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江風箏,活起來!|多面體

2020-12-15 南方新聞網

  「這是靈芝,待會會有師傅教你怎麼做」,在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暨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封開站啟動儀式現場開設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陽江風箏』」展位前,阮權正在給圍觀的家長和小朋友展示製作「靈芝風箏」的精湛技藝。作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陽江風箏項目省級傳承人,他表示能在南粵古驛道舞臺上展示陽江風箏,將有助於風箏文化的推廣。

  本期視頻,記者來到封開現場,聽阮權介紹陽江風箏的獨特魅力。

.

  陽江風箏的精髓

  本年度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已舉辦四站,「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陽江風箏』」展是每站賽事文旅體展示區的必備項目。

  「陽江風箏」展位由廣東省風箏協會牽頭搭建,現場雖沒有鑼鼓喧天的熱鬧,但卻是最精緻的展位之一,掛滿了各式各樣的風箏,力求將陽江風箏文化的精髓最大限度地展示出來。

  除了向遊客推廣陽江風箏文化,展位還提供風箏製作體驗,阮權和幾位老師傅就坐在那裡專注地製作風箏。嫻熟的技藝,保證他們能一邊精確地完成風箏製作的每一個步驟,一邊解答群眾的疑問。

阮權現場給小朋友演示陽江風箏製作

  「靈芝風箏是陽江風箏的精髓」,只見阮權用小刀小心翼翼地把粗約5毫米的竹條削至約2毫米,再用酒精燈將竹條加熱至彎曲,然後用線繩和膠水連接成特定形狀的架子,「這就是靈芝」,阮權介紹道。

  陽江風箏製作技藝包括扎制骨架、裱糊蒙面、彩繪美化和調試放飛四步,阮權熟練地完成了第一步。風箏製作世家出身的阮權八歲開始跟隨祖父、父親學習製作技藝,至今已有五十年的風箏製作和放飛經驗,他更希望越來越多年輕人能繼承這門古老的技藝。

阮權製作「靈芝」

  事實上,阮權所說的「靈芝」風箏,已被評為世界風箏十絕,也是南派風箏的代表作。

「靈芝」風箏上的彩繪,精美絕倫

  「靈芝」風箏結構獨特,頂端架有藤弓,迎風起飛時,會發出「譁譁」的聲響,宛如樂器鳴奏。除此以外,在「靈芝」風箏上面的彩繪也豐富多樣,精美絕倫,花草鳥獸等元素最為常見。陽江風箏項目2006年被列入廣東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省風箏協會也借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舉辦的東風,在文旅體融合的大舞臺上讓陽江風箏文化發光發亮。

  讓非遺文化活起來

  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封開站作為中國農民豐收節的系列活動,在上演精彩賽事的同時,更呈現了一系列體現農民素質、展現農民新風貌的文體旅活動,讓廣大農民與所有參與者一起在全民健身中享受豐收的喜悅。

  精彩君了解到,大賽從2016年舉辦至今,一直致力於打造成為較具影響力的文旅體融合平臺。大賽上一站在陽山舉行,舉辦地學發公祠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著「廣東省華僑建築規模之最」的美譽,大賽的舉辦則進一步助力粵北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活化利用。封開則藉助賽事舉辦契機,古道公園、兩廣源流文化館正式揭幕,以多種元素展示瀟賀古道、茶船古道的悠久歷史。組委會用定向越野這一潮流時尚的運動與南粵古驛道擦出火花,為文化遺產保護注入活力。

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現場「陽江風箏」展位

  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產生的綜合效應獲得了外界的高度認可,廣東省風箏協會希望抓住機遇,不遺餘力地在大賽舞臺推廣陽江風箏文化。「以前,我們的推廣基本都在學校裡進行,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拓寬了我們視野,通過體育+的模式更好地讓我們歷史悠久的風箏文化傳播出去」,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精彩君。

  事實上,在廣東省體育局指導下,廣東省風箏協會從2013年成立至今,始終堅持以傳播風箏文化為宗旨,提高風箏運動這一項老少皆宜的民間傳統文化體育活動的群眾參與度,因此他們做了大量的推廣工作,「每年我們都會舉辦十幾場陽江風箏進校園活動」,協會負責人介紹道,「協會還連續6年協助陽江市人民政府成功舉辦『陽江市風箏文化節』,還成功舉辦了五屆廣東省風箏錦標賽,以及各類大型風箏賽事,推動廣東省風箏項目及全民健身運動的普及和發展,打造特色品牌體育活動。」

