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並不「喪志」,麻省研究:益智遊戲能幫助孩子同時開發左右腦

2020-12-14 糖果的媽媽

倫敦大學心理學和醫學博士麥克麥納斯說:談論左腦和右腦是有誘惑力的,它們是為共同工作而設計的,大腦潛能開發是有必要的。

執筆:歐陽比文

家長對於孩子的希望,一是健康,二是聰明,有了這兩樣貼身法寶,孩子未來可期!健康靠養育,而聰明這件事並不是完全靠遺傳,70%都是後天培養的。

許多家長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看孩子能背多少古詩,能認識多少字,就說明孩子「早慧」,甚至成為炫耀的資本。

閱讀對孩子的好處無需贅言,然而麻省理工團隊的最新研究發現:能同時促進孩子左右腦發育的,並不是「死讀書」,而是做一些生動有趣的益智遊戲。

麻省新研究發現:益智遊戲能同時幫助開發孩子的左右腦發育

「讀書使人進步」,法蘭西學院心理學家斯坦尼斯拉斯·迪昂表示,提高日常閱讀量,會給人的大腦帶來諸多好處:鍛鍊腦力,減壓,閱讀中的新記憶會締結新的神經元。

讀書時人體處於思考的狀態,思維是處於活躍期的,所以父母先從教孩子識字開始,並沒有錯!但是單靠這一條,恐怕會養出書呆子。

研究一:

此前,麻省理工教授貝蒂哈特曾用了兩年時間,調研了42個家庭,得出結論:家境貧寒的孩子,智商平均值為79,而富裕人家的孩子平均值達到117。

孩子4歲時,富裕人家的孩子較之於其他家庭,會多聽到3000萬個單詞。正是由於這樣的詞彙差距,才有大量的父母寄希望於孩子的閱讀上。

然而多年後,也是麻省理工,一項最新的研究卻與前者結論明顯不同。

研究二:

麻省理工團隊有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並非沉靜的閱讀,而是生動形象的遊戲。

由麻省理工學院主導的,哈佛大學專家參與的一項研究,對波士頓地區數十名4到6歲的兒童,進行測試和核磁共振圖像採集,發現互動、交流才是開發孩子大腦的法寶。


如果單純讓孩子讀書,會讓孩子產生厭煩心理,而父母和孩子多做益智遊戲,才能真正達到左右腦同時開發的目的。

影響孩子大腦發育的,並不是閱讀或全腦課程,而是父母和孩子的互動方式,而遊戲不失為一種廉價的、能拉近親子關係的,還能促進左右腦開發的方法。

帶孩子玩就是「玩物喪志」嗎?錯!看你怎麼玩

在哈佛大學的研究中,發現孩子在玩遊戲和聽故事時,大腦神經都處於活躍狀態,但二者「激活」的方式卻很不一樣,做遊戲時左右腦的活躍度更高。

為什麼會出現這一現象呢?因為左右腦所負責的能力不同,左腦是「理性腦」,主抓數學、邏輯和語言表達,而右腦是「感性腦」,負責創造、情感、藝術等。

玩遊戲的過程,能兼顧左右腦開發,理性的感性的都帶上,所以才會讓孩子的智商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

不同年齡的小朋友,要如何做遊戲呢?

所謂「益智遊戲」,其實並沒有多麼高深,而是強調父母和幼兒的高質量互動。

★3歲前,多看多聽多聊

3歲前的孩子,尤其是一歲前的娃,還不太會用語言來表達自我,但是孩子的記憶神經卻在漸漸發育。

這個階段,父母可以通過領孩子看識字卡、放音樂,甚至「尬聊」的方式,和孩子形成友好互動。

不要覺得自己說的話無人回應,就閉口不語了。你說過的話,孩子其實都會記在心裡,會形成一種潛移默化的記憶。

2歲後,也可以給孩子看看動畫片,不過不要貪多哦;帶孩子去逛超市、公園時,也可以不失時機地教他認識一些事物,如蔬菜、水果、顏色等。

★3~6歲,來玩益智遊戲吧

所謂「益智遊戲」,就是以遊戲的形式來鍛鍊孩子的手、眼、腦,使人在遊戲中獲得邏輯力和敏捷力,開發智能。

比如迷宮遊戲、找不同、數一數、拼圖、場景記憶等,放下手機,和孩子一起做吧。

可能很多家長有疑惑,不知道如何帶孩子玩,也不知道啥樣的算「益智」。偶爾匆匆忙忙買一本遊戲書,翻開一看沒幾個遊戲,還都是自己小時候玩剩下的。

所以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套《全腦開發思維訓練》,分為8冊,專門針對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邏輯力、想像力、辨別力等進行思維訓練,含金量高,操作性強。

