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是何意?老祖宗的諄諄教誨別不聽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也遇到過借錢方面的問題,就算你沒找別人借過錢,別人也會找你借錢,是不是什麼人找你借錢你都會借給他呢?答案當然不是,畢竟錢對於我們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我們借錢給別人,首先就是看這個人的信譽好不好,如果借錢不還,那肯定就不會再有下一次了。
當然除了信譽問題,我們還是要分情況,也就是借錢的原因,畢竟錢這種東西,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不是想借就能借的。而下面這一句俗語就是告訴我們關於借錢這一方面的知識,「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從字面意思來看,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借給別人錢時,有三種情況是能借的,有兩種情況是不能借錢給別人的。
能借的三種情況是什麼呢?首先我們來說說第一種:孩子上學缺錢時借錢,一直以來孩子的教育問題都非常的受重視,不論是在農村還是城市,不論這個家庭有多貧困,他們都會送孩子們去讀書,因為只有孩子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們才會有美好的將來,所以如果是因為孩子學費方面的原因借錢的,我們是可以借的,畢竟這是他們人生的關鍵。
這第二種情況就是借錢治病,我們永遠都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人生有很多事情都難以預測,比如天災,又或者是人禍。對於一個經濟狀況原本就不怎麼好的家庭來說,一場突發的大病無疑是雪上加霜,如果是因為這個原因借錢的,我們是可以借的,這樣也是救別人於水火之中,別人對你的大恩大德也會銘記於心。
這最後一種則是辦紅白喜事的錢,紅白喜事在對於一個家庭來說也是一等一的大事,而在農村,則是要邀請親戚朋友左鄰右舍來吃宴席,那肯定要花不少錢,所以如果是因為這個原因借錢的,也是可以借的。
說完「借」,我們再來說一說「不借」,用這個錢去做違法犯罪的事時我們不能借,我們這樣非但沒有幫到他,反倒成了幫兇。還有一種情況我們上面也提到過,那就是借錢不還的人不能借,這樣只會有去無回。
而俗語的下半句相信大家也大致猜到了,「救急不救窮」的意思就是說對於那些急需用錢的緊急情況我們是可以借給他的。人們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對於經濟貧困的家庭,我們不可能一直給予援助,這樣也根本改變不了現狀,我們真正應該做的是教會他們掙錢的辦法,讓他們自己改變經濟狀況。
說了這麼多,大家是不是也更加清楚了關於借錢方面的各種情況,我們應該怎麼做呢?不得不說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處事細節還是挺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