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行將閉合。這一年,我們經歷了太多以往無法想像的事件。
《結婚產業觀察》作為行業風向標,持續記錄著行業變化,似乎對2020年更加深有體會。它承載著結婚行業的2020、婚禮宴會人的2020。
在這裡,《結婚產業觀察》把今年的數據報告給大家整理彙編了一下,一起來看看2020年結婚行業關於「數據」的那些事兒~
產業研究數據
1、《2020年中國結婚消費趨勢洞察》
中國極具影響力的結婚服務平臺婚禮紀,聯合中國結婚產業的風向標媒體結婚產業觀察,發布了《2020年中國結婚消費趨勢洞察》。
數據顯示,2019年平均每對新人結婚消費達22.3萬元,是五年前的3.5倍。90後成結婚消費主力,結婚消費千差萬別,鑽戒、旅拍、隱形文胸竟成為90後結婚新三大件。
報告還總結了結婚消費的四大趨勢:懶系精緻、破壁悅己、個性高光、潮系智能。
2、《騰訊結婚行業洞察白皮書(2021年版)》
騰訊營銷洞察(TMI)發布的《談婚論嫁,營銷有「數」——騰訊結婚行業洞察白皮書(2021年版)》,從市場現狀、結婚產業鏈、細分市場、消費群體等多個角度進項了分析。
報告顯示,隨著整體消費水平的提高,以及95&90後對婚禮的重視,結婚產業鏈已進一步豐富和拓展,新人結婚涉及的品類平均為9.3個。
此外,2020年,婚攝消費整體呈現上升態勢,萬元及以上檔位呈現持續走高的趨勢。調查顯示,一線及新一線城市新人婚攝消費平均在10000元以上,二三四五線城市新人的婚攝平均消費也相繼突破8000元。
報告最後也給婚紗攝影機構提出了一些數位化營銷的啟示:全鏈路數位化營銷是王道;注重數據的價值;定製細分策略。
3、《2020中國結婚產業發展報告》
《2020中國結婚產業發展報告》由中國結婚產業的風向標媒體《結婚產業觀察》發布。連續3年的發展報告(累計12萬+字),對全面了解中國結婚全產業鏈具有重要價值,是一部有意義的參考資料!
報告由《結婚產業觀察》編輯團隊及特約撰稿人、特約評論員等眾多專家共同編寫,以全新的研究視角,對結婚產業的市場數據、消費趨勢、婚尚潮流以及融合業態進行分析。
報告指出,產業已進入「精耕時代」,個性化成市場主流趨勢,以用戶為中心的一站式統籌服務受到熱捧。
經歷過疫情的結婚市場,小型化、個性化、多樣化結婚體驗逐步廣泛,婚禮更強調人文與品質。
最終,行業資源會重新整合,一部分淘汰、一部分升級,一部分壓縮、一部分擴大。但終究會在市場的反饋下穩定下來,並開始一輪新的發展。
4、《2020中國海外婚禮發展報告》
中國領先的全球目的地婚禮消費搜索平臺椰子海海外婚禮網,聯合中國結婚產業的風向標媒體結婚產業觀察,發布了《2020中國海外婚禮發展報告》。
報告在2020年不利的開年形勢下,通過市場調查,細緻分析以2019年為主的市場和行業情況,對海外婚禮的整體發展進行階段性總結,並展望未來趨勢。
報告顯示,海外婚禮滿足年輕人消費理念,行業潛力大。在過去十年間,以海外婚禮為主營業務的機構年均增長率達到了66%,呈逐年穩定增長趨勢。海外婚禮熱點地區和企業聚集地主要集中在了北、上、廣、深四城,達到了81%。
未來將出現更多的海外婚禮專營品牌,而同樣增多的兼營海外婚禮的品牌企業,將利用自身的特殊優勢在海外婚禮行業佔據一席之地。
5、《中國人結婚到底有多貴?》
網易數獨發布的《中國人結婚到底有多貴?》一文中,分別從結婚需要花多少錢、婚禮支出大頭、備婚等多個角度進行了分析。
