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濱公安成功阻止多起電信詐騙 提醒廣大群眾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2020-10-03 漢濱公安

「要不是公安民警及時趕到,我可能真得上當受騙了!」家住漢濱區老城辦的劉女士至今想來都心有餘悸。

事情還要從9月25日說起。當日上午,劉女士接到一號碼為「+6080-6675129」的電話,對方聲稱是「國家通訊局」工作人員,因劉女士身份信息洩露,導致其名下一個電話號碼涉嫌犯罪活動,並要求劉女士添加對方QQ。隨後雙方通過QQ視頻聊天,對方要求劉女士關閉手機所有通知功能。正當劉女士按照對方誘導一步步進行操作時,安康市公安局漢濱分局東城派出所民警主動上門找到劉女士,告訴她遇到了電信詐騙。

原來東城派出所民警當日在開展「一警一點」扁平警務工作期間,接到分局指揮中心反電信詐騙緊急預警後,迅速前往劉女士家中進行核實勸阻。此時,面對半信半疑的劉女士,為了徹底打消她的疑慮,東城派出所民警將其勸到公安機關,並通知家屬到場。民警經耐心地講解電信詐騙手段伎倆,劉女士幡然醒悟,意識到自己確實遇到了電信詐騙,幸虧民警預警勸阻及時,制止了劉女士進一步掉入騙子精心設計的詐騙陷阱中。


自推行「一警一點」扁平警務工作模式以來,漢濱分局堅持「以打開路、打防並舉」工作方針,在全力開展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攻堅,持續不斷發起嚴打整治凌厲攻勢的同時,組織全體民警輔警深入包抓點位,全方位、多角度宣傳普及反電詐知識,進一步強化預警防範工作,切實維護人民群眾人身財產權益。

無獨有偶,近日,漢濱區某單位工作人員張女士也遭遇到電信詐騙。9月26日11時許,張女士在單位加班期間,突然電腦QQ界面提示有人加她為好友,並留言自稱是「局長」,張女士信以為真隨即添加了對方後開始聊天。「局長」告訴張女士因有事向領導轉帳但又不方便以自己名義轉,準備先向張女士轉帳9萬元現金後,再通過張女士轉給領導。張女士向「局長」提供了自己的銀行帳號,不久對方發來一張轉帳9萬元截圖,催促張女士立即到銀行給領導轉過去。張女士經手機查詢自己帳戶內並沒有收到9萬元,對方解釋說是跨行轉帳時間需要延遲2個小時,要求張女士先墊付9萬元。張女士滿腹狐疑,這時想起了近期漢濱分局民警到社區單位宣講電信網絡詐騙知識的場景,她立即打電話向局長求證事情真偽,局長告訴張女士自己從不使用QQ,更不可能讓她轉帳!


漢濱公安民警提醒:國慶、中秋節即將來臨,也是各類侵財犯罪案件高發時期,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銀行、公檢法機關、領導熟人對廣大人民群眾實施詐騙,希望大家提高警惕,捂緊自己的「錢袋子」。

電信詐騙總的來說就是以下四點:騙取信任、震懾和恐嚇、不斷洗腦、遠程轉移資金。詐騙手段千變萬化,遭遇詐騙時一定要保持清醒和冷靜。牢記以下幾點:

「三不一要」:不輕信,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簡訊;不透露,無論什麼情況不要向對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信息;不轉帳,絕不向陌生人匯款、轉帳;要及時報案,萬一被騙一定要及時報警。

「六個一律」:只要談到銀行卡一律掛掉,只要談到中獎一律掛掉,只要談到公檢法或領導幹部要求匯款的一律掛掉,所有簡訊的連結一律刪掉,微信不認識的人發來的連結一律不點,只要提到「安全帳戶」一律是詐騙。

