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臨窒息!北京33歲患病程式設計師自述「生死五小時」

2021-01-15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北京青年報

男子突發「急性會厭炎」瀕臨窒息 醫院緊急手術挽救生命

33歲患病程式設計師還原「生死五小時」

蘇先生曾在友誼醫院急診科接受治療。

近日,一篇題為《急性會厭炎險致死!33歲程式設計師曝光三甲醫院搶救過程值得每個人警惕!》的文章在網絡熱傳。文章當事人蘇先生,今年33歲,是北京一家單位的程式設計師,在五小時內,經歷了從咽喉腫痛到呼吸困難、瀕臨窒息再到轉危為安的驚險過程。4月12日,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到蘇先生,他講述了在北京友誼醫院搶救的「生死五小時」。

對於今年33歲的蘇先生來說,3月28日是難以忘記的一天。在網上熱門文章《急性會厭炎險致死!33歲程式設計師曝光三甲醫院搶救過程值得每個人警惕!》中,他這樣描述這一天:「3月28日,周三,對於大家來說,是一個普通的日子,但對於我和我的家庭來說,差點成為悲慘的一天:我因急性會厭炎導致呼吸困難(三度喉阻塞),差點和這個世界說了拜拜。」

蘇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3月28日下午一點左右,自己感到嗓子不適,因為曾有過一次急性會厭炎的經歷,便趕到北京友誼醫院,隨即被確診為急性會厭炎,且處在危險期。注射甲強龍(一種糖皮質激素)後,因為友誼醫院沒有床位,蘇先生又到其他醫院繼續注射抗生素。

下午兩點二十分,正在輸液的蘇先生突然出現呼吸急促、劇烈咳嗽等症狀,擔心發生意外,沒等吊瓶打完蘇先生就拔針回到了友誼醫院。

下午四點,蘇先生再次回到友誼醫院急診科,「不知道是由於劇烈運動,還是水腫已經完全堵住了氣管,自己明顯感覺到呼吸困難,有被人掐脖子的感覺出現」,蘇先生在文中回憶道。

負責接診的是友誼醫院耳鼻喉科的彭哲醫生。彭醫生告訴北青報記者,當日下午四點,她接到急診科分診臺電話,說有一個呼吸困難患者。彭醫生拎起氣切包就往急診科趕,並在電話裡囑咐急診科醫生給病人吸氧、注射激素。「到了之後我才發現他就是我中午治療過的病人,」彭醫生說。彭哲介紹,激素注射後,蘇先生呼吸困難的情況仍然不斷反覆,呼吸困難達到2度到3度之間,此時應嚴密監測病人的病情變化,並做好氣管切開準備。從病房趕來的王國鵬醫生立即聯繫手術室,告知做好氣管切開的準備,並向病人交代病情、籤手術同意書。「如果病情繼續發展,病人很可能會出現窒息的情況,到時候有可能搶救不過來。」彭哲說。

下午四點半,友誼醫院在蘇先生「什麼證件都沒帶、家屬也沒在,也沒有交任何錢的情況下」,對他實施了氣切手術。耳鼻喉科劉良發主任介紹,正常情況下做手術肯定需要先辦好手續,但是遇到像蘇先生這樣病情危急需要搶救的,會第一時間搶救病人,後面再補辦手續。

下午六點左右,蘇先生從手術室出來,「當時心裡是一陣陣的酸楚,差一點就和家人,和這些朝夕相處的兄弟姐妹們,和這個世界永遠說了再見」。

對話

我在手機上寫「呼吸困難,求救」

半年前曾發病,沒想到會復發

北青報:您說這次是急性會厭炎復發,之前一次發病是怎樣的情況?

