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
他是武漢最早一批被感染的醫務人員,他是科普新冠肺炎的「網紅」醫生,他是自己參與「自診自治」的治癒者……此次疫情之中,不少人認識了這位插著氧氣管,穿著病號服,操著湖北口音普通話介紹自己病情的餘昌平醫生。
作為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防治專家組成員,1月中旬,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專科副主任醫師餘昌平在會診患者過程中被感染,這名呼吸危重症專家也曾一度陷入重症,「在鬼門關走了一遭」。他說,會診時感覺到「這個病不得了」,但還是沒有做好防護。
1月底,「餘昌平醫生」出現在網絡短視頻中,狀態好的時候常常一說一笑,一遍遍強調,「心態要好。」從被感染、陷入重症再到緩解、出院,餘昌平也成為武漢人在這場疫情中堅韌抗爭的縮影。
時至今日,餘昌平的抖音和微博帳號都是百萬粉絲,有人說他是「網紅醫生」。3月15日,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餘昌平說,「我當時就是想讓大家了解到一下這個病。」
事實上,餘昌平是抗擊傳染病「老手」——2003年抗擊非典疫情,他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發熱門診的組長,「帶著30個醫務人員搞了一個月」,而這次被新冠病毒感染,不但是他第一次因為職業「中招」,還是人生中第一次住院。
他對記者說,自己所在的呼吸科有16名醫生,感染人數過半,自己身為救治組專家,又為了能最大限度節約醫療資源,他既是患者,又是自己的醫生,「參加開藥減藥加藥。」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餘昌平已經結束出院之後的集中隔離,回到家中休養。他對記者說,除了身體尚待恢復之外,患病「對我沒有太大影響,我本來就是這個性格。」
待到疫情過去,武漢解除封城的那天,想做什麼?「還是上班吧!幾個朋友聚在一起,聊聊天,吃個飯。」
以下是封面新聞記者和餘昌平的對話:
參加會診時就覺得「這個病不得了」
封面新聞:您回家幾天了?恢復怎麼樣?
餘昌平:我回家第6天。基本上恢復了,出院之後又隔離了兩個星期左右。晚上一般睡6個小時左右,跟我平常一樣的。
封面新聞:身體感覺跟得病之前有什麼差別?
餘昌平:差不多,體力上還是差了點。呼吸還好,剛出院的時候有點影響,但是現在基本上沒什麼大的影響。
封面新聞:您是怎麼被感染的?
餘昌平:我是1月8號值班。當時我們醫院接診了這個病(新冠肺炎)的患者,要請專家會診,我參加了會診。當時有些病人是普通型的或者偏重一點,感覺應該沒有禽流感那麼兇險,但是防護的還是不好,病人家屬也沒有戴口罩。
我1月14號發燒,1月17號做CT,臨床診斷我就住院了。住院3天之後才做核酸(檢測),大概是住院4天左右,核酸結果出來,確診。
封面新聞:您會診的病人裡,跟華南海鮮市場有關係的病人多嗎?
餘昌平:有一個男的,他說自己是華南海鮮市場2樓上班,我說你怎麼跑到我們這來看病,海鮮市場是在漢口,他說他住在我們醫院附近。
封面新聞:當時您看到這些病人的時候,會不會懷疑已經是人傳人了?
餘昌平:肯定會人傳人,當時看到心裡就有數了。我們在科室裡自己也說,這麼多(感染),不得了。
封面新聞:當時嚴重到什麼程度讓您覺得「不得了」?
餘昌平:看病的人多了,肯定是傳染性比較強的。其實那時候只要去基層醫院看看就會知道,至少在武漢,每個醫院基本上都有(患者), 每個醫院都在騰病房了,
科室多半醫生都感染了
封面新聞:您住了多長時間院?
餘昌平:住了5個星期院。我本來是(2月)24號出院,但是我老婆(2月)26號查核酸,我就等她兩天,跟她一起出院的,然後在我們醫院集中隔離點隔離了兩周之後回家。
封面新聞:病情非常嚴重的階段,大概持續了多久?您擔心過嗎?
