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美食千變萬化,獨成一系,但變來變去,餐桌上不外乎豬、牛、羊、雞、鴨、魚六大家族,這幾年兔族崛起,漸成新寵,姑且算上。
為了這一日三餐桌面話,四川人也真夠拼,東南西北中各顯神通,似乎仍舊難以滿足人們不斷進化的味蕾——這頓吃飽喝足,下頓呢?有了上頓沒下頓,在沉寂多年之後再次困擾著人們美好的心靈。
下一頓又去哪裡?首先我們整理一下思路。從四川全省美食分布來看,有兩個最大特點:南葷北素與南面北粉。前者意思是,想減肥的往北跑,想長胖的往南跑,這只是大概,切勿較真。
下面就來細數一下,看看在下說得是否在理,有不同意見者,上方關注下方留言,大可切磋一二。
先說葷的。肉類美食之所以在川南西佔優,可能跟山地牛羊養殖發達關聯密切。
一、涼山豬肉。
大涼山砣砣肉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如今人們更加注重食物品質,綠色豬、糧食豬的說法大行其道。其實這些東西大可不必理會。監管部門也不可能二十四小時監督農民朋友的餵食吧?我曾經接觸過一位大山最深處的養豬戶,有自己的綠色包裝,每年都有很多人前去購買,但我知道,他家真正的糧食豬只有三頭,是給自家吃的。
如果你非要從千萬頭豬分出個高矮來,不妨換個思維。按照養殖習慣,彝族同胞多養黑毛豬,肉質鮮嫩。彝族人習慣放養,一群豬趕到山上自給自足,長大了再下山,是不是很綠色?
彝族人酷愛「 砣砣肉」,二三十到四五十斤的小豬,還沒等 到飼料催長就成了桌上美餐,堪稱全球獨一無二的吃法。用跑山豬燻制出來的老臘肉,在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優勢下,名聲遠揚,其中甘洛縣的「海棠臘肉」,遠銷北上廣,名氣可見一斑。
當然,四川臘肉做的好的還有雅安、樂山等地,不過按其影響力、肉質還是以涼山最佳。這裡只想告訴大家,要吃豬肉最好去大涼山,不僅味美,吃到優質豬肉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二、樂山牛肉
蹺腳牛肉
牛肉,牛腦,頭皮,牛耳,牛肝,白毛肚,黑毛肚,牛腸,牛筋,黃喉,牛心,牛肺,脆腸,牛鞭……試問天下,哪位大廚能把一頭牛做成幾十道不同部位的美味?毫無疑問樂山人做到了,他們對牛體的精準分類已經達到了外科手術式級別。
相信大家已經想到了,這就是樂山赫赫有名的蹺腳牛肉!
此外樂山的鮮燒牛肉也是一大特色,新鮮的牛肉牛雜燒成一鍋,香辣嫩滑,回味無窮。記得蘇稽鎮樂峨大道橋洞旁有一家鮮燒牛排,一根排骨半尺長、拇指粗,拿在手裡一點點撕咬上面的「巴骨肉」,那種感覺實在過癮。
樂山的羅成牛肉,是羅成古鎮的一大名片,製作出了二十多個品種,風味各異;樂山遍布城區的滷食攤點,必有牛肉,色澤鮮明,入口即化,這些牛肉製品不僅成為樂山百姓的下酒佳餚,也是電視機前、出行途中打發時光的上選零食。
論養殖,樂山無法與甘孜、阿壩相比,論美食的製作,樂山首屈一指!
三、成都羊肉
簡陽羊肉
與樂山一樣,成都養羊的並不算多,但對羊肉的鐘情應數川內第一。羊肉館遍布成都大街小巷,與羊肉相比,成都豬牛雞魚都相形遜色。
早在明清時期,羊肉湯就已經遍布成都大街小巷,有的羊肉湯館,從早晨開始就已門庭若市。
成都羊肉以簡陽大耳羊肉最具盛名,羶味低,肉質脆軟,湯汁清香濃鬱,為中國四大著名羊肉湯之一。
論羊肉,內江威遠,涼山會理,眉山丹稜都有很大的人氣,為此本人也糾結了許久,最後還是以影響範圍、人口定,首推成都。
四、瀘州雞
雞包魚翅
瀘州白果雞,為四川十大名雞之一。以柴雞為主要原料,將焯水後的柴雞與白果、破姜、蔥、枸杞、沙參一起燒沸,以小火燉至到雞肉熟軟,加入紅棗再燉1小時後即可,具有健胃養身之功效。
瀘州芝麻香雞,以三黃雞為料,先在沸水中煮熟,去掉骨切成塊,以白糖、紅油、雞粉等多種配料調成汁淋上,撒上熟芝麻即可。
瀘州雞包魚翅,以仔母雞 為主料,豬肉、魚翅為輔料,做法十分考究,色香味俱全。
瀘州赫赫有名的白馬雞湯,是以本地土烏骨雞加山泉水熬製而成,凊亮鮮濃,稱得上最有靈魂的雞湯。
此外,瀘州的鮮溜雞丁、麻辣雞也各具特色,瀘州人無雞不成席,可以用雞做一桌宴席,配上一杯瀘州老窖,何其美哉!