蘇先生:第一次是去年11月底,當時嗓子疼了兩三天,有一天凌晨四點多被疼醒了。因為有明顯的異物感,最開始我以為是一般的咽炎,就去了回龍觀的一家醫院。大夫檢查之後告訴我,你這個病需要住院,我們這裡沒有病房,你趕緊去附近的大醫院。當時我還想,怎麼一個咽炎還要住院?大夫告訴我,你這不是咽炎,是喉頭水腫,有窒息的風險。

北青報:第一次是怎麼治療的?恢復情況如何?

蘇先生:後來我就去了友誼醫院耳鼻喉科,大夫看了以後說是急性會厭炎。需要住院。但是因為暫時沒有床位,就給我開了甲強龍,囑咐我如果呼吸不暢就趕緊就醫,又讓我去打頭孢。在友誼醫院打完甲強龍以後,我就回到家周圍的醫院打了3天頭孢。當時打完第一天,嗓子裡就沒有異常了。

北青報:想過以後會復發嗎?

蘇先生:沒有,沒想過日後會復發。

三小時從咽喉腫痛到呼吸困難

北青報:3月28日幾點發病的?最開始有什麼症狀?

蘇先生:下午一點鐘的時候,就是很疼,我是左側會厭發炎,吞咽唾液時,喉左側很疼。

北青報:什麼時候病情加重?

蘇先生:大概下午三點五十五左右,當時還在另一家醫院輸液,就是呼吸聲加粗了,開始有喘氣聲了。

北青報:為什麼決定拔針回到友誼醫院?

蘇先生:我當時想,壞了,嚴重了,影響到呼吸,必須趕緊去友誼醫院,一分鐘也不能耽誤。

北青報:怎麼去的?用了多長時間?

蘇先生:騎車去的,300米,用了大概2分鐘吧。

北青報:到友誼醫院的時候有什麼症狀?為什麼會在手機上寫「急性會厭炎,呼吸困難,求救」?

蘇先生:我鎖單車的時候,就覺得像有人在掐脖子。寫字是因為之前查這個病的時候,說會失聲。當時我感覺呼吸急促,雖然還能說話,但是怕一會兒不能說了,就寫在了手機上。其實我覺得這次能自救加找人搶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去年11月份得過一次這個病,對這個病有了一定的了解。

北青報:這一兩分鐘是最危急的階段嗎?當時怎麼想?

蘇先生:是的,就是有一種瀕臨死亡的感覺,當時的想法就是我才30多歲,就這麼死了,孩子,老婆,父母怎麼辦。最強烈的感覺就是不甘心。瀕臨窒息,當時求生欲望很強烈。

見到拎著氣切包的大夫,感覺命保住了

北青報:從進醫院到找到大夫多長時間?找到大夫之後怎麼處理的?

蘇先生:一兩分鐘吧。進急診之後,大夫讓我去了急診內科,內科大夫看到我寫在手機上的字,就趕緊安排我吸氧,注射激素消腫,並立即通知耳鼻喉科。

北青報:看到醫生來了之後心理上有什麼變化?

蘇先生:見到拎著氣切包的耳鼻喉大夫,心裡就好了很多。感覺最多挨一刀,命保住了。在急診的時候,大夫也勸我別緊張,要放鬆點,就像我文章裡說的,我想也是,反正大夫都來了,氣切包也在,配合大夫,多吸氧,努力穩定自己的情緒。

北青報:什麼時候出院的,現在恢復情況如何?

蘇先生:4月8日出院的,12日下午找大夫給我換了藥,大夫說裡面肌肉長了,但是皮還沒長好,下周可能要縫兩針。

感謝醫護人員,也希望大家知道這個病

北青報:為什麼要發這個文章?

蘇先生:主要有三點,第一讓大家知道這個急症,二是讓大家注重身體健康,三就是感謝友誼醫院,感謝各位大夫、護士。

北青報:文章發出後有什麼反響?

