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救急不救窮,其實下句才是精華,老祖宗的諄諄教導

2020-12-14 葉三說

常說:救急不救窮,其實下句才是精華,老祖宗的諄諄教導

以前人們的生活條件很差,而且沒有我們現在這麼先進的科學設備,人們要是想記錄一件值得紀念的事情,通常情況下都會去買一些竹簡,紙張在那個時候賣的很貴。但竹簡想要長期保存是比較困難的,時間一長記錄在上面的字就會模糊不清。

人們為了更加方便地傳誦一些有意義的東西,於是把這些東西編進俗語當中,還有成語。

成語和俗語字數都比較少,但成語裡面的典故很多,大家理解起來很不容易。俗語就不一樣了,它通俗易懂,只要大家用心品味,便會發現它背後的含義。

每一句俗語都是古人寶貴的生活經驗,它可以讓我們後人少走一些彎路,就算以後遇到了挫折大家也不至於束手無策。

還有的俗語可以幫助大家預測即將要發生的事情,比如那些關於節氣的俗語。農村俗語對我們後人來說是十分有益的,我們應該利用好這筆寶貴的財富。

接下來筆者給大家帶來的就是一條俗語,說的是「救急不救窮」,其實這句俗語還有後半句,更是精華所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我們先來看前半句,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沒有人可以處理好自己的所有事情,不需要任何人的幫助。所以,每個人都一定會遇到某些緊急的事情,又因為自己的能力有限,所以只好向別人尋求幫助。

這樣的情況是常見的,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會重複扮演求助者和施助者這兩個角色。當被人遇到了麻煩,需要我們伸出援手的時候,我們最好幫助他們,並不是因為擔心自己以後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陷入同樣的境地。

更多的是因為我們的一個小小的舉動就可以被別人從痛苦的深淵拯救出來。但是,當那些一直貧窮的人向你尋求幫助的時候,你就需要多考慮一下了。當然,這並不是說不讓你去幫助那些人,只是你應該事先考慮清楚他們為什麼一直缺錢,是真的處於困境中還是因為他花錢大手大腳。

如果是前者,你可以去幫助他,作為一個善良的人自然要樂於助人了。但這個人若是後者,就沒有必要借錢給他了,無論你有多少錢,都無法滿足他的貪慾,他找你借完錢很有可能再向別人借,他借了這麼多錢能換得起嗎?

當然不能,於是你會陷入要帳要不上的情況,與其擔心這樣的結果,倒不如一開始就不借給他。

我們再來談談俗語的後半句,它就是「幫笨不幫懶」,一個人不聰明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個人懶。懶惰自古以來就是人們十分厭惡的品行之一,可以說它是導致一個人處於困境與泥潭的元兇。我們無法改變自己的智商,但智商是可以彌補的,如何彌補?

當然就是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當別人學習的時候你當然不可懈怠,但別人娛樂的時候呢?你若是仍然學習,那你就有機會趕超別人,若是你和別人一起玩,那你永遠不能超越別人。要是一個愚笨但是勤奮的人和一個腦子好但是十分懶惰的人同時尋求你的幫助,筆者認為你應該選擇前者。這就是後半句俗語的意思,我們的祖先早在很多年之前就把這些經驗總結下來了。