餘昌平:嚴重的時候差不多5天左右,呼吸非常困難。唯一有點擔心的,新冠肺炎是逐漸加重的,把重的幾天度過來,把它穩定、好轉才行,要是不好轉,繼續加重,時間長一點,有可能就到危重症了,就有生命危險。但總的來說還不是蠻擔心,因為我當時能吃、能喝、能睡,只是呼吸很困難,我的希望還是非常大的。
封面新聞:您是呼吸科專家,當您躺在病床上的時候,會對自己的病提出診治建議嗎?
餘昌平:基本上都是我們自己搞(治療)的,因為本來我們就是專家。而且,我們科室大概有16個醫生,大部分都感染了,只有一些年輕的醫生沒得病。
一般該用的(藥)都在用,抗病毒的,提高免疫能力的藥,藥物治療都差不多。然後是吸氧,很大量的吸氧。我還用了激素,劑量比較大,80毫克。
我們醫生有個群,商量該用什麼藥,相互鼓勵開導。照顧我們的都是科室裡的年輕醫生,分來的時間短,我們年紀大一點的都感染了,自己參加開藥減藥加藥。
封面新聞:當時最壞的打算是什麼?
餘昌平:最壞的打算就是很重的狀態沒有好轉,還繼續加重,有可能有生命危險。但是我休息還好,身體還可以,很大概率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另外,心態也是很重要的,要樂觀,要有信心,這個很重要。
人生第一次住院
封面新聞:您覺得當時感染是因為對這個病認識不清晰,還是因為防護不到位?
餘昌平:防護不到位。畢竟那時候公布的還是沒有明確人傳人,沒有醫護人員感染,所以說還是有點大意。為什麼武漢有3000多醫務人員感染,大部分都是1月份感染的,(因為)防護物資不夠,醫務人員重視也不夠,這些原因都有。
封面新聞:您曾參加過非典救治,當時感染了嗎?
餘昌平:非典的時候,我是我們醫院發熱門診的組長,30個醫務人員搞了一個月。那時候防護的很好,我沒有感染。
封面新聞:參加會診的時候您覺得新冠肺炎比非典嚴重還是輕?
餘昌平:非典是很重的,如果我得了非典,我會很緊張,因為非典的死亡率蠻高。這個病死亡率沒那麼高,開始的都是輕症,有的(患者)是慢慢加重,我們也可以慢慢穩住(病情),所以不是很兇險。
封面新聞:您在自己感染之前,知不知道已經發生了人傳人或者是醫務人員感染?
餘昌平:不知道。我是我們科室第一個感染的。
封面新聞:這是您當醫生以來,第一次因為職業的關係感染吧?
餘昌平:是的。我參加工作是1991年,一直在我們醫院的呼吸科。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住院。
希望疫情報告系統有些改變
封面新聞:怎麼會想到錄視頻呢?
餘昌平:當時病的蠻重的,手機看得很少。好轉之後三天左右,我看手機,微信(留言)很多,信息很多。有找我看病的,發微信給我看診單的,還有問怎麼辦的,在哪裡住院。當時我就想,這個病這麼厲害,全國都不出門了,能不能搞點科普,讓大家了解到一下這個病。
封面新聞:現在有人說您是「網紅」醫生。
餘昌平:我也不想出名,也不想拋頭露面。不過,我當醫生這麼長時間,一直也沒有時間搞這個事(做科普)。
封面新聞:經過這次疫情,您希望在應對這些傳染病時,有哪些改變?
餘昌平:希望疫情報告的系統有些改變吧。
封面新聞:感染之後又治癒了,您覺得心態有變化嗎?
餘昌平:變化不大,我以前就這個樣子。我平時就這樣子,心是很大的,平時我都是很快樂的,跟小孩子一樣的。
封面新聞:武漢解封了以後,您最想幹什麼?
餘昌平:沒想到幹嘛,就還是上班吧。解封了之後,就幾個朋友聚在一起,聊聊天吃個飯,喝點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