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周超早產雙胞胎健康出院,百日救治創造生命奇蹟

2020-12-18 騰訊網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餘燕紅

通訊員 王慧 魏堅偉

圖/醫院提供

看著懷抱中睡得香甜的雙胞胎姐妹,她們時不時伸伸懶腰、打打哈欠,萌態可掬的樣子,38歲的趙女士(化名)實在無法將她們與百餘天前僅巴掌大的嬰兒聯繫在一起,想起自己生產和救治她們「驚心動魄」的過程,她仍心有餘悸。

2019年12月22日冬至,孕25周的趙女士產下雙胞胎女兒,出生時兩個寶寶體重分別為690克、660克,經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以下稱「廣醫三院」)新生兒科百餘天救治,體重增長至2.6公斤、2.43公斤,於4月3日健康出院。

此前,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曾成功救治了包括出生體重540克、胎齡23周等在內的眾多的超早產兒、超低出生體重兒,但像這對胎齡僅25周、出生體重均只有600多克的雙胎寶寶尚屬首例,在國內也頗為罕見。

孕六月宮口竟然開了,心提到了嗓子眼

2019年12月19日凌晨,懷孕六個月的趙女士總也無法入睡,下腹部總覺得有些不適,以為吃壞了肚子,上廁所時仔細一看,陰道出血!她嚇壞了,趕緊叫起家人來院就診。「趕到廣醫三院廣州重症孕產婦救治中心時,產科醫生發現趙女士宮口已經開了4釐米,對於懷孕還不足25周的準媽媽,這種情況極為危險,很可能危及胎兒生命。

38歲的趙女士好不容易懷上的寶寶,回憶起這些年來艱辛的求子之路,她實在無法接受寶寶可能無法存活的結局。她反覆向醫生諮詢,希望能夠搏一搏。看到趙女士如此堅決,產科醫生馬上請來新生兒科進行會診。

新生兒科醫生會診後認為,寶寶的胎齡不足25周,發育不成熟,而且是雙胎妊娠,其中一胎還存在雙腎盂擴張等問題,出生後發生嚴重併發症甚至搶救無效死亡的機會很大。但這對寶寶對趙女士一家來說意義非凡,家人積極救治的願望十分強烈。

看到一家人渴望的眼神,新生兒科崔其亮教授、吳繁主任醫師及多位新生兒科醫生立即成立重症救治團隊,為這對還未出生但卻隨時面臨著生命危險的寶寶們制定了詳細的救治方案,時刻準備迎接新生命的誕生。

孕25周出生,超早產雙胞胎搶救上演「生死時速」

「因為我宮口已經開了,但是又需要保胎,所以我在產房和病房之間徘徊往返了好幾天。沒想到,冬至這天,兩個小傢伙像趕著過節一樣來了。」12月22日,趙女士在廣醫三院順產分娩下兩個孩子。

出生時,大寶體重僅690克、身長33釐米、頭圍23釐米;小寶體重660克、身長30釐米、頭圍22釐米。每個寶寶的體重比一瓶可樂重不了多少,皮膚薄得可以看見下面纖細的血管,體長如成人的手掌一般大小。大寶出生的時候自主呼吸極微弱,小寶則是完全沒有自主呼吸。

早就等在一旁的吳繁及其救治團隊,立即對寶寶進行有條不紊的救治,裹上保溫的薄膜、在短短幾秒內完成氣管插管建立人工氣道、正壓通氣、穩定呼吸及心率等,小心翼翼地將寶寶轉運至新生兒科重症監護室。

平安到達重症監護室後,新生兒科團隊立即為兩位寶寶接上呼吸機,往氣管內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質,成功完成臍動、靜脈置管,建立動、靜脈通路,讓剛出生的寶寶生命延續下來。

三項「工程」,攻克三大生存「難關」

「超早產兒、超低出生體重兒的生命體徵極不穩定,諸如嚴重顱內出血、肺出血、支氣管肺發育不良、敗血症、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等嚴重併發症的發生率較高等,每一種都可能危及生命及遠期預後。」吳繁介紹道,這對寶寶出生後也曾經面臨過很多問題,經歷了三大生存挑戰的難關。

「第一關」是肺發育的極度不成熟。兩位寶寶出生時幾乎沒有自主呼吸,出生後立即予氣管插管下呼吸機輔助通氣。姐姐生後第7天就成功拔管撤機改為無創輔助通氣,妹妹也在第17天成功拔管撤機改為無創輔助通氣。

