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家海外華文媒體入駐津雲 共同講述中國故事
7月14日上午,參加2018年中國·天津華僑華人創業發展洽談會的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義大利、阿根廷等全球37個國家和地區的70多家海外華文媒體齊聚津雲中央廚房。其中,24家海外華文媒體與津雲當場籤訂合作協議,加入津雲大家庭。
-
歐洲華文傳媒年會在布拉格舉行 共話講好中國故事
大會圍繞新時期華文媒體的作用和使命,以及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如何更好地發揮華文媒體的特殊優勢,整合資源,加強交流,形成合力,不斷提升華文媒體的傳播力,講好中國故事,服務新時代社會發展的需要等議題進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流與探討。
-
聚焦|講好天津故事:「津雲中央廚房」閃耀深圳文博會
記者獲悉,第15屆文博會主展館有2312個政府組團、企業和機構參展,吸引了來自全球50個國家和地區的132家文化企業和機構參展,海外展區面積佔比達總面積23.5%。共有2.1萬餘名海外客商前來參會、參展和採購。「天津禮物」亮相深圳文博會5月16日上午,津雲新聞記者看到1號展館內,來自天津的「天津禮物」展館格外顯眼。
-
165家華文媒體齊聚杭州 傳播新時代華媒正能量
海外華文新媒體高峰論壇,是由人民日報海外版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而主辦的全球華媒高端對話合作平臺。此前已在北京和成都舉辦過兩屆。 本屆論壇以「融合新時代:華文媒體的使命與擔當」為主題。論壇上,來自全球53個國家和地區的165家海外華文媒體負責人、知名僑領和專家學者逾300人齊聚一堂,共商大計、共襄盛舉,為寫好新時代的中國家書,擘畫出一幅宏偉藍圖。
-
搭建「中華文化海外傳播雲平臺」 拓展海外華文教育事業發展新空間
中華文化海外傳播雲平臺」開設「中華文化雲課堂」、「中國書畫培養工程」、「大運河文化線上體驗活動」、「海外華裔青少年創意作文大賽」、「『一帶一路』華文教師培訓工程」等一系列文化課程和活動,歷時近十個月,40多個國家和地區華校和華文教育機構參加,海外青少年直接參與30萬人次,點讚數2000餘萬,有效地解決了因疫情肆虐全球導致2萬多所海外華校被迫停課,海外學生線下學習停滯和學生流失、中華文化海外傳播受阻問題
-
行走中國——2018海外華文媒體高層重慶行
中國新聞社副社長、《中國新聞周刊》社長夏春平在啟動儀式上致辭說,重慶故事是中國故事重要的組成部分,希望華文媒體在重慶多走、多看、多感受、多體驗,向海外講好中國故事、講好重慶故事。劉成表示,參訪的華文媒體非常期待5天的重慶之行。他們將利用這次實地參訪的良好機會,通過各自的媒體平臺宣傳好此行所見所聞,傳播「中國聲音」,講好「重慶故事」。 近年來,按照中央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要求,中新社先後多次組織實施「行走中國·海外華文媒體地方行」活動。已先後赴西藏、新疆、重慶、上海、江西、河南、海南、四川、雲南、山東等地參訪考察。
-
人民網9種外語講好兩會故事 海外社交媒體傳播中國好聲音
人民日報海外社交媒體官方帳號編譯推送了《習近平的兩會足跡,讀懂奮進的中國》《聽習近平闡述偉大民族精神》《40年革故鼎新,中國改革開放未有窮期》等10餘篇要言要論。 其中,《習近平全票當選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2018年中國兩會:反腐敗最受網民關注》成為目前海外刊登次數最多的兩篇文章。其中反腐這篇報導了人民網圍繞網民最關注的兩會議題所做網上調查的結果,多語種版本分別在26個國家的38家媒體刊登,包括《洛杉磯郵報》網站、墨西哥通訊社等。
-
2018年第四季度世界華文傳媒新媒體影響力榜單發布
中國臺灣《聯合報》、臺灣《ETtoday新聞雲》、臺灣《中國時報》位列2018年第四季度世界華文傳媒新媒體影響力港澳臺地區總榜前三。新加坡《聯合早報》、馬來西亞《中國報》、紐西蘭天維網位列2018年第四季度世界華文傳媒新媒體影響力海外地區總榜前三。 該榜單是由中國新聞社聯合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共同開展的世界華文傳媒新媒體影響力測評項目產生的。
-
海外華文媒體走進揚州國醫書院,感受中醫藥魅力
5月5日,「追夢中華2019年海外華文媒體大運河沿線城市採風行動」的第三天,海外華文媒體採風團細數著名家詩句參觀了瘦西湖,隨後又來到揚州國醫書院,感受傳統中醫藥的魅力。「當地的馬來西亞人也很認可中醫,甚至他們的養生也都融入了中醫元素,如每個季節應該吃什麼怎麼調理身體等,中醫可以通過對身體的調理達到治本的效果,很受老外喜歡,海外華文媒體多數也都有中醫版面,今後我們將繼續聯合海外華文媒體,宣傳推廣中醫藥, 或者在國外開中醫門診等。」 續炳義說。
-
中國主流媒體在YouTube上講好中國故事策略探究
摘要 在新媒體時代的對外傳播中,社交媒體作為講好中國故事的平臺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視頻作為講好中國故事的視聽形式,更是兼具傳播熱度與廣度。中國主流媒體作為中國對外傳播的排頭兵、中國故事的主要講述者,應該重視社交媒體帳號的運營和敘事策略的探究。
-
好文薦讀|郭熙:新時代的海外華文教育與中國國家語言能力的提升
