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人生有三寶:醜妻、薄地,還有一個是什麼?

2021-02-08 譽家裝飾

農村俗語,是老一輩人留下的智慧的結晶,於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語句中蘊含著深刻的道理,不管是做人、生活,還是生財之道,都有一定的意義。今天我們要來了解的這句,可能很多在農村長大的朋友也沒聽過,「人生有三寶:醜妻、薄地……」,下面就一起來看下,這第三寶是什麼。

農村俗語「人生有三寶:醜妻、薄地,」還有一個是什麼?

這是流傳在河北地區的一句順口溜,三寶是「醜妻,薄地,破棉襖」。表達了農耕時代窮苦人最簡單的願望:希望能娶個老婆有個熱炕頭,有幾分薄地,有過冬禦寒的破棉襖,安安穩穩的過日子。

一寶,醜妻。這裡所說的醜妻,字面意思是說,自己的妻子不一定非要多麼的漂亮,只要是娶回家好好的過個日子就行,過去年代,真正長得好看,漂亮的妻子,萬一讓有錢有勢的人盯上了,那可能就惹來麻煩了,窮人又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妻子,所以說娶老婆相對醜點更沒人惦記。

二寶,薄地。河北農村的老人們經常說,家有良田千頃,不入薄地三分。在民不聊生的年代,良田太多,反而給家庭招來事端,常被有權有勢的人把良田奪去,還不如只有三分薄地,不求大富大貴,讓一家人得到溫飽就好。

三寶,破棉襖。這裡所說的破棉襖,指的是過冬禦寒的衣物,其實這裡的破棉襖也並不是指過於破舊的衣服,畢竟誰都想穿新衣服,這裡說的是衣服不必過於華麗,只要能夠禦寒就行,免於受凍。

過去年代,有了這三樣便足夠了。

老人們留下來的這句話:要想日子過得好,醜妻薄地,破棉襖,在今天社會告誡後人,不忘初心,做人做事一定要低調,切不可太過於張揚,記住過去的苦,珍惜今天的甜。對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你認為,這最後一「寶」是什麼?看看大家怎麼說:

@坐在七樓釣小魚

我覺得最後這一寶是「年老的爹娘」。家裡有老人在,就有了主心骨。父母,是世界上那個最疼愛自己的人。子女再大再老,上面有老人,總還是個孩子。無論外面是颳風下雨還是電閃雷鳴,回到父母身邊,都會得到父母的關心呵護。父母在,這個世界就永遠有溫暖。年老的父母就像舊棉襖,形雖陋,卻能禦寒。

@七月流火

醜妻,薄地,破皮襖,到什麼時候都沒有人惦記,沒人偷,沒人搶,總是自已的東西,總會陪在自已的身邊,就是寶貝。這是窮苦人,社會上弱勢群體的安身立命的寫照,也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舒

早時候的農村俗語:「醜妻近地家中寶」沒有第三個。還是過去自己開荒種地的時候。為什說「醜妻近地」是家中的寶呢?醜妻,(過去也是量人看家而嫁,也不象你想像的那麼醜陋)醜妻實誠,心地善良,一心一意和夫家過日子,不嫌夫家貧窮,有禮有節,屋裡外頭的活都能幹,管家顧家,對老人孝敬,對孩子管理無微不至,討人喜歡。

近地:離家近,出家大門就進得,少耽誤活。不論是春種夏管還是秋收都比地離家遠的要快些。所以過去人就總結留下了這隻有上句沒有下句「醜妻近地家中寶」的半句俗語。

@倚欄聽風

醜妻、薄地、…第三可能是破棉襖。個人理解破棉襖:不在乎新舊,溫暖就好。三寶泛指此生不求大富大貴,但願家庭溫暖、平安、和睦,妻賢子勤、孝,丈夫心安。

@熠熠古客

我聽說關東山有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也聽說過醜妻近地家中寶這個俗語,除了醜妻近地外,沒聽說第三寶是啥。

