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了,更近了。
本月27日,首屆中國·山東國際蘋果節將在我市盛大啟幕。屆時,煙臺蘋果八大產區將「抱團」亮相,一展我市以高質量發展推進煙臺蘋果產業轉型升級的 累累碩果。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將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納入全市三重工作的「重中之重」和改革攻堅的重點任務,以加快蘋果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果 業強、果農富、果鄉美」為目標,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品牌帶動,持續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全市蘋果產業步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這裡,有甜甜的果子,有蓬勃發展的蘋果深加工,有日益壯大的果品合作社,有火爆異 常的電商推廣,有精細智能化的全產業鏈運營,有洋溢著幸福笑臉的 果農……
透過那飄香的紅蘋果,獨屬於煙臺這座美 麗城市的甜蜜味道,沁人心脾,令人心醉。
棲霞地處北緯37°蘋果黃金種植地帶,是「中國蘋果之都」、「世界蘋果之城」,也是「煙臺蘋果」的核心區和主產地。因獨特的水土條件、優越的氣候條件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孕育了棲霞蘋果「秀外慧中、質脆皮薄、酸甜適口、彌久愈香」的優秀感觀和獨特品質。目前,棲霞市蘋果栽培面積110萬畝,年產量210萬噸。近年來,棲霞搶抓省市推進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改革機遇,立足在煙臺蘋果「一核兩翼」布局中的「一核」優勢,加快果業新舊動能轉換,推動蘋果產業轉型升級、質效提升。
根據蘋果產區地形地貌、氣候因素、土壤特徵等,劃定了「一區三帶」的產業格局。2020年,打破鎮村行政區劃限制,集中力量打造了以官道八家府為中心,輻射周邊51個村的萬畝蘋果谷。在老齡果園更新改造過程中,堅持「宜喬則喬 宜矮則矮」,更新改造老齡低效果園17.8萬畝,佔2020年煙臺全市老齡果園更新改造的37.7%,讓低效老果園煥發新動力。
棲霞集「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全國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先導區」於一身,是國家級農業特色產業集群—「山東煙臺蘋果產業集群」五個縣市之一。棲霞把科技創新作為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引擎,引導科技要素向蘋果產業聚集,全力打造棲霞蘋果產業創新創業共同體。與中國農科院果樹研究所共建「蘋果多品種集成創新示範園」,扶持培育以「煙臺實林」為代表的種苗繁育企業,瞄準「智慧果園」發展方向,成方連片打造市、縣、鎮、村四級標準化生產示範園區。擁有果汁、果醋、蘋果脆片、果酒、果脯等果品深加工企業21家,年加工能力80萬噸以上,果品加工年產值52.68億元。
持續擦亮棲霞蘋果金字招牌,2020年「棲霞蘋果」區域公用品牌價值66.31億元。以打造全國最具影響力的「中國蘋果博物館」為目標,高標準建設「煙臺蘋果文化博物館」。第十九屆山東棲霞蘋果藝術節作為首屆中國山東國際蘋果節的活動內容之一,以「相約果都棲霞 創新綠色發展」為主題,將與中國農科院果樹所聯合舉辦中國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並邀請嘉賓現場觀摩棲霞蘋果高質量發展成果。YMG全媒體記者 趙巍巍 通訊員 蔣言芳
