菇街從導購平臺轉型為帶社交屬性的電商平臺,又逐漸上線了直播功能。事實證明,在企業發展層面,陳琪擁有極強的決策能力和團隊領導能力。
然而,美麗聯合集團旗下的蘑菇街和美麗說兩家公司一直採用的是雙品牌獨立運營的模式。某種程度上這種發展模式會給企業帶來相對「分裂」的狀態。從合併以來,多種消息綜合顯示,集團的業務逐漸向蘑菇街傾斜,而美麗說則處於被邊緣化的狀態。還記得陳琪曾在內部郵件中熱情地說,「以後我們就是一家人了」,現在看起來「親兒子」和「繼子」的待遇差別有點大。
在運營商世界網看來,當初美麗說和蘑菇街合併的目的為了衝刺IPO,也許就連當初想通過強強聯手來完成霸業的創業者們也沒想到,不僅沒有實現理想主義的美好夢想,反而患上了「合併後遺症」。畢竟,在合併時,美麗說CEO徐易容曾在內部郵件中表示,自己和陳琪對於新公司未來願景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