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朋友們,大家好!這裡是開發區家長成長微課堂,我是江濱小學的俞俊,今天我來和大家聊一聊如何應對孩子早戀的問題。
到了小學高段,經常有家長和班主任交流:班裡哪個男生偷偷給女生寫紙條;誰和誰經常一起出去玩……諸如此類的話題。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很多家長都開始擔心孩子的早戀問題,尤其關注自己家的孩子是否也在其中。
「早戀」的英語叫做「Puppy love」,直譯是「小狗之戀」,意思是「少男少女短暫的愛情」,它可解釋為早戀或一見傾心。這是一種非正式感情的愛,青春期的孩子對愛情的憧憬就像小狗(puppy)一樣,感情膚淺而短暫,並不等同於成人間成熟的愛。
從這個角度講,面對孩子之間的各種「喜歡」,家長最好保持鎮定。即使是兩個學生來往頻繁了一點,甚至彼此通過語言文字相互示好,那也並不能說明他們倆就是早戀了。同學間相互欣賞、喜歡,甚至愛慕,是人之常情。如果一味把孩子間純潔的友誼,胡亂上升為早戀,反而會產生越描越黑的負面影響。為此,家長首先要把握好早戀的邊界和分寸,將更多精力放在如何引導孩子,從這段寶貴的人生經歷中有所學習和有所收穫。
當我們的孩子出現類似「早戀」問題,我們該如何應對呢?面對孩子這種懵懂的感情,我們可以用六法破解:
第一「觀察法」
孩子長大了,交往的朋友自然多了,我們要多留心他的心理狀態和日常行動。掌握蛛絲馬跡要通過細心觀察,而不是詢問或者責問。平時對孩子的關愛,要建立在平等、民主的基礎之上,融洽的親子關係的建立,能讓家長的觀察精準有效。如果發現真有什麼不妥的地方,在非原則性的問題上無須大動幹戈,最好是能先「悅納」孩子的變化,承認、理解這種變化的合理性。
第二「接納法」
孩子間互有好感,很多時候不是因為深刻的情感聯結,而可能是因為好奇,因為想和別人一樣,炫耀自己的能力;也可能因為要尋求親密情感的滋養等等。其實還有一個更深刻的原因就是:少年突然就長大了,但是父母並沒有意識到孩子的身體基本是個大人了,還用對待小孩子的方式去對待他們。所以,當發現孩子正在偷偷喜歡某個人,或者已經和某人交往時,不要動怒,先試著去理解他已經逐漸長大成熟,嘗試著接納他們身心的變化,已經開始有情感需求這個事實。
第三「指導法」
當家長發現孩子有早戀的傾向,可以先平穩自己的心情,然後創設一個比較輕鬆愉悅的氣氛,比如一起出去玩;一起看一場青春電影,和孩子討論其中的劇情;一起討論鄰居家或親戚家的類似事件等。像朋友一樣和孩子談談,傾聽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了解孩子的擔心和希望。和孩子說說年少時的自己是怎樣處理類似的事情,也可以舉一舉處理不當的反面例子,給孩子自我思考、認識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什麼是「愛」,愛的意義是什麼,從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並能引導孩子。
第四「曝光法」
「早戀」很大程度上是對「成人之愛」的缺乏,父母首先需要用平等的方式去愛孩子。父母要和孩子用成年人之間的方式去談論愛情和婚姻,而不是把他們繼續當成孩子。其次要讓孩子用其他方式去實現成年人的榮譽感,比如承擔象徵性的家庭責任,而不讓除了學習以外就無所事事的孩子用「戀愛」來證明自己長大了。大量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十五六歲以下孩子的小狗之戀的熱情,大約只能持續六個月,只要讓它在陽光下自然發展,到時間它就會慢慢地消逝。因此,只要我們處理得當,讓這段「愛情」在大人的視線下發展,那麼,自然會在六個月後不了了之。我遇到過一些家長,會為孩子早戀而感到高興,因為他們認為這是孩子長大了,成熟了的表現。的確,父母不把孩子的親密關係太當一回事,孩子就會覺得沒意思。孩子沒有了反抗的對象,過不了多久,就會對某個對象失去興趣。
第五「縫製鎧甲法」
為人父母要儘早開展性教育。不要羞於教給孩子保護自己的辦法。生活中只要是適當的時機,就可以給孩子講解一些性教育的知識,比如青春期生理變化和心理特點,如何預防愛滋病等,告訴他們如何正確保護自己。很多家長遇到這樣的話題會吞吞吐吐,這反而會引起孩子的好奇。事實上,孩子知道的事情遠比我們想像的多。最讓人擔心的是,他們的信息來源和信息內容不一定科學。因此,與其讓孩子一知半解地去摸索,或者由一群同樣一知半解地孩子去指導,還不如我們開誠布公,教給他們更加科學的青春期知識。
第六「轉移法」
青少年精力旺盛,需要各種活動轉移注意力。比如參加有意義的集體活動——遠足、露營、夏令營等,在公眾的視野下,滿足孩子同伴交往的需求,這樣還可以緩解孩子的不良情緒,讓孩子在同伴互動中學會放鬆,振作精神,陶冶情操,樹立遠大的理想。對於情緒較為衝動的孩子,家長可以嘗試使用深呼吸、肌肉放鬆和正念訓練等方法,讓孩子頭腦冷靜下來,淡化對同伴的強烈情感。
任何人在成長的道路上,都會面臨一些問題。遇到問題並不可怕,關鍵是如何正確應對問題。孩子每天都在長大,為人父母要多一份同理心,多設身處地地為孩子著想。只有我們放下「身段」,走近孩子、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包容孩子,孩子才會健康成長。孩子的成長煩惱,既是我們的煩惱,也是我們的欣慰,如何讓煩惱化為欣慰,要靠我們的智慧和無盡的愛。家長朋友們,您面對孩子早戀有什麼好的方法,歡迎和大家一起分享。
大家點擊文末的「閱讀原文」或長按識別上面的二維碼就可以進行留言互動了哦!
本期督導 趙晶
設計策劃 蔣飛英
文案修改 吳雪安
文字/錄音 俞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