「今年展區設計以『大美海陽 果色天香』為主題。以蘋果為核心,延伸展示海陽的自然風光、歷史人文、紅色文化,以蘋果為槓桿撬動賓客對大美海陽的認識。」海陽果業發展中心副主任於海軍告訴記者,海陽蘋果的輝煌要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經過40年發展,蘋果種植業已經成為海陽市農業產業中規模最大、品牌價值最高的支柱產業,全市種植面積達到21萬畝。儘管有著40年的種植歷史,但國內蘋果產業種植規模和產業升級仍然給海陽蘋果產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我市60%以上蘋果園超過20年,品系老化,不易著色,並且大部分果園鬱閉交接,透光通風差,優質果低,市場價格競爭力較弱。」於海軍告訴記者,「蘋果革命」迫在眉睫。「今年海陽在發城鎮、留格莊鎮、辛安鎮、徐家店鎮等四個鄉打造了7個矮砧密植現代蘋果示範園,每個示範園至少200畝,示範園特點不盡相同,但均具有借鑑意義。」海陽市政府副市長田大中介紹,海陽確立了「四化三新一強」的蘋果產業發展模式,樹立新觀念、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推廣複製模式強。為打消果農疑慮,快速推進蘋果高質量發展進程,海陽用活政策,靠上服務,政策引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帶頭、技術服務跟進三措並舉,逐步讓蘋果高質量發展步入正軌。
「蘋果產業要高質量發展,蘋果苗木的選擇是關鍵一環。」為優化蘋果砧木、品種,通過對接煙臺現代果樹科學研究院,海陽市引進蘋果育苗基地建設項目,投資2000萬元在留格莊鎮民生村建設500畝的雙脫毒矮化自根砧蘋果苗木基地,解決了蘋果砧木和品種兩個難題。基地每年可提供優良蘋果無病毒苗木100萬株以上,可供栽植現代模式果園8000--9000畝,未來該項目將成為海陽市蘋果產業的孵化園。「3年內11個鄉鎮建設200個蘋果專業合作社,完成10萬畝老齡果園更新改造,建成1個1000畝煙臺市級示範園、3個500畝海陽市級示範園、23個200畝鎮級現代蘋果改造示範園。」海陽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彥博充滿信心。到2022年,海陽將實現全市蘋果種植面積穩定在21萬畝、蘋果總產量46萬噸、產值26億元的發展目標。YMG全媒體記者 逄苗 通訊員 王寧
招遠是紅富士蘋果之鄉。為充分發揮蘋果產業傳統優勢,招遠市堅持以「蘋果現代栽培模式和經營方式的結構性改革」為核心,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為主攻方向,踐行「園區帶動、主體拉動、要素驅動」三動戰略,全力實施蘋果產業轉型升級三年行動計劃,開創鄉村產業發展新局面。
招遠老齡改造基地示範工程建設適齡鬱閉喬化栽培果園現代化改造示範基地11處,示範帶動老齡果園更新改造共計76119.3畝;提質升級基地示範工程打造200畝以上高質量現代蘋果提質升級綜合技術配套示範基地9處,並創建山東省首個200畝以上蘋果生產全程機械化試驗示範基地;矮砧栽培基地示範工程規劃建設了1000畝煙臺市級1處、500畝縣級1處、200畝鎮級9處、100畝村級10處。
招遠市還引導聯蕾食品落戶金嶺鎮大戶陳家投資10730萬元建設蘋果深加工產業園區,金潮果蔬投資500萬元進行濃縮果汁加工升級技術改造和新增濁汁加工項目,寶龍凱姆斯葡萄酒莊投資576萬元新增蘋果乳酸菌果汁、果酒加工生產線;規範打造黨支部領辦果業合作社84個;培育打造聯蕾、靈峰、春竹等「煙臺蘋果」品牌10餘個,在北京、上海、南京等15個大中城市果品市場、超市籌建煙臺蘋果品牌形象店14處。
為做好中國·山東國際蘋果節的展覽展示,展現招遠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成果,宣傳推介名特優果品,招遠市聘請祥和裝飾公司,設計招遠市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館方案,落實煙臺聯蕾食品有限公司、大戶莊園農林裝業合作社等10餘家果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參與招遠館布展。
為推動專場推介籤約活動,招遠市加強與省內外其他產區的聯繫,著力引進一批高科技、深加工的產業項目,積極對接招遠南海林苑創業服務有限公司、煙臺聯蕾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等果業合作社、龍頭企業與招遠市外企業就矮砧蘋果優質蘋果栽培、水果加工生產線建設、蘋果銷購投資等籤訂一系列合作協議。YMG全媒體記者 殷新 原彩梅 通訊員 孟令凱 王燕
全鏈條發力,打造蘋果產業「蓬萊品質」。從脫毒苗木到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果品、蘋果果凍等深加工產品,再到「蓬萊海岸蘋果」文創產品,這些都將驚豔亮相本屆中國·山東國際蘋果節。蓬萊區拉長增厚蘋果產業鏈,塑造蘋果品牌新形象,全力打造蓬萊「大果業」。
