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六一」粘知了、打彈弓、玩泥巴……

2020-12-23 愛好門球與作文

「六一」.「六一」,

勾起了我無數的童年回憶。

粘「知了」、捉蚯蚓、抓蟈蟈;

打珠子、打彈弓、打鳥吃;

管他什麼:

豌豆蟲、打屁蟲、蜻蜓、蝴蝶、螢火蟲、鐵古牛、啞巴果、折猛和蝗蟲,……

都是我們的天然玩具。

滾鐵環、抽德鏍、打敝敝、拍洋畫,翻繩叉,玩泥巴……

吸引著,

歡樂的小夥伴們長相聚。

鬥雞子、跳繩子、踢健子.、跳馬背、背駝駝,跳房子…

提高、增加了,

小夥伴們的競賽與友誼。

讓我最難忘的事:洗澡。

(註:我七歲前,家住漢口球場街「六大堆」,現在好像是:辛亥革命烈士紀念館。園內全部種的是花。住著三、四家人家。我家、王伯伯家、畢大爺家、還有一家記不起。王伯伯家裡當時有兩子,長子長安我叫哥、次子得安我叫弟,王伯伯的愛人我喊王媽媽。父親、王伯伯、畢大爺,都是高技花工。父親在漢口文化俱樂部上班。大熱天,如遇洗澡的時候,父親下班還沒回家,王伯伯就給我、長安、得安洗澡。可不是在腳盆裡洗澡啊!而是在水缸裡洗澡。什麼水缸?大家可以在專業花園去看看,縱橫交錯的人工小溝前頭,都埋有水缸,缸沿高地面五寸,這是有利於澆花之用。王伯伯在給我們洗澡前,先洗好了三個水缸,在一排,每個水缸高齊腰,放水後,把我們褲衩一脫,叫我們一個一個跳進水缸,然後拿起橡皮水管,打開自來水,揑住水管口,管口朝天,使水像下雨一樣往我們身上淋……)

「洗澡啦」。

王伯輕輕聲一語。

愛玩水的我們仨,

頓時高興的,

臉上全是笑眯眯。

脫褲衩、光著腚,

蹦蹦跳跳跳進水缸裡。

「都站好,放水了」。

水似小雨落下地。

從頭到腳全是水,

順身而流似小溪。

抬頭望:

天上白雲慢悠悠,

燕子滑翔貼雲戲。

水霧之中映晚虹,

蜻蜓低飛悄無息。

側耳聽:

樹上知了叫不停,

地上麻雀嘰嘰嘰。

微風吹葉沙沙響,

水管噴水嗞嗞嗞。

低頭看:

身邊花兒相爭豔,

貓子臉、雞冠花、一串紅,

帶刺的紅花是月季。

含笑花、茉莉花、白蘭花,

陣陣清香潤人心。

啊!

真是一幅天然畫,

充滿著,

詩情畫意。

………………

這不,網上說:

