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測器在火星拍到酷似「蘑菇」的東西,它會是什麼?聽聽專家怎麼說

2020-12-22 探索浩瀚星空

人類走出地球開始探索宇宙已經有半個世紀,在科技的不斷發展和人類的努力下,我們對宇宙的認知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對於科學家幾十年來一直關注的火星更是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和發現。

2018年,探測器在火星發現了一個冰湖,還發現了有機分子的存在。近期,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已連續三天於火星上拍攝到15張貌似「蘑菇」的照片。雖然是黑白照片,依然清晰可見該物體擁有菌傘和菌柄。

這些火星照片一公布,就引起了科學界的大討論,眾多天文愛好者也紛紛加入討論行列,有人認為,這應該是火星的一種菌類蘑菇,也有專家學者認為,照片中的「蘑菇」可能是火星土壤通過呼吸作用產生的氧化鐵——「赤鐵礦」,亦「不排除是非生物作用形成的菌類」。

它們到底是什麼,現在還沒有一個定論,NASA科學家還沒有對此發表意見,有可能科學家現在也不確定,它們到底是什麼?是真正的蘑菇還是非生物的東西?如果它們真的是菌類蘑菇,那火星有生命存在,就找到了更確切的證據。

事實上,近年來,科學家對火星的探測和研究也在加快步伐,這可能是在為載人登陸火星做準備。火星和地球有很多的相似之處,也被科學家當成未來人類最有可能實現移民的一顆星球。火星能被科學家如此關注,說明火星確實有不同尋找的地方。

想要實現載人登陸火星,在火星上建立基地,首先要保證太空人的安全,要問一顆星球上最有可能威脅到人類安全的無疑是未知的生命。可能有人會說,為什麼不是星球上的環境威脅最大?比如無氧環境,溫度無法適應。其實火星上的環境還真無法對人類有多大影響。

人類要在火星表面活動,那必須要穿太空衣的,平時呆在基地裡也和外界的環境接觸不上,自然不用擔心安全問題,可是未知生命那就危險了,尤其是一些未知的細菌和病毒。要知道,不同的星球環境誕生的生命,自然也會有很大的不同。

地球上的細菌和病毒,人類一旦感染了可能很快就會有相對應的藥物治療,那是因為科學家對地球上的生命有了非常多的了解,自然能夠及時研究出應對方法。可是火星上一旦有生命,那可能是一種人類完全陌生未知的生命,不管是小如細菌這樣的簡單生命,還是複雜的生命,一旦人類不小心接觸感染,可能短時間內想要研究出應對的疫苗或方法,也是有一定困難的。

因此,人類要登陸火星並不是解決了登陸的技術難題就可以,更重要的是要全面了解火星的環境,尤其是是否有火星生命存在,那麼火星上有生命存在嗎?一顆星球要誕生生命,需要有生命誕生的條件,重要的條件就是要有有機分子,其次水可能也是一個因素。

歐洲航天局所屬的「火星快車」探測器,在火星表面惠更斯環形山附近的一個地區,發現了乾涸河谷,這表面火星在很早以前是有豐富的水資源,火星曾經存在過大量的液態水,說明火星曾經也有厚厚的大氣層,雖然現在火星表面如此荒涼,但是卻難以保證火星的地表之下沒有液態水的存在。

火星曾經有大量水資源,而水是生命之源,說明火星曾經也有可能誕生過生命,這也表明火星是有生命誕生的基礎條件的。探測器在火星大氣中發現了甲烷的季節性波動,這也是生命有可能存在的一個重要證據,目前有部分已知科學證據支持火星上存在生命體。

雖然現在在火星上發現了不少支持火星存在生命的證據,但是探測器還沒有在火星上真正發現生命,這一次好奇號在火星上拍到了疑似蘑菇的菌類植物,會不會是人類首次在火星發現的生命體?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僅憑照片很難確定它到底是什麼。

好奇號也只是拍攝了一些照片,可能現在好奇號早已隨著移動到了其它的區域,不在這個位置了。如果好奇號能夠對這些可能是蘑菇的東西進行來回探測採集數據,或許就可以確定它們到底是不是生命體。也不知科學家會不會命令好奇號返回來,對這些進行更詳細的探測。

人類對火星的探測已經有幾十年了,相信有關火星是否有生命的謎團很快就會有答案,那個時候可能就是人類準備登陸火星的時候。當然也有一種可能就是,當科學家確定火星上有生命體,這種生命體當然不是蘑菇這種植物,而是類似細菌或者更高級的生命體,也有可能會推遲載人登陸火星的計劃。

