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 三名危重患者氣管切開手術成功

2020-12-23 東北網

 黑龍江日報3月9日訊 為有效應對危重症患者的呼吸衰竭,近日,在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哈醫大一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費東生與哈醫大二院重症醫學科A區主任葉明,先後成功為救治中心的三名危重症氣管插管患者實施了氣管切開手術。

據了解,在對患者進行氣管切開手術過程中,病人是自主呼吸的,可能出現嗆咳反射。從氣道裡噴出的痰液、血液會很快形成氣溶膠,噴濺到醫護人員身上,形成病毒傳染的風險。為此,醫護人員要在三級防護的基礎上增戴面屏、加穿手術服和手套等防護品,而這也為手術增加了難度。

費東生說,新冠肺炎患者氣管切開手術存在兩個難點,一是戴上面屏後,視野會受限制;二是操作者要保證身邊助手不受汙染。針對這些問題,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組組長、哈醫大一院院長於凱江組織重症醫學科的專家進行會診,充分討論操作方案,制定了加強防護和術中為患者深度鎮靜加松肌的安全措施。三名患者氣管切開過程順利平穩,未出現任何噴濺情況。

相關焦點

  • 直擊氣管切開插管手術!70歲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獲救
    2月27日晚,武漢市第一醫院遠程會診中心裡,江蘇援湖北醫療隊的醫護人員正在觀看手術直播,靜得能聽見彼此的呼吸聲。江蘇援湖北醫療隊員、江蘇省人民醫院急診醫學中心主任醫師喬莉正在為一名70歲的新冠肺炎危重患者,進行氣管切開手術。
  • 湖南援助黃岡醫療隊郴州分隊成功對危重患者進行氣管切開手術
    紅網時刻3月9日訊 (通訊員劉振)「下手術刀後,胸腔氣流會攜帶著新冠病毒噴出。醫生首先需要切開甲狀軟骨下緣,暴露氣管;再切開氣管前壁,迅速插入氣管套管,將矽膠內管從套管植入並固定,接上呼吸機……」這一系列精準操作需要在15分鐘內完成。
  • 決戰ICU:全力救治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
    全力救治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決戰ICU(報告文學)光明日報武漢一線報導組2月11日,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ICU病房內,來自北京協和醫院的醫護人員在病床旁查房交班。凌晨三點,陳先生突然昏厥。值班醫生迅速檢查,原來是二氧化碳分壓過高所致。經過及時搶救,患者漸漸甦醒……整整一個月,這樣的反覆幾乎不斷。終於,陳先生徹底脫離了危險,一家三口得以團圓。最棘手的新冠肺炎危重病例,常伴有兩個因素:高齡、患有基礎疾病。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重症科副主任、援助金銀潭醫院醫療隊領隊餘追就多次遇到此類險情。
  • 重慶市醫療隊在武漢實施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氣管切開手術
    重慶日報消息,3月16日,在武漢市中心醫院,重慶市第十二、十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對一名ICU病區的患者,進行了氣管切開手術。這是重慶市醫療隊在武漢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實施的首例氣管切開手術。目前患者生命體徵好轉中。該患者是一名59歲的男性,此前已進入ICU使用有創呼吸機約兩周。
  • 4名患者從黑龍江省新冠肺炎重症集中救治中心出院 該院ICU「清零」
    楊雪楠 攝人民網哈爾濱3月18日電(楊雪楠)3月18日,位於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群力院區的黑龍江省新冠肺炎重症集中救治中心傳來好消息,4名重症患者在這裡被治癒,又進行了為期14天的醫學觀察,18日從該院正式出院回家。
  • ...已能發音並下床行走 武漢協和醫院救治一名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
    近日,在武漢協和醫院ICU,一名患者的成功康復鼓舞著所有醫務人員的心。原來,那是一名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經過治療,他的病情已經逐漸好轉,身體狀況極大恢復。回首從收治到現在的治療過程,多名醫務人員表示如在昨日。
  • 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4名患者康復出院,ICU重患清零
    龍頭新聞訊(徐旭 記者 霍營 文/攝)18日,記者從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了解到,經過14天的醫學觀察,四名治癒的新冠肺炎患者狀態良好,康復出院。還有一個好消息,今天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最後一名重症患者順利轉出ICU,到過渡病房進一步治療。
  • 在最後一道防線和「死神」對決 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的驚心搶救記
    「炎症風暴」侵襲、氧合指數跌落至1%、心臟一度驟停……三次死裡逃生後,2月26日,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嚴強,終於在6天後拔除氣管插管,脫離有創呼吸機,迎來新生。在與「死神」的較量中,30多歲的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韓傑是毫不知情的。2月13日,他突發呼吸衰歇,命懸一線。
  • 在最後一道防線和「死神」對決——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的驚心搶救記
    「炎症風暴」侵襲、氧合指數跌落至1%、心臟一度驟停……三次死裡逃生後,2月26日,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嚴強,終於在6天後拔除氣管插管,脫離有創呼吸機,迎來新生。 在與「死神」的較量中,30多歲的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韓傑是毫不知情的。2月13日,他突發呼吸衰歇,命懸一線。
  • 歐洲著名重症期刊在線發表新冠肺炎救治「江蘇經驗」
