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來而不往非禮也

2020-12-13 天眼新聞

「來而不往非禮也」,表示對別人給予自己的善意應當作出友好的反應,否則是不合乎禮節的。簡單來說,就是禮尚往來,有來有往的意思。可理解為不能白白接受別人的恩惠,自己應該有所回報;也可表示為不能白受了別人的欺負,一定要把自己的損失找回來。

典故出自西漢禮學家、經學家、睢陽人戴聖編著的《禮記·曲禮上》:「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是以君子恭敬撙(zǔn,表示抑制、挫折)節,退讓以明禮。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麀(yōu,父子共一母麀。比喻亂倫穢行),是故聖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於禽獸。

「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曰:禮者不可不學也。夫禮者,自卑而尊人,雖負販者必有尊也,而況富貴乎?富貴而知好禮,則不驕不淫;貧賤而知好禮,則志不懾。」

這段話強調了禮的重要。其意思是:「道德仁義這四個抽象的概念,沒有禮就落不到實處;教育訓導,整飭民俗,沒有禮就會顧此失彼;區別爭訟的是非曲直,沒有禮就無法判斷;君臣、上下、父子、兄弟的名分,沒有禮就無法確定。學習做官的本領和學習六藝,如果弟子侍奉老師無禮,師生之情就不會親密。百官在朝廷上的班位,將帥的治軍,官員的到任履行職務,沒有禮就無法體現威嚴;求福之禱,謝神之祠,以及常規的種種祭祀,供給鬼神的祭品都有規定,不按照禮數來做就顯得內心不誠,外貌不莊。所以,作為君子,就要用恭敬、抑制、退讓的精神來顯示禮。」接著打比喻說:「譬如鸚鵡,雖然能學人說話,但終究還是飛鳥;猩猩雖然也能說話,但終究還是禽獸。如果作為人而不知禮,雖然能說話,難道不也是禽獸之心嗎?正因為禽獸不知禮,所以才父子共妻。」人不同於禽獸,「所以聖人制定了一套禮來教育人,使人人都有禮,知道自己有別於禽獸。」說過了禮的重要,便開始說人的往來要講究禮。上古時期,人們崇尚「德」,後來卻講求施報,禮崇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施人恩惠卻收不到回報,是不合禮的;別人施恩惠於己,卻沒有報答,也不合禮。「人們有了禮的規範,社會就能得以安定;沒有了禮的規範,社會便會傾危,所以說:『禮,不能不學啊!』」「禮的實質就在於對自己卑謙,對別人尊重,即使是挑著擔子做買賣的小販,也一定有令人尊敬的地方,更何況富貴的人呢?身處富貴而懂得愛好禮,就不會驕橫過分,身處貧賤而知道愛好禮,志向就不會被屈服。」

中國是一個崇尚禮節的國度,早在春秋時期,送禮的風尚就已形成,並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禮儀文化。「禮」是一種溝通情感的儀式和方法,送禮者往往想通過禮品向接受者表達某種特殊的感情,以物表情,禮載於物;得體的送禮,恰似無聲的使者,給交際活動錦上添花。所以,禮在有來有往,會使友誼逐漸加深。在這裡,「來而不往非禮也」是正面意思。

「來而不往非禮也」用於對對方的回擊的例子,如2008年3月22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籤署了對中國輸美產品徵收關稅的總統備忘錄,率先發起挑釁。中國隨即發動反擊,商務部於23日發布了針對美國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徵關稅。針對納瓦羅認為中國難以對美國進行報復的觀點,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23日下午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談到中方是否會進行報復的問題時說,中方的立場已經說得十分清楚了,傳遞的信息也是非常的明確,來而不往非禮也,我們會奉陪到底。在這裡,「來而不往非禮也」就有對對方的諷刺意味,表示對方的無理行動令人氣憤,不能不予以嚴正回擊。