五、自貢兔
冷鍋兔
這些年每每計劃去瀘州、貴州、重慶方向,我都要計劃在自貢剎上一腳,吃上一頓美美的兔肉。
冷吃兔,鮮椒兔,跳水兔,辣子兔,紅燒兔,涼拌兔,燙皮兔,手撕兔,泡椒兔,芭芬兔……據說,自貢人一年要吃掉上億隻兔!
上億隻可愛的兔寶寶呀!
是什麼讓自貢同胞如此瘋狂?以至於把我們這些無辜善良的人也拉下水,不能自拔?
沉重的話題少說也罷,總而言之,自貢人對兔子的專寵,已經達到走火入魔,難以挽救的程度。
六、雅安魚
「雅雨」、「雅女」、「雅魚」,並稱為雅安三雅,意指雅安雨多、女孩漂亮、魚好吃。三者看似無關,在我看來卻難以分開。雨多即日照少,女孩自然白淨;雨多即水多,魚兒離不開水,心情好魚肉自然好吃。魚好吃,營養肌膚,所以女孩更加漂亮。哈哈,這種解釋是否獨到?
雅魚
不管怎樣,已經足夠說明雅魚在雅安乃至全省人民心中的份量。
雅魚又稱「丙穴魚」,是中亞高原山區特有品種,產於雅安段的周公河。雅魚肉多刺少、鮮嫩、為魚鮮烹飪原料中的上乘。特製的砂鍋能讓做好的砂鍋雅魚保持好沸騰狀,這樣做出的雅魚鮮香四溢。做好的砂鍋雅魚常用於宴席壓臺戲,近年則改為頭菜獻食。
雅魚以魚質鮮美揚名天下,在清朝還是給慈禧太后的貢品。試問四川兄弟城市,有誰能做到這份上?
更為奇特的是,雅魚身體裡還藏著一把寶劍,據說是女媧補天遺落在江中的化身,不信?有圖為證!
雅 魚劍
記住,在雅安吃雅魚,這把寶劍就是真魚鐵證,收藏好它,回去也好向朋友炫耀一番。
另外木桶魚相信大家非常熟悉,如今遍布全國,也分化出了各個木桶魚高手,如果硬要分出個伯仲,本人還是推薦雅安的木桶魚,諸如張記、渝來順都是響噹噹的招牌。
葷說完了,再說說素,請往下看:
七、綿陽米粉
縱觀綿陽美食,以米粉最具特色。綿陽米粉口味豐富,種類繁多,什麼牛肉米粉、肥腸米粉、海帶湯米粉等等,據說綿陽米粉有著1800年歷史,厲害吧?
此外綿陽有名的小吃還有很多,不過多為素食,諸如梓潼片粉、春卷、菜豆花之類,堪稱愛美食又想減肥者的天堂。
是不是有點秀色可餐?
眾所周知川菜是全國四大菜系之一,其實川菜最正宗的當屬綿陽,不過川菜已經遍及全國,算不上綿陽的特色了,不知綿陽同胞們是不是有點小委屈?
八、南充涼粉
川北涼粉的大名,已經不用我多說,不過如果要給川北涼粉找個伴侶,大家覺得誰最合適?
川北涼粉
鍋盔當之無愧!鍋盔灌涼粉,絕配,不過要那種烤得很脆的鍋盔,咬一口,麻辣酥香,爽到心窩裡。
把涼粉放鍋裡煮著吃,算是南充人另一大創舉。涼粉,本意涼的粉,熱涼粉算什麼東東?是在挑戰中國漢語語法?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及南充的東坡豆腐、張飛牛肉。東坡豆腐,眉山的蘇東坡怎麼跑到南充去了?張飛牛肉,據說以黑取名,南充人的想像力實在令人欽佩。南充人對美食取名本身就是特色!
九、宜賓麵條
宜賓燃面
宜賓燃面家喻戶曉,早在二十多年前就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當然宜賓不止燃面,還有生椒牛肉麵、豇豆面、辣雞面、姜鴨面、臊子麵、豌豆面、酸蘿蔔面、排骨麵、雞雜麵……各種各樣多達三十餘種,足夠碾壓全川了吧?
中國民間有南粉北面之說,而在四川卻是個相反的存在,是不是很奇怪?以成都為界,粉與面平分秋色。北面綿陽、德陽、南充、廣元都好吃粉。南面宜賓、自貢、內冮、瀘州、樂山愛吃麵。
葷素都說完了,最後可能有人要問,鴨子呢?
這個問題糾結了我很久,至今未解。四川人吃鴨子非常普遍,各地皆有神通,難以比較……
不知道就說不知道,別豬鼻孔插大蔥裝象了!
說這麼多,可能大夥口水已經淹到鄙人膝蓋了,即然大夥這麼有才,就把鴨子的機會留給大夥行啦,哈哈,鄙人在後面洗耳恭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