總結:作為現代人來看,這話多多少少有些彆扭。因為時代在變,人們的生活條件、生活需求也在變。很多人批評這種思維的荒謬之處。但是站在農民的角度上,這種想法就很合理了。過去農民是社會的最底層,能夠娶個媳婦成個家又有幾畝薄田保證生存,就已經很不錯了。根本沒有挑三撿四的資格。這句話也表現了他們面對生活的實用主義態度和積極樂觀、知足常樂的人生態度。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人有三寶,醜妻、薄地,還有一個是什麼,你知道嗎?
    比如這句俗語:人有三寶,醜妻、薄地,還有一件先不說。 是不是完全和我們現代的價值觀有所不同呢? 我們現在的年輕人,娶妻子都想是給靚麗的女子,當然最好是白富美的那種,但是鄉村的俗語卻是醜妻是一寶,這是不是非常的奇怪,當然第二寶,是在鄉村有塊簿地,現在看來在鄉村有簿地,在某些地區確實沒錯算是一寶,但是一些地區薄地的作用不明顯。當然現在有些人來說並沒有當成一寶, 而為何古人會這樣總結呢?我們可以分析一下。
  • 農村老話:「人生有三寶,薄地、醜妻、破棉襖」,啥意思?
    只說真話的農民公眾號農村老話:「人生有三寶,薄地、醜妻、破棉襖」,啥意思?對於農村的朋友們來說多數人如今的經濟狀況已經走向了富足,還是由於近端時間的政策補給的功勞,如今對於農村的各種福利在當地幹部的努力之下,也逐步落實到應得的位置上,現在農村的經濟正在向更好的狀況發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長期的農耕經濟下,營造出的濃厚氛圍沒有被遺棄,一些風俗以及俗話作為其主要表現形式被保存下來。
  • 古人講:「家有三寶,白頭到老」,指的是哪三寶?來看看說的對嗎
    「家有三寶,白頭到老」,這是描述日常生活的一句俗語。表意上的解釋,是說如果家裡有「三寶」,那麼夫妻之間,就可以相形見絀,白頭到老。那這個「三寶」到底是什麼三寶呢?實際上是「醜妻、薄地、破棉襖」,請跟隨作者一起去了解有關內容。
  • 農村俗語家有三寶,瘦田,醜妻,破棉襖,你知道啥意思不?
    農村的俗語多種多樣,那是農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總結,雖然聽起來不怎麼好聽,但是當你理解之後,你就會發現農村人民的智慧,是來源於對實踐生活的總結。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這幾句俗語,就是來源於農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句俗語?你知道是啥意思嗎?
  • 農村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指的是哪三寶,有什麼意思?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指的是哪三寶,有什麼意思?農村老話也叫俗語。俗語是我們中國的文化傳統,一般在農村流傳甚廣。在農村生活的人,不管是老人還是年輕人,都可以張口說上幾句。
  • 農村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你知道三寶指的是哪三樣嗎?
    農村人常說:「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意思是如果家裡有三樣「寶貝」,夫妻之間就可以和睦相處,最終白頭偕老,你知道「家有三寶」說的是哪三樣寶貝嗎?下面就來看看這「三寶」指的是什麼?如果是醜妻放在家裡就不會有這種擔心了。就算放到現在也是一樣,如果是結婚的話,一個漂亮的女孩是你喜歡的,一個普通的女孩卻很喜歡你,你會怎麼選擇?其實這個問題也曾困擾著很多人,就是愛與被愛之間該怎麼選擇。如果選擇你愛的人,一定會付出很重的代價,結婚後你也要處處讓著她,討好她,這樣的婚姻會很累。
  • 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到底指的哪「三寶」?你家有沒有?
    受中國很多傳統思想的影響,俗語在農村和鄉間一般都會廣為流傳。而這些俗語其實都是老祖宗們智慧的結晶,經歷了千百年,依然深刻無比,是古人對於日常的一些經驗總結。寥寥幾個字,卻教會了我們應該如何做人,或者在日常的生活當中需要注意一些什麼,少走哪些彎路,也寄託著老祖宗們對我們的諄諄教誨和殷切希望,期望我們的人生路可以越走越精彩。
  • 農村俗語講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老祖宗看人的方法有些獨特
    下面我就給您們講解下,這句農村俗語,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你們就知道,這句農村俗語,講的確實是非常在理的。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是什麼意思很多人一看家中寶,這三個字,就以為是自己家裡的錢財或者貴重的物品等,總之就是很值錢的東西。這種說法也不能講是全錯的,但這種說法和後一句只看門前草,是不能成呼應。
  • 三大寶、四大苦、四大喜、四大綠,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農村的一些俗語是他們在長期的生活中積累下來的生活經驗,這些俗語包括了做人的這裡,為人處事的方式,農作物的種植等等,雖然很多現在逐漸被人遺忘了,但是保存下來後人們仔細一分析竟然還覺得有幾分道理呢。農村有一句話,三大寶、四大苦、四大喜、四大綠,大家都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三大寶是哪三寶呢?薄地、醜妻、破棉襖。在以前的農村經濟非常落後,薄地只能滿足一家人的基本生活,但是對於過去的農村人來說就已經相當滿足了,只要是自己勤勞的勞作,家人們一年的吃飯問題就基本解決了。
  • 農村老人常說的三大寶,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農民有其另類的智慧,用他們特殊的文化來教育後代。農村老人的嘴裡經常冒出的話語,乍聽之下沒什麼,細品之後很有學問,堪稱是經典。
