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省醫護67天接力救治一名新冠肺炎患者

2020-12-22 中國青年報

    近日,武漢一段四省醫護人員接力救治一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視頻刷爆網絡,醫護人員一句質樸的誓言「一定讓他活」戳中網友淚點,無數人牽掛著這位患者、35歲男子小偉(化名)的命運。

    4月12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熊芙蓉為康復中的小偉拍了視頻。視頻裡小偉恢復得不錯,雖然還在用鼻導管吸氧,但對一個用了25天ECMO、上了50天呼吸機、被救治了67天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來說,他目前的狀態已算是奇蹟。

    在視頻裡,小偉說:「感謝醫護人員,感謝所有人關心,我一定努力好好活下去。」

    「盲操」上ECMO,暫時保住了年輕的生命

    「謝謝!」這是4月8日,醫生為小偉拔除氣切套管後,60多天來他拼盡全力說出的第一句話。

    那一刻,見慣了生死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ICU主任周晨亮也哭了。「真的是太不容易了,無論是他自己,還是我們醫生護士。」

    從2月6日至今,經過遼寧、河南、福建3支援鄂醫療隊和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醫護人員兩個多月的接力救治,新生活的曙光正一點點照亮小偉和他的一家。

    1月26日,小偉突發高燒39℃。2月1日,高燒不退的他病情加重,出現呼吸困難;5天後,他被確診並住進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新冠肺炎3病區。

    但小偉病情發展之迅猛,令所有人猝不及防。2月12日,上有創呼吸機;一天後小偉病情突然惡化,使用呼吸機輔助通氣後,血氧飽和度仍僅有67%;進一步提高給氧濃度後,仍難以糾正低氧血症。這意味著,他的呼吸衰竭,命懸一線。

    接管3病區的遼寧重症醫療團隊緊急評估後認為,必須立刻給小偉用上體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同時,鑑於患者病情危重,轉運至手術室再上ECMO風險極大,必須在床旁施行手術搭建血管通路。

    在東院區戰時醫務處緊急協調下,東院區各科室聞風而動,準備好ECMO主機和專用耗材,血管外科主任鄧宏平教授迅速穿戴好防護服及手術衣,進入隔離病房。

    回憶起手術的過程,鄧宏平仍覺得驚心動魄:隔離病房裡沒有手術室的專用刀片、專用燈,他和助手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呼吸都異常困難,護目鏡上全是霧氣、汗水甚至遮擋了視線。

    一個多小時裡,他們完全是靠著豐富的血管手術操作經驗,「閉著眼」把股動脈和股靜脈分離開的。

    參與救治的外省醫生感慨,真沒見識過只用一把剪刀,憑著手感和觸覺「盲操」,就能把病人股動、靜脈血管暴露好的。接入ECMO後,小偉的血氧飽和度提升到95%以上。

    闖過這一關後,遼寧醫療隊和河南援鄂醫療隊繼續對他進行後續治療。

    四省醫療隊接力「守護」,一定要讓他活下去

    ECMO系統,讓小偉一度被壓癟了的肺暫時得到休息。但能不能順利脫機,又是一道異常兇險而難闖的關。據不完全統計,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使用ECMO的救治成功率不到40%。

    「ECMO患者脫機,是每天24小時不眨眼守出來的。醫生稍微松鬆手,人就沒了。」遼寧醫療隊專門為小偉組建ECMO團隊,每天不論白天、晚上,只要微信群發出小偉的檢查情況和儀器設備參數,都有醫護人員參與討論,商量下一步的對策。

    3月9日,在上機整整25天之後,小偉撤下了ECMO。主管醫生遼寧醫療隊的賈佳在當天的日記裡興奮地寫道:「今天幹了件大事,給小偉撤了ECMO!這是我上過時間最長的ECMO,足足25天。」

    經過遼寧、河南援鄂醫療隊的精心治療與照顧,小偉的各項身體指標都有好轉。最重要的是,在長達20多天喪失意識後,他醒來了。當護士將手機拿到他的耳邊幫他和妻子通話,並拿他孩子的照片給他看時,他流下了眼淚。

