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們如何在社交媒體上互動?這份報告追蹤了趨勢

2020-12-23 站長之家

圖片來源圖蟲:已授站長之家使用

來源:全媒派(微信號:quanmeipai)

作者:騰訊傳媒

全球社交媒體用戶數量已經達到了 27 億,約佔總人口數的35%——並且,這個數字還在逐年增長。

社交媒體用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The Manifest調查了 627 名用戶,了解他們訪問社交媒體的頻率、發布內容以及最常使用的平臺。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編譯這份報告,一起來看看社交媒體的新趨勢。

 The Manifest發起調查

社交媒體正在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對於企業來說,在社交媒體上露出也變得日益重要。

調查對象情況

這次由The Manifest發起的調查問詢了來自美國各地的 627 名社交媒體用戶,65%受訪者是女性,35%的受訪者為男性。 17 歲以下的受訪者佔到14%, 18 歲到 34 歲的受訪者佔到36%,31%的受訪者在 35 歲到 54 歲之間, 55 歲以上的受訪者則佔到19%。他們當中有工作黨,也有家庭主婦、退休人員、學生、自由職業者以及失業人員,學歷也從初中生到碩士不等。

主要發現

這份報告旨在讓企業和品牌了解用戶在社交媒體上的互動情況,主要發現如下:

  • 3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每天在社交媒體上發起互動行為(點讚、轉發、分享內容)在 10 次以上。

  • 幾乎所有的社交媒體用戶(94%)都會發布內容,4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每天至少會發布一次內容。

  • 69%的受訪者表示,圖片格式是社交媒體上最受歡迎的內容類型,其次是日常更新和視頻格式。

  • 超過半數(52%)的社交用戶訪問次數最頻繁的平臺是Facebook,但用戶表示,他們會在其他社交媒體上花費更久的時間,比如YouTube和Instagram。

  • Facebook也是最受歡迎的社交媒體,52%的用戶表示他們會在Facebook上分享自己的內容,也喜歡轉發其他人發布的內容。

  • 近半數(48%)的社交媒體用戶更傾向於點讚、分享其他人的內容,而非輸出自己的生活內容。

用戶:頻繁的互動行為

大部分(86%)受訪者都表示,他們每天至少使用社交媒體一次。「社交媒體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俄勒岡州一家社交媒體創始人Charlotte Chipperfield在採訪中說,「社交媒體不僅是人們分享生活的一種途徑,更是圍繞公眾的共同利益和需求建立的社區。」

以共同關切為基礎建立社區

社交媒體允許擁有共同關切的用戶建立聯繫。例如,Christel Oerum創建了一個「糖尿病患者要堅強」的患者在線社區。這個社區在Facebook的封閉群組的用戶數量達到 13000 名,在Instagram上的帳號有將近 15000 名關注者。

輸出內容以獲得社區歸屬感

用戶使用社交媒體不但是為了瀏覽內容,也是為了發布內容。94%的用戶會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內容,其中42%的人每天至少更新一次。

用戶使用社交媒體發布內容的頻率

數字營銷機構Social Media55 的客戶經理Joseph Rothstein解釋道,人們在社交媒體上發帖是為了與其他人建立社區,獲得歸屬感

「住在偏遠郊區的普通人可能很少與外界接觸,但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帖子,可能已經與成千上萬的人建立了聯繫。」Rothstein在採訪中說,「用戶發表的帖子越多,內容質量越高,所能引起的互動也越多,由此,用戶可以產生幸福感。」比起從未在社交媒體上有過互動行為的人,發帖的用戶更容易產生社區歸屬感。

徒步旅行者Cameron Abdo在他的Instagram帳號上發布自己的旅行照片,由此成為社交媒體上頗有影響力的網紅。「在我發布旅行照片一年左右之後,逐漸有粉絲關注我,」Abdo在採訪中說,「由此我意識到,通過社交媒體,我可以產生一些積極影響,通過平臺來號召旅行者保護自然環境。」

通過定期發布旅行照片和環境保護的內容,Abdo同其他網紅一起,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社區。對於企業來說,這些網紅的方法論也同樣適用,通過社交媒體穩定、頻繁的內容更新,發展粉絲基礎以吸引顧客。

