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媽媽患新冠肺炎瀕臨生死一線,救治9個小時,順利分娩雙胞胎

2020-12-17 黃衣心理

2020年的春節,疫情的席捲讓全國人民的心都揪了起來,每一個人都在為水深火熱的武漢同胞默默祈禱。感染人員數量的實時更新讓我們能夠大概了解一線的人員感染情況,但那些真正緊迫的急救場面,我們只能通過深入其中的記者報導來得知。

在患肺炎的人群中,最令我們擔憂的便是孩子和孕婦。這兩類的人身體更加脆弱,症狀也較為嚴重。近來,便有一位患肺炎的準媽媽剛剛瀕臨生死一線。

在剛被家人送過來的時候,這位準媽媽的症狀便非常嚴重,有急性呼吸衰竭的症狀,而且生命體徵較低,正在面臨死亡的威脅。她的丈夫在身邊急得團團轉,努力的祈求身邊的醫護人員救治自己的妻子。

在這種緊急的情況下,醫生們迅速將準媽媽推進手術室。在長達9個小時的救治後,他們終於挽回了準媽媽的生命,並且讓她成功的分娩出一對雙胞胎。

這次事件讓許多的孕婦十分後怕,無形中都風聲鶴唳起來。她們並不在意自己的安危,但是卻要拼盡全力去保住肚子裡的孩子。

那麼,對於這些準媽媽們來說,在疫情如此嚴峻的時候,他們應該怎麼樣才能保護好自己和肚子裡的孩子呢?

一、儘量避免出門

國家之所以呼籲所有的人都儘量減少出門,就是為了避免讓他們與潛在的病毒攜帶者接觸。這就說明還有很多潛伏期的肺炎患者並沒有被發現。因此,孕媽媽一定要減少出門的機率,最好不要出門。經常與孕媽接觸的人也不要經常往外跑,免得接觸到病毒的攜帶者。孕媽如果有什麼事要做,或者有什麼東西要買,最好讓身邊的人去,回來之後再進行消毒。千萬不能自己隨意往外跑。

二、實在難以避免,一定要戴口罩

如果有十分要緊的事需要孕媽去做的話,那麼在出門時,孕媽一定要戴好口罩,最好是醫用口罩。普通的口罩只能夠抵擋85%的病毒,而醫用口罩則能夠抵擋95%以上。因此,孕媽們一定不能為了圖省錢便買普通口罩。質量較好的醫用口罩才是保護孕媽們的最好選擇。

三、儘量減少去醫院的機率

對於孕媽們來說,定時的產檢必不可少。但是在如今疫情如此嚴峻的情況下,最好還是減少去醫院的機率。畢竟醫院如今是肺炎患者最多的集聚地,貿然前去,很難避免交叉感染的風險。因此,如果沒有什麼特別危機的情況,最好不要選擇去醫院。

四、勤洗手,多通風

孕媽們在家裡也要注意安全,要儘量的多洗手,勤通風。與準媽媽們經常接觸的家人也要保持常洗手的習慣,而且最好不要出門與別人見面,避免將病毒攜帶到家裡,影響到準媽媽和寶寶的安全。

五、有感染跡象要及時聯繫醫院

如果準媽媽們感覺到自己有感染到肺炎的跡象,一定要趕緊聯繫醫院,詢問醫師目前應該先在家自主隔離,還是去醫院接受治療。一定不要自作主張,將病情拖到難以控制的地步。如果感覺自己只有輕微的症狀,可以先在網上諮詢一下具體可行的辦法。不要直接去醫院詢問,免得與別人交叉感染,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如今疫情嚴重,準媽媽們更應該保護好自己的安全,沒事千萬不要出門,要出門也一定要戴好口罩,在家裡時要勤洗手,多通風,有感染跡象要及時聯繫醫院,確立治療的方案。