    3月25日,跟小偉一起和死神鬥爭了近50天的遼寧和河南醫療隊要撤離了。與死神的較量是一場接力賽,臨行前,他們把小偉轉交給周晨亮帶領的東院ICU團隊。交接時,賈佳一再拜託周晨亮,「讓他活,一定要讓他活。」

    如果說ECMO相當於病人坐上了輪椅,那上了50多天的呼吸機就像輔助小偉的拐杖。如何讓小偉儘快扔掉「拐杖」自主呼吸,是周晨亮團隊面臨的最大挑戰。

    在福建醫療隊的共同努力下,小偉的感染逐步得到控制。4月1日,他短暫嘗試脫離呼吸機,直至3日,完全脫離了呼吸機。4月8日上午,在順利拔除氣切套管後,他拖住醫生,扯著嗓子說出了「謝謝」。

    小偉之前一直通過手勢與打字和醫護人員交流。周晨亮說:「現在終於能聽見他的聲音了。下一步,我們還讓他自己下床走路,直到康復出院。」

    不放棄每一個人,向重症救治發起衝鋒

    4月7日,援助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的21支外地醫療隊全部撤離,截至目前,仍有70多名患者在東院治療。包括小偉在內的危重症患者,全都集中在東院區ICU的8張病床上。

    這8張病床,接管了上海、齊魯、華西、遼寧、重慶等醫療隊撤離前託付的最危重病患。與病毒的賽跑、與死神的拔河,每天仍在這裡驚心動魄地上演著。

    從1月中旬投入戰「疫」一線,已堅守3個月的周晨亮坦言,最後的救治任務十分艱巨。他介紹,這8位患者,都是住院時間較長、病情危重且複雜的患者。其中有7個還不能脫離呼吸機的支持,有一個上ECMO已經快50天了。

    而在東院區剩餘的最後7個病區裡,除了50多名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還有近20個新冠肺炎已痊癒、但因基礎疾病太重而不能出院的患者。與此同時,其他醫院的危重患者按照國家衛健委統籌安排,還在往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等高水平救治醫院集中。

    「每一個病人,我們都會全力以赴去救治。不管年齡、不分病情,不放棄每一個人。」周晨亮堅定地說。接下來,他有信心和東院近千名戰友一道,在一人一策、精準施治上持續發力,繼續為患者拼出一個個生命奇蹟。