輸出內容意願較低

調查顯示,只有24%的人更願意輸出內容。對用戶來說,相比於持續輸出內容,點讚、轉發其他用戶內容的行為更加容易。溫哥華數字營銷機構The Status Bureau主管Josh Loewen在採訪中說,「每天都發布原創內容很難,但是轉發、點讚有趣的東西根本不需要動腦筋。」

社交媒體用戶互動行為頻率

用戶訪問社交媒體的頻率要遠遠超過他們發表內容的頻率,專家們把這種情況稱之為「90-9- 1 法則」。這條法則的意思是,用戶在社交媒體上所花費的時間,90%是在閱讀內容,9%的時間是在與其他用戶進行互動,只有1%的時間被用戶拿來發表原創內容。

為了與其他用戶建立積極聯繫,用戶可能會與他人產生更多互動。例如,網絡營銷人員Stacy Caprio在社交媒體上結識了一群朋友,每月聚會一次,其中一個朋友甚至邀請她搬進自己的公寓。「如果不是Facebook,我可能永遠也無法找到自己現在的住處。」

圖片格式的互動優勢

用戶傾向於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各種各樣的內容,但最常見的內容格式還是圖片,超過三分之二的用戶曾經在社交媒體上發布過圖片。

用戶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內容類型

新技術讓圖片分享變得更加容易。「拍照相當容易,而一張圖片又勝過千言萬語。」Chipperfield說,「圖像可以很容易捕捉感覺、情感一類的表達元素,比其他類型的內容更加吸引人。」

攝影師Pedro Kin的成功經驗就證明了這一點。Kin在Instagram上有3. 5 萬粉絲,在它看來,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圖片是成功的重要原因。「如今人們生活在快節奏的環境中,他們希望儘可能快地消費最多的內容,而圖片剛巧可以做到這一點。」

 平臺:Facebook霸主地位尚未動搖

儘管Facebook的受歡迎程度有所下降,但它仍然是人們最常使用的社交平臺,是一半以上的受訪者最常使用的平臺,是最常使用YouTube和Instagram人數的三倍。

社交媒體最常使用排名

平臺使用時間此消彼長

用戶使用Facebook最頻繁,並不意味著他們在此花費的時間最久。佛羅裡達大學社交媒體學院的研究生主任Andrew Selepak說,「即使人們仍然使用Facebook客戶端及其PC端網址,他們在該平臺上花費的時間已經減少了。」

比起Facebook,人們在YouTube和Instagram上的使用時間更久,增長速度也比Facebook要快。例如,電影製片人Jordan Taylor Wright就是Instagram的忠實用戶,「我用Instagram作為我表達藝術感受的窗口,分享我對世界的看法。」在Instagram上,Wright不僅發布作品,也展示出自己的真性情。「對我來說,這是使用社交媒體最有力的理由——真實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樣別人就能從你的角度來看待世界。」

Wright在Facebook上有3. 5 萬名粉絲,在Instagram上卻有 55 萬餘名粉絲。企業不應該忘記Facebook,卻也應該在其他平臺上進行嘗試。

Facebook仍最值得信賴

比起發布內容來說,用戶更傾向於與他人發布的內容進行互動。將近一半的社交媒體用戶喜歡分享、點讚其他人的內容。

用戶使用不同社交媒體進行互動的頻率

在調查中,專家們發現,用戶認為Facebook的內容比其他平臺更加可靠。「Facebook的算法為用戶提供基於其互動和參與行為的定製內容,」Chipperfield說,「這就創造出一個空間,讓用戶知道,該平臺信息流中推送的內容對他們來說有很高的興趣契合度和價值,更有利於他們進行轉發和分享。

Facebook可能仍然是用戶最值得信賴的平臺,因為相比其他社交媒體,Facebook時間更久,用戶數量也更多。健康教練Lisa Lewtan就經常在她的Facebook主頁上發布一些勵志內容,也因此獲得了1. 2 萬名關注者。

在所有的社交媒體中,Lewtan在Facebook上的粉絲最多。「我發現我的大多數朋友都在Facebook,這個平臺非常適合建立社區,這是在其他平臺上無法做到的。」企業也應該利用好Facebook,在那裡,用戶最有可能與他們進行互動。