劉秀森 來源 京九晚報

編輯 周章龍

編審 王寧

相關焦點

  • 來而不往非禮也,貝克漢姆請baby吃炸魚薯條,baby請小貝吃什麼?
    來而不往非禮也,貝克漢姆請baby吃炸魚薯條,baby請小貝吃什麼?相信貝克漢姆和Angelababy(楊穎)都是大家非常熟悉和喜歡的兩位明星。貝克漢姆雖然說已經退役了,但在職業生涯中的精彩表現讓很多球迷和粉絲都記憶猶新!
  • 來而不往非禮也!學生送教師幾朵花,教師送學生幾句話
    學生送老師幾朵花,老師送家長和學生幾句話吧,來而不往非禮也如果家長是一位幹部,那麼幹部可以退休,可以辭職,但是家長的身份是永遠不退休不辭職的,是不需要任何人任命的,只要孩子降生,這個職務就是終身的。現在不管教孩子,不在教育上投入精力和心血,如果孩子發展得好,也沒有多大關係,如果孩子發展不好,以後還是你的麻煩,會影響到自己後半生的幸福指數。孩子將來過得不好,父母親能開學嗎?
  • 作家質疑《羋月傳》錯用「金屋藏嬌」等多典故
    作家張一一質疑《羋月傳》對諸子百家中的「四大顯學」厚此薄彼《羋月傳》被指混淆「金屋藏嬌」「奇貨可居」等多個常見成語典故歷史劇《羋月傳》創下《花千骨》《琅琊榜》之後又一全國收視熱潮「奇貨可居」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而呂不韋這時還沒有出生著名成語典故「金屋藏嬌」本指漢武帝劉徹與表妹陳阿嬌的幼年軼事
  • ...除了遠水救不得近火,你還知道哪些具有複句式用法的成語?
    2.來而不往非禮也 [lái ér bù wǎng fēi lǐ yě]基本釋義:表示對別人施加於自己的行動將作出反應。 出處:《禮記·曲禮上》:「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相關成語:過猶不及4.宰相肚裡好撐船 [zǎi xiàng dù lǐ hǎo chēng chuán]基本釋義:諛人肚量大。出處:明·葉盛《水東日記·楊大理詩謔》:「蓋諺有之『宰相肚裡好撐船』。」
  • 來而不往非禮也!052D編隊於西半球國際水域航行,美國想耍花樣?
    來而不往非禮也,面對美方赤裸裸的航行霸權行徑,中方一發言人表示「必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沒過多久,這句話像是得到了印證一般,中國海軍果真以052D「還禮」。(054A護衛艦)儘管如此,美軍還不吸取教訓,仍要繼續打一些「擦邊球」。然而無論如何,無論美方還要變換什麼花樣,中國軍隊都有信心、有決心捍衛國家主權,保衛國家安全。
  • 來而不往非禮也!中國的反制終於落地,力度超出美國人預想
    來而不往非禮也!據觀察者網12月10日報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宣布,鑑於美方利用涉港問題嚴重幹涉中國內政,損害中方核心利益,中方決定對在涉港問題上表現惡劣、負有主要責任的美國行政部門官員、國會人員、非政府組織人員及其直系親屬實施對等制裁。同時,中方決定取消美方持外交護照人員臨時訪問香港、澳門免籤待遇。
  •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裡的成語
    「投桃報李」是一個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成語,但可能許多人不知道這個成語出自《詩經》。《詩經 大雅 抑》中有一句:「投我以桃,報之以李」,便是「投桃報李」這個成語的原始面貌。對於兒童來說,閱讀這首詩有不小的難度。但如果想讓孩子多了解一些成語,則不妨和孩子一起「啃一啃」這首詩,因為這首詩成就了好幾個成語,如夙興夜寐、耳提面命、白圭之玷等,還有接下來我要細說的「投桃報李」,這些成語均出自《抑》這首詩。僅看這一點,《抑》就是一首了不起的詩,值得我們去看一看,不一定要求記誦,了解即可。
  • 你不來,我不往:何談——人情淡薄,世態炎涼?
    你來,我往,不拘小節,有說不完的家長裡短,吃不完的蔬菜豆腐,喝不完的粗茶水酒。來了就別想走,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初十往家顛。你若犟著要走,親戚抑或朋友,不定拽破你衣袖,也非得把你拉回不可。天黑了,睡覺了,人多床不夠,堂心打地鋪。草堆頭,拿來幾捆幹香的稻草墊底,又暖又柔。
  • 趙孝斌和「中國成語典故名城」