  【出品】南方新聞網

  【文/圖/視頻】朱江偉

相關焦點

  • 中國風箏之鄉陽江,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一個充滿童趣的地方
    小時候用報紙糊上竹篾拖著長長尾巴的「土」風箏跟陽江這些精雕細琢的風箏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陽江風箏不僅不需要尾巴,而且色彩豔麗,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甚是奪目。這些都是陽江風箏傳承人、民間藝術家所做,仔細觀察會發現,陽江風箏特點是講究對稱,形狀靈感多來源於生活和神話傳說。
  • 梁治昂:做陽江風箏非遺傳承的引路人
    陽江風箏作為南派風箏的代表,精湛的製作工藝一直在業內享有盛譽。作為陽江風箏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的梁治昂,在風箏製作上守正創新,力推風箏製作技藝進學校、進課堂,有效推動了風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陽江風箏非遺傳承人 梁治昂:陽江風箏是傳統風箏,我們一定要把傳統基礎打好夯實好,我們才能在傳統基礎上提高,在製作工藝和材料方面進行創新。
  • 陽江靠譜風箏秀直播大賽有效方法
    陽江靠譜風箏秀直播大賽有效方法,南方網通目標:以服務提升價值,做中國受信賴的網絡服務提供商。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風箏需要得到保護和發展。賽事期間,組委會將邀請省內風箏專家在湘江風光帶邊開壇講課,著重講述中華民族的風箏歷史、風箏文化,並現場教授如何自製風箏,傳授放飛風箏的技巧,有興趣的市民朋友還可以現場來個風箏DIY。
  • 風箏江湖門派之爭
    風箏也有江湖門派?令人眼花繚亂的風箏派系,一篇帶你梳理。之前的文章中,小編帶大家回顧了風箏的悠久歷史,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風箏江湖上的眾多門派——風箏派系!山東濰坊作為中國民間風箏的起源地,製作風箏的歷史悠久、技藝高超,早在清代就已經成為了風箏的重要產地,被稱作世界風箏之都。濰坊風箏工藝精湛,選材講究,博採眾家之長,極具地方生活氣息。濰坊風箏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魯蝶」與「蜈蚣」,即胡蝶形狀的風箏與蜈蚣狀的串式風箏。除此之外,各種吉祥圖案、歷史人物、花鳥魚蟲也都是濰坊風箏內容的一部分,可以說是極其豐富和多樣了。
  • 假期趣陽江,開啟研學親子奇妙之旅
    近日,由陽江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指導推出的「假期趣陽江」研學親子奇妙之旅活動正式啟動,圍繞陽江海上絲綢之路、風箏、漆器、刀具、紅樹林、大海沙灘等特色文化旅遊資源,組織了一批中小學生及家長組成親子體驗團,感受陽江傳統文化之精深,見識民間工藝之魅力,親身體驗非遺技藝製作,開啟了一次別開生面、高品質的研學親子旅程,增長見識,增進孩子與家長間的溝通及情感。
  • 在陽江的山海之間,圓一場亦師亦友的親子研學之旅!
    近日,陽江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推出了「假期趣陽江」研學親子奇妙之旅活動,組織了一批中小學生及家長組成親子體驗團,在隨行媒體見證下走進陽江,了解海上絲綢之路、漆器、風箏、小刀等陽江特色文化,體驗傳統文化的精深,見識民間工藝魅力,親身體驗工藝製作過程,完成了一次別開生面的、高品質的研學親子之旅。
  • 這裡是南方最大的風箏基地,果然名不虛傳
    在風箏藝術千年的延續之中,中國形成了風箏的「五大流派」,其中陽江、濰坊代表著中國南北風箏實力最強者,也是最有可比性的兩個流派,於是中國風箏行業便有了「南有陽江,北有濰坊」的共識。廣東陽江風箏已有1400餘年的歷史,陽江背山面海,曠野遼闊,到處都是天然的放飛場。 每逢九·九重陽,秋高氣爽,正是紙鷂放飛的最佳時節,放風箏便成了民間最興盛的賽事。
  • 濰坊風箏藝人張效東讓風箏「動」起來
    上世紀90年代末,張效東在傳統風箏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和創新,用普通的竹子做成齒輪、風輪等,利用齒輪的機械原理,發明了動態風箏,使得濰坊風箏在藍天白雲下越飛越高。近日,記者來到位於寒亭區楊家埠的張效東工作室,聽他講述動態風箏背後的發展故事。
  • 龍獅、粵劇、風箏……中華文化瑰寶在職校「爭奇鬥豔」
    在陽江,不同種類的風箏有著不同的文化內涵,尤其是「靈芝風箏」和「龍頭百足風箏」,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隻風箏內含大乾坤,陽江風箏追求的是放飛效果,故製作水平精湛,特別是動態風箏的製作工藝,包含了空氣動力學、風力動力學等原理。
  • 悠遊山海城,暖冬陽江行