蘇先生:沒想到反響特別大,知乎上一千四百多個贊。友誼醫院的醫生後來還對我表示了感謝,說「在醫患關係緊張的大環境下,讓我們重拾了信心,要是患者都像你這樣我們工作就好做了」,還有醫生說我是「中國好患者」。

「急性會厭炎」

有何危險如何預防

據友誼醫院醫生介紹,會厭是咽喉的重要關卡,一般呈葉片狀,腫起來的時候會變成球狀,堵住喉嚨。急性會厭炎是耳鼻喉科的急重症之一,是一種可能會危及生命的疾病。這種疾病多見於青壯年,與病毒感染、細菌感染都有關係。

王國鵬醫生告訴記者,急性會厭炎的病人早期會有咽部疼痛、吞咽梗阻感等症狀,在這個階段,大多數病人通過激素、抗生素治療能夠有效控制病情,不需要行氣管切開的手術。但是少數病人對藥物不敏感,病情加重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就需要進行氣管切開術。

由於急性會厭炎病情進展迅速,劉良發主任提醒患者,要密切注意病情,謹遵醫囑。「很多病人對這個病的嚴重程度不了解,說我就是個嗓子痛,怎麼還要住院」,劉主任表示,這是一個和時間賽跑的疾病,「人活一口氣,兩三分鐘喘不上氣就很危險」。

會厭炎大多數是由感染引起的,友誼醫院醫生提醒公眾要注意預防。首先,平時應加強鍛鍊,增強機體抵抗力;其次,對於會厭鄰近器官的急性炎症,要及時治療,防治感染蔓延;再者,應保持口腔衛生,戒菸酒,少吃辛辣刺激食物;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記者 張月朦 李濤)