「第二關」是顱內出血。胎齡越小的早產兒,顱內出血的風險和機率越大,相當一部分的超早產寶寶就是因為嚴重顱內出血導致救治無效死亡或腦癱。

新生兒科的醫護團隊嚴密監測可能影響顱內出血發生的血壓、血氧、凝血功能等變化,給予適當的鎮痛鎮靜,實施個性化護理,定期頭顱超聲複查等,生後第2天及時發現大寶有輕微的顱內出血,在有效的幹預下出血沒有進一步加重,為下一步的神經功能保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第三關」是餵養關。超早產兒消化系統發育極度不成熟,在餵養過程中,極易出現腹脹、腹瀉、返流、嘔吐、消化不良、便血,甚至是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等嚴重疾病。

在科學詳細的「營養支持工程」下,新生兒出生第2天就開始腸內微量餵養以促進胃腸道發育,並輔以靜脈營養保證足夠的各種營養物質的攝入。兩個寶寶生後第15天就實現了完全的腸內營養,不再需要輸注「營養液」,整個住院過程沒有發生嚴重的消化系統併發症,出院時,兩個寶寶每個都達到了相當理想的體重增長速率。

醫患攜手,共同護佑「疫」中新生命

3月19日,趙女士才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寶寶。孩子出生不久,碰上新冠肺炎,為避免交叉感染,家屬不允許探視,只能通過電話了解孩子的情況。

「大寶長得像我,小寶像爸爸。大寶性格比較憨,就知道吃和睡,小寶則很機敏,護士過來打針,還沒走到她跟前她就知道了!「趙女士一臉幸福地說,但過去的這三個多月裡,用「度日如年」形容她的心情也不為過。

「孩子住院這103天,每一天都是掰著手指頭度過的。尤其是孩子出生後的前88天,不能陪護也見不著,既想接到醫院的電話,又有點怕接醫院的電話,有時候心情跟坐過山車一樣。我媽媽也很辛苦,我住院那幾天,她一直在外面守著我,孩子出生後,她也心疼地不知道哭了多少次。」

東北人天生的外向、爽朗使然,65歲的外婆在採訪中如打開了話匣子一般:「其實當時心理很絕望,但一位醫生跟我們講了以前廣醫三院成功救治540克寶寶的經歷,給了我們一家人信心。我想我孫子出生體重還更重,說不定扛得住。當時心裡也沒底,諮詢了同在醫院工作的朋友,也是極力推薦讓我在廣醫三院治療,看到醫護人員都這麼盡心盡力,我們真是非常放心,更覺得慶幸。」說到激動時,外婆忍不住和女兒一起向醫護人員們鞠躬道謝。

「其實患者對我們的信任非常重要,她們毫無保留的信任和配合,讓我們能夠更加放開手腳,更專心地去救治。」吳繁感嘆地說道,「許多出生時情況比這對雙胞胎還好的早產兒,其實通過積極救治可以活下來,但家長可能缺乏信心沒有堅持下去,非常可惜。」

在新型肺炎疫情的影響下,醫院抗疫工作導致醫護人力緊張,另一方面,早產兒及產婦的抗感染能力相當較弱,診治、護理的要求更高。如何在抗「疫」同時,保證小寶寶們的健康成長,對醫護人員來說都是嚴峻的挑戰。但在詳盡嚴格的診治和防護方案和團隊成員不斷努力之下,廣醫三院新生兒科終於成功救治了包括這對小寶寶在內的眾多小患兒,順利渡過各種難關。

疫情之中,這對健康出院的雙胞胎姐妹花,如同籠罩在疫情陰影下的光明使者,讓用心守望者看到最美的生命之花。(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王敏