    文章由江蘇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重症醫學組長、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楊毅教授和江蘇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江蘇省人民醫院黃茂教授作為通訊作者,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孫駸博士作為第一作者,著名重症醫學專家、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邱海波教授指導。它向世界分享江蘇零死亡的救治經驗,希望能幫助更多國家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 中山大學附屬三所醫院「最強天團」首次大會診 跨區域救治危重患者
    根據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醫療救治組對加強重型、危重型患者集中救治管理工作作出部署,統籌7家廣州地區高水平醫院對口省內13家定點醫院,集中優勢「兵力」,突破薄弱環節。目前,7家廣州地區高水平醫院對口支援廣東省13家定點醫院。
  • 與生命競速——記武漢新冠肺炎救治氣管插管小分隊
    與生命競速——記武漢新冠肺炎救治氣管插管小分隊新華社武漢3月7日電 題:與生命競速——記武漢新冠肺炎救治氣管插管小分隊新華社記者黎昌政、廖君「要插管了!」裹著隔離服、戴著護目鏡,氣管插管小分隊隊員、麻醉醫生王晶晶,示意其他人退到病房另一邊。
  • 生命至上——聚焦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攻堅
    全國300多支醫療隊、4萬多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與當地醫務人員並肩作戰。——聚焦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搶救。2月28日11時30分,50歲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王某脫離ECMO(體外膜肺氧合機)設備一天後,又順利脫離有創呼吸機。「19天,456個小時,我們終於救活他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護心小分隊隊員、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周寧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
  • 突發消化道穿孔 7旬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連闖「鬼門關」
    7旬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突發消化道穿孔,必須立即手術。重症、大手術、高齡、高血壓、糖尿病……這些關鍵字都與陳爹有關。近20天來,在省、嶽陽市專家組指導下,重症醫護小組悉心治療,幫他闖過一道道「鬼門關」,最終治癒出院。據介紹,這在全省尚屬首例。
  • 天津一名一線專家確診,曾多次為新冠肺炎患者氣管插管、深靜脈穿刺等
    第136例患者,男,41歲,為天津市海河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在海河醫院參與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診療工作,重點負責危重患者的搶救工作,多次為新冠肺炎患者行氣管鏡、氣管插管、深靜脈穿刺等有創操作。該患者2月25日出現發熱,26日第一次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27日第二次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經市專家組診斷為天津市第136例病例,分型為普通型。
  • 哈醫大一院部署群力院區接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工作
    龍頭新聞訊(徐旭 記者 霍營)2月11日,為緊急落實黑龍江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和省衛健委的要求,紮實做好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院領導班子、重症醫學科及相關臨床科室和職能科室負責人,來到群力院區開展實地調研走流程,科學部署,精準施策
  • 救治重症,廣東醫生與「死神」搶奪生命
    在戰「疫」一線的重症病房,這樣的「生死時速」時常上演。 首批廣東醫療隊醫療組組長、廣醫一院心內科主任醫師陳愛蘭觀察了大量臨床病例後發現,新冠肺炎的普通患者病情向重症和危重症發展,不少呈現出超急性的特點。她分析,這與患者體內產生的炎症因子風暴有關。
  • 「不放棄每一個生命」——湖北成功治癒3600餘名80歲以上新冠肺炎...
    新華社武漢4月12日電題:「不放棄每一個生命」——湖北成功治癒3600餘名80歲以上新冠肺炎患者新華社記者韓潔、齊中熙、樂文婉4月5日下午,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重症監護病房傳來好消息:該病區在院年齡最大的一位患者
  • 眉山市中醫醫院成功救治一重症口底蜂窩組織炎患者
    四川新聞網眉山7月28日訊(張科 石豔芳)  7月19日凌晨,眉山市中醫醫院口腔頜面外科與麻醉科、外二科等精誠合作成功救治一重症口底蜂窩組織炎患者。隨後被急診送來的這位32歲女患者,精神狀態欠佳,口底、雙側頜下腫脹明顯,已經出現了明顯呼吸受阻症狀。因患者病情危急,需立即行口底蜂窩組織炎膿腫切開引流,沒有片刻耽誤,科室立即組織內分泌科、麻醉科、神經外科多科醫生緊急會診,制定了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插管術+全麻下口底蜂窩組織炎膿腫切開引流術。
  • 35天 省人醫整建制接管ICU患者「清零」
    通訊員供圖3月19日下午,隨著最後一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被安全轉運至武漢市肺科醫院進行下一步治療,江蘇省人民醫院援湖北武漢醫療隊整建制接管的武漢一院ICU經過35天的激戰,實現新冠肺炎患者「清零」,醫療隊204位醫護人員原地休整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