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一院長套現科研經費38萬 獲刑3年半

2020-12-13 搜狐網

  貪汙38萬元科研經費獲刑

  北京物資學院外國語言與文化學院原院長吳尚義籤訂虛假合同,套取科研經費38萬餘元。記者昨天獲悉,市三中院對該案作出終審判決,以貪汙罪判處吳尚義有期徒刑3年半,罰金20萬元。京華時報記者王曉飛

  案情

  籤虛假合同套現科研經費

  現年60歲的吳尚義,原系北京物資學院外國語言與文化學院院長。

  通州法院的判決書顯示,2011年至2014年,吳尚義擔任「科研基地——國際物流翻譯研究平臺建設」等科研項目負責人並主管項目經費審批、使用,在此其間,吳與北京某科技公司及北京某貿易公司籤訂虛假《文獻信息檢索合同》,將該院支付的文獻檢索費用共計38萬餘元,轉入上述兩家公司後換取現金並據為己有。

  通州法院認為吳尚義的行為構成貪汙罪,一審以貪汙罪判處吳尚義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罰金20萬元,責令其退賠38萬餘元發還北京物資學院。

  辯解

  聲稱是合法勞動所得

  一審判決後吳尚義不服,提起上訴。吳尚義表示,文獻檢索屬於學院正常工作外的額外工作,涉案科研項目也沒有列入學院對教師的正常考核中,其額外付出勞動獲得的文獻檢索費系合法勞動所得,不構成貪汙罪。

  吳尚義的辯護人認為,做涉案科研項目負責人時,吳尚義不具備國家工作人員身份,其對科研項目的組織和管理,對科研經費的使用和分配,不屬於從事公務活動,不符合貪汙罪的犯罪構成要件。

  另外,吳尚義為涉案科研項目的順利進行,自行完成文獻檢索工作並獲取相應報酬,符合按勞取酬的分配原則,不應認定為犯罪。

  二審

  法院認定不屬於合法收入

  法院查明,涉案科研項目是國家撥付經費的高等院校科研項目,非吳尚義個人獲取的科研項目。高等院校科研項目經費屬於公共財物、國有財物的範疇,經費的使用和管理需嚴格遵守國家有關科研經費的管理規定。

  作為北京物資學院外國語言與文化學院原院長,吳尚義系國有事業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其主體身份符合貪汙罪的犯罪主體要件。涉案科研項目中的文獻檢索費,是為獲取文獻資料而實際發生的費用,需按照標準支付給提供檢索服務的單位。

  吳尚義作為涉案科研項目的負責人,未經所在高校及科研經費主管部門批准,在涉案科研項目未實際產生版權費等文獻檢索費的情況下,利用職務便利,通過籤訂虛假合同的方式將並未實際發生的38萬餘元文獻檢索費從項目經費中套出並佔為己有,其行為符合貪汙罪的犯罪構成要件,應當以貪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法院認為,無論從吳尚義取得科研經費的方法上,還是從其套取科研經費中的文獻檢索費的批准用途上看,此費用均不屬於吳尚義應得的合法收入,對於上訴理由,法院不予採納。

  12月14日,三中院作出終審裁定,駁回吳尚義上訴,維持原判。

news.sohu.com false 綜合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6-12/19/content_350494.htm report 1517 貪汙38萬元科研經費獲刑北京物資學院外國語言與文化學院原院長吳尚義籤訂虛假合同,套取科研經費38萬餘元。記者昨天獲悉,市三中院對該案作出終審判決,以貪汙罪判處吳

