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內蒙古一高校索賄1445萬餘元,院長要求「像家一樣管理學院」

2020-09-09 新華融媒新消費

日前,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原院長特力更因案宣判。值得一提的是,錫林郭勒職業學院也被控非法索取他人人民幣1445萬餘元。

9月8日,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被告單位錫林郭勒職業學院犯單位受賄罪、被告人特力更犯受賄罪、單位受賄罪一案。對被告單位錫林郭勒職業學院以單位受賄罪,判處罰金人民幣四十萬元。對被告人特力更以受賄罪、單位受賄罪,數罪併罰,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六十萬元。對被告單位錫林郭勒職業學院退繳違法所得,予以沒收,上繳國庫。對被告人特力更退繳贓款贓物,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經審理查明,被告人特力更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其擔任錫林郭勒盟鑲黃旗旗委副書記、旗長、旗委書記、錫林郭勒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的職務便利,接受公司或他人的請託,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或者索取他人財物價值共計人民幣1126萬餘元,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構成受賄罪。被告單位錫林郭勒職業學院作為國有事業單位,利用該學院工程建設項目,非法索取他人人民幣1445萬餘元,情節嚴重,其行為構成單位受賄罪;被告人特力更身為錫林郭勒職業學院院長、法定代表人,屬於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應當以單位受賄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巴彥淖爾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被告單位錫林郭勒職業學院構成單位受賄罪、被告人特力更構成受賄罪、單位受賄罪,應當數罪併罰,公訴機關指控罪名成立。鑑於被告單位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及被告人特力更自願認罪認罰,贓款贓物及違法所得全部退繳等情節,依法從輕處罰。法院遂作出上述判決。

公開資料顯示,特力更是通遼市科左後旗人,蒙古族,1957年11月出生,其大多時間在教育系統任職。19歲時,特力更就成為科左後旗布敦中學的一名教師,26歲時進入四子王旗教育局,33歲成為四子王旗民族中學副校長。後還陸續擔任錫盟黨校行政科副科長、錫林浩特市蒙古中學校長兼錫林浩特市教委副主任,40歲不到既出任錫盟教育局副局長。

2003年,特力更前往錫盟鑲黃旗任職,歷任旗委副書記、旗長、旗委書記。2007年12月,特力更升任副廳,任錫林郭勒職業學院(簡稱「錫盟職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直至2018年3月退休。2019年5月15日,退休一年多的特力更被查。

2019年8月24日被開除黨籍時,紀委提到:特力更理想信念喪失,不講黨性原則,轉移、隱匿證據,對抗組織審查;違規為他人安排工作,隱瞞不報個人有關事項。家風不正,全家上陣吃老闆,甘之如飴被圍獵,把公權力作為謀取私利的工具,對配偶、女兒失管失教;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財物。對錫林郭勒職業學院收受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負有直接責任。

2017年,時任錫盟職院院長特力更給全院領導幹部作了題為《堅定理想信念 提高履職能力》專題黨課。他指出:黨的事業需要好幹部,人民群眾期待好幹部,幹部自身也希望成為好幹部。好幹部要做到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這「五條標準」,既是為好幹部畫像,也是對全體幹部提要求。每個幹部都要認真對照這五條,自覺做到這五條。

官員受賄並不罕見,有數據表面,百分之九十多的官員被查,都涉及受賄。相對比較罕見的是單位受賄。作為時任錫盟職院院長、法定代表人,特力更不僅「全家上陣吃老闆」,還帶領學院一起「吃老闆」。判決中提到,錫盟職院「利用該學院工程建設項目,非法索取他人人民幣1445萬餘元。1445萬餘元是什麼概念?特力更15年累計受賄額是1126萬餘元。

到底是多大的工程建設項目,能給到錫盟職院1400多萬元的賄賂?有知情人士透露,這筆賄賂很可能發生在2010年前後,那時錫盟職院在興建新校區,特力更2007年底已任錫盟職院院長。

此前有報導顯示,錫盟職院新校區工程總投資6億元,校區總用地62.23公頃,總建築面積27.3萬平方米。工程分五個標段建設,第一、二、四標段於2010年6月開工建設,現已建設完成教學樓、宿舍樓、食堂等教學設施共計20.47萬平方米。2011年5月,第三、第五標段工程已開工建設,工程主要包括繼續教育中心、機電樓、電力樓、化工樓等,總建築面積6.83萬平方米。該工程計劃2012年9月初全面竣工投入使用。

2013年8月,錫盟職院整體搬遷至位於錫林郭勒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新校區。2015年,錫盟職院收購了錫林郭勒盟國聯資源發展有限公司廠區,進一步改擴建了北校區(即新校區)規模。