審籤 | 吳瑕

實習生 | 梁曉靜

相關焦點

  • 順德25周超早產雙胞胎健康出院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歐陽志強 通訊員 黃欣英又一次生命的奇蹟,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665g、880g超早產雙胞胎兒於近日順利出院。出院的雙胞胎寶寶2020年3月21日,孕25周餘的龔女士(化名)生下雙胞胎兒子,出生時兩個寶寶體重分別665克、880克,經過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新生兒科100天的救治,體重增長至2.96公斤、3.24公斤,於6月30日健康出院。
  • 安徽淮北一對25周超早產雙胞胎千裡轉運抵京治療
    25周超早產雙胞胎千裡轉運抵京治療安徽淮北一對超早產雙胞胎抵京治療,醫生表示進行全面評估作進一步的治療處理11月4日15時40分,淮北超早產雙胞胎抵達北京八一兒童醫院。雙胞胎父母在重症監護室外與兩兄弟見面,母親流下眼淚。
  • 生命的奇蹟 29周早產龍鳳胎寶寶健康出院
    (經過冷水江市人民醫院醫護人員60多個日日夜夜不間斷地守護,近日,一對29周早產、出生時體重分別只有1.2公斤和1.3公斤的龍鳳胎姐弟健康出院)(冷水江市人民醫院醫護人員正在仔細檢查)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 體重僅465克早產兒奇蹟存活!經連續116天救治今天出院
    央廣網廣州8月11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王慧 黃小霞)今年31歲的阿婷(化名)孕25周時早產生下龍鳳胎,出生時兩姐弟僅465克和670克,只有成年女性巴掌那麼大,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新生兒科的全生命護航體系保駕護航之下,經過連續116天的救治,兩姐弟連闖幾道生死關,體重分別達到至2.35公斤和3.34公斤,於8月11日健康出院。
  • 25周超早產雙胞胎千裡轉運抵京治療
    孫一賀、孫一暢兄弟這次能夠免費搭乘專機到北京救治,是在中國福利基金會919、華彬航空、OAMA醫療團隊的幫助下做到的。  「這是今年以來,我們第三次轉運危重症早產兒了,兩個孩子病情比較重,所以我們派出了有著新生兒轉運經驗的團隊,使用了新生兒艙等專用設備,確保此次轉運萬無一失。」OAMA首席醫療官李貝表示。
  • 哈市紅十字中心醫院新生兒科用愛創造早產寶寶生命的奇蹟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孫麗霞 葉鴻)呱呱墜地的新生兒,為家庭帶來了滿心的喜悅。可是有一些寶寶由於種種原因,提前來到這個世界,他們就是早產的寶寶們。相關資料統計,全球每年約有1500萬早產兒出生,約佔所有新生兒的5%~18%。我國早產兒發生率在10%左右,早產已成為我國嬰兒死亡的首要原因。
  • 6個事例講述生命的奇蹟
    每個嬰兒的誕生都是大自然的奇蹟,但並不是所有的嬰兒都能安全、健康的出生。1、雙胞胎的奇蹟 一個28周早產兒的媽媽,用愛為早產的女兒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2017年,雪梨的皇家醫院幾乎每個月都能救活病危的新生兒,生命的奇蹟也在這裡創造。 有這樣一對雙胞胎Quinn和Eliott,Eliott比Quinn體型要大很多。
  • 25周超早產,體重1斤半迷你小寶終於平安出院了
    在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兒科中心新生兒科,經過100多天的精心治療與呵護,超早產寶寶小榆兒闖過一個又一個生命關卡,體重長到4.6Kg,沒有明顯發育障礙,5月26日終於再次回到父母的懷抱。超早產兒全球存活率不到五成1月6日,珠江醫院新生兒科接到來自雲浮羅定某醫院的緊急求助電話——一名剛剛出生3天、出生胎齡只有25周+4天的超早產寶寶需要緊急轉運至上級醫院搶救。25周的早產寶寶猶如一株稚嫩的小胚芽,極其脆弱。
  • 暖聞|歷經65天,滬滇兩地醫院合力救治早產雙胞胎姐妹
    暖聞|歷經65天,滬滇兩地醫院合力救治早產雙胞胎姐妹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2017-05-03 13:43 來源:澎湃新聞
  • 歷經65天 滬滇兩地醫院合力救治早產雙胞胎姐妹
    原標題:暖聞|歷經65天,滬滇兩地醫院合力救治早產雙胞胎姐妹  經過65天的救治,雙胞胎早產兒吉吉、利利終於出院了。  「真是太不容易了!」回憶這兩個月零九天的全力救助,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選派的第二批援滇幹部黃志恆醫生和吳穎護士連連感嘆。