有趣有料,家長不怕沒的玩,孩子只怕玩不夠!趕上有優惠,價錢還是很合適的,給孩子的投資不僅在衣食住行上,智力投資同樣重要。

感興趣的親戳一戳連結,即可擁有。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麻省理工發現:孩子的大腦開發,並非靠閱讀,左右腦開發是關鍵
    麻省理工研究發現,閱讀並不是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腦力開發才是關鍵其實仔細一分析就可以知道,閱讀當然也有它的作用。增加孩子的詞彙量、讓孩子養成閱讀的能力、幫助孩子有更好的語言表達能力,這些都是閱讀的好處。
  • 麻省新研究發現:能同時開發左右腦的並非閱讀,6歲前父母這麼做
    許多家長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看孩子能背多少古詩,能認識多少字,就說明孩子「早慧」,甚至成為炫耀的資本。閱讀對孩子的好處無需贅言,然而麻省理工團隊的最新研究發現:能同時促進孩子左右腦發育的,並不是「死讀書」,而是做一些生動有趣的益智遊戲。
  • 玩物從來不是問題,問題的重點是喪志
    總在網絡上看到啃老的話題,其中一類現象是,孩子已然成年,但是仍舊啃老,父母旁敲側擊,卻換來家庭無休止的爭吵。孩子的理由很充分,當年是你折斷了我的翅膀,現在又想讓我飛。父母的理由也很充分,你每天搞的那些個畫畫,唱歌,能有啥用,成績上不去,就是你沒用。孩子說的沒錯,父母說的也沒錯,錯究竟在哪兒。
  • 麻省理工:開發孩子腦力的最佳辦法是「遊戲」,並不是「閱讀」
    朋友說:很多人都認為閱讀是開發孩子大腦的最佳方案,就讓孩子在家閱讀各種書,我們並不否認閱讀確實有用處,但是並不是最好的辦法,其實遊戲才是最好的辦法。麻省理工的研究表明:「閱讀並不是開發大腦的最佳方案。」
  • 麻省理工:開發孩子腦力的最佳辦法是「遊戲」,並不是「閱讀」
    朋友說:很多人都認為閱讀是開發孩子大腦的最佳方案,就讓孩子在家閱讀各種書,我們並不否認閱讀確實有用處,但是並不是最好的辦法,其實遊戲才是最好的辦法。麻省理工的研究表明:「閱讀並不是開發大腦的最佳方案。」
  • 麻省理工新研究:促進大腦發育,讓孩子更聰明的方法,並非靠閱讀
    閱讀對孩子的好處無需贅言,然而麻省理工團隊的最新研究發現:能同時促進孩子左右腦發育的,並非靠「閱讀」,而是做一些生動形象的遊戲。有互動、有交流的活動才是開發孩子大腦的法寶。父母和孩子多做益智遊戲,才能真正達到左右腦同時開發的目的。
  • 0~6歲的寶寶,為什麼要玩「開發左右腦」的遊戲?
    而孩子在學校所接受到的教育都是在開發孩子的左腦,而作為父母的我們,要在家中多開發孩子的右腦,才能讓孩子更加聰明,在未來也會更有潛力。在當時我對該理論還有著很大的懷疑,直到兒子降臨,我便在家裡經常陪著兒子玩開發右腦的益智遊戲。
  • 你家孩子玩物喪志了嗎,其實玩物是可以得志的!
    譯文:把人當成玩物是有喪失品德的,把物品當成玩物會喪失志氣。玩物喪志意指醉心於玩賞某些事物或迷戀於一些有害的事情,就會喪失積極進取的志氣。在你看來,你覺得玩物真的會喪志嗎?其實,在我看來玩物不一定喪志,有時還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
  • 麻省理工研究表明:孩子大腦開發的「最佳」方式,並非靠「閱讀」
    現在對於孩子大腦的開發,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並且會選擇給孩子「讀書」的方式,但除了閱讀,給孩子進行益智的遊戲訓練也是非常重要的
  • 0——6歲做好左右右腦開發 讓孩子輕鬆贏在起跑線
    開發孩子大腦,要從認識左右腦功能分區入手。科學家把人類的大腦按照功能分為左腦和右腦兩個部分。左腦主要負責邏輯、運算、語言等功能,因此左腦又被稱為語言腦或學術腦。右腦負責感知、直覺、靈感、形象思維,因此又被稱為藝術腦、創造腦。充分開發左右腦,其實是一個激活各類功能分區的過程。
  • 0—6歲做好左右右腦開發 讓孩子輕鬆贏在起跑線
    充分開發左右腦,其實是一個激活各類功能分區的過程。所謂「聰明」的大腦,其實是左右腦各功能共同發展,共同協作的大腦。有實驗表明,孩子6歲之前右腦記憶神經突觸增長非常迅速,而過了6歲,則主要使用左腦記憶,右腦只進行輔助。可見6歲之前是右腦開發的關鍵時期。
  • 哈佛大學最新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不是閱讀,而是遊戲
    名不到6歲的寶寶們進行過實驗,其中50名孩子閱讀、50名玩益智遊戲,結果發現,玩遊戲的孩子大腦活躍度更高,也就是說開發孩子大腦最好的方法不是閱讀,而是遊戲。而那些在不同領域取得優秀成績的人,都是即擁有強大的左腦思維,又擁有超強的右腦,只有左右腦相輔相成,同時開發,孩子的智力、情商才能同時發育。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不是閱讀,而是遊戲