數據顯示,不管是沿海的廣東、江蘇,還是內陸的四川、陝西,新人結婚的預算都集中在 4 萬到 8 萬之間。
而在婚禮帳單中,酒席也常常是大頭:1980 年代到如今,中國人的婚宴規模從平均的 14 桌增長到了 36 桌,是過去的約 2.6 倍。而單桌酒席費用增長得更快,按不變價格計算,1980 年代每桌是 64 元,2010 年代達到了 263 元,增長 3 倍多。
6、《2020年全球首份「雲備婚」數據報告》
中國前沿結婚服務平臺婚禮紀,聯合中國結婚產業的風向標媒體結婚產業觀察,共同發布了《2020年全球首份「雲備婚」數據報告》。
數據顯示:疫情下超八成新人不會取消婚禮,九成新人熱衷「雲備婚」,60%新人線上備婚時長超過2.5小時,下半年婚禮預約爆滿,報複式結婚消費將拉開帷幕。
7、《時尚新娘用戶數據報告》
2020年,時尚新娘發布《時尚新娘用戶數據報告》,報告從婚禮預算、婚禮消費、流行風格等多個角度進行了分析。
報告顯示時尚新娘的受眾90-00後為主,62%用戶婚禮預算10萬元以上,婚宴桌數減少預算不減,每桌3千元至6千元的預算佔比45%。
此外,婚禮場地TOP3為,傳統酒店/室內婚禮、海外特色目的地婚禮、酒店草坪婚禮。婚禮風格TOP3:簡單溫馨、華美隆重、私密性強。
精緻清新、甜美浪漫及個性定製,成為新人在籌婚和拍照的風格首選,大家不再追求千篇一律的婚禮。同城酒店和婚禮堂仍是婚禮主要場地,佔比近45.6%,但其他特色場地佔比近48.04%,其中海外目的地和私密會所增勢強勁,接近36.7%。
8、《後浪備婚行為大賞》
美團發布了《後浪備婚行為大賞》數據報告,通過對新生代消費者的備婚行為展開調研,對後浪們在備婚過程中的主要消費行為進行了展示。
報告顯示,8成備婚人群是90後,其中95後佔比超4成,已經成為結婚市場的主力軍。同時相比90後的新人,95後在婚禮各品類的消費過程中,決策效率更高,平均瀏覽6.5家店後選擇到店體驗,而這個數字90後是7.4家。
報告顯示,一站式婚禮已經成為年輕人婚宴服務的熱門之選,僅今年4月至9月就實現了訂單數同比增長413.06%。
而相較於傳統婚禮盲目追求排場,備婚一族更看重婚宴品質,精品婚宴逐漸流行,一線城市偏愛10桌左右的小型婚宴,三四線偏愛20桌左右的小型婚宴。
9、《2020寫真消費人群需求報告》
為助力企業洞悉並把握寫真行業發展機遇,騰訊廣告攜手騰訊營銷洞察(TMI)正式發布《以小搏大——2020寫真消費人群需求報告》。
報告通過專家訪談、消費者定性定量調研等研究方法,洞察寫真行業市場機會點,剖析用戶寫真拍攝需求及決策購買路徑,並歸納總結出寫真企業與用戶達成有效溝通的有益經驗,為寫真企業開展數位化營銷提供更加落地的指引。
數據顯示,在18-44歲的女性群體中,當前正在考慮或者在1年內會考慮拍攝寫真的高潛消費者數量達到1.1億,進一步佐證寫真市場仍然有不可估量的巨大潛力。
綜合均價、地域、好評三方面因素來看,當前千元以下的輕寫真產品市場需求旺盛,在一線、新一線、二線及三線城市中,千元以下輕寫真產品均存在發展機會。
此外,用戶拍攝需求更多元,寫真需求種類多品牌忠誠度低,精細化運營、增強品牌粘性是關鍵。
10、《2019年攝影行業洞察白皮書》
TMI騰訊營銷洞察發布的《2019年攝影行業洞察白皮書》為您揭秘:和之前相比,如今的攝影行業市場有著怎樣的特點?觸發婚攝寫真消費者做出最終決策的臨門一腳到底是什麼?新生代的消費群體有著怎樣的新面貌?新形勢下的攝影行業又有著怎樣的機遇和變化?