你怎麼看待肺炎對於準媽媽們的威脅呢?你認為孕媽媽應該如何做才能保護自己的安全?歡迎在下面留下你的觀點。

相關焦點

  • 我省首例新冠肺炎孕產婦成功分娩、母子平安並治癒出院
    專家組每天利用遠程視頻會診平臺進行會診,並現場床旁診察和制定精細化治療、護理方案,開展心理幹預和人文關懷,採取中醫藥全程介入治療,實現「一患一案一策」,加強落實院感防控措施。截至目前,共有15名確診患者符合出院標準,出院轉B座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共有9名無症狀感染者符合解除醫學觀察標準,轉集中醫學觀察場所醫學觀察14天。市民關心的特殊患者是如何被救治的?
  • 孕婦分娩、3月嬰兒、88歲老人,專家詳解確診病例救治方案
    ◎ 科技日報記者 郝曉明1月7日,大連共有3例確診患者出院,全市累計15個確診病例、9個無症狀感染者共計24個患者順利出院。「此次疫情的82例確診患者中,有重症孕產婦、88歲老人和一名3個月的嬰兒的特殊病例,專家組制定了精細化治療方案,採用中西醫結合,這些特殊病例獲得成功救治並康復出院。」在今天下午舉行的大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六十七次新聞發布會上,大連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楊榮利介紹了本次疫情的醫療救治工作。
  • 全國多例新冠肺炎確診產婦順利生產 專家:產後避免母嬰接觸及母乳...
    2月4日,據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西院消息,近日該院婦產科一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孕婦順利自然分娩下一名男嬰,產婦分娩後狀態良好,男嬰未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北青報記者注意到,近日全國各地均有新冠肺炎確診孕婦分娩的案例出現。
  • 四省醫護67天接力救治一名新冠肺炎患者
    近日,武漢一段四省醫護人員接力救治一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視頻刷爆網絡,醫護人員一句質樸的誓言「一定讓他活」戳中網友淚點,無數人牽掛著這位患者、35歲男子小偉(化名)的命運。    4月12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熊芙蓉為康復中的小偉拍了視頻。
  • 內蒙古唯一感染新冠肺炎孕婦治癒後分娩,新生兒出生攜帶抗體
    4月16日,經歷了懷孕時感染新冠肺炎、治癒後順利分娩的吳穎(化名),終於等來了母女團聚的一刻。4月8日,內蒙古唯一感染新冠肺炎孕婦吳穎治癒近兩個月後,順利生下一名女嬰。母女二人經過兩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4月12日,吳穎出院,新生兒因生理性黃疸繼續住院治療,於4月16日痊癒出院。
  • 順產率指數 準媽媽的幸福新坐標(全文)
    在歐美、韓國、日本這些國家,孕期的普及教育非常盛行,各個地區都有很多專業的孕媽媽俱樂部,母嬰中心等機構,孕媽媽懷孕後,會就近參加這些機構,從這裡孕媽媽們不僅可以得到一些必須的知識外,在跟社區醫生或其他孕媽媽的溝通過程中,還可以建立正確的生育理念,這些孕媽媽很早就建立要自然分娩的意識,所以除非發生特殊情況,這些孕媽媽基本都能順利自然分娩。
  • 51天鏖戰 只為春暖花開——來自重慶三峽中心醫院新冠肺炎重症應急...
    ■萬州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達118例。  ■重慶三峽中心醫院累計收治渝東北片區確診患者248例,其中重症病人50餘人。  春光明媚,桃紅柳綠。  出院隔離14天後,蔣麗收到複查結果,核酸檢測呈陰性。她終於可以走出家門看看春天的模樣了。  蔣麗是重慶市首例新冠肺炎確診患,也是全市第一個治癒出院的患者。
  • 懷了雙胞胎要注意哪些問題?準媽媽做好這些事項,平安度過孕期
    大部分準媽媽都只懷有一個胎寶寶,但也有少數準媽媽是懷了兩個或是多個胎寶寶,最常見的就是雙胞胎了。能生雙胞胎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對準媽媽來說,也是一次極限挑戰。因為雙胎妊娠明顯與單胎妊娠不同,懷雙胞胎的準媽媽在孕期要比正常孕婦辛苦,危險性也更大。
  • 四省醫護67天接力救治一名新冠肺炎患者
    原標題:「一定要讓他活下去」四省醫護67天接力救治一名新冠肺炎患者 杜巍巍/攝 近日,武漢一段四省醫護人員接力救治一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視頻刷爆網絡,醫護人員一句質樸的誓言「一定讓他活」戳中網友淚點,無數人牽掛著這位患者、35歲男子小偉(化名)的命運。
  • 雙胞胎準媽媽,你需要注意的問題和別人不太一樣
    與單胎妊娠相比,雙(多)胎妊娠的準媽媽要冒更大的風險。雙(多)胎妊娠屬於高危妊娠的一種,對於雙(多)胎妊娠的媽媽,醫生們會給予更多的關注。與只懷一個寶寶的媽媽相比,雙(多)胎妊娠的媽媽患母胎併發症的概率更高,對媽媽和寶寶的危害相對而言更大。