    2007年7月,退而不休的趙孝斌到「中國成語典故之都」河北邯鄲參觀考察,邯鄲作為戰國時趙國的都城,其聲名遠播的成語典故、濃鬱的成語文化氛圍深深吸引了他。他邊參觀邊思考,開封是一座具有豐厚成語典故資源的城市,「杞人憂天」、「才高八鬥」、「五十步笑百步」、「開卷有益」、「抱薪救火」等成語典故均發生在開封,為什麼開封不能申報「中國成語典故名城」呢?
  • 成語典故苑落戶御河岸
    記者 陳豔輝東方今報開封訊  12月5日上午,由《東方今報·開封讀本》連續報導的趙孝斌編著的《開封成語典故故事》現實版——開封成語典故苑開苑儀式在御河岸邊舉行。
  • 大名成語典故——隕雹飛霜
    大名成語典故——隕雹飛霜 2020-03-06 10: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名成語典故——折節力行
    大名成語典故——折節力行 2020-05-13 1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平時不聯繫,自家婚喪嫁娶時才聯繫你隨禮,這種禮能隨嗎?
    所謂的禮尚往來是指在禮節上要注重有來有往,要遵守「來而不往非禮也」的規則,要求人們用對方對待自己的態度和方式去對待對方 。 在《禮記·曲禮上》中有這麼一句話: 「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 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淮南:一千成語一座城
    與之相對應的是「解扁勞民」,典出《淮南子·人間》,寓意這種折騰百姓、竭澤而漁的苛政是不可能持久的。「一葉障目」「掩耳盜鈴」「刻舟求劍」等等不知機變的成語故事還有很多,都是日常成語,耐人尋味。八公山淮南王的成語典故琅琅成誦。東晉太元八年(公元383年)所發生的淝水之戰,是一場以一當十、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
  • 大名成語典故——殺人不眨眼
    大名成語典故——殺人不眨眼 2020-01-08 21: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鳴鑼比武
    成語典故文化是淮南文化脈系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塞翁失馬」「風聲鶴唳」「一葉知秋」「時 苗 留 犢」「臨 淵 羨 魚」等許多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和淮南有密切關係的成語有1000多條,還有眾多的成語典故遺址景觀,淮南因此成為了「中國成語典故之城」。
  • 了解開封成語典故 看這裡
    開封市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退休幹部趙孝斌歷四年多時間,參考古今118部典籍,編撰了一部長達40萬字、共收錄成語典故故事295條的《開封成語典故故事》。這部書以成語典故為主線,串聯了從先秦到清代的賢達之士滿溢聰慧謀略的詩文、品德與言行;融思想性、資料性、知識性、可讀性、趣味性為一體,讀來引人入勝。
  • 成語典故:亡戟得矛
    成語典故:亡戟得矛 2015年03月20日 14:36
  • 歷史故事的成語:有關戰爭的成語故事和典故
    【兵荒馬亂】  bīng huāng mǎ luàn 成語典故: 荒、亂:指社會秩序不安定。形容戰爭期間社會混亂不安的景象。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梧桐葉》第四折:「那兵荒馬亂,定然遭驅被擄。」 例句: 此時四處兵荒馬亂,朝秦暮楚,我勉強做了一部《舊唐書》,那裡還有閒情逸志弄這筆墨。」
  • 曲沃被命名為「中國成語典故之鄉」
    2月19日,記者從曲沃縣委宣傳部獲悉,該縣申報「中國成語典故之鄉」順利通過專家評審,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曲沃縣為「中國成語典故之鄉」,並成立「中國成語典故傳承基地」。  根據現有資料統計,《漢語成語大辭典》中收錄的5500多條成語,出自曲沃的有300多條,與曲沃有關聯的多達1500條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