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研究者認為,7歲將踏入人生第一道門檻,那一個7歲的孩子應該知道什麼呢?研究人員總結出了69條關於7歲內孩子應該擁有的認知清單。
而一個孩子的認知程度不僅僅體現在,他能夠得到很多知識,更重要的是具備「舉一反三」的能力,因此孩子認知需要從小培養。
對於1歲以內的寶寶而言,孩子的認知能力體現在「精細動作」方面,可能有些寶媽不理解。精細動作主要指的是孩子的手部操作能力,比如寶寶的拿、握、捏等細微動作。
如果2歲之前能夠訓練好,那對孩子今後的手腦協調能力是一個很大的幫助,也更容易促進寶寶的智力發育,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聰明。
如果你家孩子在每個階段都做得很好,那麼恭喜寶媽,孩子大腦發育得很健康,只需要按照孩子的年齡一步一步來即可。
科學研究表明,寶寶在4歲之前,是大腦智力發展的關鍵階段,此時孩子需要調動更多的感官,來認識多元化的世界。
因此父母可以藉助一些輔助手段,來鍛鍊孩子的「精細動作」,提升孩子的認知水平。
1)讓孩子分類收拾衣服或玩具
孩子到一歲的時候,就能對顏色、大小有一定的理解了,所以寶媽可以讓孩子自己收拾玩具,將玩具按照顏色或是大小進行分類,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而且孩子在收拾物品的過程中,體驗到更多的快樂。
2)運用積木和插片來輔助孩子
對於一些優質的建構玩具來說,它們可以很好地提升寶寶的認知,比如積木或是插片,讓孩子堆積出不同的形狀,既能增加孩子的認知,又能鍛鍊孩子的眼手協調能力。
由美國引進的《我的第一套認知禮物書》,是一套自主翻翻書,裡面共有20本,每本書中都包含著適合2歲以內寶寶的知識百科。
同時這些書還可以當作積木,讓孩子疊高高,而且裡面還搭配著朗朗上口的詩歌,作為寶寶認識世界的一座橋梁,調動孩子更多的感官,來體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