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形玫瑰儼然成為中國臺灣食用玫瑰的代表之一,麵包師傅吳寶春帶它出國比賽,帶回一座世界冠軍獎盃。
採訪拍攝結束後,野臺系團隊每個人分了一朵山形玫瑰,大家笑稱這是今天的午餐。豔紅的花朵看起來與一般玫瑰沒有兩樣,直到摘下花瓣放進嘴裡,才發現它沒有想像中的柔嫩易碎,反而帶點紮實口感。一遍一遍嚼著,芳香逐漸在口中擴散開來。
它曾經是被淘汰的切花品種,卻因為食用花卉的趨勢重新獲得注目,越來越多廚師與甜點師用它入菜,不只妝點視覺效果,它的清甜與芳香更能為料理譜出清新氣息。
香氣口感兼具,食用玫瑰第一選擇
當年 921 大地震重創南投,災後政府為了振興地方產業,因此成立埔裡農村休閒酒莊。酒莊成立了,要拿什麼做酒呢?埔裡鎮農會總幹事想到埔裡玫瑰遠近馳名,品質好且產量多,不如就用玫瑰做酒吧。
埔裡的觀賞玫瑰確實有很長的種植歷史,但釀酒需要「食用等級」的玫瑰。食用玫瑰的標準與觀賞玫瑰不同,必須香氣濃鬱,且口感不能太澀。當時臺中農改場從五、六十個品種中,找到「甜蜜」這款玫瑰。
「甜蜜」是臺中農改場從五、六十個品種中,找到最適合做為食用花卉的玫瑰。
「甜蜜」早期是切花品種,但因開花速度快、瓶插壽命短,因而逐漸被淘汰。但在找尋食用玫瑰的過程中,農改場發現「甜蜜」香氣足,加上花瓣含水量高,味道和口感也不澀,原本被打入冷宮的「甜蜜」又獲得翻身機會。
「一般觀賞用的看起來大朵漂亮而已,但是有香氣的不多,目前還找不到比山形玫瑰還香的品種。」花農阮照能也這樣稱讚。埔裡花農把「甜蜜」種在中臺禪寺旁的山坡,因此另外取了名字「山形玫瑰」。
玫瑰換了名字依舊芬芳,山形玫瑰儼然成為中國臺灣食用玫瑰的代表。企業家郭臺銘結婚時,宴請賓客以山形玫瑰製作真情玫瑰酒;麵包師傅吳寶春帶它出國比賽,帶回一座世界冠軍獎盃。
種植玫瑰多年的阮照能,對山形玫瑰的香氣也讚不絕口。
種植方法轉型無毒,與自然和平共存
10 年前農會要推廣食用玫瑰時,先向原本種觀賞玫瑰的花農徵詢意願。一聽到食用玫瑰不能用農藥,許多花農紛紛搖頭。玫瑰花病蟲害不少,灑農藥都不見得長得好,更無法想像不用農藥之後還有沒有花能採收。
阮照能也是當時農會推廣的對象之一。他認為噴灑農藥傷害健康,剛好機會上門,就決定投入嘗試。「剛種的時候真的沒什麼產量,質量不好。但是你一直堅持下去的話,久了以後,這個栽種環境就會達到平衡。病蟲害是一定有的,但沒有想像中那麼嚴重。」
山形玫瑰全年都能採收,10-3 月的氣候最適合生長,此時的花較大朵,且花瓣厚實、香氣濃鬱。為了避免雨水影響花瓣,阮照能架起簡易溫室遮風避雨。種植地點也特意找在周邊沒有其他農作的山坡,才不會被農藥汙染。
阮照能架起簡易溫室,在周圍沒有農作的山坡上種植無農藥的山形玫瑰。
不灑農藥,他在溫室地面鋪上黑網布,抑止雜草生長。為了對付病蟲害,他早期用過有機的植物保護資材,但效果不好,後來幾乎不用了,乾脆抱著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的心態。「蟲吃剩的我們再來採。」
不用農藥一定有病蟲害,要兼顧產量和質量不容易。阮照能擴大種植面積以提高產量,現在各處農地加起來大約 14.5 畝地左右,每天產量將近 20 公斤。但這 20 公斤未必都能售出,為了降低浪費,他嘗試將花瓣加工,做成花瓣醬、醋飲與糖果點心等食品。有些茶園也向阮照能訂購玫瑰花來烘茶葉,為茶香增添甜蜜韻味。
除了直接入菜,山形玫瑰還能加工成各種食品。
種出安心食材,他義無返顧投入
食用玫瑰需要人工除草,照顧上更花心力。而且需求穩定,沒有情人節這類可衝高售價的時節,但阮照能沒有走回頭路的打算。現代人越來越注重養生,加上臺灣目前沒有太多提供食用玫瑰的生產者,他看好這個食材的前途,也不斷研究能用山形玫瑰製作哪些產品。
食用玫瑰的無毒種植標準,讓阮照能再也不用接觸農藥,除了保障自身健康,消費者也能安心食用,更照顧到萬物共存的自然環境。「我的園區裡面看得到樹蛙,有鳥來築巢,一些平常看不到的動物,我的園區裡面都會有。」
人們之所以送花給對方,是為了表達關切、在乎的情感。在阮照能細心看照下,怒放的山形玫瑰,也像是他送給自己、送給大眾、送給大自然的關懷與祝福。
「野.臺.系」活動系列報導
「野」外用餐的在地饗宴
「臺」灣風土的全新展現
「系」緊心心相惜的職人
「野.臺.系」由來自各界的職人們所組成,以熱情奉獻的心意及各自的專業穿針引線,邀請大家一起透過食飲,深刻的認識臺灣的土地與人且一同讓產地發光。
產地職人-原香農夫
產品:山形玫瑰
特色:無毒食用玫瑰
職人:阮照能
創辦時間:2009 年
相關站點:埔裡鎮農會農村休閒酒莊
在地精神:以無農藥栽種方式,成為消費者最安心的選擇,並友善自然環境。
-end-
攝影:黃毛
工程師跨界甜點師,最終他種出了特色香草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