由此可見,俗語還是很有必要學習的,筆者建議大家今後不妨多對俗語留點心,遇到別人講俗語就認真記下來,好好理解這句俗語背後的意思。

相信大家在學習了一定的俗語之後,可以更好地生活。

相關焦點

  • 俗語: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是何意?老祖宗的諄諄教誨別不聽
    俗語: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是何意?老祖宗的諄諄教誨別不聽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也遇到過借錢方面的問題,就算你沒找別人借過錢,別人也會找你借錢,是不是什麼人找你借錢你都會借給他呢?而下面這一句俗語就是告訴我們關於借錢這一方面的知識,「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從字面意思來看,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借給別人錢時,有三種情況是能借的,有兩種情況是不能借錢給別人的。能借的三種情況是什麼呢?
  • 下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除了詩句,前賢流傳下來關於貧窮的俗話也有很多,比如"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這樣的話,可能很多人都聽過。但是不太懂是啥意思,小編今天就來聊聊這句老祖宗留下真言。其實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首先,笑貧不笑娼的"娼"字在這句話中不是娼妓的意思,而是泛指為非作歹、作奸犯科的人。字面上來說,笑貧不笑娼說的是你只要是貧窮的,你就會被嘲笑,反之只要你是富足的,不管你是因何而富都不會被歧視。
  • 俗語:「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啥意思?
    來源:哲學閱讀(ID:zxyd22)俗語「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是老輩人長期生活中的智慧結晶,在現在看來仍有借鑑意義,這句話流傳上千年來人們一直對此推崇備至,那這句暗含深意的俗語,到底有怎樣的道理呢?
  • 農村俗語常講:「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是什麼意思?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體會到現在很多俗語都流傳不廣了,比如說今天講的一句「笑貧不笑娼」,一般人都只知道前半句話,都是流傳了前半句,那後半句「救急不救窮」你又知道嗎?其實這些俗語雖然是老一輩人一代一代傳下來,但很多是沒有書面記載的,一般都只是口頭相傳,這樣的情況下讓很多有知識的年輕人都不願意聽這些老人言了,所以現在的俗語也是越來越少了。
  • 俗話說「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什麼意思?老祖宗經驗之談
    現在我們所說的這句俗語,正是老祖宗文化的體現。"借三不借二,救一不救窮",這句話大家都應該聽過,那到底是什麼情況下可以借,什麼情況下不可以借?咱們今天一起來看看分別是什麼情況,別怪老祖宗沒有提醒你。另外一個情況就是永遠不要借錢給一些不誠實的人,信用有問題的人甚至乘火車乘飛機也不能。如今國家越來越重視誠信管理,所以我們決不能借錢給那些沒有誠信的人。"救急不救窮"這句話是可以理解的,當一個人窮而沒有鬥志時,你就不能借錢給他,第一次借,就有第二次,一旦次數多了,那個人就開始依賴你。
  • 俗語「笑貧不笑娼」,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老實人懂了才不會吃虧
    很多人都不把老祖宗留下的名言警句放在心上,等到自己真的吃虧的時候才開始後悔,這正應了那句老話:不吃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關於老祖宗留下的俗語,大家一定要好好的了解,特別是不要只聽一半,很多人就是有這個毛病,聽話只聽半句,就拿"笑貧不笑娼"這句話來說吧,很多人對這句話裡面的"娼"字印象深刻,以至於把後半句話給選擇性的忽視了,其實這後半句話才是精華。
  • 救急不救窮,也許並不是你理解的那樣,其實是這個意思
    有句俗話說:「救急不救窮。」意思就是說你可以去幫助因突發意外而困難的人,不要去幫助長期困難的人。這種說法真的正確嗎?又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正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每個人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都有可能遇到各種挫折。
  • 農村俗語「救急不救窮」到底是什麼意思?背後的含義堪稱人生哲理
    而今天筆者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救急不救窮」這句農村俗語的真正含義,它背後又蘊藏了怎樣的玄機?農村俗語「救急不救窮」光從字面解釋,就是我可以幫助你一時,幫助你著急的時刻,但是不會一直幫助你,更不會因為你窮而去幫助你。其實這只是非常淺層的意思,其背後蘊藏著很大的人生哲理,待我細細與你分享。
  • 俗語:「借三不借兩,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古人的警世良言
    俗語:"借三不借兩,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古人的警世良言雖然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可以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當人們在需要錢的時候往往都要找身邊的朋友拆借。可是當我們身邊的朋友來找我們借錢時,我們到底是借還是不借呢?
  • 俗語「笑貧不笑娼」,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老實人一定謹記在心
