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福林媽咪
作為一個新晉的二胎寶媽,小福林每天去上學後,我最主要的任務就是陪著妹妹玩了。昨天去了趟母嬰店,想給孩子挑點玩具,發現一歲內寶寶的玩具種類非常有限,有點滿足不了我這個老母親的需求。
店員解釋說,一歲以內的孩子還不會玩兒呢,店裡沒有多少,最多的就是這樣的搖鈴禮盒,一般是給看望剛出生的寶寶送禮用的。看來看去,各種禮盒內的玩具都差不多,除了造型不太一樣,基本上也沒有太大的差異。
其實,寶寶一歲並不是不怎麼需要玩具,因為一歲內嬰兒的各種感官在不斷發育,需要有各種顏色、形狀、聲音、材質的客體來刺激寶寶,達到感官和大腦及四肢的發育。
而且寶寶1-12月各個階段的發育重點是不一樣的,玩具的選擇也需要根據寶寶的需求來做決定,簡單的一套搖鈴玩具是不夠的,月齡小了玩不了,月齡大了孩子又不感興趣了,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寶媽會覺得,玩具買了也沒用,孩子不愛玩。
更重要的是,光買來玩具可不夠,爸媽要能夠引導孩子使用「玩」,這樣玩具才能起到它應有的作用。
1-12月的寶寶在動作發育各個階段都需要什麼玩具?
0-2個月:聲音玩具和視覺訓練玩具
寶寶出生後視力還沒有發育完全,太遠的東西看不清楚,而且只能對顏色的區分能力也不強,所以非常喜歡黑白卡片,對人臉也有非常大的興趣,對緩慢移動的東西也非常有興趣。可以買一些黑白的視力卡片來讓寶寶觀察,或者就在寶寶身邊,讓寶寶研究媽媽的臉他就會津津有味。
因為這時候寶寶睡眠時間比較多,主要是躺在床上或搖籃中,醒來也比較安靜,可以買一些可以懸掛的床頭鈴,這樣寶寶就可以自己玩兒了。
床頭鈴的懸掛,要注意不能離寶寶太近,大一些的要離孩子70釐米,小一些的可以低一點,但也不要低於40釐米。
也不要掛在寶寶眼睛正上方,免得寶寶不得不隨時看它,引起視覺疲勞、對眼等問題。
0-2個月也是寶寶聽力發育的重要時期,加上孩子視力發育的不夠完全,孩子辨別周圍環境一個非常重要的憑藉就是聲音,所以周圍有人說話的時候,孩子也會變現的非常感興趣。
一般玩具都有聲音功能,這也是對孩子一個很好的刺激,或者可以買一些聲音為主的玩具,比如撥浪鼓搖給孩子看。不過寶寶玩具買的時候注意,音樂聲音不宜太大,如果有燈光的話,也不宜太強太雜。
3-4月齡:嬰兒健身架
俗話說三翻六坐,三個月的寶寶就不甘心乖乖躺在床上了,會開始自己學習踢打、扭動、翻身,之前的床頭鈴孩子可能已經「看膩了」,可以給孩子安排一個嬰兒健身架,引導孩子進行鍛鍊,能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
3-4月也是寶寶抓握能力開始發展的時期,這時孩子還抓不住太小和太大的東西,可以用一些各種材質的能捏的小球,讓孩子的觸覺得以發展,並且引導孩子多用小手去抓握東西。
5-6月齡:洗澡玩具
5-6個月寶寶能抓住的東西會變得更多,手手也抓握也更有力,還會喜歡把玩具丟出去,以獲得控制感,所以儘量選擇耐摔的玩具。
這個階段還可以讓寶寶享受一下洗澡的樂趣,洗澡的時候在澡盆裡放上小黃鴨等可以浮起來的玩具,孩子會覺得非常有趣,和玩水結合起來,孩子會愛上洗澡,
也讓洗澡遊泳對嬰兒的有利影響更好的發揮。
其次,這個時候寶寶開始長牙,容易牙齦發癢,可以準備一些有牙膠作用的玩具,不怕孩子抓到東西都往嘴巴裡放。
7-9月齡:有聲掛圖
7-9個月,孩子此時已經活潑的不行了,喜歡在床上或地上爬行,也開始牙牙學語。
所以可以提供一些能跟著跑的、可拖拉的玩具,引導孩子鍛鍊爬行,促進肌肉發育,同時在運動的時候鍛鍊體質。
這個手寶寶會喜歡複雜一些的玩具,洋娃娃、布書他也會很喜歡,你會發現孩子好像已經能聽懂大人說的很多話,所以複雜玩具可以刺激寶寶智力的發育。
有的寶寶9個月的時候就能「啊啊」的說話了,所以可以多和孩子用語言交流,孩子能聽得懂,還可以給孩子買玩具電話,他會非常喜歡,還會模仿大人打電話。
有聲掛圖也可以買了,它能夠讓孩子體會到互動的快樂,大人合理的引導,也能讓孩子學會認幾個圖形也語音,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
10-12月齡:積木玩具
接近1歲時,是寶寶學習走路的關鍵階段,把孩子放在地上,他就可以藉助周圍的沙發、柜子等自己站起來,並且沿著走。
這個階段可以給孩子準備那種推著走的學步車,注意周圍環境的安全,環境中一些尖銳的物品一定要清除,保證地面平整不要有磕絆的東西,防止寶寶摔倒。
另外,一些成套的玩具會更得孩子的芳心。比如積木、小瓶子小盒子、小火車模型等。
重要的是,這些玩具需要大人陪孩子一起玩,而不是把玩具扔給孩子讓他自己玩。比如積木,孩子能搭的造型有限,遇到困難的情況也比較多,寶爸寶爸要幫孩子開發更多好玩的玩法,孩子對玩具的興趣才能更好的延伸,創造力才能有機會發展。
1歲以內是寶寶身體智力發育的高峰期,帶娃需要更多的遊戲內容,買玩具不是主要的,而是給孩子充分的鍛鍊機會,高效的陪伴孩子,可以藉助玩具,但不是買來玩具扔給孩子就算完了,更不是扔給孩子一個手機就完了,高效陪伴提供早教,才是對孩子負責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