  • 重症孕產婦、88歲老人、3個月嬰兒……遼寧大連這樣救治
    經過專家組實施中西醫結合的精細化治療方案,均獲得成功救治,康復出院。(一)孕產婦該患者孕33周,因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於2020年12月21日入院。入院後病情快速進展,出現39℃高熱和氣短症狀,CT顯示雙肺出現大片狀肺炎影,診斷為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腹中的胎兒也隨孕婦體溫升高出現胎心明顯增快。
  • 雙胞胎延遲分娩「調皮」 產科兒科接力保駕
    孕22周破水,大寶流產,二寶危在旦夕  10個多月前,華龍區某小區裴家(化名)喜事臨門,過門不久的新媳婦有喜了,孕檢彩超提示雙胞胎。一家人喜氣洋洋,準備迎接兩個小生命的降臨。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當懷孕到22周時,孕婦突發破水,送到醫院為時已晚,一個寶寶不幸流產。  醫院產科楊敏主任等專家對孕婦和腹中第二個胎兒進行了詳細的檢查評估。
  • 國家新職業「呼吸治療師」 在新冠肺炎救治一線發揮重要作用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瞿文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今年一季度發布了16個新職業,其中,就包括奮戰在新冠肺炎救治一線的「呼吸治療師」。作為危重症救治團隊中的重要一員,呼吸治療師對危重病人整體治療和照護質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 最美醫護工作者丨朱烽烽:疫情救治一線的英勇戰士
    2月8日,正值中國團圓的節日元宵節,當晚蘇州市第五人民醫院收治了一名特殊的新冠肺炎患者,她是一名孕30周的孕婦,蘇州市第五人民醫院急診科、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朱烽烽時刻關注著孕婦情況。晚上9點,該孕婦的胎心監護出現異常。
  • 雙胞胎和多胞胎的分娩方式
    作者:寶寶知道 hkhxllwwzz4多胞胎的分娩方式主要取決於胎兒在子宮內的姿勢,一般實施的是自然分娩和剖宮產。所以多胞胎準媽媽在分娩之前,先詳細了解這兩種分娩的相關知識,事先做好充分準備,生產相對而言就會順利一點,痛苦也會小一點。
  • 生命至上——聚焦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攻堅
    2月28日11時30分,50歲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王某脫離ECMO(體外膜肺氧合機)設備一天後,又順利脫離有創呼吸機。「19天,456個小時,我們終於救活他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護心小分隊隊員、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周寧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
  • 25周超早產雙胞胎健康出院,百日救治創造生命奇蹟
    2019年12月22日冬至,孕25周的趙女士產下雙胞胎女兒,出生時兩個寶寶體重分別為690克、660克,經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以下稱「廣醫三院」)新生兒科百餘天救治,體重增長至2.6公斤、2.43公斤,於4月3日健康出院。
  • 補鋅助力準媽媽順利分娩,這樣補鋅才最好
    針對生殖腺功能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準媽媽在懷孕期間攝取足夠的鋅,分娩時就會順利一下,新生兒也會更健康。鋅對於準媽媽的意義在正常情況下,準媽媽對鋅的需要量比一般人多,分娩時主要靠子宮收縮,而子宮肌肉細胞內ATP酶活性取決於產婦的血鋅水平。準媽媽發生缺鋅的機率高達30%。
  • 「孕期爬樓梯,分娩更順利?」,孕期爬樓梯利弊,準媽媽了解一下
    調查顯示:約有90%的準媽媽,在生產前沒有學習過孕婦課程。到了孕晚期後,很多準媽媽就開始每天掰著手指頭,等待寶寶的降臨。相信很多孕媽都聽過「爬樓梯會讓順產更順利」的說法,於是就躍躍欲試,但真的是這樣嗎?孕期爬樓梯,順產更順利?
  • 特殊孕媽分娩一波三折,產科上演「生死時速」
    就在空軍軍醫大學986醫院與西京醫院深度融合不久 ,空軍軍醫大學986醫院產科上演了一場「生死時速」。隨後經醫院多學科醫護團隊全力快速搶救,僅用1小時10分鐘解除危機,最終母嬰平安。科室醫護在繼續進行復甦工作的同時,立刻啟動產房危重孕產婦急救流程,分3小組全方位保障分娩救治工作。1組產婦組,負責迅速進行緊急剖宮產;2組新生兒復甦組,負責新生兒出生後復甦;3組外聯溝通組,負責與患者家屬溝通籤署手術同意書、轉運病人、與各相關科室聯繫。產科護士長李琳負責協調助產工作所有問題。各科室協同合作、臨危不亂,立馬投入緊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