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在中國市場啟用了全新品牌主張:"有種驕傲",希望可以與smart粉絲們在情感上產生深度共鳴,讓他們因為smart品牌而驕傲,因為擁有smart而驕傲。
為了襯託奔馳smart全新品牌主張:"有種驕傲",在一連串的品牌傳播中,奔馳smart強調其"有種驕傲,叫自我"、 "有種驕傲,叫驕傲"、 "有種驕傲,叫定製"。
驕傲不是萬能的,即便smart車主再有種。來看看市場表現。
2019年底,奔馳旗下smart品牌燃油版車型將正式退出中國市場。之前,smart品牌已宣布在美國與加拿大停售燃油車型,並已在北美市場實現了全面電動化。不過,戴姆勒在聲明中表示,停售北美市場的主要原因是美國和加拿大微型汽車市場的下滑,加上高昂的同質化(同質化是指為使歐洲設計的智能系統與美國法規相一致所需的修改)成本。
奔馳停止了多國銷售
據悉,早在2017年秋,北美市場就已經下架了燃油版的smart品牌車型。儘管如此,2018年電動版smart在美國市場僅僅售出了區區1276輛。這無疑是促使Smart品牌車型下架的直接因素。
這意味著,奔馳停止了在美國和加拿大的smart的銷售。
在今年早些時候,吉利和戴姆勒籤署協議:雙方將聯手運營smart品牌,未來將由梅賽德斯-奔馳負責設計,吉利負責研發。這一舉措將大大有助於smart品牌車型在國內的發售中降低成本。新合資的公司還將推出新的車型,預計2022年開始投放市場。
不過輿論認為,制約smart打開銷路的真正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空間太小,二是技術陳舊,三是營銷策略失誤。前兩者不言自明,第三點就拿奔馳Smart品牌主張:"有種驕傲"來說說看。
什麼是驕傲?英語:Pride,又寫為憍傲,是一種內在的情緒狀態,一般而言,有兩大類常見的意涵。
第一類,作為負面的意思,驕傲是指一種對於個人的地位或成就的自我膨脹與炫耀,通常與傲慢(hubris)是同義詞。
第二類,作為正面的意思,驕傲是一種對於達成目標,或是對於某個選擇或行動,感到自信不悔。它也可以是一種受到讚賞之後產生的情緒,對自我獨立、堅強的形象感到滿足,成為某個社會群體一份子後產生的歸屬感與認同,並因此衍生出滿意的情緒,有時也作為自嘲鼓勵使用。
很顯然,奔馳smart想取驕傲的正面的意思,認為是都市新貴和輕奢族(年輕、有學歷、富有、自信樂觀,生活方式健康者,稱為輕奢族或都市新貴)的心中所愛。
對於這種品牌人群的定位,相信讀者去街頭看一看,就知道有多麼的不準,且不說北京的街頭,鮮見smart的身影,另外讓其定位的年輕人,驕傲起來——驕傲自我、驕傲驕傲、驕傲定製。一是顯示了該品牌為驕傲而驕傲的做作,二是有引導年輕人生活方式異化的意圖,即不是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更與本屆政府倡導的簡約、內省、低調的社會氛圍不符。
奔馳smart可能忘記了這樣一句話:"驕傲作為一種產物,即使沒寫在臉上但也會充滿在空氣中,所以別抱有僥倖的心裡,以為自己在驕傲的時候,無人知曉。"
所以,儘管品牌的願景是正向的,也不要忘記了驕傲的可取之處,是自信,而不是自我。心理學家經過大規模的系統研究,發現正常人對自我的認知其實有輕微的自大傾向,也就是說,稍微有點驕傲的人才是正常的,完完全全有自知之明的人反而會有憂鬱傾向。我們常講的樂觀主義就是指的這個輕微的自大傾向。
所以,奔馳smart說"有種驕傲,叫自我",是對漢語內在邏輯關聯的考慮欠缺。試想一下,驕傲的Smart車主,自我地高談闊論,自我地目中無人,將是怎樣的一種不堪的場面。如果換成"有種驕傲,叫自信",相信車主不會異化為一種持續的驕傲狀態。
奔馳smart還忘記了,驕傲是西方基督教所認為的七種最嚴重的罪惡之一,就是大家熟知的七宗罪之一【基督教用撒旦的七個惡魔的形象來代表七種罪惡,即七宗罪(the seven deadlysins):饕餮(Gluttony)、貪婪(Greed)、懶惰(Sloth)、淫慾(Lust)、嫉妒(Envy)、暴怒(Wrath)、驕傲(Pride)——汽車有文化注】。
是的,驕傲就是與饕餮、貪婪、懶惰、淫慾、嫉妒、暴怒相提並論的罪惡,饕餮就是張藝謀在《長城》裡打的怪獸,《山海經》裡的"羊身人面獸",《左傳》裡的"四兇"之一。僅此一例,就可知七宗罪的罪惡深重了,雖然驕傲、嫉妒等詞都是抽象的。
更糟糕的是,奔馳smart更忘記了,"驕"字的真正含義——馬背拱起,不讓陌生人騎。對於一款汽車產品來說,這種的品牌主張,太讓人不可思議了。
更不可思議的是奔馳smart的品牌定義團隊還忽視了"傲"字的願意——"傲"指人昂首抬頭的樣子,引申指居高臨下的態度。作為一款小車,奔馳smart沒有高大的身形,固然車主在裡面昂首抬頭,坐在車裡也不會有眾泰SUV的居高臨下之姿吧?
有生活經驗的人對下面這類人應該不陌生:這種人總是不自量力,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如果他來做會怎樣……但真要他拿出本事的時候,不是顧左右而言他,就是腳底抹油,臨陣脫逃,同時還推卸責任——這就是一類人"有種驕傲"。
要了解這種心理現象的本質,我們不妨看一看極端的情形。精神病有一症狀,叫做"自大妄想"。病人堅信自己是超人轉世、神佛投胎;明明身無分文,卻告訴周圍的人,他有億萬家產。通過抗精神病藥物治療,自大妄想可以被有效地抑制,但沒有了自大妄想的精神病人往往變得鬱鬱寡歡。原因很簡單,精神病人在面對現實時,發現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已嚴重受損,在參與生存競爭時往往力不從心。
汽車有文化要告訴奔馳smart的是,自我的下一步,就是自大。話說,smart寥寥的市場保有量,在城市的街頭,驕傲也是孤獨的。不過,smart車主真的有央視春節晚會小品裡那人拍著胸脯,"我驕傲"的感覺嗎?
驕傲,不是一種美德!帶來的會是挫折。
smart品牌成立22年以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smart品牌最早由時尚腕錶品牌斯沃琪(Swatch)集團掌門人尼古拉斯·海耶克提出,他希望打造一款只供兩人乘坐的小車,來應對未來的都市通勤。海耶克最終和奔馳達成合作。
1998年smart品牌的問世,1999年僅售出8萬臺整,消費者對兩座車的反響也不是很好,此後smart常年銷售保持在15萬輛左右。
2018年smart銷量僅為12.9萬輛,同比下滑4.6%。對比寶馬Mini品牌全球銷量36.15萬輛,小巫見大巫。
據EvercoreIsI評估,smart每年虧損金額達5至7億歐元,美勒茨銀行則認為,smart累計虧損已達40億歐元,年損失額度幾近2億歐元。
這期間,戴姆勒將smart進行電動化轉型之後,為了削減研發成本,計劃與雷諾合作,但事實證明未能繼續推進。
而目前與吉利的合作,原定年底公布的進展——smart合資公司預計將於2019年底成立,是否會如其出爐,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