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男抖窮,女抖賤」,下一句才是精華,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2020-12-16 稻香歷史

「男抖窮,女抖賤」,這句俗語我們都聽說過,意思是男人喜歡抖腿,多半沒有什麼大出息,可能不會很有錢,而女人喜歡抖腿,可能不是太老實。抖腿是很多人都會有的習慣,那麼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其實這句俗語也不算無的放矢,算是老祖宗的經驗之談吧,無論是從醫學角度還是從行為學、心理學上來看,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男抖窮」

在相學裡有這樣一種說法「樹搖葉落,人抖福薄」,從相學的角度來看,抖腿不是一個好事情,會讓人的福氣變薄,也就是破財之相,在民間的傳統思想中,抖腿也是一種不禮貌,不受歡迎的習慣,喜歡抖腿的人總是遭人厭煩,這樣就意味著更難獲得別人的幫助,所以人抖福薄一說,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其次,從心理上來說,男人抖腿一是一種不自信、緊張、焦慮的表現,這個時候為了緩解這種心情,才不自覺地抖動,二是心虛或是自卑,與人交談的時候,害怕別人了解自己的內心,所以為了保護自己,借抖腿來掩飾。抖腿的男人一般比較也自私,不怎麼在乎別人的意見,不穩重,做事急躁。

如果從中醫方面來看就簡單了,人喜歡抖,多半是腎精不足導致的,腎精不足肝精也受到影響,所以做起事情來心煩氣躁,容易發火,精力也不濟,這樣的人事業通常也不會太出色,所以說男人抖腿一般事業平平無奇,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女抖賤」

女人一直是優雅的代名詞,在老一輩人的眼裡,女子就該舉止優雅、溫柔賢惠,這是傳統思想,而一旦女人抖起腿來,就意味著這個人不傳統,可能比較好勾搭,所以才有這一說法。

另外,從中醫看,女子腎氣不足,心性就比較浮躁,在家待不住,喜歡往外跑,古人認為這樣是不好的。

很多人只知道「男抖窮,女抖賤」卻不知道其實還有一句,也是老祖宗的經驗之談,那就是「嘴松命孬」。意思是如果一個人喜歡搬弄是非,並且管不住自己的嘴,不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那麼這個人往往命途多舛。

為什麼這麼說呢?禍從口出這個詞想必大家都知道,很多時候,禍事都是來源於嘴巴,總是搬弄是非,或是管不住自己的嘴,說些不該說的話,早晚有天禍事臨頭,不信你看那些現在依然成功的人,都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那些口不擇言的,即便之前事業做得再大,最後還不是被市場教做人了,再不敢隨意開口。