官網資料顯示,錫林郭勒職業學院成立於2003年5月,先後由錫林郭勒盟教育學院、師範學校、蒙古族師範學校、廣播電視大學、民族衛生學校、民族財貿學校、民族體育學校和錫林浩特牧業學校、牧業機械化學校等9所大中專院校整合而成。校區佔地面積2000畝,校舍建築面積44萬平方米,體育場館、圖書資料、實驗實訓等條件能夠滿足教育教學需要。現有專兼職教師805人,雙師素質教師454人,全日制在校生15111人,留學生298人。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6月3日,錫盟職院召開新校區建設與審計專題匯報會,院長特力更等院領導首先在實地查看了新校區建設檔案資料建檔、歸檔情況,聽取了基建處長、基建辦各標段駐工地代表、紀檢監察審計處處長、審計單位代表等人的工作進展情況匯報。

特力更強調基建處要加快工作進度,乘勝進取、查漏補缺,健全新校區建設檔案資料;基建處與審計處、主管基建的領導和主管審計的領導要繼續保持通力合作,全力支持審計部門開展工作;一定要堅持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則,為了人民的利益做到正直正派,一絲不苟。

特力更帶著學院一起受賄的行為,不由得讓人想到他曾經說過的一番話。2014年,特力更以錫盟職院院長的身份在調研中再次要求各級管理人員要「像家一樣管理學院」誠實做人、踏實做事,把自己的發展和學院的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為學院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現在想來,回味無窮。