「蓬萊蘋果栽培歷史長達140餘年,我們的優勢在於產業鏈配套齊全、新品種多,很多品種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我們希望藉助蘋果節的舞臺把我們蓬萊海岸蘋果的品牌打出去。」蓬萊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區將依託亞果會的設計團隊,以「煙臺蘋果·蓬萊產區」為主題,設計主場館展廳,計劃組織龍頭企業、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種植大戶等10餘家參展。
從脫毒苗木到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到「煙富10」、「元富紅」等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名優果品,再到蘋果乾、蘋果酒、蘋果果凍等精深加工產品,及蘋果相關文創產品,蓬萊產區參展產品涵蓋蘋果一二三全產業鏈。其中的晚熟紅富士品種「元富紅」,易成花、結果早、豐產性好、三天上全色、不褪色、果皮不老化,被中國果樹泰鬥束懷瑞院士親筆題詞「元富紅是個好品種」。
蓬萊自然條件優越,水果、蔬菜、海產品等在品種、質量和檔次上均居全國前列,是全國優秀紅富士重要產區,已註冊「蓬萊蘋果」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果樹種植業已成為全區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農民人均純收入的80%以上來自蘋果。截至2019年底,全區蘋果種植面積36.93萬畝,總產達到107.9萬噸。蓬萊蘋果主要特點是品種優,機械化作業能力和數位化管理水平高,果農對水肥一體化、高光效修剪、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新科技、新模式接受程度高,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90%。YMG全媒體記者 任雪娜 通訊員 吳延朋
昨天,記者了解到,龍口展示區分蘋果高質量發展成果展區,示範基地產品展區,蘋果深加工企業、產品展區,電商直播帶貨展區,鄉村振興展區和龍口特色產品展區共六個展區,以蘋果高質量發展成果、精深加工產品展示為主,以龍口特色產品為輔,全面呈現龍口產區9.88萬畝果園的發展成就。
其中,蘋果高質量發展成果展區將以視頻、圖片等形式集中展示龍口蘋果產業發展現狀,高質量發展攻堅採取的措施、形成的典型模式、取得的顯著成效。示範基地產品展區將組織龍口蘋果苗木企業、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知名銷售企業參展,吸引大中型果品經銷商、生鮮電商平臺對接洽談,推進產品銷售。
龍口展示區的一大亮點是蘋果深加工企業、產品展區,將組織蘋果醋、蘋果脆片、蘋果酒等蘋果精深加工企業參展,通過現場試吃品嘗、發放宣傳冊、品牌形象展示等措施宣傳推介產品。
截至2019年末,龍口全市蘋果種植面積9.88萬畝。龍口市研究出臺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和獎補辦法,每年安排專項資金2500萬元,對伐老建新、高接換頭、鬱閉園間伐、新栽植、土壤改良及示範園創建等6個方面,進行分檔獎勵,最高每畝獎補3200元,對驗收合格的「市鎮村」三級示範園分別獎補60萬元、24萬元和12萬元。通過財政資金重獎引導,龍口市綠傑集團等一批社會工商資本積極投入蘋果產業。
為推動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龍口市建立了技術標準體系。印發老齡果園伐老建新、適齡果園高接換頭、提升果園土壤改良及「市鎮村」三級示範園打造等專項技術指導意見,明確改造要求、考核標準,指導果農按照標準體系規範化建設、科學化管理。龍口市共創建高標準現代化三級示範果園17處,帶動規模改造果園88處,更新老齡鬱閉果園3.01萬餘畝,超出計劃任務數1萬畝。
首屆中國·山東國際蘋果節上,地處崑嵛山脈腹地,湧現出「中國蘋果第一鎮」觀水鎮成功典型,擁有王格莊鎮、龍泉鎮、莒格莊鎮等果業專業鎮的牟平產區將組織22家企業、合作社參會,涉及蘋果、果膠、果汁、果酒等產品和蘋果園全程技術與產品服務技術展示。
