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原核生物還是真核生物,釋放因子都作用於A位點

2020-12-14 小剛娛樂圈

轉肽作用發生後,胺基酸都位於A位,P位上無負荷胺基酸的tRNA就此脫落,核蛋白體沿著mRNA向3』端方向移動一組密碼子,使得原來結合二肽醯tRNA的A位轉變成了P位,而A位空出,可以接受下一個新的氨基醯tRNA進入,移位過程需要EF-2,GTP和Mg2+的參加。

以後,肽鏈上每增加一個胺基酸殘基,即重複上述進位,轉肽,移位的步驟,直至所需的長度,實驗證明mRNA上的信息閱讀是從5』端向3』端進行,而肽鏈的延伸是從氮基端到羧基端。所以多肽鏈合成的方向是N端到C端。

無論原核生物還是真核生物都有三種終止密碼子UAG,UAA和UGA。沒有一個tRNA能夠與終止密碼子作用,而是靠特殊的蛋白質因子促成終止作用。這類蛋白質因子叫做釋放因子,原核生物有三種釋放因子:RF1,RF2t RF3。RF1識別UAA和UAG,RF2識別UAA和UGA。RF3的作用還不明確。真核生物中只有一種釋放因子eRF,它可以識別三種終止密碼子。

不管原核生物還是真核生物,釋放因子都作用於A位點,使轉肽酶活性變為水介酶活性,將肽鏈從結合在核糖體上的tRNA的CCA末凋上水介下來,然後mRNA與核糖體分離,最後一個tRNA脫落,核糖體在IF-3作用下,解離出大、小亞基。解離後的大小亞基又重新參加新的肽鏈的合成,循環往復,所以多肽鏈在核糖體上的合成過程又稱核糖體循環(ribosome cycle)

上述只是單個核糖體的翻譯過程,事實上在細胞內一條mRNA鏈上結合著多個核糖體,甚至可多到幾百個。蛋白質開始合成時,第一個核糖體在mRNA的起始部位結合,引入第一個蛋氨酸,然後核糖體向mRNA的3』端移動一定距離後,第二個核糖體又在mRNA的起始部位結合,現向前移動一定的距離後,在起始部位又結合第三個核糖體,依次下去,直至終止。兩個核糖體之間有一定的長度間隔,每個核糖體都獨立完成一條多肽鏈的合成,所以這種多核糖體可以在一條mRNA鏈上同時合成多條相同的多肽鏈,這就大大提高了翻譯的效率

