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9種外語講好兩會故事 海外社交媒體傳播中國好聲音

2020-12-17 人民網傳媒

2018年全國兩會,人民網英語、日語、法語、西班牙語、俄語、阿拉伯語、韓語、德語、葡萄牙語等9個外文語種精心策劃、融合發力,融媒體、全平臺開展兩會報導,展現了人民網強大的對外傳播力。

9種外語協同發布 直播引發全新關注

今年兩會,人民網9個外文語種對兩會開幕會、閉幕會、全體會、新聞發布會、記者會等在PC端、手機端、社交媒體進行同步播報。人大開幕會當天,9個外文語種在第一時間推出中外對照的政府工作報告「乾貨」版,在各語種微信平臺、海外社交媒體帳號等發布後,引發海外關注。

3月8日,外交部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其中,人民網運營的人民日報海外社交媒體官方帳號在圖文直播中聚焦朝鮮半島核問題、「中國威脅論」、南海問題、「一帶一路」倡議等多個重要議題。直播中,還穿插推送了人民日報署名鐘聲文章《聚焦兩會,世界探尋中國成功秘訣》的英譯版。3月20日,李克強總理會見中外記者並回答記者提問。人民網9個外文語種及人民日報海外社交媒體官方帳號均進行圖文視頻直播報導。

圍繞海外關注的熱點話題,人民網各語種還推出《中國成為全球共享經濟創新者和引領者》《熱點:中國是否進入了富足國家行列?》《外國人才籤證制度3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實施》《5大民生熱點,中國的部長們這麼回應》等原創外文報導。人民日報海外社交媒體官方帳號編譯推送了《習近平的兩會足跡,讀懂奮進的中國》《聽習近平闡述偉大民族精神》《40年革故鼎新,中國改革開放未有窮期》等10餘篇要言要論。

白俄星報轉載人民網俄文報導

多國媒體專版報導 海外覆蓋範圍創新高

人民網9個外文語種兩會新聞在日本RecordChina、Livedoor、naver、韓聯社、《洛杉磯郵報》網站、巴西共產黨外宣網、世界新聞網、阿拉伯人看中國、哈薩克斯坦實業報網站、馬裡Malijet等媒體刊登。其中,《習近平全票當選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2018年中國兩會:反腐敗最受網民關注》成為目前海外刊登次數最多的兩篇文章。其中反腐這篇報導了人民網圍繞網民最關注的兩會議題所做網上調查的結果,多語種版本分別在26個國家的38家媒體刊登,包括《洛杉磯郵報》網站、墨西哥通訊社等。

3月13日,人民網通過消息、評論、圖解新聞等方式,全面解讀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9個外文語種也在第一時間推出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中外文對照版本,中外文總點擊、觀看量過億。

3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閉幕會。韓國最大經濟類媒體韓國經濟日報社在當天出版的《韓國經濟日報》上刊登了整版人民網韓文兩會原創新聞。

《韓國經濟日報》刊登了整版人民網韓文兩會原創新聞

日本最大華文報紙《東方新報》推出中日雙語兩會報導專版。日本華文媒體《中文導報》在其網站開設2018年兩會報導中日雙語專欄。日本使用率最高的新聞客戶端SmartNews、Gunosy、LINE NEWS及NEWSPASS上也刊登了人民網兩會新聞,為日本讀者獲取兩會最新動態提供便利。

日本recordchina網站轉載人民網日文兩會報導

俄羅斯《真理報》將於兩會閉幕後推出《中國兩會》專版,向俄羅斯全面傳遞中國的兩會信息。

南非公司利用社交媒體推送兩會報導,引起非洲網友關注。時代傳媒《商報》刊登了英文稿件,獨立傳媒《ISOLEZWE》刊登了祖魯語稿件。

澳大利亞公司先後推出了特別節目《澳洲老外侃中國》等相關報導。《澳洲老外侃中國》是澳大利亞公司專門為兩會推出的脫口秀特別節目。節目邀請澳大利亞前外交官、學者以及在中國生活多年的澳大利亞人等,用中文聊政府報告以及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的巨變等話題。「我們都是中國粉」「最愛中國造」「世界都說普通話」等6集系列短視頻,先後在人民網「兩會進行時」、人民網法人微博和澳新頻道等渠道推出,受到了國外網友的好評。

打造多款精品欄目 生動講述兩會故事

兩會期間,人民網針對海外受眾關注點和瀏覽習慣,打造多款精品短視頻向世界同步講述兩會故事。

兩會前夕,人民網策劃製作了「兩分鐘劃重點!今年兩會要辦這些大事」這條前瞻性視頻,讓外國用戶迅速了解中國兩會這一重要政治時刻的基本信息。人大會開幕當天,從政府工作報告中選取海外用戶關心的「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這一舉措,推出短視頻「推進全面開放新格局!中國整裝待發」。