社交媒體是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內容,在現代生活中幾乎已經成為「基礎設施」一般的存在。社交媒體讓用戶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建立起共同的興趣社區。他們在各個平臺中輸出內容、進行互動。對企業來說,了解用戶的社交媒體使用習慣也非常重要,這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針對平臺特徵進行廣告投放;對個體來說,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用儘可能短平快的方式獲取一份得到感和歸屬感,大概是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的所求吧。

相關焦點

  • 2019社交媒體趨勢預測
    而隨著 Twitter、Facebook 和 Instagram 等社交媒體越來越以一種積極的姿態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2019 年的社交媒體領域的新生事物只會越來越多。輿情監測公司 Meltwater 日前發布的《2019社交媒體預測報告》回顧了去年社交媒體領域內發生的重要變化,並對 2019 年的社交媒體進行了趨勢預測。
  • 做社交媒體營銷,你首先需要了解2019年社交營銷發展趨勢!
    在當前社交媒體平臺新增日活量(DAU)100萬的前提下,掌握社交媒體趨勢著實重要,本文展望了社交媒體2019年的流行趨勢。2018年已接近尾聲,是時候展望社交媒體2019年的流行趨勢了。在當前社交媒體平臺新增日活量(DAU)100萬的前提下,掌握社交媒體趨勢著實重要。
  • 人們如何在網絡平臺中:探尋和建立社交
    隨著人們不斷地適應這種新常態,Facebook也發現了一些新的消費者行為,其中一項重大的演變便是「互聯便捷」,這種宏觀的轉變表明,從社交方式到支付方式,網絡平臺愈發表現出人類先天對社交互聯的本能需求。這些數位化互聯不僅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捷,還有可能長期改變人們的社交和購物方式。
  • Hootsuite :改變企業社交媒體使用方式的五大趨勢
    雖然企業正在通過社交網絡接觸更多受眾,也正在看到日益增加的好處,但持續變遷的社交媒體圖景使得獲得持續的成果,以及衡量這些成果,成為一個巨大的挑戰。2015年,社交媒體變革的步伐註定會進一步加快,但對於企業來說,現在與以往存在一個重大差異:主流社交媒體為了生錢,正在想方設法使企業能更輕鬆、同時更富有成效地與消費者進行互動。
  • ...2020社交媒體趨勢報告Social Media Trends Report (英文,可下載)
    《 2020年第二季度社交媒體趨勢報告》基於對Socialbakers數據的分析,揭示了社交媒體營銷趨勢的當前狀態。然而,在整個季度大幅增長之後,廣告支出在6月底有所下降,這可能與抵制廣告有關,這也可能影響2020年第三季度的數據。 在有機營銷方面,視頻的使用量在Twitter和 由於營銷人員試圖在遠程工作中調整策略,以適應那些主要停留在家裡的用戶,因此Facebook Live的使用量增加了85%。
  • 社交媒體未來十大趨勢:信息不請自來
    北京時間6月15日凌晨消息,前ICQ營銷主管、社交媒體專家阿耶萊特·諾夫(Ayelet Noff)近日對社交媒體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稱Web 3.0時代的網際網路信息將不請自來。以下為諾夫預測的未來社交媒體十大發展趨勢:1.
  • 出海篇:泰國社交媒體營銷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泰國是東協地區第二大經濟體,也是我國「一帶一路」計劃的重要投資地區,隨著泰國本地網際網路化加速、智慧型手機的快速更新換代,泰國本地的社交媒體也得到了全所未有的飛速發展,甚至成為全球企業在泰國地區宣傳推廣、全球化商業策略的重要營銷手段。那麼,泰國社交媒體營銷發展現狀如何,並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呢?
  • 路透報告:2019年新聞、媒體與技術趨勢和預測
    要核對事實並揭露謊言,需要更好地理解故事如何傳播以及故事由誰傳播。 2019年預測: 信息流(Feeds) 向故事( Stories)轉變:故事模式將取代信息流,成為人們在社交網站上分享的主要方式。
  • 社交媒體,是怎樣改變人類互動的?