相關焦點

  • 真核生物與原核生物
  • 黑藻屬於原核生物還是真核生物 黑藻本質是什麼生物
    黑藻屬於原核生物還是真核生物  黑藻屬於真核生物。真核生物,指的是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主要包括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動物界。黑藻不僅是實打實的真核生物,而且屬於高等植物。  黑藻,是水鱉科黑藻屬植物、多年生沉水草本。莖伸長,有分支,呈圓柱形,表面具縱向細稜紋,質較脆。休眠芽長卵圓形;苞葉多數,螺旋狀緊密排列,白色或淡黃綠色,狹披針形至披針形。  葉4-8枚輪生,線形或長條形,長7-17毫米,寬1-1.8毫米。
  •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Argonaute酶的主要區別
    這些亞科蛋白可以識別各種不同類型的小RNA分子,從而在各種小RNA沉默途徑中發揮作用。酶有明確的活性位點,與底物分子複雜地結合。這通常伴隨催化反應發生前的酶構象變化。對Ago酶來說,催化步驟需要插入一個「穀氨酸指」來形成插入式的催化構象,這種構象可以通過由兩個對稱的帶正電荷殘基提供的氫鍵網絡來穩定。
  • 乾貨 | 這可能是全網最詳細的真核生物基因結構
    3、反式作用因子是轉錄模板上遊基因編碼的一類蛋白調節因子,包括激活因子和阻遏因子等,它們與順式作用元件中的上遊激活序列特異性結合,對真核生物基因的轉錄分別起促進和阻遏作用:轉錄因子就是反式作用因子注意:轉錄因子TFII與TATA框位點結合,轉錄因子CTF結合CAAT框位點4、結構基因是編碼蛋白質或RNA的基因。
  • 原核生物轉錄的場所是哪裡 原核生物轉錄的場所在哪裡
    在我們的生活中,細菌無處不在,而且細菌的種類非常繁多,其中有一些細菌叫原核生物,細菌是我們肉眼看不見,但是在一些書籍中我們會看到它們的名稱。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原核生物轉錄的場所是哪裡。
  • 真核和原核生物DNA聚合酶核心考點
    西綜題型分析、考點分析、科目特點分析(馬哲中方法論的研究對象,找特點,找關鍵,找重點,找高分點)點擊連結仔細閱讀真核生物DNA聚合物DNA-pol α(引物酶)  DNA-pol β(修復)DNA-pol γ(線粒體DNA合成)  DNA-pol δ(合成後隨鏈、延長)DNA-polε(合成前導鏈
  • 日專家發現介於原核與真核生物之間的微生物
    新華網東京6月3日電(記者錢錚)日本科學家近日說,他們在日本伊豆諸島附近的海底發現了一種核膜不完整的微生物,它們可能是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進化過程中出現的「中間型」生物。  日本研究人員指出,原核生物沒有核膜和線粒體等複雜的細胞器,科學界普遍認為原始的原核生物經進化演變為複雜的真核生物,但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進化的具體過程目前還停留在假說階段。因此,對介於原核和真核生物之間的「中間型」生物的研究受到高度關注。  日本專家認為,此次發現的微生物具備「中間型」生物的特徵,如能得到確認,將為研究上述生物進化過程提供佐證。
  • 上海生科院解析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的新機制
    該研究揭示了染色質修飾與mRNA轉錄起始及加工的相互依存關係,兩者協同作用,以提高成熟mRNA及基因表達的水平。  生物體內編碼基因要正確執行其功能,需要經歷DNA的複製、轉錄和翻譯過程,即基因表達過程。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轉錄前水平調節是基因表達調控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mRNA前體的轉錄起始在表觀遺傳學水平上受到多種轉錄因子以及染色質修飾與重塑的調控。
  • 原核生物的啟動子與轉錄起始過程
    啟動子可以看作DNA上的一系列標誌,指示出轉錄的起點、解開雙螺旋的位點、RNAP以及各種轉錄相關蛋白的結合位點等等。根據這些信息,轉錄才能順利開始。原核生物的啟動子通常位於基因上遊(5』端),由幾段保守序列構成。在轉錄起點(TSS)上遊約5-10鹼基處有保守序列TATAAT,稱為Pribnow box或-10 box。
  • 人類首次人工合成真核生物染色體
    合成染色體難度不小  作為原核生物的代表,大腸桿菌更是早早被人攻破,很快成為最基礎的模式物種之一。浙江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信息學系主任陳軍教授說:「病毒、原核生物和質粒等,我們現在都已經能夠人工合成。」
  • 真核生物屬於古細菌嗎
    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誕生了一種被稱為內共生學說的生命起源假說,該學說認為,真核細胞中的線粒體和葉綠體等細胞器,起源於共生於真核生物細胞中(之內)的原核生物。線粒體起源於好氧性細菌,而葉綠體源於內共生的光合自養原核生物的藍細菌。新的研究表明,該假說可能進化為一個更激進的解釋。
  • 為什麼原核生物的染色體選用了封閉的環形DNA、而真核生物的染
    發現細胞失去了減數分裂產生後代的功能,讓人驚訝的是,原本以為單條線型染色體環化以後,會很難生存,沒想到還是活得比較好,而且並沒有端粒依賴的衰老。 首先,原核生物沒有細胞分化與細胞衰老,在條件適宜下靠一分為二繁殖,基因表達譜一成不變,細胞的壽命是無限的。而真核生物,一生要經過細胞分化與細胞衰老和個體發育、成熟、衰老與死亡,在這樣一個不斷變化的生命周期中,
  • 初二《生物》第十三章 第三節 原核生物界
    2.舉例說明原核生物人類的關係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二)能力目標:1.通過對細菌和整合生物細胞結構的比較,培養學生對不同類型生物的識別能力,以及概括總結能力。2.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釋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翻譯)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翻譯)   考點:  遺傳密碼的生物特性,氨基醯 -tRNA合成酶的催化活性及特異性,三種RNA在蛋白質合成中的功能;  原核生物翻譯起始的過程,真核生物翻譯起始的特點,原核生物肽鏈延長的三個步驟及延長因子的作用;  翻譯後加工的形式及意義;
  • 古菌的發現,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是生命的第三種形態
    在我們這個地球上,有著千千萬萬數不清的生命,每種生命都帶有自己的特徵,這些特徵是經過數十億年進化而來。全部生命組成了一棵巨大的「生命之樹」,在這棵樹上,每種生命都有自己的獨特位置,生命之樹的幹、枝、叉、梢等結構,表明各種生命在進化中的關係。
  • 北大西洋深海古菌:從原核到真核的橋梁
    2015年5月15日訊/生物谷BIOON/   科學家們普遍認為,20億年前,單細胞結構簡單的原核生物產生了結構更加複雜精細的真核生物。最終,這些真核生物不斷發展,形成了今天豐富的生物種類,比如真菌,植物,還有我們這樣的動物。然而,從原核到真核,這個轉變的具體細節仍然無法得知。
  • 古細菌,一種最古老的生物體,細胞起源於原核生物?
    據專家介紹,單細胞微生物與真核生物一樣,沒有細菌,細胞中只包含了細胞核和細胞膜。目前,我國研究所所認知的古細菌,與細菌有很大的相似之處,簡單來說,他們都缺乏細胞中的細胞核和細胞膜,因此在此種情況下,細菌可以到任何地方。目前,我們擁有了一種生命起源的假說,那就是細胞起源於原核生物。
  • 高中教材中的「原核生物」
    高考中每年都有涉及原核生物,為了方便同學們在題海訓練中能迅速和相應考題建立條件反射,在此總結高中生物常見的原核生物及考點
  • 這種「阿斯加德古菌」是真核生物的祖先,線粒體竟是「外來者」
    Imachi等人在《自然》(Nature)雜誌上撰文稱,一種被稱為「阿斯加德古菌」(Asgard archaeon)的微生物終於在實驗室中得到了培養,它可能有助於揭示早期真核細胞是如何進化的。阿斯加德是北歐神話中阿薩神族的地界,所有尊奉奧丁為主神的神明都居住在這裡。這一成果將有助於對迄今為止最接近真核生物的古細菌進行詳細的新陳代謝和細胞研究。
  • 早期生命演化的漫長過程:從原核到真核要多久
    後來隨著化石的不斷發現,這段時期又被統稱為前寒武紀,包括了冥古宙(生命出現之前)、太古宙(原核生命時代)和元古宙(真核生命時代)。從冥古宙、太古宙,到元古宙,地球生命經歷了生命誕生,從原核生命到真核生命,從單細胞生命到多細胞生命,從藻類到原生動物再到多細胞動物的漫長演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