連日來,牟平區正推進展板布展,計劃在十字路口、交通要道等顯著位置,安裝布置17處噴繪布,目前噴繪布尺寸和圖案已基本確定,即將安裝布置到位。
展會搭臺,企業「唱戲」。展會期間,牟平區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產銷對接項目,由重慶果琳鑫園科技有限公司和煙臺市高陵生態果蔬產業有限公司進行籤約,投資額為700萬元,項目內容主要為投資建設煙臺蘋果「種植-倉儲-物流」一體化產業發展體系,實現產銷對接,擴大產能,推動煙臺蘋果市場進一步發展。
今年以來,牟平區農業農村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區委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一系列要求,集中產業優勢資源,全面推進蘋果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有序推動老齡果園改造。2020年全區蘋果老齡果園改造任務總面積4萬畝。通過採取伐老建新、改造提升等模式,因地制宜推進老齡果園更新改造,按照「三改三減」技術規程,對適齡鬱閉果園進行現代化改造。經過全區上下共同努力,截至4月下旬,已全面完成改造面積41260畝。
加強四級示範園區建設。牟平區目前實際完成市級示範園2處、區級示範園2處、鎮級示範園6處、村級示範園17處,建設總面積6020畝。發揮獨特的區位優勢,注重升級打造。莒格莊鎮、龍泉鎮、姜格莊街道的示範園區建設依託崑嵛山境地,突出大規模拓展、高標準定位,通過完善水肥一體化、土壤改良、病蟲害綠色防控、物聯網應用等技術集成強化園區示範效應,起到很好的示範帶動作用。推進煙臺蘋果品牌形象店建設,10個蘋果體驗店已經基本完成。規範發展蘋果專業合作社,全區已規範發展與蘋果產業相關的合作社36家。YMG全媒體記者 侯召溪 通訊員 家寧 勝楠 小娛
「本屆中國·山東國際蘋果節展會,萊州市參展展品將結合萊州非物質文化遺產(草編、剪紙)特色元素,集中在蘋果苗木、鮮食果品、加工產品等三大門類,共計三十餘個展品。」昨日,萊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婁萬良表示,目前已確定參展企業10家,其中突出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專區、琅琊嶺免套袋蘋果專區和小草溝組培無病毒苗木專區。
萊州市栽植蘋果已有百年歷史,生產技術發達,是蘋果的最適栽培區。「目前全市蘋果種植面積約11.8萬畝,年產蘋果近30萬噸,形成了北部沿海平原、朱諸路和萊海路沿線以及東南部山地丘陵等蘋果栽植優勢區域,培育了小草溝、鳳毛寨、大沙嶺、蔣家等一大批蘋果產業專業村。」萊州市農技中心副主任楊魯光表示。
近年來,萊州市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部署要求,堅持把蘋果產業作為實現富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大力實施品牌帶動戰略,成功打造出「琅琊嶺蘋果」和「小草溝苗木」兩張特色名片,有力推動了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眼下,萊州市蘋果栽培以煙富3號、紅將軍、嘎啦等優系品種為主,優良品種覆蓋率達到80%以上;擁有全國首批「蘋果期貨交易交割庫」,全國蘋果期貨現貨交割第一單在萊州完成;建成蘋果文化科普展館2處,進一步豐富了蘋果產業文化內涵;成功試驗推廣蘋果免套袋和化學疏花疏果技術,省力化栽培模式走在全國前列;種植資源豐富,擁有全國最大的蘋果種質資源庫,種質資源達190餘種。2019年束懷瑞院士工作站成功落戶,為萊州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高層次人才支撐。
「下步,萊州市將充分發揮琅琊嶺蘋果、小草溝苗木的品牌效應和龍頭帶動作用,持續抓好研發創新、品牌營銷、管理經營,全力加快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婁萬良說。
展會期間,萊州市還將組織舉行蘋果深加工項目和新品種轉讓籤約儀式。YMG全媒體記者 唐壽銳 通訊員 姜建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