    網際網路誕生之後,論壇、社交網站、微博、微信等工具蓬勃發展,人們的溝通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工具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方式,而人類的行為又促進了工具的發展。社交媒體上的互動,究竟有了哪些新的可能性,它面臨的挑戰又有著怎樣的根源?
  • 社交媒體互動圈層傳播模式:驅動力及社會價值
    來源:《新聞愛好者》2019年第6期 【摘要】社交媒體提高了人們交往的密度與頻率,形成了複雜的社會關係網絡。熱點輿論事件涉及公平、正義等社會核心關係要素,成為社交媒體關注的焦點,也是個體參與社會資源博弈的中介。
  • 天巡:2020年亞太旅遊趨勢報告
    天巡近期發布了2020年旅遊趨勢報告,調查範圍覆蓋了亞太地區7個市場的7800多名旅客,比較分析了2017年10月-2018年9月、2018年10月-2019年9月兩個階段的亞太旅遊趨勢
  • App Annie:2019年海外社交發展趨勢
    僅 2019 年便達到 95 億次。此外與 2017 年相比,2019 年用戶在社交和通訊類 App 的使用時長增加了 25%,達到了 9000 億小時,但在各類別中,社交和通訊使用時長的佔比略有下降。
  • 初創企業的10個社交媒體營銷基礎知識:如何與他人互動?
    如果您使用的是現有品牌廣告素材,請查看Stephen之前的社交媒體圖片規則《Facebook圖片發布規則指南》,以確保您的照片尺寸最佳。 認真填寫你的BIOS和「about」部分 使用適當的消息傳遞,儘可能多地填寫有關您的業務的詳細信息。 同樣,人們經常在檢查您的網站之前查看社交媒體結果。
  • 2019抖音產品分析報告:下沉+國際化的新社交媒體
    抖音從2018年初爆火到現在仍舊活躍,那未來的抖音到底應該如何發展呢?本文是關於抖音2019年的產品分析報告,一起來看看~抖音作為短視頻社區的典型,與工具類短視頻和資訊類短視頻相比,社區型短視頻因為社交互動的屬性,本質上擁有更強的用戶黏性和更大的用戶的吸引力,所滿足的用戶需求蘊含著更大的用戶情感。
  • 科比逝世的這三個月,我們如何通過社交媒體悼念他
    很久以前,我們往往是在電視、報紙上獲悉名人的離世,並在心裡默默消受這份巨大的震驚和悲痛。而隨著社交媒體的迅速崛起,每個個體對逝去名人的悼念可以在公共平臺上得以表達,這也形成了一種不同於往昔的「悼念文化」。那麼,在社交媒體上悼念逝去的名人之於我們有著怎樣特殊的意義?它又是否會使得我們對待死亡的態度變得輕浮隨意,甚至讓死亡成為一場消費和自我的展演?
  • NewsWhip:2019年95後內容消費趨勢報告
    點擊下載:95後內容消費趨勢報告到2019年,全世界範圍內3歲至23歲的年輕群體將佔到總人口數量的32%,已經比千禧一代(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出生的人)的比例更大。到2020年,這個數字還會提升到40%。
  • 數字泰國2019|泰國網際網路/社交媒體/手機/電商分析 - 雨果網
    我們看一下2019年泰國數字媒體情況,讓你的推廣布局更有側重!泰國社交媒體的使用泰國玩社交媒體用戶共有5100萬,佔總人口的74% ,移動端的社交媒體用戶有4900萬。泰國這麼多人玩社交媒體,他們在社交媒體上幹啥?社交媒體行為分析 泰國人用社交媒體感覺比中國人比例還多。
  • 九大宏觀科技力量,五大關鍵新興趨勢,三大顛覆性技術|德勤這份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德勤第十一年發布技術趨勢年度報告。今年的技術趨勢報告繼續在開篇回顧了 11 年來的技術趨勢發展,展示了技術趨勢隨時間推移的演進全過程以及最新宏觀科技力量作為業務轉型基礎帶來的共生效益和不久的未來的新興科技力量。
  • 社交媒體如何影響你的生活?倫敦大學博士的中國田野調查|附英文報告全文
    從人類學的角度,如何看待社交媒體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是讓人們獲得了更大的交友自由,還是更為焦慮?是讓朋友間的聯繫更親密,還是更疏遠?
  • 媒體行業未來的8個發展趨勢
    該調查機構在最近發布的《全球廣告趨勢報告》中公布了這些數據。這些調查數據對於那些仍然嚴重依賴廣告的媒體組織來說,足以令他們清醒和深思。普華永道(PWC)公布的《2020—2024年全球娛樂和媒體展望報告》進一步指出了這一問題,尤其是報紙、雜誌等紙質媒體面臨的嚴峻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