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文化先進區、全國商貿繁華區、國家生態區……榮譽加身的錦江區如今再添一殊榮。12月17日,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成都市錦江區榜上有名。據了解,全國共有97家創建單位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其中,四川省有5家單位入選,而錦江區是成都市中心城區中首個入選單位。
闖入「國榜」,錦江區文旅發展背後有著什麼樣的「發展真經」?
解密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全域旅遊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區域內,以旅遊業為優勢主導產業,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和全社會共同參與,通過旅遊業帶動乃至於統領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旅遊發展理念和模式。國家文旅部將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作為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現實路徑,以鼓勵示範區先行先試,推出一批全域旅遊示範典型。2019年9月文化和旅遊部公布首批71家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起到了較好的示範引領作用。
近年來,錦江區貫徹全域旅遊發展戰略,遵循「城區即景區、旅遊即生活」發展理念,突出特色優勢,創新產品體系,完善配套設施,提升服務品質,打造旅遊品牌,塑造美麗宜居公園城區大美形態,探索出一條「文旅融合、主客共享、景城一體、區域協同」的都市核心區旅遊全域發展示範路徑。
時尚網紅地 打造旅遊新標杆
今年9月,「金秋遊成都 安逸耍錦江」文化旅遊節重磅活動「5G移動場景視頻直播活動」正式啟動,錦江區集納人文、時尚、夜遊、田園等特色風情,精選十二條主題線路和打卡點位,通過視頻直播形式引導廣大遊客、網友參與活動,在街巷裡坊中體驗美景,在市井煙火間品嘗美味,領略「推門就是美好生活」的盛景。
從打響「周末遊成都·品味在錦江」品牌,推出「街坊裡巷·新潮雅致」等12個消費場景,到2020「金秋遊成都 安逸耍錦江」文化旅遊節,推出90個打卡點位,再到打造江家藝苑等「潮錦江」周末文化旅遊目的地、芙蓉國粹等「新旅遊潮成都」主題旅遊目的地,……近年來,如果翻開微博、抖音、快手,不難發現錦江區憑藉文旅頻現熱搜,成為流量新寵。
吸金又吸睛,背後奧秘何在?
這些年,錦江區全力推動商圈協同發展,做強春熙路鹽市口商圈極核功能,強化交子公園、攀成鋼、東村三大商圈支撐作用,高品質打造現代時尚與歷史文化交相輝映、文旅商高度融合的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形成「全域消費」新格局。
在消費品質提升上,大力發展首店經濟,聚力首店、首秀、首發、首展,匯集迪奧時尚配飾、梵幾等全球、全國和西南首店超過240家,佔成都市總數1/3;國際知名品牌659個,國際一線品牌滲透率居全球第19位。一系列「硬核」操作,打造出錦江旅遊新地標,使得其躋身國內重點城市國際購物天堂核心區發展指數前3名。GDP、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全省率先突破「雙千億」,連續16年位居四川省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春熙路太古裡商圈僅3.5平方公裡貢獻超過700億元。2020年,在疫情影響下,錦江區文旅逆勢上揚,國慶黃金周春熙路太古裡商圈日均客流量超過88萬人次,日均人流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5.8%。
同時依託科技,為文旅注入新活力。近年來,錦江區在成都遠洋太古裡建成全國首個5G示範街區,「夜遊錦江」實現5G+8K視頻傳輸,為市民再現東門碼頭「門泊東吳萬裡船」以及合江亭「花重錦官光影秀」的盛景;水井坊網上博物館開通全息投影虛擬實境體驗;智慧路燈、數字水簾、聲音博物館等新裝備廣泛應用於三聖花鄉景區,為遊客提供新奇體驗。