    本報武漢4月13日電

杜巍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雷宇

相關焦點

  • 四省醫護67天接力救治一名新冠肺炎患者
    原標題:「一定要讓他活下去」四省醫護67天接力救治一名新冠肺炎患者 杜巍巍/攝 近日,武漢一段四省醫護人員接力救治一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視頻刷爆網絡,醫護人員一句質樸的誓言「一定讓他活」戳中網友淚點,無數人牽掛著這位患者、35歲男子小偉(化名)的命運。
  • 生命至上——聚焦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攻堅
    3月10日,武漢武昌方艙醫院正式休艙,醫護人員送走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後擺造型合影留念。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總體上,我國本輪疫情流行高峰已經過去,新增發病數在持續下降,疫情總體保持在較低水平。」這是醫護人員在武昌方艙醫院前慶祝。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全國300多支醫療隊、4萬多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與當地醫務人員並肩作戰。——聚焦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搶救。2月28日11時30分,50歲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王某脫離ECMO(體外膜肺氧合機)設備一天後,又順利脫離有創呼吸機。
  • 4名患者從黑龍江省新冠肺炎重症集中救治中心出院 該院ICU「清零」
    4名出院患者與醫護人員合影留念。楊雪楠 攝人民網哈爾濱3月18日電(楊雪楠)3月18日,位於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群力院區的黑龍江省新冠肺炎重症集中救治中心傳來好消息,4名重症患者在這裡被治癒,又進行了為期14天的醫學觀察,18日從該院正式出院回家。
  • 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4名患者康復出院,ICU重患清零
    龍頭新聞訊(徐旭 記者 霍營 文/攝)18日,記者從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了解到,經過14天的醫學觀察,四名治癒的新冠肺炎患者狀態良好,康復出院。還有一個好消息,今天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最後一名重症患者順利轉出ICU,到過渡病房進一步治療。
  • 直擊馬祖山——九江救治新冠肺炎最前線
    3月11日上午,隨著九江最後一名確診治癒患者走出九江市第三人民醫院馬祖山分院大門,九江全部118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全部治癒出院,九江「清零」。這也讓市第三人民醫院成為了大家的焦點。從1月23日至今50個日日夜夜裡,這裡成為了九江市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最前線。
  • 點燃生命之光——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科學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新華社武漢3月25日電題: 點燃生命之光——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科學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記事新華社記者賈啟龍、黎雲3月15日,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一名危重症患者在重症科主任劉金成醫護團隊救治下康復出院。此前,這名患者病情曾極度惡化。生命垂危時,劉金成果斷決策,運用ECMO成功救治這名患者。這,僅是一個縮影。自2月19日起,1200名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員在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與疫情展開較量。經過施救,一個個危重症患者轉危為安。
  • DIY尿壺、吊牌、約束帶……小「發明」改善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
    紅網時刻2月20日訊(記者 劉丹 陳亞男 通訊員 張磊 曹嵐 張麗娜)自製礦泉水瓶尿壺、營養吊牌、「襪套」約束帶……武漢協和西院湘雅病房中的白衣天使變身「發明家」,把醫護聯合查房中發現的問題,通過「因地制宜」的小手工製作來解決,從細節入手注重每位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管理,使得治療理念得到落實,治療效果得到改善,努力提高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堅決打贏這場無硝煙的戰爭
  • 濟世救民 泰平安康——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記事
    新華社武漢3月21日電題:濟世救民 泰平安康——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記事新華社記者賈啟龍、黎雲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是一所民營大型綜合醫院,原計劃今年3月底開業。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千餘名軍隊醫護人員進駐這裡,發揚「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難、不怕死」的「四不怕」精神,全力救治確診患者,目前已有1200餘人出院。2月13日,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剛剛抵達醫院,就接到儘快收治患者的命令。此時,醫院主體建築剛剛建成,還來不及裝修。
  • 決戰ICU:全力救治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
    全力救治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決戰ICU(報告文學)光明日報武漢一線報導組2月11日,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ICU病房內,來自北京協和醫院的醫護人員在病床旁查房交班。江城武漢成為中華醫護精兵集結地,僅重症專業醫護人員便達1.1萬名,佔全國總數十分之一。救治重症危重症患者,是提高治癒率、降低死亡率的關鍵所在。然而,病例基數大、疫情來勢猛、尚無特效藥……重重險阻擺在醫護人員面前。百折不回中,積極態勢正在顯現。
