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事聊天,聊起陪孩子寫作業的事兒,本來顏笑晏晏的同事立即變了臉:
別提了,昨晚又鬧得一塌糊塗!差點沒犯心臟病!
她拍拍胸口,一副心有餘悸的樣子,「每次都這樣,即使你和顏悅色地陪著她開始寫作業,到最後也一定會鬧得雞飛狗跳!」
我想起網上有人發的一段話:陪兒子寫作業到五年級,然後心梗住院了,做了兩個支架,想來想去命重要,作業什麼的就隨其自然吧!——讓人心酸又心悸,陪孩子寫作業真的是一場內力修煉,搞不好家長就要走火入魔。
難道陪孩子寫作業這件事就是無解之局嗎?日前,帶著這樣的困惑,我閱讀了一行禪師寫的《正念的奇蹟》,在裡面看到了另外一個小故事,有了一絲明悟。
說的是年輕爸爸艾倫,自從有了二寶之後,生活就不再輕鬆,甚至幾個禮拜沒有睡過好覺,顯然,撫養和陪伴孩子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兒。
於是禪師問他:很多人說有個家庭就不會寂寞,也比較有安全感,真的是這樣嗎?
艾倫點頭說,我發現了可以讓自己有更多時間的方法。比如以前我要把時間分割成好幾部分,一部分陪大孩,一部分陪二孩,還要陪妻子,還要分擔家務和做自己的事情, 如工作以及散步、讀書等。我常常煩惱,時間都上哪去了?
但是現在自己試著不再去分割時間,把每一次陪孩子的時間都當做自己的時間,告訴自己,我和她一起做作業,感受她的存在。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現在感覺自己擁有了無限的時間。
這種覺察,便是專注於所做的事情,專注於當下,全心全意的投入其中,內心的抗拒自動消失,然後就自然而然地生發出自由和愉悅的情緒。
沒錯,活在當下,終止了內心的暴力,這就是一行禪師所說的「正念的奇蹟」。
出生於1926年的一行禪師是著名的佛教禪宗僧侶、詩人、學者及和平主義者。他一直積極投身於救助戰爭受害者的活動中,希望用自己的能力為世界和平做一點貢獻。
《正念的奇蹟》是他在最困厄的情況下寫的文字,是一封寫給弟子的信。然而他更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自己領悟的佛法思想轉換成貼近普通人的生活理念,指導人們從一餐一蔬的日常生活中,尋找內心的平靜。
這本書裡最關鍵的一個詞就是「正念」。那麼何謂「正念」呢?一行禪師用一個生活中的小故事,生動形象地解答了這個問題。
那一次,他和一個朋友去美國旅行,兩人走到一棵樹下,一邊暢談未來,一邊分吃桔子。朋友高談闊論,一邊說的手舞足蹈,一邊不住往嘴裡塞橘子。
禪師提醒他:你應該先把含在嘴裡的那瓣橘子吃掉。這裡所說的「吃橘子」便是活在當下。
生活中,我們很多人不是常處在這種情況裡而不自知?
一邊刷手機,一邊陪孩子,結果寶寶和他說話壓根聽不到;
一邊吃火鍋,一邊看手機,吃了些啥全想不起來;
一邊走路一邊聽歌,以至於忽略了路上的風景……
類似的情況太多,但我們卻沒有意識到,自己這樣做,就是因為沒有真正活在當下。
所謂正念,就是把全部心神放在自己當下正在做的這件事上,不回憶過去,不擔憂未來,只專心於當下所做的事,哪怕一個動作,一個表情,一個念頭,都保持全然的覺知。
延伸到生活中,就是讓我們去掉浮躁,去掉分別心,專注於當下。什麼是分別心?比如一邊吃飯,一邊要分出心來看手機,這時候就有了分別心。一個人只要有了分別心,焦慮感就會油然而生。
關於分別心,據說釋迦摩尼在菩提樹下靜坐七天之後,曾說出一句話:「眾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而不可證得」。你為什麼那麼焦慮,那麼難以心平氣和呢?因為你不是身在當下,而是痛苦於過去,或者恐懼於未來。
去掉這份分別心就有了正念,享受當下,活在當下,做有意義的事情,感受生命的奇蹟。
一行禪師說,正念的修行無處不在,可以是一餐飯,一次誠懇的交談,一段開心的旅程。這與我國哲人王陽明心學裡提到的「修行」,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列夫•託爾斯泰曾寫過一個一位皇帝和三個問題的故事。
有個皇帝忽然心血來潮,想到三個問題:
做每件事的最佳時機是什麼時候?
與你共事,最重要的人是誰?
無論何時,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麼?
回答者眾多,但是皇帝都不滿意,直到他尋到一位隱士。在隱士那裡他意外救下來刺殺自己的仇人,等於也救了自己的命。
然後隱士告訴他:最重要的時候便是當下,最重要的人便是自己和身邊的人,最重要的事是讓自己和身邊的人快樂。
了解了這三個準則,套用在親子關係,甚至其他關係上,我們都可以立刻得出自己的答案:最重要的一定是我們和孩子,最重要的時候是當下,最重要的事是認真的陪伴。
那麼應該如何修行才能讓自己保持正念呢?
第一條,每日保持微笑和正念呼吸,修煉極度專注力。
在正念的修習中,學會有覺知的呼吸是基礎之一。用一行禪師的話說,呼吸是連接生命與意識的橋梁,讓你的身心合一,這時候就能達到極度的專注。當一個人極度專注時,就會關注當下所做的事,專注度越高,成功率就越大。
第二條,學會輕鬆,對身體的姿勢保持正念。
覺知自己的情緒和狀態,無論何時都能放鬆下來,保持微笑,專注在呼吸上,比平常安靜且深長的呼吸。不論是在行走或者坐臥都對身體的姿勢保持正念,能夠覺知到自己走到哪裡?坐在哪裡?躺在哪裡?
第三條,學會放下,以緣起重新定義人生成就。
很多人放不下過往,所以始終生活在痛苦中;很多人放不下恐懼,所以始終生活在焦慮裡。放下是一種智慧,即使你曾經失敗或成功,也已經屬於過去,而放下,是唯一能讓自己輕鬆的修行,也只有放下,才能重新定義將要走的路,人生將要來的成功。
一本書的智慧,可以點亮我們晦暗的人生。永遠記住這句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刻就是當下,最重要的人是當下和自己在一起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讓自己和身邊的人快樂。
寶寶創意社:終身學習、閱讀實踐者、推廣者,很歡喜遇到更好的自己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