且以詩意共遠方 淬鍊錦江文旅品牌
「愛成都·迎大運」國際美食之都社區美食消夏體驗季暨錦江區東門市井美食節開幕,春熙路文創市集開市,原創音樂創作營「寶藏計劃」錦江啟航,成都市首批新版中英日韓四國語言導視牌錦江「上崗」……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從深挖文化創意資源到培育文旅融合新業態,從打造特色旅遊產品到賦能全域旅遊發展,錦江區充分發揮文旅優勢,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文化和旅遊工作各領域、多方位、全鏈條深度融合上作出有益探索,新業態、新模式、新項目如雨後春筍,全面激發發展活力,唱響錦江區文旅品牌,讓詩意和遠方並存這方秀土。
循著歷史文脈,按照「老成都、蜀都味、國際範」定位,錦江區系統梳理街巷肌理和歷史文脈,實施「文化挖掘、IP提煉、產業設計、風貌打造、市場化運營、街區自治」,加快天府錦城「四街兩坊兩景」建設,有序推進華興街、四聖祠、耿家巷等項目建設,打造東門市井等特色文旅街區25條,讓歷史和現代在這裡巧妙相融。如今,這裡文化地標遍地,大川巷成為全國首條原創畫廊街,钂鈀街入選全球最酷50條街區。
新業態也在這片熱土欣欣向上。圍繞文創產業空間布局,錦江區加快建設一批重大文旅項目,太古裡量子光電競館、開心麻花·環球匯劇場、綠地468文創中心、華熙528藝術村等成為成都文創新地標。這裡,還誕生了「四川十大文旅產業地標」域上和美先鋒劇場,它也是全球最大沉浸式劇場。
一步一景,綠道、街區公園、人文公園上也長出文旅新力量。圍繞綠道體系,錦江區打造高流量消費場景,植入地景打卡等新消費業態,三聖玫瑰谷入選「樂遊成都」潮玩地標;在街區公園,高品質生活場景應運而生,仁德足球公園、成都時代美術館等建成投用,中糧·悅街獲評「成都最美街道」;圍繞人文公園,錦江區構建高品位文化體驗場景,打造阿來書房、錦書來等公共閱讀空間,11個社區美學館加速呈現
點亮夜經濟 打造夜經濟全國樣板區
蘭桂坊、華熙live·528等17處點位入選「夜成都」示範街區,春熙路入選「2020遊客最喜愛的十大夜商圈」,「夜遊錦江」成為全國夜間經濟新名片……如今,錦江區的夜經濟讓街巷人氣升騰,成為新的經濟發力點,其特色舉措形成的「錦江經驗」,更是成為全國樣本,吸引全國關注。2020年國慶黃金周期間,央視新聞頻道和《東方時空》欄目對錦江區大力發展夜間經濟引領文旅市場復甦進行專題報導。
於錦江區而言,夜經濟並非一個新事物,而是有著傳統的基因。「成都夜市歷史悠久。唐代後期開始興起,盛行於宋代,至今沿襲。」費著《歲華紀麗譜》記載:「七月七日,晚宴大慈寺設廳,暮登寺門樓觀錦江夜市,乞巧之物皆備焉。」及至清末,成都夜市尤盛。自青年路、鹽市口至城守東大街一段,黃昏後各大商店關門收市,而階上簷下又擺設攤肆,以馬燈、油壺照明,遊人往來如織。所售之物多屬舊貨,很多是當鋪到期未贖的「死當」。民國後,各種百貨進入夜市,時間延至後半夜,市面擴展至提督街、總府街。商品品類豐富,夜市的銷量越發可觀!據徐心餘《蜀遊聞見錄》記載:「雖無大宗交易,而每夜銀錢出入,尚有千餘金。」
而今,錦江區循著夜經濟的歷史悠韻,確立了以夜間購物潮地、夜間美味去處、夜間視聽秀場、夜間樂動場館為重點的夜間經濟消費場景,培育夜購潮地、文博夜遊、地景打卡、茶咖酒肆等夜消費新業態,更好地滿足市民遊客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全力打造具有錦江特色的夜間經濟。
從傳統的酒吧、餐飲夜生活,到融合藝術、文創、文博的夜文化,當下,錦江正努力打造更具「國際範、蜀都味」的夜間經濟2.0版。比如,在今年重點推出了春臺市錦、純陽市集等夜購場景,優化提升夜遊錦江、蘭桂坊等夜遊場景,持續打造華熙LIVE·528等夜玩場景。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錦江區還以「安逸耍錦江」文化旅遊節為載體,以「錦江YE」為IP,擦亮「錦江文旅消費」新名片,讓市民遊客在光影斑駁、夜購時尚、夜娛繁華中,感受不一樣的錦江夜間生活美學。
來源:川觀新聞
原標題:《成都市錦江區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