此外,人民網「看見中國」短視頻欄目打造「外專看兩會」節目,製作了10餘期短視頻,簡潔明快地向世界講述兩會重要議程和熱點話題,在人民網各外文版PC端、移動端,人民網運營的社交媒體帳號,以及人民日報英文客戶端等平臺發布,播放量達1600萬次。

人民網《斐然看兩會》系列英語微訪談專題頁面

《斐然看兩會》通過邀請外籍專家到演播室接受訪談的方式,結合人民網兩會網絡調查中網民最關注的話題,從兩會的基本運作方式談起,圍繞反腐成果、社會保障、環境保護、精準扶貧、大國外交等熱點話題,向海外社交媒體用戶介紹了中國兩會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十八大以來中國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外國網民留言說,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報導充滿了吹毛求疵,看了這個節目才知道中國政府為國家進步做了那麼多工作,取得了那麼大成績。

人民日報海外社交媒體官方帳號對人民網和海外網聯合推出的說唱動畫MV《加油!我的2018》進行深度加工,外籍專家「現身說法」把「兩會rap」繪聲繪色地推薦給海外社交媒體用戶,將中國年輕人關心兩會、熱愛國家,對未來充滿夢想和憧憬的形象,推送到全世界海外社交媒體平臺。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相關焦點