    為推廣陽江冬季文化旅遊資源,促進陽江文旅消費,2020年11月13日,由陽江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的「2020陽江文化旅遊(廣州)推介會」在廣州舉行。本次推介會以「山海之城 自在陽江」為主題,現場發布了「全域旅遊看陽江」十大主題線路,推出了「陽江冬季旅遊十大亮點」,推廣了「陽江十大美食」。
  • 四天三晚,帶你玩轉不一樣的陽江
    喜歡過北國的雪也喜歡南方的海喜歡過北國的風也喜歡海邊的浪閘坡大角灣陽江海陵島大角灣放風箏,泡溫泉 路線:賓館- 陽江 風箏館-關山月故居- 陽西 雞乸郎村- 陽西 鹹水礦溫泉上午在陽江市吃完早餐之後,可以去南國風箏館體驗做風箏,隨後在南國風箏場放風箏。
  • 當風箏節紛紛按下了暫停鍵
    中國的風箏節起源於唐朝,主要分布在濰坊、陽江等地。大多數東南亞國家也有風箏節,舉辦的時間幾乎延續全年。 日本各地諸多的風箏節也在陸陸續續加入暫停的隊伍:「相模大風箏節」「白根大風箏節」「座間市大風箏節」.....風箏愛好者武藤真和表示,沒有了風箏節,會更想通過放風箏來活躍氣氛。
  • 到陽江去!山雄海闊 食美物豐
    本次推介會以「山海之城 自在陽江」為主題,現場發布了「全域旅遊看陽江」十大主題線路,推出了「陽江冬季旅遊十大亮點」,推廣了「陽江十大美食」。推介會展示了陽江的風採,海陵島、南海Ⅰ號、大角灣、十裡銀灘、珍珠灣、沙扒灣、凌霄巖、春灣石林、陽江風箏、陽江漆藝、陽江小刀、陽江豆豉等極具陽江本土特色的自然與人文景觀和旅遊商品受到了大眾的喜愛。
  • 陽江:親子手工製作風箏活動人氣旺
    作為漠陽風箏文化系列活動之一的親子DIY風箏製作活動,是免費為家長和孩子提供親手製作風箏的平臺。今天一大早,就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到市區鴛鴦湖廣場,參加親子風箏製作活動。上午九點多,記者來到市區鴛鴦湖廣場的活動現場,看到場地內已經有很多家長和孩子圍坐在桌前製作風箏,有的家長正在和小朋友一起給風箏上的圖案上色,有的家長則在一旁指導小朋友動手在風箏上繪畫,其樂融融
  • 「箏」情相約,冬季到陽江來看海
    本次推介會現場發布了"全域旅遊看陽江"十大主題線路,推出了"陽江冬季旅遊十大亮點",推廣了"陽江十大美食"。活動旨在促進陽江文旅消費,提振陽江文旅復甦復興,順應文旅業界直接面向市民的營銷需求,通過"走出來"的線下推介形式,近距離地與目標遊客進行面對面的溝通,讓更多人了解與見識陽江文旅的特色,切身感受自在陽江的文旅魅力。
  • 陽江:山海有情,幸福之地
    攝影/陳碧信一在陽江面朝大海陽江位於廣東西南,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區之間。陽江一線是中國亞熱帶的終點。熱帶與亞熱帶分界線從陽江向西橫穿大陸。陽江之南,美麗的海陵島,因建有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而聞名,而這裡的港、澳、島上的宋碑,藏著南海的許多故事。
  • 5天暢玩陽江,感受小眾海灘魅力
    這一次,我把自己的陽江之行詳細整理了出來,總結成了一份攻略,希望能幫到大家~說起來,我已經很久沒寫攻略了,但真的是因為太喜歡陽江了。陽江這個城市,很多人聽說過它是因為800多年的宋代古沉船「南海一號」。作為廣東省的轄地級市,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城市,陽江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並且山海兼有,風光秀麗。擁有中國十大最美海島、首批國家級海洋公園海陵島,擁有國家地質公園凌霄巖為代表的陽春山水,非常難得。
  • 悠遊山海之城 暢享自在陽江 江門日報記者提前探路,為市民帶來周邊...
    因緊靠粵港澳大灣區,且有著便捷的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和動車高鐵線,陽江成為許多江門人周邊遊最喜愛的目的地之一。近日,由新華網、《南方日報》《江門日報》、廣東電視臺等18家媒體和網絡大咖組成的採風團,以「全域旅遊看陽江」為主題,走進陽江,開展為期5天的採風活動。作為採風團的一員,本報記者提前為遊客打探「自在陽江全域旅遊」線路,為江門市民提供周邊遊攻略。
  • 廣東陽江瑞豐鳳凰繽紛城啟動招商 冠軍溜冰場等進駐
    (贏商網記者報導)廣東陽江,是以刀具、風箏聞名的城市,毗鄰珠三角,扼粵西要衝,但從其商業地產現狀來看,還停留在小型零售商店、功能單一的傳統百貨和分散的超市,落戶的商業模式已無法滿足當地消費者日益旺盛的多元化需求。
  • 廣東陽江旅遊必去的五個海濱景點,滿視野的藍色,美到窒息
    陽江位於廣東省西南沿海,是漁業大市,海洋漁業資源豐富。陽江依山臨海,自然風光秀麗宜人,擁有水碧沙淨的濱海沙灘、千姿百態的巖溶景觀、溫潤怡人的溫泉等資源。陽江風箏獨樹一幟,有「北有濰坊,南有陽江」的「南國風箏之鄉」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