相關焦點

  • 受賄1126萬 內蒙古一學院院長獲刑11年
    法院供圖中新網巴彥淖爾9月9日電 (記者 張林虎)9日,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消息,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原黨委副書記、院長特力更(副廳級)受賄罪、單位受賄罪一案一審公開宣判經審理查明,被告人特力更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其擔任錫林郭勒盟鑲黃旗旗委副書記、旗長、旗委書記、錫林郭勒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的職務便利,接受公司或他人的請託,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或者索取他人財物價值共計1126萬餘元,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構成受賄罪。
  • 受賄1126萬 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原院長特力更一審獲刑11年
    新京報快訊 據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中級人民法院官方微信消息,2020年9月8日,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被告單位錫林郭勒職業學院犯單位受賄罪、被告人特力更犯受賄罪、單位受賄罪一案。對被告單位錫林郭勒職業學院以單位受賄罪,判處罰金人民幣四十萬元。對被告人特力更以受賄罪、單位受賄罪,數罪併罰,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六十萬元。
  • 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原黨委副書記、院長特力更案一審公開宣判
    2020年9月8日,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被告單位錫林郭勒職業學院犯單位受賄罪、被告人特力更犯受賄罪、單位受賄罪一案。對被告單位錫林郭勒職業學院以單位受賄罪,判處罰金人民幣四十萬元。
  • 受賄1126萬,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原院長特力更一審獲刑11年
    2020年9月8日,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被告單位錫林郭勒職業學院犯單位受賄罪、被告人特力更犯受賄罪、單位受賄罪一案。對被告單位錫林郭勒職業學院以單位受賄罪,判處罰金人民幣四十萬元。對被告人特力更以受賄罪、單位受賄罪,數罪併罰,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六十萬元。
  • 【反腐】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原黨委副書記、院長特力更案一審公開宣判
    2020年9月8日,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被告單位錫林郭勒職業學院犯單位受賄罪、被告人特力更犯受賄罪、單位受賄罪一案。對被告單位錫林郭勒職業學院以單位受賄罪,判處罰金人民幣四十萬元。
  • 內蒙古巴彥淖爾: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原黨委副書記特力更受賄案宣判
    2020年9月8日,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被告單位錫林郭勒職業學院犯單位受賄罪、被告人特力更犯受賄罪、單位受賄罪一案。對被告單位錫林郭勒職業學院以單位受賄罪,判處罰金人民幣四十萬元。對被告人特力更以受賄罪、單位受賄罪,數罪併罰,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六十萬元。對被告單位錫林郭勒職業學院退繳違法所得,予以沒收,上繳國庫。對被告人特力更退繳贓款贓物,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 錫林郭勒職業學院黨委原副書記、院長特力更一審公開開庭宣判
    2020年9月8日下午,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交辦、巴彥淖爾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錫林郭勒職業學院涉嫌單位受賄罪、錫林郭勒職業學院黨委原副書記、院長特力更涉嫌受賄罪、單位受賄罪一案公開開庭宣判。旗委書記、錫林郭勒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的職務便利,接受公司或者他人請託,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或者索取他人財物價值共計1126萬餘元,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構成受賄罪。
  • 受賄1126萬,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原院長特力更一審獲刑11年
    2020年9月8日,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被告單位錫林郭勒職業學院犯單位受賄罪、被告人特力更犯受賄罪、單位受賄罪一案。對被告單位錫林郭勒職業學院以單位受賄罪,判處罰金人民幣四十萬元。對被告人特力更以受賄罪、單位受賄罪,數罪併罰,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六十萬元。
  • 向村民索賄12萬餘元 習水一村副支書被判刑
    貴陽網訊 遵義市習水縣一位村幹部,利用職務便利在高速公路徵拆工作中向村民索賄12萬餘元。11月11日,經習水縣檢察院提起公訴,該村幹部被判刑。經習水縣檢察院審查,2015年以來,被告人冉某擔任習水縣習酒鎮某村黨支部副書記期間,協助習酒鎮政府從事高速公路徵拆工作,並利用職務便利,向村民餘某索賄12.2萬元,為其在房屋、土地徵拆過程中謀取利益。
  • 內蒙古首家獲準轉設的高校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揭牌
    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前身為內蒙古師範大學鴻德學院,成立於2008年5月,是一所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獨立學院。2020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內蒙古師範大學鴻德學院轉設為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學校性質由獨立學院變為獨立設置的本科層次民辦普通高等學校。
  • 高校一院長套現科研經費38萬 獲刑3年半
    貪汙38萬元科研經費獲刑  北京物資學院外國語言與文化學院原院長吳尚義籤訂虛假合同,套取科研經費38萬餘元。記者昨天獲悉,市三中院對該案作出終審判決,以貪汙罪判處吳尚義有期徒刑3年半,罰金20萬元。
  • 內蒙古一官員被判無期徒刑 14年間索賄受賄上億元
    億元公款挪用給企業進行營利活動,謀取個人利益;違反規定擅自決定處理公款,違反國家政策規定盲目進行項目建設,先後給國家造成1.8億餘元的巨額經濟損失。除收受行賄人賄賂款外,李世鎔還利用職權便利,通過多種手段單獨或夥同他人將合計93萬餘元的公共財物佔為己有。
  • 北大經濟學博士,留學美國師從諾獎得主,受賄索賄6390餘萬!
    1964年,年向東在內蒙古包頭出生,從小成績還算不錯的他,在17歲那年考入了當地一所醫科院校包頭醫學院。在旁人眼中,認為醫生這個身份或許會伴隨他一輩子。本科畢業後,他在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內蒙古第一機械製造廠當了3年醫生。然而醫生這份工作幹久了,他發現並不適合他。他不想再這樣繼續下去,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 十九大以來,內蒙古處分千餘名教育系統違紀違法黨員幹部
    在首先播放的警示教育片《高校之問》中,內蒙古科技大學黨委原書記李保衛等一批教育系統違紀違法幹部現身說法,讓與會人員備受震動。自治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基建領域是高校職務犯罪中的重災區。一些不法建築商為了承攬基建工程,把眼睛盯在高校主管基建的領導幹部身上,千方百計地拉攏、收買。錫林郭勒職業學院黨委原副書記、院長特力更便是其中之一。
  • 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原黨委副書記特力更受賄案宣判
    中國法院網訊(梁雁婷)2020年9月8日,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被告單位錫林郭勒職業學院犯單位受賄罪、被告人特力更犯受賄罪、單位受賄罪一案。對被告單位錫林郭勒職業學院以單位受賄罪,判處罰金人民幣四十萬元。
  • 專訪淄博職業學院工商管理學院黨支部書記、院長畢思勇
    不忘初心勤耕耘牢記使命勇擔當——記淄博職業學院工商管理學院黨支部書記、院長畢思勇又是一年秋日好時節,又是一樹碩果滿枝頭。剛剛擔任工商管理學院院長之初,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畢思勇提出了一個最質樸、最實在的目標:做家長和學生滿意的教育。他說:「我就是要讓我們的老師盡心、學生舒心、家長安心、社會放心。實現這一目標,我想用五年左右的時間。」這也是他最初表白的「初心」。為了兌現承諾,他帶領該院師生甩開膀子大幹事業,並從自身做起,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一系列成果成為他最好的「代言」。
  • 一個貪官為了索賄想出的「花樣藉口」
    為獲取更多利益,吉林工商學院原副院長張國志絞盡腦汁,「墊付車款」「陪買家具」「幫找房子」……都成了他索賄的藉口。15年仕途,身為副廳級官員的張國志受賄230餘萬元,貪汙52萬餘元,2019年6月底,他被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5年6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60萬元。
  • 內蒙古豐州職業學院重複收住宿費,學生不交不給畢業證?
    網絡圖片疫情期間,大多高校都釆取了長達數月的停課措施。為此,自治區教育廳曾經發通知要求,學校要給學生退還停課期間包括住宿在內的相關費用。內蒙古豐州職業學院護理系的眾多學生告訴記者,該校在疫情期間也停課數月,可校方一直拒絕退還學生們在疫情前就已交付的住宿費。護理系眾多已經進入實習階段的學生還聲稱,如今,校方安排他們到各大醫院實習,校方先是向他們收取了2100元的實習費。收錢時,老師聲稱這些錢學校一分不留,全都要交給醫院。
  • 武漢一高校百萬年薪面向全球招聘二級學院院長!
    百萬年薪聘請二級學院院長。11月6日,武昌理工學院發布招聘啟事,面向全球誠聘商學院院長,年薪稅前高達50-100萬元,並提供住房。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武昌理工學院頻頻出手,面向社會大力招聘高層次領軍人才。
  • 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原黨委副書記、院長特力更涉嫌受賄罪、單位受賄...
    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原黨委副書記、院長特力更涉嫌受賄罪、單位受賄罪一案公開開庭審理 2020-05-01 04: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