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話說:「救急不救窮。」意思就是說你可以去幫助因突發意外而困難的人,不要去幫助長期困難的人。這種說法真的正確嗎?又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
正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每個人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都有可能遇到各種挫折。如果因為突發意外,作為親朋好友伸出援助之手當然是應該的。
就像十幾年前我老家有一人開超市,因超市突發火災,所有商品被燒毀,並且他們室內放有多個煤氣罐,煤氣罐爆炸後把房屋也炸毀了,所幸沒有人受傷。
這次意外可以說讓這一家人損失慘重,但是這家人並沒有因為這次意外一蹶不振。他們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扒掉炸毀的房屋,幾天後就建起了一所簡易的房子。很快超市又重新開業,而進貨錢則是由親朋好友借給他們的。
而親朋好友之所以選擇在他家遭受那麼大的微機還要幫助他們,是因為他們一家人一直非常照顧自己的親友,和四周的鄰居也相處得很好。
他們因火災而變得貧困,這是一種突發意外。這就是所說的「急」,但是他們不會選擇就這樣聽從命運的安排,而是依然勇敢地面對生活。親朋好友正式知道這家人的本性,所以才願伸出援助之手。
而救窮為什麼會遭到別人的反對呢?
之前報導過明星孫儷資助過一個學生上學。該學生因家庭貧困,實在負擔不起學費。孫儷得知情況後願意資助其學費及生活費。但該學生不懂得感恩,不停的向孫儷要求增加資助自己的金錢數目。後來發展到向孫儷要錢買一些奢飾品等。
後來孫儷得知情況後,果斷放棄資助該學生。而該學生看到不會再有人資助自己,於是在網上聲討孫儷。這就顯得該學生太不懂得感恩,並且索求無度。
其實別人幫助我們,無論大小事,我們都應該感恩。而不是覺得別人為我們做什麼事情是應該的,這是一種思想上的貧窮。
窮並不可怕,物質上的缺乏可以通過積極勞動來獲取。但思想上的貧窮,甚至思想上的缺陷,則很難改變。
所以我認為救急不救窮這個窮字,並不是一味的犯指經濟上的貧窮,更多的是指思想上的貧窮。
如果你幫助了一個人,別人不懂得感恩,反而指責你為他做得少,想必每個人心裡都不會舒服。
很多人選擇幫助別人與否,大多數取決於這個人平常的表現。如果你在危難時別人沒有對你伸出援助之手,我們首先應該想到的是自己平常是否有做到位,然後再思考別人是否把情分做到位。
對於這個事情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評論,大家一起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