騙子技能升級 防騙也要升級

廣大群眾記得擦亮眼睛 謹防中招

相關焦點

  • 漢濱分局及時勸阻兩起電信詐騙案件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10餘萬元
    「公安機關不會通過電話要求群眾配合資金審查和轉帳匯款,不會要求在網絡社交軟體上配合辦案,也不會向個人發送通緝令……」11月2日下午2點,在城區某銀行大橋路營業部,漢濱分局新城派出所「一警一點」扁平警務工作包抓民警正在針對冒充公檢法詐騙,向市民夏女士宣講辦案流程和不法分子實施詐騙的手法特點,提醒她提高警惕,千萬不要向所謂「安全帳戶
  • 不少僑胞上當受騙 中領館提醒謹防「英語」電信詐騙
    不少僑胞上當受騙 中領館提醒謹防「英語」電信詐騙
  • 緊急提醒!近期東至網絡詐騙案件頻發,已有多人上當受騙
    近期,東至縣分別出現數起以購買遊戲插件、冒充網購客服、網絡投資、返利等為由實施網絡詐騙的案件,侵犯了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東至警方提醒廣大民眾要增強防範意識,以防上當受騙。二、案件分析1、網絡詐騙類警情被害人多為年輕人,一般具有網購經驗,有閒暇時間和賺錢欲望,嫌疑人利用簡單的刷單方式,以較低的投入門檻和較高的回報來誘惑被害人。2、電話詐騙類警情嫌疑人事先通過非法途徑獲取事主的基本信息,然後冒充單位同事,利用事主的信任,以有急事、借錢等理由誘使事主轉帳匯款。
  • 教育、公安部門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警惕招錄「陷阱」 謹防上當受騙
    以往這個時段,也是各類涉高考招生詐騙的高發期。「花錢進名校」「內部有指標」「提前發獎學金」等各式騙法經常上演。近年來,隨著技術發展,不法分子詐騙手段不斷翻新,一些招生詐騙甚至披上信息化的外衣。教育、公安部門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切實提高警惕,增強防範意識,提防招錄「陷阱」,謹防受騙上當。
  • 教育、公安部門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 警惕招錄「陷阱」 謹防上當受騙
    以往這個時段,也是各類涉高考招生詐騙的高發期。「花錢進名校」「內部有指標」「提前發獎學金」等各式騙法經常上演。近年來,隨著技術發展,不法分子詐騙手段不斷翻新,一些招生詐騙甚至披上信息化的外衣。教育、公安部門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切實提高警惕,增強防範意識,提防招錄「陷阱」,謹防受騙上當。
  • 警惕電信詐騙黑手伸向出入境領域!
    最近,一些不法分子冒充公安機關工作人員,給護照持有人打電話進行電信詐騙,其詐騙方式是:稱護照持有人所持護照有涉嫌偽造或非法使用或有非法出入境記錄等情形,要求到公安機關接受調查,並要求添加所提供的QQ號或連結網址等,如按要求添加QQ號或連結網址,則護照持有人會被竊取相關信息,上當受騙、遭受損失。
  • 招錄「陷阱」多?教育、公安部門提醒謹防上當
    2020高招 【招錄「陷阱」多?教育、公安部門提醒謹防上當】高考結束,考生查分、填報志願和高校錄取在即。以往這個時段,也是各類涉高考招生詐騙的高發期。「花錢進名校」「內部有指標」「提前發獎學金」等各式騙法經常「翻新」上演,甚至披上信息化的外衣。教育、公安部門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切實提高警惕,增強防範意識,提防招錄「陷阱」,謹防受騙上當。
  • 教育、公安部門提醒:警惕招錄「陷阱」 謹防上當受騙
    以往這個時段,也是各類涉高考招生詐騙的高發期。「花錢進名校」「內部有指標」「提前發獎學金」等各式騙法經常上演。近年來,隨著技術發展,不法分子詐騙手段不斷翻新,一些招生詐騙甚至披上信息化的外衣。教育、公安部門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切實提高警惕,增強防範意識,提防招錄「陷阱」,謹防受騙上當。
  • 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警惕招錄「陷阱」謹防上當受騙
    以往這個時段,也是各類涉高考招生詐騙的高發期。「花錢進名校」「內部有指標」「提前發獎學金」等各式騙法經常上演。近年來,隨著技術發展,不法分子詐騙手段不斷翻新,一些招生詐騙甚至披上信息化的外衣。教育、公安部門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切實提高警惕,增強防範意識,提防招錄「陷阱」,謹防受騙上當。
  • 警惕!玉溪今年電信網絡詐騙案1322起
    我市警方提醒廣大群眾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確保個人財產安全。今年1至9月,全市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立案1322起,與去年同期相比多537起,立案同比上升68%,並出現了新的趨勢和特點。此外,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很多人宅在家中辦公、求學,對網絡的依賴加大,不法分子利用這一情況行騙,案件由此高發,詐騙成功率也較之從前大大提高。問如何才能防止上當受騙?