報告表示,市場規模的縮小,使整個攝影市場的「馬太效應」更加凸顯。對於「倖存」的企業而言,如何在競爭激烈,成本提升的市場中更加高效地觸達消費者, 將是企業搶佔市場的核心所在。
在洞察報告的最後,也給出了攝影行業應對之策與思考:運營精細化;品類延伸化;人群多元化。
11、《中國人儀式感經濟——2019婚車租賃行業消費趨勢報告》
接親網、結婚產業觀察聯合發布了《中國人儀式感經濟——2019婚車租賃行業消費趨勢報告》。
報告從婚車租賃行業的消費水平、地域差異、文化習俗以及平臺洞察等多個方面展示了2019年中國新人的婚慶租車消費經濟現狀,也真實反映了當下青年群體對結婚大事的消費態度和追求趨勢。
數據顯示,結婚新人在婚車租賃花銷5000元以上佔七成;婚禮車隊中的車輛數量主要為6-9輛;婚車顏色主要為黑白紅;婚禮儀式前15-30天租婚車者居多;奧迪A6L榮登全國十大熱門婚車榜首;全國婚禮用車最豪城市前五名出爐。
12、《中國珠寶行業分析》
根據Euromonitor的數據,2019年中國內地黃金珠寶市場總銷售額達到7072.29億元,2016-2019年CAGR達到4.86%,主要是銷售量(從5.85億件到6.66億件)和黃金珠寶單價(從1049元/件到1127元/件)雙雙提升所致。
由於2020年上半年疫情的影響,Euromonitor預計全年的黃金珠寶銷售額將同比下滑13.97%至6084.77億元,但未來幾年中國內地黃金珠寶市場的銷售增速將逐漸恢復到3-5%的水平。
數據分析,短期來看,2019年「寡婦年」疊加2020年上半年疫情影響使得婚嫁被推遲,因而婚慶的剛性需求有望在2020年下半年得到釋放。
儘管近年來我國婚嫁率持續走低,但未來鑽石在我國婚嫁場景中滲透率的持續提升將有望繼續彌補婚嫁率走低的消極影響。
婚姻登記數據
13、《2020前三季度結婚大數據》
11月6日,民政部發布了「2020年前三季度各省社會服務統計數據」。
根據《結婚產業觀察》整理:2020年前三季度,全國登記結婚的人數共有 589.42 萬對,同比下降 17.34%;離婚人數 267 萬對,同比下降 13.98%。
數據顯示,結婚登記人數始終保持下滑趨勢,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更是整體下降了17.34%。相反離婚人數較往年來說並未增長,而是呈現了下降的趨勢。
14、《2019年全國結婚大數據》
9月8日,民政部正式發布「2019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公報顯示,2019全年依法辦理結婚登記 927.3 萬對,比上年下降 8.5%,其中涉外及華僑、港澳臺居民登記結婚 4.9 萬對。結婚率為 6.6‰,比上年降低 0.7 個千分點。
依法辦理離婚手續 470.1 萬對,比上年增長 5.4%,其中:民政部門登記離婚 404.7萬對,法院判決、調解離婚 65.3 萬對。離婚率為 3.4‰,比上年增長 0.2 個千分點。
其中,結婚登記TOP5地區為:河南省(76.4萬對)、廣東省(67.5萬對)、四川省(61.5萬對)、江蘇省(56.9萬對)以及安徽省(54.2萬對)。
離婚登記TOP5地區:河南省(31.2萬對)、四川省(27.9萬對)、江蘇省(26.1萬對)、山東省(23.7萬對)以及廣東省(22.2萬對)。
對比歷年數據,2019年是近十年來,結婚數量首次低於千萬對。
