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紅大數據報告 - 2021社交媒體標準報告

2021-01-11 鄭少群

新的一年開始了,相信很多同行朋友們並沒有因為春節臨近而停下腳步,我們也是。過去的一年中大多數朋友們走的很辛苦,幾乎沒有人會否認2020年是個不尋常的一年。新冠肺炎顛覆了全球,改變了我們所有人的生活方式,生活,和經商。世界各地的人們或多或少都經歷了一定程度的封鎖,相信我們都經歷了線上辦公。在這期間,釘釘,Zoom, Talkline等產品幾乎成為了疫情期間線上辦公的首選軟體。這就是一件事的兩面性,除了負面影響外也為一些行業創造了機會,擁抱變化的同時人們也有了新的需求。

同樣的,這也導致了社交媒體使用激增,全球的人們被困在家裡,沒什麼事情可以做,這也增加了他們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正因如此,有些企業與品牌認識到了這個變化,決定遵循他們的受眾。本期內容我們來了解過去一年的大數據變化,用來指導我們2021年的海外網紅營銷工作。

社交媒體使用

全球超過40億人使用社交媒體

圖中數據支持來自Digital 2020 October Snapshot – We Are Social,計量單位billion

截至2020年10月,全球總人口數量從77.5億增長至78.1億,行動裝置用戶從51.9億增長至52億,網際網路用戶從45.4億增長至46.6億,社交媒體用戶從38億增長至41.4億。經過計算可以得知,88.9%的網際網路用戶每月在使用社交媒體,相較年初的83.7%上漲了5.2%。同時,我們也會發現,今年社交媒體用戶增長了3.4億人,同比年初上漲了8.9%。這個變化佐證了疫情對全球範圍的影響,我們也可以看出,社交媒體在全球人口的滲透率來到了53%。

Noxinfluencer的建議:從以上數據可以得出,線上營銷的千展成本會略有下降;社交媒體營銷在單位預算可以觸達更多的用戶,同時,這個變化同樣適用於海外網紅營銷。

社交媒體行為

圖中數據支持來自Digital 2020 October Snapshot – We Are Social

98%的網際網路用戶在過去一個月內使用社交媒體或通訊軟體

除了絕對量和滲透率,我們也發現社交媒體使用頻率也很高,頻率的背後是粘性與需求。90%的用戶在使用的同時參與了互動。

人均持有的社交媒體帳號高達8個

數量上看的確很多了,反觀我們自己也是一樣的:微信,QQ, 抖音、微博。國外用戶的社交選擇要更多一些,每個網際網路用戶(16-64歲)的社交帳號數量高達8.3個,意味著我們要在各個社交媒體平臺進行推廣嗎?

Noxinfluencer建議:我們最好橫向對比各個社交媒體平臺,從用戶量級,人均使用時長,平均瀏覽頁面,以及各個平臺用戶的年齡畫像入手。根據我們的經驗來看,YouTube, Instagram, Facebook,TikTok的嘗試優先級更高一些。我們可以從用戶量級和重合度來證明我們的觀點。

Facebook是全球月活最高的社交媒體平臺

圖中數據支持來自Digital2020 October Snapshot – We Are Social

我們重點關注一下內容型平臺,今年Facebook, Instagram,的月活數量分別增長了3億和1億人。YouTube同比年初沒有太大變化,TikTok受到了一些影響,從年初的8億下滑到了6.89億。接下來我們從重合度來看看,為什麼我們建議只從幾個平臺入手性價比會更高。

90%的Facebook用戶同時使用YouTube92%的Instagram用戶同時使用YouTube93%的Twitter用戶同時使用YouTube90%的TikTok用戶同時使用YouTube以YouTube為基準,Twitter用戶的重合度最高,但是其它平臺的重合度都不低於90%

Noxinfluencer建議:對於已經開始進行海外網紅營銷的企業們,可以比對歷史數據找到轉化率最高,單次點擊價值最高,千展成本較低的平臺加大投入。對於剛開始嘗試的企業,建議從Instagram和YouTube入手。Instagram快拍和YouTube的插播形式廣告仍然適用,但是也要結合自身產品的用戶畫像和試錯成本來區分各渠道的優先級。根據Shopify的數據顯示,每增加一個營銷渠道可以帶來38%的銷售增長,但也要多多留意單次獲客成本和投入產出比。

線上內容活動佔比分布

如果你對行業動向的嗅覺足夠敏銳,你會很快注意到視頻是今年最受歡迎的內容形式。這個給我們傳遞的信息是:營銷內容要增加視頻的比重,推廣渠道要向視頻內容的社交媒體平臺傾斜。

Noxinfluencer建議:對於剛剛創業的出海企業朋友們,這個變化也會增加你的經營成本,我們建議要綜合考慮對於視頻營銷內容的投入和性價比。

線上辦公與社交媒體

郵件仍是海外主流的辦公溝通方式

我對這個數據一點都不感到意外,相信所有參與海外網紅營銷的朋友們都會感到認同。80%的網紅推廣都是從郵件回復開始的,少部分是因為郵件中留下了Whatsapp,對方主動添加的。