一個命好的人,別的不敢說,但嘴這方面一定是很低調的,一言一行都謹小慎微,這既是一種自律,也是一種修養,逞一時口舌之快沒有意義,不如踏踏實實穩重下來,少說多做。

相關焦點

  • 老祖宗為什麼說「男抖窮,女抖賤」?愛抖腿的人到底哪錯了
    有這個習慣的人,吃飯能抖一抖,工作能抖一抖,甚至睡覺也能抖一抖,對他們來說,抖腿就像轉筆、打響指一樣,是個讓自己放鬆的方式。而那些不愛抖腿的人,往往對這一行為深惡痛絕:你抖什麼呢?為抖音代言?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老祖宗對於「抖腿」這件事的看法。
  • 俗語「人抖窮,樹抖死」是啥意思?下半句才是精華所在,長見識了
    俗語最初起源於民間,是老祖宗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總結而出的道理。尤其在我國古代,那個時候交通不便,信息也不發達,而通過俗語口口相傳,能讓人們少走很多彎路,規避掉很多陷阱。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人抖窮,樹抖死」,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也同樣的精彩,也是精華所在,卻少有人知。
  • 民間俗語:男抖窮,女抖賤,你聽過完整版的麼?背後有什麼含義?
    文/思源民間俗語:男抖窮,女抖賤,你聽過完整版的麼?背後有什麼含義?如今很多地區都加速了城市化的進程,所以這種帶有地方特色的話就很少有人在說了,不過在廣闊的農村地區它們還是很受歡迎的,可能很多人還不了解,俗語其實就來源於生產和生活,因此農村才是它們真正的根據地。
  • 農村俗語「男不三女不四,男抖窮女抖賤」,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特別是農村的俗語、諺語,更是表現出了我國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這些俗語、諺語是我國勞動人民通過平日的生活,或是習慣習俗以及天文現象等總結出的簡短精煉的語言,比如「高田種麥,低田種稻」、「水滿塘,谷滿倉,修塘等於修穀倉」等就是關於二十四節氣的俗語。
  • 農村俗語「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這句話含義是什麼
    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新的文化知識和科學文化深入到我們生活中,很多俗語慢慢被人所遺忘,「俗語」我們都知道他具有很深的哲理性,雖然算不上那些名言名句那麼高雅,但是它才最能貼近人們生活的一種特殊語言,通過這些俗語能了解農村一些文化,通過俗語能懂得做人的很多道理,也能認識到一些事物,比如根據俗語就能知道這天氣變天對莊稼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 俗語「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啥意思?你抖腿嗎?
    相比之下,俗語同樣來自於民間,出自於老百姓之口,但其卻能流傳至今,經久不衰,主要的還是創作者的初心不同。古人俗語大多都是勸人向善和經驗之談,即便個別具有局限性,但大多都具有積極的普世價值 ,而今人的段子創作之初衷便只為博人一樂。今天筆者要說的是近幾天聽民間老人常說的一句「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這句俗語整體看來有些傷人。
  • 老農常說:「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是什麼意思?
    現在農村中的俗語其實越來越少,很多農村人選擇到城市生活之後,老人卻都選擇留在了家中,而俗語作為一種農村文化,主要的傳播就是老人們對子女的相傳。村裡的年輕人慢慢走出了農村,俗語文化也就在農村中變少了。那第一句「男抖窮」字面意思就是男孩子坐著抖腿就會越抖越窮,財富是抖著抖著就散了,老人們看到孩子抖腿之後就會和孩子說抖腿可是會抖窮自己的,這句話不光是在說錢的事,如果一個孩子一個勁就是抖腿
  • 鄉下人說「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這是什麼意思?
    鄉下人說「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這是什麼意思?講農村俗語都是,在農村無論大人小孩都能說幾句,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農民生活經驗的總結,簡練而押韻,講起來也比較有趣,尤其符合農村人愛侃大山的特點,用方言拉哌時突然冒出一個句子,給人很有學識的錯覺,而且這些俗語確實很有道理,對做人做事有借鑑作用,像『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這是什麼意思?
  • 農村人常說:「男抖窮,女抖賤」「狗怕彎腰,狼怕摸刀」有道理麼
    今天我們就來深度分析一句農村老話 「人抖窮,樹抖死,男抖窮,女抖賤」男的如果抖腿的話,會窮,而女的抖腿,就是自身行為的一種不端莊,不檢點行為。要是按我們現在的觀點來看的話,這樣字面理解是有點誇張的,但是老一輩的任何說法和它產生,都是有它的依據與來源的,不是空口評說的!人抖窮。
  • 農村人常說的「男抖窮,女抖賤」是什麼意思?
