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救急不救窮」到底是什麼意思?背後的含義堪稱人生哲理

2020-12-25 農家小新

我國農村有很多文化,由於地域遼闊,每個地區的文化也大不相同。其中,農村俗語眾多,它是警示世人們的一種「工具」,沒錯,在筆者看來農村的很多俗語就是工具,方便記憶,還能時刻提點人們。

而今天筆者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救急不救窮」這句農村俗語的真正含義,它背後又蘊藏了怎樣的玄機?

農村俗語「救急不救窮」光從字面解釋,就是我可以幫助你一時,幫助你著急的時刻,但是不會一直幫助你,更不會因為你窮而去幫助你。其實這只是非常淺層的意思,其背後蘊藏著很大的人生哲理,待我細細與你分享。

筆者很小的時候,村裡有一戶人家,男的常年打牌賭博,導致家裡一貧如洗。而女人與小孩根本無法阻止男人的行為,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家裡越來越窮。直到有一次,男人在外又輸了錢,可是他小孩生病了,很嚴重,於是來我們家借錢。其實我們家與他並不算親,只不過同在一個村裡。

在農村,我們平日裡自己家裡有什麼困難,或者需要什麼幫助,一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自己家人。比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只有當這些人沒有幫助的條件之後,再去尋求外援的幫助。然而,我們村的這戶人來找我們家借錢,著實奇怪的很。

後來才得知,他自己的親兄弟姐妹都不肯借錢給他,只因早前借過的都沒還。他有一個親戚就對我父母說過一句話:「借錢給他那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況且別人只救急不救窮,他死性不改,哪怕有再大的困難也是活該。」看到這裡,我瞬間就明白了他為啥會找我們家借錢的緣故了。原來,這一切只因他在自己的親戚面前,已經失去了信任,已經得不到幫助,所以才有這一舉動。

我們從這件事中,是不是能大致明白「救急不救窮」這句話的意思呢?其實啊,這句農村俗語也是在告誡人們,萬事還得靠自己。你有個什麼急事的時候,別人可以幫助你一把,但是常年需要別人的幫助,換做是誰,也是只會越來越厭惡你,遠離你。

在我國農村,俗語文化還有很多,但是我卻最喜歡「救急不救窮」這句。這句話是農村當地文化的象徵,是當地農村品德的傳承,把文化與良好品德融入在這句小小的農村俗語中,以供後人牢記於心,

看到這裡,我們不得不說,一句小小的農村俗語,其背後蘊藏的堪稱人生哲理啊!

現如今的農村也非往日的農村能相提並論,除了部分設施跟城裡還所有差距外,很多地方都遠遠超過了城市,尤其是居住的舒適性。在農村,有清新的空氣,健康的食物,農民們農忙之際下下棋,嘮嘮嗑,聊聊家長裡短也其樂融融,幸福感是城裡人無法比擬的。