  • 茂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前給醫護人員寫了一封感謝信
    疫情發生以來,茂名市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收治在該院感染科,這裡擁有獨立小院,由兩棟矮樓組成。10分鐘後,例常的病例討論會準時開始。包括醫院院長在內,呼吸、重症醫學、CT、中醫、營養……不同領域的診療專家和感染科值班醫護人員集中在會議室。感染科主任李耀才逐一介紹患者病情後,從各自專業角度提出了治療意見。
  • 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看大理這所醫院的三大硬核
    「大理州人民醫院發揮醫院專家組、網際網路醫院、護理團隊的『硬核』作用,全力救治新冠肺炎確診病人,達到了無發展成危重症的病例,無死亡病例,進入隔離病區兩批14名醫護人員『零感染』的成效。」大理州人民醫院院長胡代軍說。
  • 鄭大一附院最後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癒出院
    大河網訊 3月7日上午11點,鄭大一附院最後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癒出院,至此,鄭大一附院在院確診患者實現「清零」。出院患者出院的患者56歲,來自信陽,2月29日由信陽市固始縣人民醫院轉入鄭大一附院隔離病房。患者長期在武漢工作,於1月23日返回信陽,1月25日出現發熱,2月4日在固始縣人民醫院確診為新冠肺炎。目前,經鄭大一附院醫護人員救治,患者連續三次咽拭子核酸檢測均呈陰性,複查肝功較前改善、炎症指標恢復正常,符合出院標準。
  • 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 三名危重患者氣管切開手術成功
    黑龍江日報3月9日訊 為有效應對危重症患者的呼吸衰竭,近日,在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哈醫大一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費東生與哈醫大二院重症醫學科A區主任葉明,先後成功為救治中心的三名危重症氣管插管患者實施了氣管切開手術。
  • ...已能發音並下床行走 武漢協和醫院救治一名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
    近日,在武漢協和醫院ICU,一名患者的成功康復鼓舞著所有醫務人員的心。原來,那是一名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經過治療,他的病情已經逐漸好轉,身體狀況極大恢復。回首從收治到現在的治療過程,多名醫務人員表示如在昨日。
  • 連續3天共8位新冠肺炎患者從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治癒...
    就在當天上午,根據安徽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綜合評估,又有 2 位新冠肺炎患者從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感染病院治癒出院,向醫護人員表示感謝。記者了解到,這也是 2 月 10 日 4 位、2 月 11 日 2 位、2 月 12 日 2 位,連續三天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感染病院 8 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其中 2 人為重症患者。
  • 【求證】蜂療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兩分鐘摘氧氣瓶?實為營銷號炒作牟利
    2月19日,一篇宣稱「武漢市武昌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自然蜂針療法』代表性傳承人李重山使用蜂療為新冠肺炎患者治療取得良好效果」的文章在微信群中熱傳。據稱一名新冠肺炎患者被李重山蜂療後,「兩分鐘從呼吸急促到摘氧氣瓶」,可以說是「立竿見影」。
  • 懷孕35周的新冠肺炎患者順利產子 「小湯圓」,歡迎來到這世界
    2月8日,新冠肺炎孕婦在浙大一院之江院區順利產下一名男嬰。  一位懷孕35周的新冠肺炎患者通過剖宮產手術,順利產下一名男嬰。這是浙江省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剖宮產生子,也是浙大一院之江院區啟用後的首例手術。經過檢驗,嬰兒第一次咽拭子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陰性。  「感謝醫護人員的細心盡責!孩子是元宵節生的,就叫他『小湯圓』吧。」電話那頭的孩子父親也是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目前還在西溪醫院接受隔離治療。
  • 國家衛健委: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不能影響正常醫療服務
    對疫情較重地區,如湖北、武漢,要全力做好新冠肺炎患者救治,要特別關注兒童、老年、婦女重點人群以及腫瘤、尿毒症重點患者醫療需求,要統籌醫療資源,給予保障。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表示,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不能影響正常醫療服務。郭燕紅說,對疫情較重地區,如湖北、武漢,要全力做好新冠肺炎患者救治,要特別關注兒童、老年、婦女重點人群以及腫瘤、尿毒症重點患者醫療需求,要統籌醫療資源,給予保障。對疫情不那麼嚴重的地區,在疫情防控同時,做好日常醫療服務,保障正常人群醫療服務需求。
  • 接受肺移植的新冠肺炎患者從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出院
    7月21日,因新冠肺炎導致肺部不可逆纖維化、接受湖北首例肺移植手術92天後,65歲的崔志強從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重生出院。據悉,崔志強是目前全球已開展的10例因新冠肺炎接受肺移植手術後,首位達到出院標準的患者。
  • 最美醫護工作者丨朱烽烽:疫情救治一線的英勇戰士
    2月8日,正值中國團圓的節日元宵節,當晚蘇州市第五人民醫院收治了一名特殊的新冠肺炎患者,她是一名孕30周的孕婦,蘇州市第五人民醫院急診科、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朱烽烽時刻關注著孕婦情況。晚上9點,該孕婦的胎心監護出現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