結合年齡和性別分布來看,年輕人更喜歡使用郵件進行初次業務溝通。

社交媒體在線上辦公增速顯著

我們可以看到社交媒體在線上辦公的佔比已經達到了66%,根據我們的分析得到了以下幾個信息。

Instagram網紅營銷效果提升促進了社交媒體辦公的使用WhatApp 成功的變成了網紅營銷細節溝通的即時通訊軟體疫情影響造成了海外企業線上辦公與協作36.6%的B2B行業會通過使用社交媒體進行尋找供應商並做出決策社交媒體渠道中,YouTube, Facebook成為B2B行業調研品牌的主要手段以上就是本次報告與大家分享的數據,希望對各位有幫助,如果想了解更多行業大數據,請關注我們,感謝閱讀。

來源:NoxInfluencer

文章來源:https://www.ikjzd.com/home/140044

跨境電商:https://www.ikjzd.com/

002315焦點科技:https://www.ikjzd.com/w/1831

首信易:https://www.ikjzd.com/w/1841

c2c模式:https://www.ikjzd.com/w/1576

海外網紅大數據報告 - 2021社交媒體標準報告

新的一年開始了,相信很多同行朋友們並沒有因為春節臨近而停下腳步,我們也是。過去的一年中大多數朋友們走的很辛苦,幾乎沒有人會否認2020年是個不尋常的一年。新冠肺炎顛覆了全球,改變了我們所有人的生活方式,生活,和經商。