好了,對於今天筆者與大家分享的農村俗語「救急不救窮」,你了解了嗎?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俗語:「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啥意思?
    來源:哲學閱讀(ID:zxyd22)俗語「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是老輩人長期生活中的智慧結晶,在現在看來仍有借鑑意義,這句話流傳上千年來人們一直對此推崇備至,那這句暗含深意的俗語,到底有怎樣的道理呢?
  • 農村俗語:「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值得讓人深思!
    農村俗語:「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值得讓人深思!俗語是一種比較口語化的語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運用到。它是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摸索不斷總結出來的,通俗易懂很容易被大家記住。俗語常常被大家稱為常言,俗話。
  • 農村俗語常講:「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是什麼意思?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體會到現在很多俗語都流傳不廣了,比如說今天講的一句「笑貧不笑娼」,一般人都只知道前半句話,都是流傳了前半句,那後半句「救急不救窮」你又知道嗎?其實這些俗語雖然是老一輩人一代一代傳下來,但很多是沒有書面記載的,一般都只是口頭相傳,這樣的情況下讓很多有知識的年輕人都不願意聽這些老人言了,所以現在的俗語也是越來越少了。
  • 俗語「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三和二到底什麼意思?有理嗎?
    其中普及最廣,使用率最高的無形文化遺產,無疑是民間俗語。所謂民間,老百姓也,代表千千萬萬的勞苦大眾;俗語者,通俗易懂,口口相傳,俗而難登大雅之堂,反而不用受到限制和禁錮,讀起來朗朗上口,易記易懂,更能廣而傳播。雖然稱為俗語,但實際上這些句子背後潛藏著的哲學道理,正是中華文化底蘊的呈現,就算是在現代社會中,很多俗語依然適用。
  • 俗語: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是何意?老祖宗的諄諄教誨別不聽
    俗語: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是何意?老祖宗的諄諄教誨別不聽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也遇到過借錢方面的問題,就算你沒找別人借過錢,別人也會找你借錢,是不是什麼人找你借錢你都會借給他呢?而下面這一句俗語就是告訴我們關於借錢這一方面的知識,「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從字面意思來看,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借給別人錢時,有三種情況是能借的,有兩種情況是不能借錢給別人的。能借的三種情況是什麼呢?
  • 俗語:「借三不借兩,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古人的警世良言
    俗語:"借三不借兩,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古人的警世良言雖然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可以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當人們在需要錢的時候往往都要找身邊的朋友拆借。可是當我們身邊的朋友來找我們借錢時,我們到底是借還是不借呢?
  • 農村俗語「救急不救窮,幫笨不幫懶」,你是怎麼看待這句話的?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都說現在的借錢是大爺,要錢的是孫子,很多人都會認為既然是自己借來的錢,那什麼時候高興什麼時候還錢。很多人就算是有錢都不會去還錢,這樣一來曾經的朋友也會因為錢財的矛盾而鬧出了感情糾紛。正因為如此農村才有了「救急不救窮,幫笨不幫懶」的俗語,意思很明顯,對於那些借錢消費、坐享其成的一群人不能借錢。真的是這樣嗎?老王和老朱原本是一對非常好的朋友,兩個人之間從小就相互認識。但老王的家庭環境相比之下更好一些,但老朱在生活上並不是很富裕。兩個人之間因為借錢而反目成仇,還是因為老朱借了老王2000元的事情。
  • 常說:救急不救窮,其實下句才是精華,老祖宗的諄諄教導
    常說:救急不救窮,其實下句才是精華,老祖宗的諄諄教導以前人們的生活條件很差,而且沒有我們現在這麼先進的科學設備,人們要是想記錄一件值得紀念的事情,通常情況下都會去買一些竹簡,紙張在那個時候賣的很貴。人們為了更加方便地傳誦一些有意義的東西,於是把這些東西編進俗語當中,還有成語。成語和俗語字數都比較少,但成語裡面的典故很多,大家理解起來很不容易。俗語就不一樣了,它通俗易懂,只要大家用心品味,便會發現它背後的含義。
  • 俗話說「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什麼意思?老祖宗經驗之談
    以往社會生產力水平低,社會文明的傳播只能靠口口相傳、人際傳播,此時俗語諺語就顯得尤為重要。就是這些諺語,承載著人類文明的發展。現在我們所說的這句俗語,正是老祖宗文化的體現。"借三不借二,救一不救窮",這句話大家都應該聽過,那到底是什麼情況下可以借,什麼情況下不可以借?咱們今天一起來看看分別是什麼情況,別怪老祖宗沒有提醒你。
  • 民間俗語:男抖窮,女抖賤,你聽過完整版的麼?背後有什麼含義?
    文/思源民間俗語:男抖窮,女抖賤,你聽過完整版的麼?背後有什麼含義?如今很多地區都加速了城市化的進程,所以這種帶有地方特色的話就很少有人在說了,不過在廣闊的農村地區它們還是很受歡迎的,可能很多人還不了解,俗語其實就來源於生產和生活,因此農村才是它們真正的根據地。