相關焦點

  • 33歲程式設計師突發「急性會厭炎」:瀕臨窒息時求生欲強烈
    男子突發「急性會厭炎」瀕臨窒息 醫院緊急手術挽救生命  33歲患病程式設計師還原「生死五小時」蘇先生曾在友誼醫院急診科接受治療。圖片來源:北京青年報  近日,一篇題為《急性會厭炎險致死!33歲程式設計師曝光三甲醫院搶救過程值得每個人警惕!》的文章在網絡熱傳。
  • 程式設計師5小時從吞咽困難到瀕臨窒息 用手機寫「求救」
    33歲程式設計師曝光三甲醫院搶救過程值得每個人警惕!》的文章在網絡熱傳。文章當事人蘇先生,今年33歲,是北京一家單位的程式設計師,在五小時內,經歷了從咽喉腫痛到呼吸困難、瀕臨窒息再到轉危為安的驚險過程。4月12日,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到蘇先生,他講述了在北京友誼醫院搶救的「生死五小時」。   對於今年33歲的蘇先生來說,3月28日是難以忘記的一天。在網上熱門文章《急性會厭炎險致死!
  • 男子經歷「生死5小時」!這種「嗓子疼」千萬當心!
    33歲程式設計師曝光三甲醫院搶救過程值得每個人警惕!》的文章在網絡熱傳。當事人蘇先生是北京一家單位的程式設計師,今年33歲,他在5小時內經歷了從咽喉腫痛到呼吸困難、瀕臨窒息再到轉危為安的驚險過程。4月12日,蘇先生向北京青年報記者還原了自己經歷的「生死5小時」。全文共2489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
  • 感覺被掐住脖子,男子經歷「生死5小時」!這種「嗓子疼」要當心
    33歲程式設計師曝光三甲醫院搶救過程值得每個人警惕!》的文章在網絡熱傳。當事人蘇先生是北京一家單位的程式設計師,今年33歲,他在5小時內經歷了從咽喉腫痛到呼吸困難、瀕臨窒息再到轉危為安的驚險過程。近日,蘇先生還原了自己經歷的「生死5小時」。
  • 33歲程式設計師因喉嚨痛,在鬼門關走了一遭,這種病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急性會厭炎一旦發生是非常兇險的,會使人發生窒息,死亡率是比較高的。現在很多人卻不知道這種疾病的存在,今天不妨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33歲程式設計師因喉嚨痛,在鬼門關走了一遭,這種病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2018年的3月28日33歲的程式設計師因為喉嚨痛到醫院就診,被確診為是急性的會厭炎,在鬼門關走了一遭,敲響了很多人的警鐘,也讓我們了解到了急性會厭炎這一種急症。急性會厭炎在發作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嗓子不舒服吞咽困難,它是一種急症,因為病情發展的非常迅速,會厭區會迅速腫大而影響到呼吸,從而導致窒息的發生。
  • 喉嚨痛沒當回事,33歲程式設計師幾小時後鬼門關裡走一遭
    「33歲程式設計師嗓子痛引發大搶救,在鬼門關走了一圈」的一條網上熱帖,給大家敲了一記警鐘。蘇先生的經歷讓人汗顏:13:00 午飯後遛彎回到工位,感覺到嗓子不舒服,吞咽唾液時感覺到了撕裂感。曾經有一個病人很年輕,只有二十幾歲。他上班比較忙,經常熬夜。出現喉嚨痛了以後一直也沒重視,以為就是普通咽炎,多喝點水就好了,依然上班忙,晚上陪領導出去喝酒。沒想到,喉嚨痛得越來越厲害,吃東西吞咽困難,他還自己網上買了些藥吃。這樣的狀況持續了幾天,還沒見好轉,他才到醫院急診室來看病。
  • 從英語教師轉型程式設計師,一位40歲成功者的自述
    這是作者 40 歲時,職業生涯從教師變為前端開發者的一篇文章。他沒有相關的背景經驗和學位,在有全職工作前提下,以目標為導向,自我驅動完成了編程的學習。編程潮正熱的現在,或許你該提前看看這篇文章?成為程式設計師沒有任何「特殊要求」。我並不是和你說這很容易,因為事實上並不太容易。
  • 杭州54歲男子住進了ICU!還有人沒能救回來…
    33歲程式設計師曝光三甲醫院搶救過程,值得每個人警惕!》的文章在網絡熱傳。當事人蘇先生是北京一家單位的程式設計師,今年33歲,他在5小時內經歷了從咽喉腫痛到呼吸困難、瀕臨窒息再到轉危為安的驚險過程。33歲的他,5個小時「差點和這個世界說了拜拜」本人情況:男,33歲,程式設計師,已婚, 有一子。
  • 被嫌棄的35歲程式設計師
    如果到了 35、40 歲還沒晉升上管理層去,就會面臨失業、被社會淘汰的風險。一位 35+ 程式設計師在求職網站自述,他在今年年初被裁後的 2 個月裡,瘋狂海投簡歷、面試,只拿到了 6 個非大廠 offer,最終他決定平薪入職其中一家。打擊面並不僅限於職場。