相關焦點

  • 臺灣網紅報告|2020年臺灣「網紅」排行情況
    2020年,《數字時代》雜誌再度與第三方跨國AI公司愛卡拉(iKala)合作,通過旗下的AI網紅數據平臺「KOL Radar」,評選出2020年臺灣「100大影響力網紅」,通過這份榜單可以一窺2020年臺灣地區的「網紅」生態變化。
  • 「社交+」應用模式創新 社交媒體成網紅必選運營平臺
    人民網北京8月20日電  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今日在京發布第42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2018年,社交應用移動化、全民化趨勢進一步增強,是網民消費碎片化時間的主要渠道。
  • 如何與社交媒體網紅(KOL)合作(2019)!
    什麼是社交媒體網紅(KOL)營銷?網紅營銷,主要是依靠有影響力的網紅傳遞產品和品牌信息,來吸引潛在受眾獲得轉化。簡而言之,網紅營銷就是指在某個特定領域或社群中,找到有名氣並且有影響力的人,來宣傳和推廣產品或者是品牌。為什麼要進行社交媒體網紅(KOL)營銷?
  • 2021年科技預測報告
    當大流行爆發時,傳統的體育館和健身中心不得不上網以求生存,儘管有些人可能將其視為暫時的業務,但由於個人迅速適應了家庭健身,在線健身將是永久性的改變。現金不再是王者。數字錢包和網絡支付已不再是僅用於技術人員的主流。主要參與者正在爭奪發達和新興市場,會有更多國家加入瑞典的行列,成為無現金國家。未來的工作。僱主越來越依賴於協作工具,以及在組織內快速地提高生產力。
  • 《清華大學智庫大數據報告(2018)》發布
    光明網訊(記者 秦超)日前,《清華大學智庫大數據報告(2018)》由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智庫研究中心發布,中心主任朱旭峰擔任本次報告的首席專家。《清華大學智庫大數據報告》是通過大數據評價方法和社交大數據資源,對全球智庫活動進行的綜合性評價與評級。
  • 海外社交媒體聆聽(social listening),我要聽什麼?
    很多中國企業開通海外社交媒體平臺渠道的最初動機,是為了「賣貨」,將之當作一個觸及海外消費者的渠道——這當然是海外社交媒體平臺對於企業很重要的一個作用,但如果只把它作為「賣貨」的渠道,就有點可惜了。怎麼去理解海外社交媒體平臺對於企業「賣貨」以外的作用呢?我們可以從社交媒體聆聽(social listening)說起。
  • 凱度:預見2021媒介趨勢與預測報告(附下載)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報告下載: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復關鍵詞【預見2021媒介趨勢與預測報告】即可疫情的影響引發了等長於十年的媒介創新。凱度最新發布了《預見2021 | 凱度媒介趨勢與預測報告》,為制定明年的媒介策略做指引。該報告主要分為三大主題:1. 媒介趨勢:行業變化迫使方向或方法發生變化;2.
  • 數據報告|67%小店未採購網紅雪糕,網紅下凡為啥這麼難!
    雖然與飲料、方便速食等大品類相比,冰淇淋顯得較為小眾,但卻無法阻止它走上網紅之路,成為大眾媒體關注的焦點。「網紅冰淇淋」是指通過短視頻平臺、社區、網紅帶貨等推廣方式,快速實現流量聚集,達到宣傳目的的雪糕。本篇報告將聚焦這一新興品類,盤點它的前世今生。
  • 年終盤點:2020中國結婚產業「數據報告」
    中國領先的全球目的地婚禮消費搜索平臺椰子海海外婚禮網,聯合中國結婚產業的風向標媒體結婚產業觀察,發布了《2020中國海外婚禮發展報告》。 報告在2020年不利的開年形勢下,通過市場調查,細緻分析以2019年為主的市場和行業情況,對海外婚禮的整體發展進行階段性總結,並展望未來趨勢。 報告顯示,海外婚禮滿足年輕人消費理念,行業潛力大。在過去十年間,以海外婚禮為主營業務的機構年均增長率達到了66%,呈逐年穩定增長趨勢。
  • 【資料】大數據和社交媒體分析
    我們還描述了如何使用大數據來監控社交媒體(例如LinkedIn、Facebook和Twitter),以實現市場增長和品牌管理。文中提到了各高校開設的一些大數據培訓班。本文提到的在教育行業的應用包括結合各種關於學生的信息來源,如一段時間內的考試記錄、行為模式和教師觀察,以提供更準確和及時的幹預。
  • 政府工作報告大數據分析,大數據人工智慧有多重要
    文 | 範娜娜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這份新鮮出爐的接近兩萬字的政府報告,乾貨滿滿,減稅降負、優化營商環境、精準扶貧、攜號轉網等關鍵詞備受關注。
  • 極光大數據:2018年網紅奶茶店人群研究報告(附下載) | 網際網路數據...
    報告下載: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復關鍵詞【2018年網紅奶茶店人群研究報告】即可!極光大數據發布《2018年Q2網紅奶茶店人群研究報告》,以喜茶和奈雪の茶客群作為研究對象,從客流情況、用戶畫像、app偏好度等多個維度對兩個網紅奶茶品牌進行深入剖析。
  • 《北京文旅消費大數據報告》出爐 40歲以上成主流消費人群
    論壇上發布了《北京文旅消費大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北京市旅遊總收入達5921.2億元,同比增長8.3%;從文旅產品消費年齡結構分析,「80後」「90後」群體佔51.4%,「95後」及「00後」佔15.8%,後者正式晉級為2019年主流消費群體。
  • 2021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
    本文來自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聯合北京大學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院(撫州)發起並聯合國內文化產業領域眾多研究者共同編撰的《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21)》 。《報告》分為總報告、分報告、區域篇、專題篇共四個部分。
  • 觸寶大數據2019Q3海外應用市場報告:電商快速覆蓋新興市場
    觸寶(NYSE:CTK)大數據研究院發現,國內出海類應用也仍然在快速增長,在短視頻大火後,視頻編輯等精細化工具應用在海外獲得更多受眾,而國內出海開發者目前在該方向進行發力,這類應用目前增長較快。本次統計基於觸寶(NYSE:CTK)海外2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產品數據,並根據數據選取出海熱門行業及市場區域:東南亞、非洲、北美、印度等進行細化統計,為出海企業及開發者提供更多海外市場應用參考。註:基於統計公平性,榜單統計中將不包含觸寶旗下產品。
  • 北師大發布中國大學海外網絡傳播力報告:清華北大「頭部效應」顯著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1月3日,《2020中國大學海外網絡傳播力建設報告》(以下簡稱為《報告》)在北京師範大學發布。此外,中國美術學院在Twitter、Instagram和YouTube三個海外社交平臺的傳播力均排名前五,表現突出。《報告》指出,海外傳播力與QS排名有顯著相關關係。
  • 2019年人們如何在社交媒體上互動?這份報告追蹤了趨勢
    社交媒體用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The Manifest調查了 627 名用戶,了解他們訪問社交媒體的頻率、發布內容以及最常使用的平臺。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編譯這份報告,一起來看看社交媒體的新趨勢。
  • 人民網9種外語講好兩會故事 海外社交媒體傳播中國好聲音
    9種外語協同發布 直播引發全新關注 今年兩會,人民網9個外文語種對兩會開幕會、閉幕會、全體會、新聞發布會、記者會等在PC端、手機端、社交媒體進行同步播報。人大開幕會當天,9個外文語種在第一時間推出中外對照的政府工作報告「乾貨」版,在各語種微信平臺、海外社交媒體帳號等發布後,引發海外關注。
  • 【報告】《2019年度中國電商平臺消費投訴數據報告》發布
    3月12日,依據運行近十年的第三方「電訴寶」(電子商務消費糾紛調解平臺,315.100ec.cn)2019年度受理的全國980家被投訴電商海量案例和沉澱大數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電商平臺消費評級數據報告》,據悉該報告系今年首度發布。
  • 騰訊新聞丨2019年全國兩會網絡傳播大數據報告
    3、政府工作報告跨平臺、多媒體、矩陣式傳播  政府工作報告得到各大新聞媒體及門戶網站積極分析解讀,人民網、新華網等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在第一時間滾動推送報告要點。騰訊指數大數據顯示,3月2日至13日14時,與政府工作報告相關話題傳播總量約120.9萬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