15、《2020年上海市婚姻數據年度報告》
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頒布70周年,上海市民政局正式發布《2020年上海市婚姻數據年度報告》,首次披露了1950年至2019年間的上海相關歷史婚姻數據。
據統計,1950年至2019年的70年間,民政部門累計為本市760.63萬對當事人、1521.26萬人次辦理了婚姻登記。
統計還顯示,過去70年來,上海每年辦理10萬對以上結婚登記的年份,分別出現在1979年至1990年和2003年至2018年兩個期間,峰值出現在1981年,為29.07萬對。
16、《深圳40年婚姻大數據》
《深圳40年婚姻大數據》統計了1980年到2019年的深圳人婚姻數據,發現深圳建市40年,結婚對數已經高達1040120對,離婚對數高達252086對。
在2003年,深圳的離婚人數還有個明顯的拐點。
原因是2003年新《婚姻登記條例》規定,只要出具有效證件、雙方共同籤署的離婚協議書和2張2寸照片,外加9塊錢的《離婚證》工本費就可以輕鬆辦離婚了。
因為離婚成本變低,離婚變容易了,所以離婚人數開啟了「一路向上」的模式。
婚姻戀愛數據
17、《90後單身人群白皮書》
珍愛網聯合36氪發布《2019-90後單身人群白皮書》深度解讀已近而立之年的90後單身人群的生活及婚戀狀態。報告中從單身90後婚戀情感和工作生活兩方面做了詳細的調研。
報告數據顯示,7成90後渴望戀愛;90後最能接受辦公室戀情,其次為姐弟戀、異地戀;4成90後微信提分手,2成遭遇分手冷暴力;平均每100個單身裡有15個離異;學歷越高換工作的頻率越低 ,3成90後擁有副業;90後平均收入達8000元,年終獎孝順父母為首選;2019年度三大困擾:單身、窮、沒朋友;90後的「三十而立」:事業穩定發展、金錢財富積累、對未來有明確規劃。
18、《年輕情侶的率性真愛消費觀數據報告》
時尚新娘攜手Pt品牌共同發起關於新生代愛情觀與消費觀的問卷調研,發布了「年輕情侶的率性真愛消費觀」數據報告。
在結婚率逐年走低的如今,92.1%的年輕人表示「寧可單身也不願將就」;43.87%的95後表示,一起旅行是戀愛中最有儀式感的事情,其次是慶祝紀念日。
72.2%的95後每月願意在戀愛中花費2000元左右,69.5%的95後表示會在特殊節日、紀念日等為對方送出禮物。
19、《2020年國人彩禮調查》
騰訊新聞穀雨數據發布了《2020年國人彩禮調查》,調查顯示,有超過七成(73.8%)的婚姻都收過彩禮。山東以將近九成(86.6%)的比例成為最流行送彩禮的地區。
浙江以超過18萬的平均值,在所有地區中高居第一,遠超全國平均值69095元。
調查還顯示,有62.5%的彩禮金額是由女方長輩確定,14.4%由女方本人確定,加起來就是女方佔了快八成。在這個問題上,只有3.3%是基於男方本人的意見。
20、《2020年婚戀家務觀報告》
天貓旗下「神奇的天貓上門」聯合相親平臺珍愛網發布國內首份《2020年婚戀家務觀報告》。
數據顯示,63.5%的年輕人主張家務平等、平均分攤,過半認同「分工式婚姻」。但在擇偶時,多數男生依然喜歡「賢妻良母」。
同時,不同區域呈現出不同的家務觀,超60%北上廣深女生不認同自己是賢妻良母,而縣城青年則更多要求女性多承擔家務。
此內容由騰訊新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