火星是否有生命,對於人類來說是好事也是壞事,如果火星有生命的存在,那說明火星是有供生存生存的良好生態環境,這樣人類改造火星成功的機率將會很大,火星成為未來人類的一個移民星球也不再是夢想。如果火星沒有生命,那火星的環境可能不具備生命誕生的條件,那對於火星的改造可能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小夥伴們,你們對探測器在火星拍到酷似"蘑菇"的東西,有什麼看法?它們會是生命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

相關焦點

  • 火星出現恐龍頭骨?盤點火星探測器發現過的奇怪東西
    實際上,雖然目前科學家們還沒有找到火星存在生命或者曾經存在生命的確切證據,但是火星探測器卻拍到不少奇怪的東西,不少人認為這些東西完全可以證明火星曾經存在過生命甚至是高級智慧生命
  • 科學家在火星發現一個奇特地貌,酷似一隻張著大嘴的狼
    尤其是,通過探測器拍攝到的有關火星的一些地貌圖片更是人們非常感興趣的研究目標,在這些火星圖片中,經常會發現一些特殊神秘的東西,比如坐著石頭上酷似一個人的圖片,像極了一個鐵球在火星表面的圖片,前段時間好奇號還拍到了疑似蘑菇真菌的植物。那麼這些圖片中描述的到底是什麼呢?
  • 火星上有什麼重要的信息,讓人類對火星這麼感興趣?專家給出猜想
    火星上有什麼重要的信息,讓人類對火星這麼感興趣?專家給出猜想引言:我們知道宇宙中有很多天體,而且這些天體中有很多都是人類一直探索的,比如說火星,火星是太陽系的一顆行星,而且火星和地球的距離也是很近的,火星在太陽系的宜居地帶,所以科學家對火星的探索也是非常多的,科學家對火星非常感興趣,那麼這是為什麼呢?可能很多朋友都想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下面我們就來聽聽科學家給出的猜想,相信很多人都是非常感興趣的!
  • 火星為什麼這麼硬?探測器鑽頭深挖地表,最後卻被反彈回來
    引言:前段時間美國宇航局發射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再次引起了世界的關注。美國每次發射的探測器都具有不同的特點,例如好奇號是第一艘採用核動力的探測器,而洞察號則是第一艘將要對火星地表進行深入鑽探的探測器。
  • 「天問」遠赴火星,「探測器」的英文是什麼?
    火星探測任務 Mars exploration mission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火星探測器上的「氣象學家」
    該項目的科學負責人兼該國高級科學部長莎拉·阿米裡(Sarah Al Amiri)表示,該探測器的可見光照相機和紅外光譜儀將研究低層大氣中的火星雲和沙塵暴。它的紫外線光譜儀將監測高層大氣中的氣體。在執行為期兩年的任務期間,「希望號」將跟蹤每日的天氣變化和季節變化。
  • 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是如何工作的?天文學家為您解惑
    最重要的是,它久經考驗的核能系統——長期用於衛星、宇宙飛船和搭載在阿波羅任務上的月球設備,保證不會讓你在沙塵暴中滯留。是的,美國宇航局為它重新設計了一個分體模型,將精選的緊湊科學設備壓縮到儘可能小的空間中。但不要依賴我們的話:問噴氣推進實驗室的飛行系統總工程師羅伯·曼寧(Rob Manning),他把它稱為「迄今為止我們製造過的最複雜的東西」。
  • 火星上的金字塔,與地球上的金字塔有什麼聯繫?
    火星,一直是人類探索外星球的焦點。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在中國古代被稱為"熒惑",古羅馬時期被稱為"戰神瑪爾斯星"。在馬斯克的殖民太空計劃中,火星就是第一選擇。相較於其他行星,火星更容易生存,不僅僅是火星距離地球近,或是火星上有海洋湖泊的痕跡;而是NASA曾在火星上曾拍到金字塔的存在,或許在很久以前火星上生活著一群火星人。  1983年8月,美國一個名為「使命—火星」的獨立機構向新聞界發表了一個轟動性聲明:「火星有過或存在著文明。」
  • 一組「好奇號」探測器拍攝火星的經典照片,以後能聽到火星聲音!
    火星上的「好奇號」探測器自2012年成功登陸以後,一直在火星的蓋爾隕石坑裡行進了21公裡,在這7年的時間裡傳回了數千張火星照片,讓人們看到完全不一樣的火星世界,這裡統計了關於「好奇號」探測器在火星上拍攝的一組經典照片,每一張照片都能顯示出火星的特別之處。
  • 火星探測器拍地球與月亮同時呈現月牙形照片
    火星探測器拍攝地球和月亮的「半臉照」  北京時間5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文中這幅照片是從另一顆行星拍攝的第一幅地球照片。在這幅照片中,我們的綠色家園地球好似一個月牙形的盤子,月球則在遠處陪伴著它。照片由美國宇航局的火星偵察軌道器在繞火星軌道運行時拍攝。