    咱們日常總是聽到一些農村諺語,比如「勸賭不勸嫖,勸嫖兩不交」或者「男抖窮,女抖賤」之類的話。有一些好理解,有一些就有點摸不著頭腦了。那「男抖窮,女抖賤」是什麼意思?這個「抖」是抖腿的意思,男的抖腿代表著貧窮,女人抖腿則預示著貧賤,和父母教育子女那句「站有站樣,坐有坐樣」一個道理。雖然這句話不完全準確,但是細心觀察會發現,那些有抖腿等小動作多的人,做事都不沉穩,往往很難成功。
  • 古人說的「男抖窮,女抖賤」有依據嗎?在古代抖個腿都不行嗎?
    但是你知道嗎,在古代,抖腿可是一件被人認為可恥的事情,甚至有「男抖窮,女抖賤」的說法,這是為什麼呢?在古代抖個腿都不行嗎?來源實際上這句話的原話是:人抖窮,樹抖死,男抖窮,女抖賤。那為什麼在古代人眼中,抖個腿說法這麼多呢!
  • 農村人常說「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是啥意思?
    農村這片土地見證了一輩輩農村人的生活,農村人在不斷地生活經驗中積累了很多的生活智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農村俗語,這些俗語就是以前農村人生活的一種縮影,它們有的是關於風土人情,有的是關於風俗習慣,還有的是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這些俗語非常的質樸,通俗易懂,它們教給我們的道理絲毫不亞於我們在學校書本上學到的這些知識
  • 農村俗話「樹搖葉落,人抖福薄,嘴松命孬」,是什麼意思?
    這些老話兒俗語都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文化精髓,讀起來淺顯易懂,在書本上是學不到的。然而隨著社會的變遷,許多農村的俗話卻漸漸被遺忘在時間的長河中,年輕人懂的不多了。記得在小時候經常在夏季納涼的時候聽爺爺奶奶講過去的故事,講以前一些很有意思的俗話,其中有一句「樹搖葉落,人抖福薄,嘴松命孬」讓我至今記憶猶新。
  • 「男抖窮,女抖賤」,八種貧窮之相,破財敗家,沒什麼出息!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一:身輕體揺所謂身輕體搖指的是無論站著、坐著或是臥著身體的某些部位(身體、腿)等總是抖個不停,這種人大多生性比較的閒散,不喜歡受人約束和管制,做事也非常的輕率,不太靠譜,
  • 俗語「窮不管2事,富不管2人」,老祖宗的經驗之談,不可不知
    俗語文化,其實大多數來源於民間,通常都以簡單的大白話構成,和那些詩詞歌賦不同的是,俗語沒有那麼多平仄押韻,但是背後的道理和智慧,卻能夠引人深思。俗語的種類有很多,有的俗語告訴人們如何養生,也有的告訴我們為人處世的道理,其中就有這樣一句俗語「窮不管2事,富不管2人」,說出了古人在人際關係上的領悟程度。
  • 俗話說:手不扶碗窮一世,抖腿聳肩黴三代,看完你還敢抖嗎
    手不扶碗窮一世從字面意思上去理解,就是說一個人在吃飯的時候,如果你不用你的手去扶著端起碗的話,那麼這個人一生都會比較窮,古人這麼說其實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手不扶碗不雅觀老祖宗教導我們吃飯的時候要以食就口,而不是以口就食,以口就食是貓貓狗狗的飲食行為。
  • 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長見識了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俗語文化更為源遠流長。在我國古代,古人經過長期的生活經驗的積澱和總結,歸納出許多道理,而這些話他們經過簡單的話語表達出來,俗語也就應時而生了。俗語有個共同的特點,便是言語簡單,甚至些許粗糙,可背後的道理則是引人深思的。俗語文化包羅萬象,在其中有養生、生活經驗、為人處世的道理,裡面分門別類,知識體系更為巨大的。
  • 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老祖宗經驗之談,存在一定的道理
    我們現在生活當中,經常都能夠聽到不少的俗語,這些俗語當中代表的一些道理,這些都是老一輩留下了的文化。雖然可能有的現在不適用於現在,但是有些經驗是值得我們借鑑的。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俗語就是男凹女凸、不寡就孤,男凹、女凸什麼意思?你可能想不到!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老祖宗大智慧,長見識了
    俗話說「富不添丁,窮不添女」,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這實際上是來自於老祖宗的經驗之談,仔細品讀的話,會使人大開眼界! 富不添丁,富人家族恐發生內鬥 在古代,所謂的「男女平等」是一件不可能存在的事情。由於農耕社會的特殊性,因此有力氣進行耕作養活家人的男性的地位比較高的。
  • 下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賣炭翁》白居易自古以來,貧窮與富貴是社會的最大矛盾。但貧窮者從來都不曾屈服於命運,無論是漢高祖朱元璋斬蛇起義,還是明太祖朱元璋從一個放牛娃一步步君臨天下,再或是著名詩人孟郊登科後的激動。有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窮怕了,窮得連飯都吃不上,怎麼辦?只能窮則思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