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暖聞|歷經65天,滬滇兩地醫院合力救治早產雙胞胎姐妹
經過65天的救治,雙胞胎早產兒吉吉、利利終於出院了。
「真是太不容易了!」回憶這兩個月零九天的全力救助,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選派的第二批援滇幹部黃志恆醫生和吳穎護士連連感嘆。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援滇幹部成功救治雲南省彝良縣最小早產姐妹。 本文圖片均為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供圖他們回憶說,2月26日,這對雙胞胎姐妹出生於彝良縣小草壩鄉一個窮困家庭,胎齡評估僅27周,體重分別為1.1千克、1.2千克,兩人體重加在一起甚至不及一個正常足月兒,想順利存活下來必須經歷保暖、呼吸、循環、黃疸、營養、貧血、感染、腦損傷等重重關口。
以往,該醫院危重新生兒唯一的救治途徑只能轉運到上級醫院,但轉運設備簡陋,且需途經蜿蜒顛簸的山路,途中隨時可能出現危及生命的病情變化。思前想後,患兒家長決定留在彝良縣醫院治療。
但彝良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彝良縣醫院還沒成立新生兒病房,更缺少新生兒醫生,救治早產兒經驗缺乏。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援滇幹部黃志恆和吳穎面臨巨大挑戰。
其間,這對姐妹花出現了呼吸困難、高膽紅素血症、低血糖,還診斷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接著出現餵養不耐受,尤其妹妹利利還出現了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敗血症,反覆呼吸暫停等情況,病危通知書下了好幾次。
黃志恆、吳穎與彝良縣醫院醫護團隊反覆討論,為這對早產兒姐妹病情制定了科學的治療和護理方案,並立即展開了一系列救治。經過精準救治,姐姐吉吉病情日益平穩,妹妹利利病情也開始好轉,後續仍需輸注靜脈營養,但是缺少合適的血管通路。
為此,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立即調集護士緊急支援,帶著營養液、母乳強化劑、後期需要幹預用的營養素等價值萬元的藥品物資,在收到救援信息不到24小時,就抵達了彝良縣,解決了患兒救治中的燃眉之急。
之後,滬滇兩地兒科醫護團隊一起嚴格控制院內感染,每天記錄出入液體量、測體重、觀察呼吸情況,餵養是否耐受、營養評估,陪著患兒做檢查。除了個體的救治,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更把早產兒管理的新理念引入到彝良縣。
經過65天的輪流監護與細心治療及護理,早產姐妹花姐姐體重2.4千克、妹妹的體重2.2千克,各項指徵穩定,終於迎來了出院的日子。5月2日上午,當護士把雙胞胎姐妹交到患兒父母手上時,全家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兒科醫院醫生遠程會診。遠在千裡之外的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遠程會診中心裡,新生兒科、營養科以及護理專家通過視頻為雙胎早產兒進行了第4次會診,詳細指導患兒出院後的注意事項以及需要做的後續檢查,並祝福患兒健康快樂成長。
這是雲南省彝良縣目前成功救治胎齡最小、體重最小的雙胎早產兒。彝良縣衛計委皮敏主任、人民醫院葉字法院長、張德清書記等院領導看望患兒與兒科醫務人員,感謝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對口支援,希望能藉助上海的技術優勢,加快醫療精準扶貧的步伐,使彝良縣醫療衛生事業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