  • 農村俗語:家有三寶不富也旺,是哪三樣,你知道嗎?
    在鄉村生活中,我們從小就可以聽到各種意義深遠的俗語。這些俗語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幫助了我們也教會了我們,很多人生經驗和處世道理。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但是有一些俗語,如果就聽幾個詞,並不很清楚它到底含義是什麼,比如這句「家有三寶,不富也旺」。
  • 「世間三寶,醜妻薄田破棉襖」,人醜多讀書
    每次相親都是煎熬,感覺是一個自取其辱的過程。那麼長得醜的人該怎麼辦呢?俗話說:"人醜就應該多讀書",這句話雖然調侃味兒十足,但是不能忽視它的現實性。個體心理學有個觀念,每個人都會有自卑感,人因為自卑,才追求卓越。
  •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留下來了很多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而且字字珠璣,句句屬心。這農村俗語又分為很多種,有涉及生活的、有關於健康的、有了解氣象的、還有關於為人處世的。因此來說,這些農村俗語也是五花八門,各種原因都有,這對於我們後人來說自然有很大的幫助。而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關於老人和少年健康的農村俗語。而老祖宗認為,老人是以後是否要長壽,少年知否以後會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這和自身的養生是差不多的。
  • 農村俗語「救急不救窮」到底是什麼意思?背後的含義堪稱人生哲理
    我國農村有很多文化,由於地域遼闊,每個地區的文化也大不相同。其中,農村俗語眾多,它是警示世人們的一種「工具」,沒錯,在筆者看來農村的很多俗語就是工具,方便記憶,還能時刻提點人們。而今天筆者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救急不救窮」這句農村俗語的真正含義,它背後又蘊藏了怎樣的玄機?農村俗語「救急不救窮」光從字面解釋,就是我可以幫助你一時,幫助你著急的時刻,但是不會一直幫助你,更不會因為你窮而去幫助你。其實這只是非常淺層的意思,其背後蘊藏著很大的人生哲理,待我細細與你分享。
  • 農村俗語「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還有一個是誰,感覺好有道理?
    農村俗語「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還有什麼?民間流傳了這麼多農村俗語,我的態度就是理性對待,有些俗語在現在的生活中依然適用,還有的俗語與現在生活是完全相悖的,不用理會。對於這句農村俗語,原話是:「人有三不親,姨父姑父和舅媽」,這句話的意思也很簡單,就是說在自己家這些親戚裡面,排一下遠近親疏的順序的話,姨夫,姑父,舅媽的關係都是排在後面的。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 農村俗語「頭髮硬而粗,一生很辛苦」,有什麼講究,說的對嗎?
    農村俗語「頭髮硬而粗,一生很辛苦」,有什麼講究,說的對嗎?關注農村生活,了解更多的農村趣事。相信對於農村俗語而言,很多人都有聽過一些。而這些農村俗語其實是老人們在農村生活中總結的一些生活和經驗,那麼所以大多數都和天氣特徵和種植田地有關,當然還有一些俗語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是什麼意思,放現在還有道理嗎?
    改革開放後,流行一句話:「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今天在農村流行的俗語,便是經歷了漫長的時間檢驗,人們口口相傳下來,所以退一步說,儘管俗語不如詩歌般優美,但在這種簡單的話語中,卻包含了真理。主要在農村,文化底蘊不高,文字駕馭能力不強,但對於人生經歷都有著自己一定的感觸,就能用簡單的言語表述下來,今天看來,還是非常接地氣的,就像這句:「男凹女凸,不寡就孤」,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
  • 醜妻近地家中寶?那些娶了「醜妻」的明星們,如今都成了人生贏家
    老話說,「醜妻近地家中寶」。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意思來看其實就很好理解,「醜妻」也就是指醜媳婦兒,不過一般醜妻都很賢惠,因為長得醜放在家裡放心,不用擔心她有外遇;「近地」是指離自己家很近的田地,幹活方便,自己能看得到,不怕別人搞陰謀奪去。如果世人都明白這個道理,那麼也就不會出現「喝藥賊快」的武大。
  • 農村俗語:人生過了三十歲,三不動來三不碰,啥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在農村是件很幸福的事,這裡雖然沒有城市那麼繁華熱鬧,但農村的環境優美風景怡人,鄰裡之間的關係相處的非常和睦,農民們的生活也很豐富多彩,尤其是到了傍晚的時候,大家都會從家中走出來,三五成群的聚在大街上嘮家常,這個過程中就會有人說一些農村的俗語老話,以下這幾個農村俗語不知道你們聽過嗎
  • 農村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說的什麼意思?有什麼典故?
    農村人在講道理時總會說上幾句俗語,這些話在城裡人看來並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農村的朋友卻在耳濡目染中也會跟著說上幾句。這些俗語雖然看起來並沒有什麼意思,但正所謂話糙理不糙,每句諺語的背後都有著相關的民間傳說和風水上的解釋。而這些俗語概括了農村人的生活百科,包羅著萬象的大千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