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文化和旅遊部在山東省榮成市舉辦「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進全域旅遊大眾旅遊發展」培訓班,並公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其中,山東省威海榮成市、臨沂沂南縣、煙臺市蓬萊區、德州齊河縣、濟南市章丘區5個縣(市、區)創建單位成功入列。截至目前,山東省已有8個縣(市、區)成功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據了解,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籌推進新冠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為有序推進旅遊業恢復發展,發揮旅遊業在助力實現「六穩」「六保」中的積極作用,文化和旅遊部於今年7月啟動了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認定工作。在各地初審驗收的基礎上,文化和旅遊部採取會議評審和第三方暗訪檢查的方式,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原則組織了驗收認定工作。經過公示,全國共有97個創建單位被認定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據介紹,第二批97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在創建方式、創建路徑、創建成果上各具特色,為更多示範區創建單位創新發展提供了諸多有價值的、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特別是在文旅融合發展、旅遊扶貧富民、城鄉統籌、生態依託、景城共建共享、休閒度假、資源轉型、邊境開發開放等方面進行的實踐探索,對各地深化全域旅遊發展具有學習借鑑意義。
記者了解到,在現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中,山東省威海榮成市、臨沂沂南縣、煙臺市蓬萊區、德州齊河縣、濟南市章丘區5個縣(市、區)創建單位成功入列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這是自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評定以來,山東省連續兩年獲得「大滿貫」,加上2019年首批被認定的濰坊青州市、青島嶗山區、濟寧曲阜市3家單位,目前,山東省已有8個縣(市、區)成果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山東省榮成市風景圖片(榮成市相關部門供圖)
此次培訓會上,江蘇省溧陽市、陝西省石泉縣、福建省尤溪縣、山東省榮成市等相關負責人進行了經驗交流。山東省榮成市委書記包希安在作經驗交流時介紹道,近年來,榮成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抓手,積極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構建全時段、全季節、全地域、全覆蓋的旅遊發展格局。突出生態底色,全面挖掘旅遊資源。強力推進海岸線、山體、溼地等生態修復工程,恢復自然面貌,把最好的環境留給旅遊、呈現給遊客。此外,榮成還努力打造『+旅遊』的發展模式,全面拉長旅遊鏈條,比如,鄉村振興+旅遊、海洋牧場+旅遊、紅色教育+旅遊、體育賽事+旅遊、夜間經濟+旅遊等。
從「遊覽觀光」到「休閒度假」,近年來,伴隨著遊客需求向深度體驗、綠色健康的轉變,對旅遊產品和服務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旅遊目的地的基礎設施、產品服務等亟待升級,而「全域旅遊」就是一個好的抓手。「抓全域旅遊,就是抓精品旅遊目的地建設。全域旅遊真正從遊客需求和感受出發,以旅遊的思維來建城市,來建交通系統、標識系統。從過去依靠景區等核心吸引物的驅動,轉變為全域的發展。」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解釋。
以全域旅遊為抓手,老牌傳統旅遊城市實現了向新型複合型精品旅遊目的地發展。旅遊業已發展多年的蓬萊區,依託濱海資源和丘山葡萄酒莊集群,海陸並進,城鄉互融,布局新業態,研發新產品,構建「濱海度假+山地休閒」的空間體驗格局,打造「丘山微醺」生活方式,樹立起「閣外蓬萊」的旅遊新形象。
此次入選國家級旅遊示範區的沂南縣,從2014年起成立由縣長任組長的文化旅遊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旅遊規劃、假日安全、市場秩序等工作;將旅遊工作高分值納入政府年度考核體系,推動全縣旅遊發展任務落實;依託人大和政協形成督辦機制,有效解決制約旅遊業發展的重大問題。
發展全域旅遊帶來的不只是自然風光的優化,還有營商環境的改善。作為一個傳統旅遊資源匱乏的縣域,齊河縣此次成功入選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關鍵在於招商、穩商、扶商、富商等系列政策的頂層設計,為大項目策劃、規劃、審批、建設、運營等提供全過程「保姆式」服務。短短幾年的時間,齊河縣聚力打造了千億級文化旅遊產業集群,形成了獨特的全域旅遊發展模式。從零起步,通過持續性、突破性、顛覆式創新,構建起了全域旅遊目的地產業體系。
衍生新業態,延長產業鏈,鍛造價值鏈,全域旅遊成為「新舊動能轉換」的高效轉換器。章丘區將全域旅遊發展融入到新舊動能轉換戰略和濟南東部新區建設,開發了文化旅遊、工業旅遊、滑雪、民宿、婚紗攝影等新業態。
據了解,在推進全域旅遊的過程中,山東省保持創新和特色,因地制宜,探索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水則水、宜山則山、宜生態則生態、宜文旅則文旅,推動「文旅+」或「+文旅」。著力破解了制度創新不夠、資金制約、資源分散、基礎設施薄弱、內生動力不足問題、陳規陋習、人才資源短缺等問題。
據介紹,下一步,山東省將把創建全域旅遊的「應急之舉」轉變為常態化的「應有之舉」,把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從「政府認證」,經由消費體驗轉變為「市場認可」,積極推動支撐全域旅遊的創新業態、產品和服務在市場消費端的高效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