相關焦點

  • 院長冒領科研經費 因貪汙罪獲刑10年半
    人物簡介  宋茂強  原北京郵電大學軟體學院執行院長、教育部高等學校軟體工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  1996年5月晉升教授職稱。  2003年3月被北京市總工會評為2002年度教育創新標兵。
  • 科研經費成個人「提款機」 20元發票套30萬經費
    學術精英屢因科研經費「栽跟頭」  據檢方介紹,2007年5月,北京市某高校教師肖某拿到了一家部級單位的翻譯研究項目,並擔任該項目負責人,項目經費15萬元。  2008年4月,肖某從所在學院辦公室工作人員那裡拿到28名學生姓名和身份證號碼後,從2008年5月至12月以這28名學生的名義分7次領取勞務費共計82400元。
  • 「兩會」熱議壓縮科研經費 回看高校科研環境亂象
    「基金」,「課題」,「發文章」等等字眼是高校教師離不開的話題。每年的五月都是收穫國自然基金中標果實的時間。「沒有經費就不能有高質量的實驗和科研」,這似乎已經成為科研界的共識。那麼,高校經費面臨削減的今天,科研經費應該壓縮嗎?是什麼樣的原因使得科研的一池清水被攪渾了呢?
  • 論套取高校科研經費治理的《國家監察法》適用
    關鍵詞:國家監察法;政務責任;刑事責任;高校監察程序   一、從《刑法》到《國家監察法》的規範邏輯轉化   (一)入罪衝動的制度根由   近幾年來,國家不斷深化科研經費管理體制改革,強調尊重科研規律與科研人員智力創新價值,例如2014年《關於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國發(2014)64號]明確「政府退後原則」
  • 受賄1126萬 內蒙古一學院院長獲刑11年
    法院供圖中新網巴彥淖爾9月9日電 (記者 張林虎)9日,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消息,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原黨委副書記、院長特力更(副廳級)受賄罪、單位受賄罪一案一審公開宣判,特力更獲刑11年。
  • 廣西巡視發現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混亂,黨費遲交少交等問題突出
    廣西巡視發現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混亂,黨費遲交少交等問題突出 中紀委網站 2016-05-16 09:34 來源:澎湃新聞
  • 山大70後正處級百萬年薪長江學者陳哲宇套取科研經費400萬判刑
    山東大學2016年預算72億在中國高校排第六位【清華大學預算175億、北大141億、浙大131億、上海交大121億、華中科大73億】南京大學預算56個億,南大科研經費15個億,山大科研經費13個億,南大有科研人員2134人,人均科研經費70萬,山大科研人員7907人,人均科研經費17萬。
  • 我國科研經費出爐,高校清華第一,企業華為第一,風評截然不同
    近幾年來,我國對科研的投入越來越大,據中國統計局《2019年全國科研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我國科研經費的總投入高達22143.6億元,其中基礎科研經費1335億元,比往年增長22.5%,遠高於應用研究經費和試驗發展經費的增長幅度,這說明我國正在有意識的加大基礎理論研究的資金投入。
  • 2017年高校科研經費排行榜30強,清華勇奪第一,北京大學僅排第四
    高校的科研能力如何直接反映了高校的學術水平和辦學實力,而科研經費投入作為科研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最能表明一所高校的科研投入和科研水平。2017年是高校科研大豐收的一年,國內各高校在國家「雙一流」大學建設的推動下,在科學研發方面均取得長足進步。今天筆者就為大家分享下2017年高校科研經費30強榜單。
  • 應適當壓縮科研成果轉化率低的重點高校的科研經費
    北大書記邱水平表示,國家經濟遇到困難,高校也要做好過緊日子的準備。但正值科技攻關的關鍵時期,高校又是國家的科研主力,建議不要壓縮重點高校的科研經費。北大清華等頂尖名校,拿走了國家太多的科研經費。全國近3000所高等院校,連同清華北大在內的985 211院校有116所,卻拿走了全國科研經費的70%以上。這樣分配明顯是不合理的。容易造成有的學校資源浪費,有的學校卻食不果腹。
  • 中美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比較:兩者有何差異?美國的是不是更科學?
    也有不少學者結合中美具體的高校,比較雙方在科研經費管理方面的做法,主要從宏觀政策的角度對國內高校的科研經費管理提出建議。夏文莉等以美國北卡州立大學的科研經費管理為例,提出要加強國家科研經費宏觀政策的規範與協調、要建立和完善大學內部科研經費管理機制[5]。
  • 持續嚴打騙保,3家醫院院長獲刑!
    來源 看醫界院長騙保、受賄,獲刑11年近日,青海省醫療保障局通報了8起打擊欺詐騙保案例,其中一例院長入獄騙保案尤其值得關注。該案例是新院區有「青海醫院建築史上裡程碑式建築」之稱的青海省第五人民醫院原院長柴多騙取國家醫保基金案。
  • 中科大人均科研經費150萬,高居全國第一
    這份彙編數據詳細記錄了 2017 年全國1939所高等學校及其附屬醫院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試驗發展以及 R&D 成果應用、其他科技服務等各個層面開展研究的總體狀況。年度科技總經費,中科大第四,同比增加15.81億,同比增長59.61%從2017年度中國高校科技經費的統計結果來看,清華大學的年度科技經費繼續領跑全國,高達59.68億元,且比去年增加了7.99億元。
  • 新加坡高校科研經費多用於研究助理工資
    廈門大學畢業生張溪目前在新加坡管理大學攻讀應用金融碩士學位,她告訴記者,新加坡的科研人員發表論文重質不重量,而科研經費大部分用於研究助理的工資上。        中國青年報:你參與過新加坡的課題研究嗎?
  • 樓繼偉:科研經費將建黑名單 避免花錢買發票
    樓繼偉還表示,未來將完善制度設計,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經費監管。運用「公務卡」等手段,加強對科技經費使用的過程監管。強化科研項目承擔單位財務管理,建立內部成本費用核算機制。將建立健全科研項目及經費管理使用的信用記錄和評級機制,建立黑名單制度。  科研經費漏洞何以難堵?
  • 算命先生「借名」給醫院院長買房買車,院長受賄獲刑10年,他...
    >結果……羅某受賄獲刑梁某也牽涉其中互相信任他為院長打理賄款梁某與羅某在1990年就相互認識,並成為好朋友,彼此信任。2015年上半年、2017年年初兩次給羅某分別送了30萬,都是直接轉給梁某,再由梁某轉交。平時,梁某以看風水、算命為生計,羅某對梁某也極為信任。2011年4月,羅某被任命為澄邁縣人民醫院院長後,多次收受他人的賄賂款。
  • 四川省7所高校試點科研項目經費「包幹制」
    成都日報2021-01-09 07:457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我省科研項目經費「包幹制」試點工作啟動,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西南石油大學、西南科技大學等7所高校納入試點單位。
  • 英國的科研項目經費是怎麼報銷的?
    韓國自1996年起實行項目制(PBS),項目經費由勞務費、直接經費和間接經費組成,其中間接經費以研究機構差額補助的比例乘以內部勞務費核算。在這種雙重資助模式中,如何確定穩定經費與競爭性經費的比例、穩定經費涵蓋的範圍、競爭性經費對科研單位的補償方式等是各國政府資助體制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 海南大學副教授科研經費申請為零 發帖請辭碩導
    課題為零、科研經費申請為零、9年發表論文僅4篇,他被學校取消招收碩士的資格  海大副教授張江南發帖請辭碩導  他不是好老師?  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的副教授張江南,今年不但科研經費申請為零,目前也未主持任何課題。
  • 眼科醫院博士院長受賄獲刑11年
    ■ 「受賄40萬院長稱無辜」追蹤  本報訊 (記者王殿學 通訊員常鳴)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前院長、擁有博士學位的胡世興,昨日終審被判受賄罪,獲刑11年。  胡世興今年5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