  • 龍鳳胎與死神拉鋸116天後健康出院
    今年 31 歲的阿婷(化名)孕 25 周時早產生下龍鳳胎,出生時兩姐弟僅 465 克和 670 克,只有成年女性巴掌那麼大。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新生兒科的全生命護航體系保駕護航之下,經過連續 116 天的救治,兩姐弟連闖幾道生死關,體重分別達到至 2.35 公斤和 3.34 公斤,於 8 月 11 日健康出院。
  • 25周超早產兒「巴掌寶寶」平安出院
    小欣欣平安出院 25周超早產兒,從565克半年「長胖」至4.7千克 文25周零4天出生的小欣欣就是這樣的超早產兒。那時,保溫箱裡的她瘦小又脆弱,經過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新生兒科醫護團隊幾個月的精心呵護,小欣欣頑強地闖過了一道道難關,伴隨著即將敲響的2021年新年鐘聲,小欣欣也迎來了屬於她的新生。 去年7月3日,由於母親較嚴重的妊娠期高血壓,僅25周零4天的小欣欣提前來到了這個世界。
  • 早產寶寶「歷險記」 北京世紀壇醫院成功救治26周超早產兒
    超低出生體重兒,各器官發育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併發症多,救治過程漫長,對新生兒科的綜合救治能力要求很高。這個寶寶對北京世紀壇醫院年輕的新生兒科團隊來說是巨大挑戰。
  • 經5個多月救治成功出院
    超早產兒於8月6日健康出院近日,醫生興奮地告訴記者,小傢伙經過172天的救治體重增至3680克,各項生命體徵平穩,已經可以出院了。據了解,此患兒的成功救治刷新了深圳東部救治存活最小出生體重危重症早產兒的紀錄。龍鳳胎早來人世,倖存下來的姐姐生命體徵微弱「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神奇法則,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按照這一法則走。
  • 465克姐姐和670克弟弟創造奇蹟!116天連闖生死關
    今年31歲的她查出懷上雙胞胎時,一家人都很驚喜。然後,這份驚喜並未持續多久,2月8日她因腹痛到廣醫三院就診,檢查提示有流產先兆,她便一直住院保胎,希望能儘量「撐」到28孕周。然而,到了4月上旬,阿婷還是提前破水了。廣醫三院產科盡最大努力為她繼續保胎,直到4月17日阿婷出現強烈宮縮,胎齡僅25周的小姐弟早早地來到了這個世界。
  • 2.18kg、2.21kg,這對28周早產兒雙胞胎姐妹終於順利出院啦
    自打孩子出院回家,林女士一直是用這樣的方式精心照顧著。「護士告訴我,這叫『袋鼠護理法』,我家兩個娃是早產寶寶,可以模擬袋鼠照顧幼兒的方式,不僅提供孩子需要的溫暖及安全感,也能降低感染率,助於孩子身心發育。」
  • 湖南最輕、全國第二輕的「巴掌寶寶」,用170天創造生命奇蹟
    5月24日,一個胎齡僅25周5,體重僅400g的超低出生體重兒匆匆忙忙離開母親來到了這個世界。如今,在湖南省婦幼保健院,醫護人員和這名「巴掌公主」康康(化名)正在共同書寫著關於生命的奇蹟。這麼小,怎麼救?
  • 24周超早產兒出院,體重720克!嬰兒能存活體重最低是多少?
    媽媽孫女士由於患有多囊卵巢,懷孕不不易,所以堅持全力救治孩子。由於肺部發育不全,寶寶經常出現呼吸暫停,經歷了多次搶救,歷時119天,孩子才轉危為安,體重達到3185克,各方面指標達標,出院回家。02無獨有偶,差不多同一時間,廣西也有一個在醫院住了97天的「巴掌寶寶」。
  • 24周超早產兒出院,體重720克!嬰兒能存活體重最低是多少?
    媽媽孫女士由於患有多囊卵巢,懷孕不不易,所以堅持全力救治孩子。由於肺部發育不全,寶寶經常出現呼吸暫停,經歷了多次搶救,歷時119天,孩子才轉危為安,體重達到3185克,各方面指標達標,出院回家。之後有沒有更小的嬰兒出生,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這個「微小但強大」的寶寶努力的活了下來,成了生命奇蹟上道路上的一個裡程碑。
  • 465克早產兒奇蹟存活!廣醫三院成功救治雙胎早產兒
    南都訊 記者李春花 通訊員 王慧 黃小霞 今年31歲的阿婷(化名)孕25周時早產生下龍鳳胎,出生時兩姐弟僅465克和670克,只有成年女性巴掌那麼大,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新生兒科的全生命護航體系保駕護航之下,經過連續116天的救治,兩姐弟連闖幾道生死關,體重分別達到至2.35公斤和3.34公斤,於8月11日健康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