  • 講好中國故事 傳播天津聲音 津雲新媒體已與41家海外華文媒體建立...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全媒體時代,如何講好中國故事?昨天下午,作為2019中國·天津華僑華人創業發展洽談會分論壇之一,市委宣傳部、市委統戰部、中國僑網共同主辦的海外華文媒體論壇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舉行。
  • 人民網創新融合報兩會 傳遞新時代最強音
    多語種全平臺覆蓋 讓兩會聲音傳遍海內外 在2018年全國兩會報導中,人民網蒙古文、藏文、維吾爾文、哈薩克文、朝鮮文等5個少數民族文和英語、日語、法語、西班牙語、俄語、阿拉伯語、韓語、德語、葡萄牙語9種外文,與中文同步向世界報導兩會,讓兩會聲音傳得更遠。
  • 中國主流媒體在YouTube上講好中國故事策略探究
    摘要 在新媒體時代的對外傳播中,社交媒體作為講好中國故事的平臺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視頻作為講好中國故事的視聽形式,更是兼具傳播熱度與廣度。中國主流媒體作為中國對外傳播的排頭兵、中國故事的主要講述者,應該重視社交媒體帳號的運營和敘事策略的探究。
  • 王國慶:講好中國故事是做好新聞傳播工作的旗幟
    王國慶表示,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國領導人多次提出要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故事成為媒體上出現頻率比較高的詞彙之一。我國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對外交往中身先垂範,利用各種機會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以下為王國慶講話摘要:講好中國故事成為新形勢下做好信息發布、新聞傳播工作的旗幟和方向2016年3月本人有幸擔任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大會的新聞發言人,所承擔的新聞發布會是兩會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一場,社會關注度高,政治敏感性強,個人感覺肩上承擔的責任很重。
  • 學以致用 講好巴州故事 傳播好巴州聲音
    人民網成都5月21日電 (朱虹)「接下來的日子裡,我一定會學以致用,切實做到用文字宣傳大美巴州、用畫面展現醉美巴州,為書寫好巴州脫貧攻堅故事儘自己應盡之責和微薄之力,用優美主旋律講好巴州故事、傳播好巴州聲音。」巴州區委宣傳部機關黨支部書記、區新聞中心負責人杜淵說。 5月15日-19日,由人民網四川頻道主辦的巴中市巴州區新聞寫作與輿情處置培訓班在成都舉行。
  • 加強外譯與傳播平臺建設 講好河南故事
    評審認為,首創實施「翻譯河南」工程,是河南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講好黃河故事」的指示精神,深挖中原歷史文化沃土,精細盤點黃河文化資源,以延續歷史文脈為己任,不斷創新文化載體,向世界講述「黃河文明故事」的生動實踐。
  •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第九屆全國高中生日語演講大賽總...
    人民網北京5月27日電(陳建軍 許文金) 26日下午,「第九屆全國高中生日語演講大賽總決賽」在北京世紀劇院舉行。此前,來自全國27個省·市·區的55所中學的107名學生參加預選階段比賽,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有20名選手脫穎而出晉級在北京舉行的總決賽。
  • 真題帶寫04|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傳好中國聲音」?
    題目: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傳好中國聲音」?答:長期以來,全球範圍內的新聞、信息和輿論傳播格局始終處於嚴重失衡的狀態。少數國家憑藉著自己強大的經濟、技術和資本實力掌控著世界大部分新聞、信息和輿論的生產和傳播。
  • 加強高校外語社團建設 助力傳播好中國聲音
    加強高校外語社團建設 助力傳播好中國聲音 2019年08月08日 07:2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楊洪俊 胡元江 字號 內容摘要:
  • 加拿大華僑華人:講好中國故事 海外赤子責無旁貸
    (眾說十九大)加拿大華僑華人:講好中國故事 海外赤子責無旁貸  中新社多倫多12月29日電 題:加拿大華僑華人:講好中國故事 海外赤子責無旁貸  中新社記者 餘瑞冬  回首即將告別的2017年,加拿大華僑華人代表人士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取得今日的建設成就、摸索出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
  • 地方媒體全國兩會報導:講好地方故事 感受國家脈動
    原標題:講好地方故事 感受國家脈動 不少地方媒體派出陣容強大的團隊赴京採訪報導,前方記者和後方編輯團隊的通力配合,讓具有地方特色的全國兩會報導呈現在讀者面前。《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發現,充分的前期策劃、更接近讀者需求的新聞報導內容以及靈活精緻的融媒體作品,讓今年地方媒體的全國兩會報導異彩紛呈。
  • 人民網記者:人人都是主持人,人人都是網紅
    今年是人民網創辦二十周年。從正式接入國際網際網路之日起,人民網經風雨、求發展、砥礪奮進,成為人民日報社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劈波斬浪的旗艦,成為全國黨報網站為做好新聞輿論工作而上下求索的領頭羊,成為中國網際網路業界弄潮戲浪、閱盡千帆的常青樹。
  • 西華大學外語課堂: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傳遞中國聲音
    如何挖掘外語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外語教學中,達到育人目的……這些讓不少老師一直在思考。「外語教育是中西方語言、文化、思想的交融,如何用它講好思政?」外國語學院李學芹老師說,「相信有很多老師最開始都有這樣的疑問。對於李學芹、彭旭、王成珍來說,近年他們一直在嘗試探索課程思政,卻始終沒有一套完整的、具有西華特色的課程體系。
  • 華春瑩打call的咖啡講出了怎樣的「中國好故事」?
    今天,優質的雲南咖啡豆在政府的幫助下克服種種困難,遠赴重洋,在國際舞臺嶄露頭角,也帶領著雲南咖農們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近日,一條短片在海內外社交媒體刷屏。短短3分34秒,生動地展現了中西方因小小的咖啡豆而產生的文化與經濟交融,更讓海外觀眾對中國的扶貧理念產生共鳴。
  • 傳播中國聲音 講好中國故事 首屆「山海青緣—我的留學青島故事...
    原標題:傳播中國聲音 講好中國故事 首屆「山海青緣—我的留學青島故事」系列大賽在青島舉行為充分展示青島市外籍人員子女學生風採,進一步提升中外人文交流成效,促進與各國民心相通相親。今天,青島市教育局在青島藝術學校舉行第二屆「山海青緣—我的留學青島故事」系列大賽,以小故事講大文化,以精彩賽事講留學青島故事,持續譜寫中外人文交流新篇章。據了解,本次賽事由中文演講、歌舞表演、大合唱、才藝展示四個部份組成,分設小學、初中、高中三個組別,共有120名外籍選手參賽。比賽現場精彩紛呈,參賽選手賽出了風格、賽出了水平、賽出了友誼。
  • 雲端兩會 多端融匯 中國新聞網積極做好全國兩會宣傳報導
    與傳統產品的「媒體視角」不同,創意產品更多選取「讀者視角」,更具有代入感、互動性和親和力。在設計製作的流程上,也打破了傳統報導模式中各埠「各自為戰」的壁壘,實現多部門協作生產、多平臺多渠道覆蓋傳播的新形態。今年兩會期間,中國新聞網推出各類創意可視化產品20餘件,全網閱讀量過億。
  • 《人民小廚,上菜了》第六期:多語種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
    中國盛會,世界關注。兩會期間,人民網推出英、日、法、西、俄、阿、韓、德、葡九大語種專題報導,《人民日報海外社交媒體·對話(PD Dialogue)》、《兩會「英」播報》、《斐然看兩會》等節目也同時推出,人民網用多種語言向世界傳遞兩會的「好聲音」。
  • 訥河市:講好憲法故事 傳播憲法聲音
    訥河市:講好憲法故事 傳播憲法聲音 2020-12-09 1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議題管理角度看國際傳播中的中國聲音——以人民網(英文版)G20...
    摘要:推動我國的傳媒「走出去」、開展大國外交和深度參與全球治理緊密相連,「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好聲音」在當今全球輿論場上也愈顯重要。基於其重要地位與深遠意義,境內外媒體都對G20峰會予以了高度重視和熱烈討論。 對中國而言,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提升國際話語權近年來被擺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業已成為國家層面極具緊迫性的戰略任務。如何把握G20的契機,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無疑成為我國媒體的一項重要職責。
  • 探索新型主流媒體宣傳,讓傳播無遠弗屆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鍛造中國新型主流媒體,凝聚社會共識,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是中央在新聞宣傳戰線上的戰略部署,也是主流媒體著眼於未來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   誠然,對於面臨轉型的主流媒體來說,做到強化正面引導,壯大主流聲音,與中央決策部署同頻共振並不難,真正的難點在於要緊跟時代,推動黨的聲音直接進入各類用戶終端,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