    原來貧困家庭的孩子因為家庭條件的限制,能為孩子提供的物質基礎特別差,因為光是供孩子讀書就需要大量的金錢,而貧困家庭始終認為讀書就能夠開發孩子的大腦從而提高孩子的智商但現實卻並非如此。富裕的家庭除了能夠給孩子提供足夠的學習環境,更重要的是有多餘的錢可以用來給孩子買玩具,哈佛大學對此進行過一項研究,這項研究共選取了一百名左右的4-6歲兒童進行調查,將他們分成了兩組,一組堅持每天閱讀,而另一組堅持每天玩益智遊戲,經過長達三年的堅持,結果發現玩益智遊戲的孩子智商測試的平均分數要比光閱讀的孩子高出20分左右,同時也發現孩子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更能夠刺激大腦
  • 據麻省理工研究表明: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閱讀」
    孩子1~6歲的時候,是大腦發育的啟蒙黃金期,每經歷一個階段,孩子的大腦發育會越來越成熟,為了早日開發孩子的大腦,很多家長都喜歡選擇通過「閱讀」來鍛鍊啟蒙孩子的大腦。可是根據麻省理工院最新的研究表明:「用閱讀來開發孩子大腦並不是最好的方法。」
  • 兒童益智遊戲推薦:四巧板,舒爾特方格……幫助孩子開發潛能
    世上遊戲千千萬,但是適合兒童玩的益智遊戲其實也並不是很多。對於小孩子們來說,遊戲不僅僅需要有趣,能夠在遊戲中使得自己得到成長,其實也是十分重要的。那麼接下來,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幾款這樣的兒童益智遊戲,幫助你的孩子開發潛能!
  • 風靡日本的IQ大百科,讓孩子著迷的益智遊戲,全面開發腦力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太過死板根據科學家研究發現,9-16歲的兒童的大腦的功能已經進一步發育成熟了。這意味著家長可以把對孩子的教育逐漸發展為說教的模式。家長沒能在孩子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空間思維和邏輯思維的鍛鍊,智力潛能的開發就會變得很艱難。這個階段的孩子非常在意自己的內心想法,要是家長和老師的教育太死板,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腦力開發就會變得被動,導致效果不佳。
  • 益智教具 | 動眼動手又動腦,看看你會不會「傷腦筋」?
    ※ 孩子總是坐不住,玩遊戲不到5分鐘,就去玩下一個※ 孩子遇到挫折,第一時間想著放棄,都不願意去挑戰※ 孩子現在讀二年級了,但是空間感特別差,在學習幾何空間題目時,都特別吃力針對孩子「專注力差」「容易放棄」「「空間感」「想培養孩子創造力」等等,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款益智教具「傷腦筋十三塊」。幫助孩子「玩物知志」,充分開發左右腦,提升空間想像力。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想要開發孩子大腦,並非只靠閱讀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也曾對幾十名3-6歲的小朋友進行觀察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在孩子聽故事和玩遊戲的時候,在玩遊戲時,孩子的大腦更加活躍。由此可見,孩子在玩遊戲的時候,大腦可以得到充分的開發。不同類型的益智遊戲,是輔助孩子認識世界的工具,孩子需要把手、眼睛、大腦結合起來,協助他們接觸和感知新奇的世界萬物。同時益智遊戲還能夠協調身體機能。
  • 豆瓣8.7《手工圖鑑》:玩物長志,優秀的孩子,從會玩兒開始
    可時至今日,我們也都明了,玩物是喪志還是長志,全都歸結於個人。著名作家劉墉先生就明確贊同玩物長志的說法,而從眾多成功的案例來看,培養優秀的孩子,還是要從會玩兒開始。從這件事裡,我們能看到一點,就是孩子沉迷自己所喜好的「玩物」——「追星」行為,確確實實帶來了不良後果。這樣的行為也該給家長敲響警鐘,可不能讓孩子「玩物喪志」!
  •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宋代孩童「玩物不喪志」的童年
    宴席上的賓客依次將籌投入壺中,然後以投中多少定輸贏,輸的一方飲酒作罰,這顯然並不適合兒童玩耍,但是隨著歷朝的不斷改進,投壺這一遊戲逐漸演變成了有著修身和娛樂雙重功能的遊戲,不僅適合成人的宴酣之樂,也能滿足孩童的戲耍之需。第三競技類遊戲,這類遊戲在宋代有著多種多樣的形式,不僅有前朝數代積累之精華,也有明顯的時代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