  • 被嫌棄的程式設計師的35歲
    一位 35+ 程式設計師在求職網站自述,他在今年年初被裁後的 2 個月裡,瘋狂海投簡歷、面試,只拿到了 6 個非大廠 offer,最終他決定平薪入職其中一家。打擊面並不僅限於職場。在某社交平臺上,一位程式設計師憤憤表示,新認識的交友對象對「程式設計師到了 35 歲就退休」的定律感到介意,以致於感情快告吹了。越臨近 35 歲,焦慮感越發強烈起來。
  • HASTE數字資產交易所平臺:一位28歲退休程式設計師的自述
    我們找到了郭宇,本文是他的自述。哪有什麼天賦異稟,「我的目標只能靠熱情驅動」與十年後的今天相比,少時的我沒有任何選擇。我出生於江西一個偏遠小城,父親是電工。從我們家開車去最近的縣城也要兩個小時。父母去深圳打工後,我由外公外婆帶大,初中才被接到深圳。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父親,在去世前的十幾年中一直臥床。
  • 33歲被bat裁員:他奉勸年輕的程式設計師,存錢要趁早,找時機轉行
    33歲被裁:他奉勸年輕的程式設計師,存錢要趁早,找時機轉行!什麼時候開始程式設計師被定性成吃青春飯的職業了?當然,除了程式語言外,年齡也是足夠讓程式設計師恐慌的原因之一。失業一位33歲的程式設計師講述了他的遭遇。曾在阿里和騰訊都工作過的他,在33歲這一年被裁員了,被裁之後的他三個月裡他都沒有找到工作,對網際網路失望的他決定帶著自己的百萬存款回老家,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他奉勸年輕的程式設計師多存錢,別等到中年欠帳,就危機了。
  • 準媽媽患新冠肺炎瀕臨生死一線,救治9個小時,順利分娩雙胞胎
    近來,便有一位患肺炎的準媽媽剛剛瀕臨生死一線。在剛被家人送過來的時候,這位準媽媽的症狀便非常嚴重,有急性呼吸衰竭的症狀,而且生命體徵較低,正在面臨死亡的威脅。她的丈夫在身邊急得團團轉,努力的祈求身邊的醫護人員救治自己的妻子。在這種緊急的情況下,醫生們迅速將準媽媽推進手術室。
  • 經歷兩次開顱15天ICU生死時速 33歲車禍女子昨出院 家屬:……實在...
    33歲女子因特重型顱腦外傷,經歷兩次開顱手術,進ICU生死時速15天,出院一月後又回來做雙側顱骨修補術,將兩側12×12釐米的顱缺損修補如出車禍前。 兩次生死關,都被醫生竭力拉了回來 33歲的聶女士(化名)6月1日凌晨騎電動車摔傷頭部導致顱腦損傷,傷重昏迷
  • 別把嗓子痛不當回事 程式設計師險喪命講述垂死經歷
    (原標題:男子嗓子痛不當回事,幾小時後不治身亡!33歲程式設計師講述垂死經歷,呼籲所有人警惕這種病!)
  • 雙肺衰竭,牛大伯經歷生死72小時·杭州日報
    本報訊(通訊員 王蕊 記者 餘敏)65歲的牛大伯最近經歷了一次生死72小時!他連續接到多張病危通知書,間質性肺炎發作呼吸衰竭,已經瀕臨生命的盡頭。家屬請求浙大一院會診,專家一致認為:唯一救命的辦法是肺移植。 早在10餘年前,牛大伯就被診斷患有間質性肺病。這種病因不明的疾病會逐漸使人的肺部纖維化,最後像石頭一樣失去彈性。
  • 陳東升自述創業心路 五十年悟出平常心
    陳東升自述創業心路 五十年悟出平常心 我覺得北京是紅太陽(19.60,0.00,0.00%)的中心,所以我一定要去北京,不考研、不留校也要進北京。  我們大學畢業的時候是上世紀80年代初,那時候大學生是天之驕子。我們那時候是計劃分配,可以選擇去很多機構。但我想做研究,就去了對外經濟貿易研究所,一待就是五年。那時候我被分到研究發達國家的研究所,特別驕傲,專門研究美國、西歐,研究室的老教授都是從美國留學回來的。
  • 1024程式設計師節:中年程序猿的焦慮與夢想
    •這個行業根本不存在吃青春飯這一說,關鍵是40歲就要幹40歲該幹的活,35歲就要幹35歲該幹的活,你不能35歲還在幹30歲幹的活。 •加班和掉頭髮是肯定的,不敢天天洗頭,生怕哪天禿頂。 •我來谷歌快三年,只有一次是真正為了趕進度加班到晚上12點。不過,矽谷的創業公司很羨慕國內的刻苦勁兒,因為對初創公司來說,真的是效率決定生死。
  • 生死時速!一位卒中病人的自述:我跑贏了黃金4.5小時成功獲救!
    近日,一位來自上海的卒中患者,由於了解「中風120口訣」發現及時,抓住了卒中治療的黃金4.5小時,並在2小時內得到了溶栓,成功獲救。我是一位開朗、熱愛運動的上海市民,自認為身體不錯,沒啥大病,說話中氣足、記性好,大家都說根本看不出我的真實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