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隨著一記清脆的法槌聲響起,張強(化名)被法院判決永久失去對自己兩個女兒的監護權。坐在申請人席上的王華(化名)終於喘出一口長氣,如釋重負。據了解,這是哈爾濱市宣判的首例人民檢察院撤銷監護權支持起訴案。
居住在哈市某區的張強與王華結婚多年,育有兩個女兒,大女兒今年17歲,小女兒今年12歲。2019年7月,一個晴空霹靂讓王華悲憤交加。她得知從2016年冬開始,丈夫張強就開始對大女兒小蘭(化名)進行性侵,而當時小蘭還不滿14歲。隨著年齡的增長,小蘭有了自我保護意識,於是將事情告訴媽媽。王華憤然報警。
經審查,阿城區人民檢察院於今年2月對被告人張強依法提起公訴。法院最終認定,張強作為父親,採用強迫手段姦淫未滿14周歲的親生女兒,並長期打罵,使其產生精神強制,不敢對父親的行為做出反抗,其行為違背人倫道德,嚴重危害被害人身心健康。遂依法判處被告人張某有期徒刑14年。
據檢察官介紹,張強長期對王華實施家庭暴力,王華性格懦弱始終隱忍,而這並沒有換來丈夫的可憐和收斂,卻使其將魔爪伸向了青春期的女兒。近3年來多次背著王華對女兒小蘭進行性侵,後來甚至開始限制小蘭與異性交往及其人身自由。
檢察官認為,張強作為小蘭的監護人,嚴重損害了小蘭的身心健康,依法不能繼續擔任小蘭的監護人,且根據他的侵害行為特徵,無法保證小女兒在他的監護下不受侵害。於是向王華告知其有申請撤銷張強對兩個女兒監護權的資格,並在她決定提出撤銷監護權申請後,幫助其起草民事起訴狀、立案、申請法律援助律師、支持起訴。
11月11日14時,撤銷張強監護權資格案在雙城區人民法院開庭,代理律師當庭出示了張某具有家庭暴力、長期性侵女兒的有力證據,阿城區人民檢察院作為支持起訴人參與庭審,並發表支持王華撤銷張強監護權的意見,人民法院當庭宣判撤銷了張強對其兩個女兒的監護權。
阿城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代檢察長程立華表示,希望此案能夠引起未成年人監護人以及社會各界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保護的重視,呵護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長,不僅僅是父母的責任,也是全社會的責任。
「
爸爸性侵女兒,怎麼會這樣?
」
為什麼會有父親性侵親生女兒呢?
爸爸缺席女兒的童年
在健康的家庭關係裡,一般是不會發生親人間亂倫的。
但如果女兒小時候,父女長時間都不能見面的話,就會破壞原本正常運作的親緣識別機制。
親子關係疏離,父親產生可怕的想法
一旦親緣識別機制失效,有些性格自私的父親可能會對女兒有可怕的想法:
① 女兒是我的所有物,用她解決下生理問題,沒什麼大不了。
② 都說女兒是爸爸的小情人,那就讓她名副其實吧。
③ 別的男人遲早要跟她發生關係,我先讓她體驗下也沒事。
女兒缺乏性知識
研究案例後發現,被性侵的女兒普遍年齡在9-13歲。這個年紀的女孩,身體開始發育,對家長充滿依賴。
在教育比較落後的地區,她們對性知識的了解很缺乏。
由於對性行為的不了解,或者不相信父親會有侵犯她們的邪念,這些女孩更容易被父親誘騙發生性行為。
羞恥心是幫兇
被性侵本來就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情,要是作案人是至親,這件事的羞恥度就更高了。
很多父親就是抓住了女兒的這種心態,在第一次得手後得寸進尺,反覆強暴親生骨肉。
女兒遭到摧殘後心裡也會又怕又恥辱,一方面由於對人的不信任而拒絕坦露這件事,另外檢舉爸爸也有違傳統教育裡的「百善孝為先」。
讓事情暴露的結果,可能比遭侵犯更糟糕。哪個青春期的小姑娘有把爸爸告上法庭的心理素質呢?
還有很多女孩,把性侵遭遇告訴媽媽之後,反而遭到媽媽的嚴厲指責謾罵,對女孩造成二次傷害。
母親缺位或縱容
美國醫學博士A·伯恩斯坦研究發現,發生爸爸性侵女兒的家庭裡,母親要麼缺席要麼縱容。
有個新聞報導中,性侵女兒的父親坦露做這種事,是為了報復妻子跟他離婚。
更多的家庭裡,則是母親知情,但她們因為性格軟弱和經濟不能獨立,就一直裝作不知道。
極端案例中,母親甚至誘導了這種事情的發生。
其他種種誘因
女兒沒有獨立房間
較差的居住環境增加了父親性侵女兒的可能性。
在爸爸持續騷擾的情況下,小Q的獨立睡房成了保護她的屏障。
父親的酒後喪失
喝酒後,人的意識模糊、自律性變差,在性方面也更加興奮。有的男性就以此為藉口,對女兒進行性侵。
「
怎樣減少這類獸行發生?
」
讓親緣識別機制轉起來
在女兒還小時,作為爸爸要參與她的成長經歷。幫她洗澡、陪她睡覺,如果做不到這些,至少在她身邊的時間多一點。
這樣不但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還能讓親緣識別機制轉起來,增加父女間的性厭惡感。
讓未成年女孩適當了解性
中國的性教育現狀還是很糟糕的。起步晚,導致很多孩子自學成才,該懂的不懂,不該懂的都懂。
其實在孩子5-10歲時就應該讓他們對性別、性徵有一些認知。
尤其要告訴女孩子,身體的哪些部位是不能讓其他人看或碰的。如果有人做出越軌的行為,一定要及時說不。
縱觀國外,在英國,學生從5歲開始就要上性教育課,一直持續到16歲。教材根據他們的年齡來規劃,內容包括性徵、性行為、懷孕等等。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女孩別怕等網絡綜合整理
責編:琬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