  • 全國勞動模範、火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孫澤洲:研製探測器像備戰...
    孫澤洲今年50歲,作為我國太空飛行器總體設計和測控通信技術專家,先後擔任嫦娥三號、四號探測器、火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帶領團隊圓滿完成我國首次繞月探測任務和首次月面軟著陸及巡視探測任務,尤其是嫦娥四號探測器實現人類首次登陸月球背面,是我國建設航天強國的重大標誌性工程。探測器研製階段 工作緊張是常態新京報:你平時工作狀態和節奏是什麼樣的?
  • 10天時間三個國家,發射了火星探測器,背後原因是什麼?
    今年有個大新聞,都是跟火星相關的,有連續三個國家向火星發射了探測器。 7月20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向火星發射了探測器,名字就叫著 HOPE,這個探測器將在7個月後到達火星。
  • 火星,我們又來了!NASA發射最新火星探測器InSight Lander
    在太陽系中,我們研究最多的是我們的近地衛星,月球,但我們更大的興趣則是我們最嚮往的行星:火星。而它也是我們目前力所能的一個可以被我們人類改造的星球,相信我們人類的未來,一定會殖民火星,那麼問題來了,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它們是會是以一種什麼樣的形態生存在火星上呢?
  • 為什麼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不像NASA好奇號那樣採用核電池?
    2020年7月23日,中國第二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升空,如果一切正常,預計於2021年2月份抵達火星。美國幾十年前就開始探測火星了,2012年8月,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這雖然是美國的第4臺火星車,但它卻是世界上第1輛採用核動力驅動的火星車。
  • 6個問題,3個數字,解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
    探測器要和火星相約。當它們相遇後,探測器需要被火星引力捕獲。在太陽系中,地球、火星都繞著太陽公轉,地球在內圈、火星在外圈。那麼地球發射的探測器要去火星探測,它得一邊往前飛,一邊得往外靠過去,它的飛行軌跡是一個橢圓的軌道。
  • NASA:洞察號探測器拍攝到,火星上存在「綠色翡翠」物體!
    NASA: 洞察號探測器拍攝到, 火星上存在「綠色翡翠」物體!而火星一直都是科學界研究的重點對象,如果看過小編的文章,之前小編提過火星還被科學界列入到了第二大地球了,也就是說,地球假如哪天出現了毀滅的話,火星可能是人類的宜居之地了,不過話又說話來,每個科學對火星的定義各不同,其實對於宇宙的探索這塊,全球的國家都在研究,但是每個國家的探索者都是不同的看法,那就先從NASA研究說起。
  • 分析:美國火星探測器MAVEN面臨五大挑戰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大氣與揮發演化」(MAVEN)探測器升空,開啟火星之旅。美國《國家地理》11月18日點評MAVEN此行將要面臨的5大挑戰。 世界各國進行過多次火星探測器嘗試,其中大約2/3以失敗告終。有的探測器在地球大氣層中夭折,有的在飛往火星的路上杳無音信。
  • 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火星徵程,我們距離成為火星原住民還有多遠?
    今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天問一號整流罩天問一號發射瞬間天問一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火星2020探測器探測火星礦石中的化石成分,幫助解開火星生命之謎
    至今已有很多火星探測器發射到火星進行地質勘探,研究火星地表的成分,但是對於火星曾經存不存在過生命這一問題仍然沒有答案。不過科學家及並未放棄對火星的研究,火星生命論的解答也在向前推進。想一想我們的地球,我們是如何知道地球曾經存在過恐龍存在過各種奇特的植物的呢?這是因為我們在地下發現了恐龍化石,發現了遠古時代植物的化石,因此我們有直接證據證明地球曾經存在過生命。
  • 蘑菇「富含重金屬」還能吃嗎? 聽聽專家怎麼說
    原標題:蘑菇「富含重金屬」還能吃嗎?    菌類是多樣化膳食裡不可或缺的好夥伴,但最近蘑菇家族卻因為一則消息而陷入「失寵」的境地。一位自稱曾遊學蘇黎世大學醫院病理所的醫生接觸到一位研究真菌的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