憎恨是要加害於別人並繼續增加與擴大的一種欲望。 〔古希臘〕芝諾:《論感惰》
感情世界裡,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已經產生恨意的時候,你千萬不要奢望她會輕易原諒,甚至連這種念頭都不要動。
浦洛柏夏斯也曾說過:「沒有比愛的憎恨更強烈。」
電視劇《倚天屠龍記》裡的周芷若,她眼看著愛情從手心裡划走,於是便付諸行動開始報復。接受宋青書求愛,暗殺張無忌的新愛趙敏,並且一再阻止舊愛張無忌追求幸福。
周芷若愛過嗎?當然愛過,種種報復行為就是由愛生恨心理變得扭曲。
周芷若恨過嗎?當然恨過,她恨得太多,恨得不到張無忌的愛,恨師傅強加於身的責任,恨這個世界的不公平。
愛和恨其實都是同一種本質,當迫切追求的愛儼然毫無希望時,愛就很容易衍生變成恨,然後在不甘心的驅動下做出不理智的行為,哪怕同歸於盡也要發洩出心頭不滿。
01
李嚴最近煩透了,一年前跟前妻因不合離了婚,後來在親戚的介紹下於兩個月前重新組建了新家庭。
新媳婦也是離過婚,帶著一個女兒,對於將近30歲並普普通通的李嚴而言,能夠迅速展開新生活已經謝天謝地了,他也暗自發誓一定要吸取過去經驗,把新日子過好。
可誰也沒想到,正當新家庭快要融合完成時,李嚴的前妻領著4歲的兒子來家串門了,聲稱「孩子想爸爸了,只看看就走」。
新媳婦就在身邊,李嚴感覺很尷尬,雖然說不想再看到前妻,可兒子是無辜的。幸虧新媳婦懂事,連忙把李嚴前妻當作客人一般招待,還笑稱「沒事,以後有空常來」。
原以為前妻來一次就夠了,哪裡想到她真把玩笑話當了真,隔三差五就領著孩子來家。李嚴不在時就跟他新媳婦聊家常和以前的事,李嚴在家時就拿孩子說事,要麼「想爸爸」,要麼「想爺爺奶奶」,反正每次來都有藉口。
02
李嚴知道,和前妻離婚後她並不好過,當初要死要活把孩子爭取到了手,帶著孩子常住娘家,非但受鄰居們議論,同住一個院的弟妹也夠她嗆。
同情歸同情,畢竟自己又開始了新生活,表面上看新媳婦客客氣氣的,其實哪個女人能長期接受這種刺激?
為了保證前妻不影響到新家庭,李嚴單獨了前妻見了面,並質問她來家是什麼意思。
李嚴前妻看著眼前人緊張的樣子,她倍感生氣,指著李嚴怒道:「沒什麼意思,反正已經離了婚,我這輩子完了,你倒是逍遙自在有了第二春,憑什麼?我過不好也不讓你好過。」
李嚴儼然無語,遇到這種前妻只能願自己倒黴,這也是他主動提出離婚的原因,她太自私,心胸太狹隘了,幸虧離得早,否則都不敢想像將來會變成什麼樣。
前妻猶如無賴粘住了李嚴,李嚴可憐兒子不與她計較,就把前妻對他講的話原原本本告訴了現任。
李嚴新媳婦有肚量,也夠聰明,她清楚李嚴前妻頂多是喪家之犬,對自己造不成威脅,同時也有些同情她的悲劇,所以每次前妻來她都熱情款待。
久而久之,李嚴前妻放棄了無理取鬧,她還沒傻到自討苦吃沒羞沒臊,從此李嚴的新生活開始蒸蒸日上,而前妻已不在他的關注之內。
寫在最後:
當一段感情已然結束收場,就必須尊重現實,努力爭取新的生活。不要像李嚴前妻那般犯傻,抱著同歸於盡的態度不過是一廂情願,既顯得水平低,又得不到任何實質上的優勢。
與其卑微接受對方的同情,不如仰起頭更加堅強,誰都不比誰低賤,誰也不比誰高尚。
而李嚴的做法還是比較認可的,能夠從舊情中抽身全心投入到新感情中,是對舊愛、新愛、包括自己負責任的表現。
不要說什麼不念舊情,薄情之類的話,既然已經離了婚那就表示沒有義務再付諸感情。假如想用仁慈來標榜自己,從而拎不清新的角色關係,那和腳踩兩條船的渣男又有什麼區別呢?
--END--
作者:落榜探花,感謝您的閱讀,願美好與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