無論是「一帶一路」建設, 還是構建人類共命運共同體, 都需要語言鋪路, 傳遞中國聲音, 講好中國故事。華文教育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不同方面評價。一是傳承群體和實際效果。二是傳承規模和輻射能力。三是傳承團隊。四是教學資源。海外華文教育是提升中國國家語言能力的方面軍, 其任務目前主要由海外國內外華文教育機構、教師、媒體承擔。
-
非洲華文傳媒集團董事長南庚戌:道阻且長 行則將至
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代表性人物中,10位獲獎者來自不同的文化領域,而非洲華文傳媒集團董事長、環球廣域傳媒集團總裁南庚戌是其中唯一的媒體人。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南庚戌表示,作為搭建中非友好橋梁的媒體人,在非洲講述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是一份終身事業,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看溫州「好聲音」如何傳遍五大洲
那麼溫州如何利用好溫州人資源,聯接中外、溝通世界?1月9日,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經濟日報等多家中央媒體記者齊聚溫州,探究溫州「好聲音」傳遍五大洲的背後秘訣。營運至今,該報紙也成為溫州在歐洲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平臺。此外,在手機移動端,溫州先後在海外開通義大利中文手機報、法國中文手機報、西班牙中文手機報,播發新聞3300多期,其中義大利中文手機報擁有11萬訂閱用戶。除了看,更能聽。
-
回顧2020,盤點精彩的天津網宣
指導中國小康網天津頻道聚焦天津鄉村振興進程,把筆頭和鏡頭對準勤勞、智慧、勇敢的普通百姓,對準新時代的奮鬥者、實幹家、新農人,視角廣闊、真實生動地講述了50個「我的村」的小康故事,相關報導集結出版《這是我的村──融媒體專題系列報導作品集》,反映人民群眾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
-
陳晨:淺談跨文化傳播語境下華文媒體的文化傳播功能
澳洲華文媒體的現狀 自1815年第一份華文報紙《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在馬六甲誕生起,海外華文媒體至今已有200年歷史,累計出現約5000種。海外華文媒體自20世紀後半葉以來得到極大發展和壯大。目前海外華文媒體分布在61個國家和地區,總數達1019家,其中報紙390家、雜誌221家、廣播電臺81家、電視臺77家、網站250家,已成為國際輿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
西北師大「華文雲課堂」圓滿落幕 助力漢字文化海外傳播弦歌不輟
人民網蘭州6月11日電(魏怡)6月11日,歷時一個月的「西北師大華文雲課堂——漢字文化與漢字教學」系列課程圓滿結課。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西北師大積極響應泰國華文教育界的倡議,通過在線教育平臺,與泰國華文教師公會攜手合作,為泰國華文教師傳遞漢字教學理念,旨在通過講述漢字起源與流變的故事,探討漢字學習和教學的有效、有趣、有用的途徑與方法,為海外華文教育蓬勃發展注入新的動力與活力。
-
真題帶寫04|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傳好中國聲音」?
題目: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傳好中國聲音」?答:長期以來,全球範圍內的新聞、信息和輿論傳播格局始終處於嚴重失衡的狀態。少數國家憑藉著自己強大的經濟、技術和資本實力掌控著世界大部分新聞、信息和輿論的生產和傳播。
-
少林寺新媒體當傳播"清淨"好聲音
相關新聞:少林寺打造國際化新媒體社交平臺 著眼於服務性 少林寺也要玩新媒體了。現在少林寺招聘媒體總監和公眾號主編,幾乎大同了世俗化的作法,這樣的高調「入世」自然會引來各方的強烈關注。 少林寺玩新媒體其實無可非議,更不必大驚小怪,此次招媒體總監充其量只是一種傳播方式的出新而已。少林寺最早的傳播是依靠講壇播道,信眾民間口耳相傳。後來建有官網,並辦有雜誌,就是一種進步,但仍滿足不了需要。現在的新媒體公眾號《少林禪修中心》的建立,是傳媒發展與時俱進的體現。
-
廣西日報社厚植東協元素 用「三大定位」校準國際傳播經緯度
原標題:廣西日報社厚植東協元素 用「三大定位」校準國際傳播經緯度 2018年9月,廣西日報社聯合海外23家媒體共同推出圖文並茂的第15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及峰會海外專版報導,在當地讀者特別是華人華僑讀者中引發熱烈反響。
-
西北師大「華文雲課堂」助力海外華文教育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欣瑤)日前,由西北師範大學與泰國華文教師公會聯手推出的「西北師大華文雲課堂——漢字文化與漢字教學」系列課程正式上線。華文雲課堂上線。2012年,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西北師範大學華文教育基地在蘭州成立,該基地致力於海外華文教育的研究與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