  • 臨沂多地公安、鎮政府發布緊急提醒
    11月1日,我市多地發布重要提醒,臨報融媒記者為您進行了梳理,在此提醒廣大市民,要擦亮眼睛做好防範,謹防上當受騙。提醒各單位及廣大群眾提高警惕,務必認真核實相關信息,以防上當受騙,如遇不法分子進行詐騙行為,請及時報警。臨報融媒記者提醒市民和各單位的工作人員,涉及轉帳、匯款等,務必通過電話等途徑核實對方真實身份。交流中,可以委婉詢問對方一些問題,比如單位的人或事,核實對方身份。嚴格遵守請示匯報制度,養成多了解、多核實、多匯報的工作作風。
  • 嵐皋公安110緊急止付,成功為群眾挽回3萬元損失
    2020年11月9日晚,嵐皋公安局指揮中心110接警臺接到群眾遭遇電信詐騙報案後,迅速啟動緊急止付程序,為被害人挽回損失30000餘元。當日20時許,嵐皋縣公安局110接到報警:城關鎮一雷姓居民遭電信詐騙數萬元。
  • 謹防高招詐騙,石獅公安支招了
    各式騙法經常上演近年來,隨著技術發展不法分子詐騙手段不斷翻新一些招生詐騙甚至披上信息化的外衣教育、公安部門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切實提高警惕,增強防範意識提防招錄「陷阱」,謹防受騙上當▾有些考生及家長辨別能力不強,容易上當受騙。
  • 【防詐騙】提高防範意識,遠離電信網絡詐騙!
    【防詐騙】提高防範意識,遠離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分子作案手法翻新層出,千方百計編造各種虛假事實進行詐騙犯罪,從最初的「中獎」、「消費」虛假信息,發展到「綁架勒索」、「電話欠費」等虛構事實詐騙,甚至冒充電信工作人員、公安民警詐騙,欺騙性非常大,識別很困難,沒有接收過詐騙信息的群眾非常容易上當受騙
  • 不法分子冒充領導實施電信詐騙,謹防上當受騙!
    由於該居民前幾天剛在微信群內看到原陽警方發布的有關冒充領導、熟人電信詐騙的預警提示,遂向單位領導核實,發現是有人冒用其領導微信暱稱和頭像實施網絡電信詐騙,遂果斷拒絕轉款從而避免了上當受騙。警方提示:近日,冒充領導、熟人的網絡電信詐騙案件頻發,請廣大人民群眾一定要提高警惕,接到領導或熟人的借款、要求轉款等信息後一定要核實清楚,切勿輕信匯款。
  • 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提醒謹防新一輪電信詐騙
    新華社巴黎12月7日電 中國駐法國大使館7日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提醒在法中國公民謹防新一輪電信詐騙。  公告說,近期多名在法中國留學生遭遇詐騙,經濟損失嚴重。不法分子主要以假冒中國駐法使館工作人員、國內公安機關辦案人員、快遞公司員工等方式實施電話詐騙,誘導受騙人匯款。
  • 我省多地公安部門緊急預警
    警方提示:請廣大人民群眾提高警惕意識,不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只要涉及到轉帳匯款,不管是誰都要核實身份,不要因為對方是領導就放鬆警惕,因為你對領導的信任和懼怕,正式騙子成功的關鍵!切記不輕信、不轉帳!犯罪分子- -般通過不法途徑獲取機關單位、企業、學校、醫院通訊錄及部門架構後,仿冒領導的微信頭像及名稱添加愛害人為好友,再以自己不方便為親友生意轉帳等為藉口,要求受害人代為轉帳或向其「借錢」,實施詐騙。請廣大職工、群眾提高警惕、加強防範,謹防上當受騙。
  • 警惕招錄「陷阱」 謹防上當受騙
    以往這個時段,也是各類涉高考招生詐騙的高發期。「花錢進名校」「內部有指標」「提前發獎學金」等各式騙法經常上演。近年來,隨著技術發展,不法分子詐騙手段不斷翻新,一些招生詐騙甚至披上信息化的外衣。教育、公安部門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切實提高警惕,增強防範意識,提防招錄「陷阱」,謹防受騙上當。
  • 「雙十一」來了 謹防電信詐騙 昆明警方給您「支幾招」
    同時,結合近年來人民群眾參與度較強、關注度較高的「雙十一」網絡商品促銷活動(以下簡稱「雙十一」),梳理相關案例及電信網絡詐騙類型,提醒廣大群眾警惕騙局「陷阱」,注意購物安全,謹防上當受騙。截止目前,全市共破獲電信詐騙案件1363起,同比上升186.95%,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316人,同比上升161.63%,有力打擊各類電信詐騙違法犯罪活動。在各家銀行的支持和配合下,全市公安機關成功止付涉案帳號8911個,止付金額2.42億元;成功凍結涉案帳號19963個,凍結金額3.75億元。
  • 【提醒】網絡電信詐騙常見的十種「坑」須警惕!
    【提醒】網絡電信詐騙常見的十種「坑」須警惕!大家要提高防範意識,不要輕信他人,識別下列十種常見的網絡電信詐騙形式,不給犯罪嫌疑人可乘之機。一、發布卡號讓人「打款」詐騙犯罪分子通過簡訊群發器隨機發送簡訊「請把錢打到這個***銀行卡上,銀行卡號為:******」,受害人如果正在銀行辦理匯款業務或當時確實有轉帳業務,極易被騙上當,往新帳戶上轉帳人民幣,之後發現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