    俗語「笑貧不笑娼」,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老實人一定謹記在心大道理有很多,人們聽各種各樣的心靈雞湯,不如靜下心來聽聽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俗語故事。今日這期聊的俗語為民間諺語,前半句俗語為「笑貧不笑娼」,這下半句為「救急不救窮」。這句話對於現代人來說依舊意義深刻,那麼這句俗語是老祖宗想要告誡我們什麼呢?
  • 「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其實下句才是精華,知道的人卻不多
    比如有這樣一句話,「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是先賢教化人這一方面的經驗總結。那是什麼意思?我們先看,釣魚窮三代。眾所周知,在古代,大多數人的食物都是自給自足的,而在古代沒有冰箱。因此,對於肉類食品,尤其是魚類,人們只能在當天捕撈和食用。迫於生計,老百姓的生活大多忙碌。為了減少額外的捕魚時間,想吃魚的人會順流而下捕魚,這樣既方便又快捷。
  • 俗語:「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才是經典
    說起俗語我們往往都是只知上半句不知下半句。就像這句「笑貧不笑娼」想必很多人都聽說多,但是應該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下半句是什麼吧!這句話不是出自哪位名人的詩句,也不是那本經典著作的「名句」,而是民間流傳的俗語。
  • 老祖宗說「兔子不吃窩邊草」,其實還有下一句,這句才是經典
    俗語是古代人的總結出來的經驗,雖然有些俗語略顯粗鄙,但其中卻蘊含著無數深刻的智慧,其中有些俗語是關於人生哲理的,比如說「好馬不吃回頭草,浪子回頭金不換」、「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還有些關於生活經驗的俗語,比如說「眉上一根長,能抵萬擔糧」、「老洩殘精,人窮壽盡」等等。
  • 俗語:笑貧不笑娼,其實下一句才是精華,望大家謹記在心
    俗語:笑貧不笑娼,其實下一句才是精華,望大家謹記在心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祖先們更是創造出許多另世界驚奇的東西,無論是精神還是文化中,而我們口口相傳的俗語依然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相信大家隨口都能夠說出一句。
  • 俗語「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才是經典,能做到的人,掙錢不是問題
    但是很多朋友記這些俗語都會有一個問題:只知上句不知下句,或者只知下句不知上句。今天腦洞要說的這個俗語很多朋友都聽過,就是「笑貧不笑娼」,不過它其實還有下半句,而且下半句更經典也更實用。很多人都深信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句話,但殊不知這句話其實是一種諷刺,而有錢的和推磨的都早已深陷其中。如果說笑貧不笑娼說透了人性,那麼它的下半句則會告訴你為人處世的真正智慧。救急不救窮這後半句就是「救急不救窮」。
  • 常說:三思而後行,其實下句才是精華,但是少有人知
    常說:三思而後行,其實下句才是精華,但是少有人知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是最先開創私人講學的人,倡導仁義禮智信。據說,孔子曾經問學於老子,他座下有三千弟子,其中最有盛名的有七十二人。
  • 俗語:「男抖窮,女抖賤」,下一句才是精華,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男抖窮,女抖賤」,這句俗語我們都聽說過,意思是男人喜歡抖腿,多半沒有什麼大出息,可能不會很有錢,而女人喜歡抖腿,可能不是太老實。抖腿是很多人都會有的習慣,那麼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其實這句俗語也不算無的放矢,算是老祖宗的經驗之談吧,無論是從醫學角度還是從行為學、心理學上來看,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 俗語「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三和二到底什麼意思?有理嗎?
    比如有俗語說:「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這句話背後的道理同樣能教育現代社會的我們。那麼什麼是「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呢?三和二分別是什麼呢?且聽筆者慢慢道來。「借三不借二」實際上是以前人們根據不同借錢情景的整理和總結,有三種情景可以借錢,另外兩種萬萬不可。首先需要治病借錢可以借。
  • 「笑貧不笑娼」,其實下一句才更經典
    古代留下來的俗語多得不計其數,但是我們往往只知上句不知下句,或者只知下句不知上句。想必很多人都聽過一句話,就是「笑貧不笑娼」,不過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下一句吧。歷史上是沒有書籍記載這句話的,它是古代人對人生的一種經驗總結。而民間則流傳俗語:「笑貧不笑娼」,但其實它的下句才是經典,揭示了人生的5字秘訣,那就是「救急不救窮」。所謂俗語:「笑貧不笑娼」,「娼」不單單是指行為不好的女人,它也指那些壞人,特別是一些表面乾淨風光,但是背後卻幹著骯髒的交易的人。但是別人一般都不會在意他們的錢的來源,覺得只要自己有錢,別人都會對他們禮讓三分,根本沒有道德可言。
  • 古人云: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本應是至理名言,卻有人不認同
    不僅在漫長的時間裡,我們失去了與外界文化交流的機會,還在完全封閉的環境下,將這種封建皇朝的體制鐫刻在了中國人的身上,影響了很多人。哪怕後來的袁世凱,都還懷揣著皇帝夢,可見人們是多麼渴望權力帶來的名利。在這樣的渴望之中,近代歷史的社會可以說是十分混亂,富貴之家酒肉臭,貧賤夫妻百事哀。故古人云:「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