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肉在山東有著非常高的人氣,德州扒雞、臨沂炒雞,都是鼎鼎有名的特色菜,不管是街邊小店,還是宴會餐廳,雞肉類產品絕對是必備菜,在山東還有「無雞不成宴」的說法,走進沂蒙山區,道路兩邊的炒雞店,足有幾百家之多,是名副其實的爆款單品,因色澤紅亮,鮮香醇厚,價格親民,受廣大食客青睞,山東炒雞目前主要有三大流派:萊蕪炒雞、臨沂炒雞、棗莊辣子雞,哪個地方炒雞最好吃?網友都吵翻了,有人說臨沂,有人說棗莊,你認為呢?
臨沂炒雞
臨沂炒雞的規模比較大,只要進入臨沂地界,就能看到一些炒雞招牌,其實也有一些人氣店鋪,雖然老字號談不上,但也引領過一段時間,炒雞最早出現在80年代,早起創始人付澤明先生,經營一家飯館,主營就是炒雞,食材都是「笨雞、山地雞」,平時吃松子、喝山泉水,在荒山野嶺養長大的散養蒙山土公雞,這種肉質本來就筋道,再加上獨特的秘制手法,一時間突然火了,來吃飯的人絡繹不絕,雞皮簡直就是橡皮筋,勁道!味道鮮辣,超級棒,味道也是相當好。
由於店中沒有女服務員,全是男服務員,遊客戲稱全是「光棍」,於是光棍雞也就慢慢流傳開了,全市幾乎老少皆知,還多次被中央、省、市領導稱讚為炒雞一絕,這下真是不得了,臨沂光棍炒雞,聲名遠播,名聲也越來越大,很多遊客紛紛前來,點名要吃。
在瘋狂了一陣子之後,光棍炒雞的店鋪越開越多,其實大多數不正宗,而且招牌大致相同,搞得食客也難分辨,究竟哪一家才是正宗,正宗的炒雞,必須用沂蒙山本地散養雞,雞塊呈醬赤色,有濃鬱的草藥香味,色澤紅亮、汁寬味濃、鮮香醇厚、藥香濃鬱。
要論價格來說也不算貴,一份炒雞就是一隻整雞,一般160左右,這還是小店的價,要是大店,同樣的要200以上,因為雞的成本高,而且是貨真價實,比平常的蛋雞、肉食雞,不知道強了多少倍。
沒有一隻兔子能離開四川,沒有一隻鴨子能離開武漢,沒有一隻雞能離開臨沂,據統計數據,臨沂炒雞一天能消耗掉4萬隻雞,這比一個南方城市一周的消耗量還多,而且一點也不誇張,來吃過的都說好。
萊蕪炒雞
萊蕪炒雞以其味醇、質樸、實惠的風格,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食客,吃萊蕪炒雞成了當今萊蕪餐飲市場上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用的也是散養雞,在萊蕪人的眼中,酒席餐桌上必須有雞,寓有大吉大利之意,也表示對客人的尊重。
萊蕪炒雞,採用散養的優質萊蕪黑公雞為原料,經過名廚精心炮製而成。其色澤紅潤、營養豐富、味美醇香、吮指回味,味道一等一的好吃,比較遺憾的是,由於萊蕪合併於濟南,近段時間出現了落寞,不知該叫濟南炒雞,還是萊蕪炒雞,一時間還沒拿定主意,現在的萊蕪,已經從地圖上消失了,無法定位,但真正的美味還留在其中。
棗莊辣子雞
棗莊每年都舉行辣子雞文化節,已經舉辦了三屆,雞肉經過長時間炒、燉,仍舊保持彈性,絲毫不柴不老,雞塊本就入味充足,又掛滿了濃稠的湯汁,辣中有香、辣而不過,吃起來滿頭大汗,卻欲罷不能,令食客流連忘返,在棗莊,吃席的時候,辣子雞經常是最後一道壓軸大菜。
整個山東幾乎很少吃辣,而放眼整個中國,吃辣的省份又多分布在南方,可唯獨在棗莊這個地區,是無辣不歡,其中就有辣子雞的功勞,濃烈、鮮豔、色香味俱佳的辣子雞,深受當地人喜愛,棗莊有先見之明,已經成功申請了「辣子雞之鄉」,在旅遊業的帶動下,已經漸漸超過了臨沂和萊蕪,但從味道上來說,還是與臨沂炒雞、萊蕪炒雞,不分伯仲。
雞香飄十裡,客坐十裡外。
到底哪個能評為山東炒雞界的「老大」,還不得而知,網友們為此可吵翻天了。
這三種雞除了第二種是清淡的口味之外,其餘二者都是以麻辣為主的,但微妙之處,又各有不同,你心中認為哪一種才正宗呢?
僅供參考、收藏轉發,謝謝點讚
我是食味菜譜,熱愛美食,每日更新家常菜和麵食的做法,關注我每天學習做菜,總會給你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