  • 農村俗語:「手毛窮,腳毛富」,是什麼意思?農村人告訴你
    文/丁簡農村俗語:「手毛窮,腳毛富」,是什麼意思?農村人告訴你一提起農村,大家都知道農村人的觀念比較保守,農村有很多我們熟悉的俗語,大家在平時生活中,經常會聽到這些俗語,在我們的談話中也經常會引用這些俗語,在農村我們經常聽見農村人說這句俗語:「手毛窮,腳毛富」,很多人就不理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 農村俗語「人怕老來窮,稻怕寒露風」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人怕老來窮,稻怕寒露風」是什麼意思?農村老人有三怕:一怕沒錢二怕有病三怕子女不孝順。莊稼也有三怕:一怕乾旱無雨,二怕高溫高溼,三怕寒風霜雪。農村老話,有對人生教訓的感慨也有對農桑經驗的總結。「人怕老來窮,稻怕寒露風」包含的意義更大,把人生的感慨和農桑的總結都完美地概括了出來。這句俗語原話各地應該有很多的版本。
  • 農村俗語:「寒門難出貴子」到底是什麼意思?背後是農民們的無奈
    農村俗語有很多,而今天筆者想跟大家分享一句農村俗語:「寒門難出貴子」。這句農村俗語只有短短的6個字,背後卻有無數農民們的辛酸與無奈,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且「寒門難出貴子」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 農村俗語「井深槐樹粗,街寬人情淡」,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的俗語,比如說「飽諳世事慵開眼,會盡人情只點頭」,這就是老於世故,明哲保身的含義!在農村,有很多的俗語,大多富有哲理,需要人仔細揣摩,比如說「備席容易請客難」,操辦酒席無非是花錢多少的事,但是要想請到貴客可就難了!
  • 農村老話常說「人窮少喝酒、人富莫沾賭」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老話常說「人窮少喝酒、人富莫沾賭」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在我們國家不管是現代還是以前古代,在農村的民間就一直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農村俗語和老話。而在這些無數的俗語老話當中,有著很多的俗話和老話描述著我產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為人處世的原則。
  • 農村老人常說,「不幫三忙,不吃三飯,不花三錢」,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有著不少口口相傳的俗語,這也農村人處世的習慣,相信很多農民朋友都聽過農村老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不幫三忙,不吃三飯,不花三錢」的農村俗語,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筆者認為,這俗語還挺有道理的。下面就一起來理解一下這個俗語的意思吧!
  • 救急不救窮,也許並不是你理解的那樣,其實是這個意思
    有句俗話說:「救急不救窮。」意思就是說你可以去幫助因突發意外而困難的人,不要去幫助長期困難的人。這種說法真的正確嗎?又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正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每個人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都有可能遇到各種挫折。
  • 農村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其博大精深、內涵豐富,涉及人情世故、諸事宜忌、農事生產、土木建設等方方面面。農村修房建屋的講究,村裡人基本上都抱著寧可信其有的態度。以農村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來說,它揭示了什麼道理?
  • 農村俗語「窮不走難,富不去敗」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含義?
    農村俗語「窮不走難,富不去敗」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含義?關於這句老話,其實還有另外一種類似說法,可能會更比較貼切一些!因為在北京地區,清朝時劃分為東西南北四片區域,並住著不同社會階層的人群,因而根據各自區域的人群特點就會呈現為「東富西貴,南窮北賤」的說法,為此,當一個人窮困潦倒時,就可以有一句忠告「窮不走南」,而當人們富裕時,也有一句忠告「富不去北」!可能時間久了,人們就會有不一樣的解讀看法,故而也可以說成「窮不走難,富不去敗」!
  • 農村有句俗語:「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
    農村有句俗語:「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在農村裡,一般七八十歲以上的老人都是有多個兒女的,而聰明的老人在對待自己子女時也是一碗水端平,而這也凸顯出老人的智慧。可是人多了啥人都是有的,在農村裡還有一些老人對待兒女則是不平等的,有的老人疼愛大兒、有的老人喜歡小兒,也是正是因為這樣,也導致一些兒女們頗有微詞。但是來說,老人這樣的做法卻是錯誤的,除了挑起兒女們的事端之外,當然還有一個說法,就是俗語說的:「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那麼這句俗語有道理嗎,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呢?李子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