某某大山旅遊地,

……可以裸浴……

頓時童心騰飛,

真的想去!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80後小時候玩過的遊戲,每一樣都是滿滿的回憶,跟現在有何不同?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我給兒子買了個滾鐵環,6歲的他玩了好久都沒有學會。滾鐵環是我小時候經常玩的玩具,其實也不算是玩具,因為小時候家裡窮,沒有買玩具這一說法。基本都是家裡的大人,用鐵絲扭個環,再做個推手就算是個玩具了。小時候玩它玩得可遛了。
  • 我在東北玩泥巴是什麼歌 我在東北玩泥巴原版
    我在東北玩泥巴是什麼歌?
  • 彈弓與樟樹籽槍
    做好一個彈弓,很重要的就是選材,其中又主要以彈弓杈和橡筋最重要。彈弓杈的選擇,關係到拿捏得舒服與否,瞄準的精度和外觀的拉風程度。而橡筋則關係著製作的難易程度,射擊的力度,也就是打到鳥的時候鳥是飛走還是掉下來。記得第一次做彈弓,大概是在小學三年級。
  • 原來農村生活不好,都是自己製作玩具玩,80後製作玩過的最多!
    導語:原來農村生活不好,孩子們都是自己製作玩具,現在估計小孩們都不會玩,80後的過來看看你玩過什麼?都說農村孩子喜歡玩土,在我們那時候玩土都能玩出一定境界了,用水把土和成泥,再用泥巴做出各式各樣的玩具,比如說小汽車,泥巴自行車,曬乾以後再塗上顏色,放在窗臺上很好看。現在很少有孩子玩泥巴了。
  • 玩泥巴的童年
    在童年記憶中,每逢夏日,幾場雨過後,田野裡僵硬的泥土便開始鬆軟,這時候正是農村孩子玩泥巴的天賜良機,一個個與泥巴有關的遊戲開始粉墨登場了。每天放學後,三五個要好的小夥伴來到村外的田埂上,把書包往地頭上一扔,從溼淋淋的地上抓幾把黃膠泥,開始隨心所欲地亂捏一氣,捏飛機捏坦克捏大炮,捏豬捏狗也捏人。
  • 打彈弓偏左偏右原因分析以及修正方法
    因為這是每個人的一些習慣造成的,因為習慣成自然,你習慣了就認為是很正確的,玩彈弓要想打得準還得考慮諸多條件,在這裡,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了好多影響彈弓精度的文章,這裡還是以橫握瞄打來說一下影響彈弓準確度的某方面的因素,本篇文章就是專門來討論持兜點位置的移動對彈弓著彈點的左右偏的問題來一個完美的有圖有真相的分析,好久沒有寫了,希望弓友們見諒。
  • 貴陽男子沿街彈弓打鳥 新型彈弓殺傷力堪比槍械
    昨日,記者走訪發現貴陽多數花鳥市場有這種彈弓賣,從事10多年的弓友稱,新型彈弓精準度50米內,殺傷力堪比槍械。  11時許,記者在貴陽陽明花鳥市場看到,店鋪所賣的彈弓都經過科學設計,有的還有瞄準鏡。一店老闆告訴記者,現在的彈弓都是廠家生產的,射程能達到五六十米遠,配上鋼珠殺傷力很大。「我老公用彈弓能把對面樓上的廣告牌打穿。」
  • 小時候在農村常玩的玩具,滿滿的童年回憶,你當年玩過幾樣?
    泥巴,這是每一個農村70後80後都經歷過的童年回憶。那時候沒有手機沒有WIFI,一堆泥巴就可以晚上一個下午,將泥巴捏成或擺成不同的造型,或橋,或城堡。陀螺,將木頭削成圓錐形,園錐頂端釘一個鐵釘做成陀螺,再用一根繩子把陀螺繞幾圈丟出去,陀螺就會在地上轉起來,然後用鞭子不停地抽打。
  • 金花風味園的六一,竟然是這樣玩的?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金花風味園邀請了昆華學校的小朋友們和老師們一起歡度六一金花風味園的六一>竟然是這樣玩的?一起來圍觀嘍~派對開始~金花風味園祝小朋友們六一兒童節節日快樂感謝昆華學校的小朋友們和老師們來金花風味園歡度六一
  • 十幾片玻璃被不明來源彈珠打碎 男子在宿舍玩彈弓獲刑
    「這是一件由玩彈弓引發的刑事案件,案件雖小,但是警示意義很大。」朱曉燕對整個案件娓娓道來:「玩彈弓本沒有錯,但若你不分場合地亂射造成嚴重後果就要承擔法律責任了。」 2月底,住宅公司的員工發現公司出了一條新規定:每天中午12點和下午5點30分前後,公司員工儘量避免出現在辦公大樓和宿舍大樓一樓、二樓的走廊上。這是為什麼呢?
  • 彈弓如何瞄準?
    相信很多70後80後乃至前90後的男孩子們都玩過。一、要想打好彈弓並不是一件易事。最初的練習建議從10米開始,這個距離瞄打非常容易出效果,彈道下垂不明顯,找到一個準確的瞄點以後基本打個礦泉水瓶或紅牛罐完全沒問題。然後再練習15米、20米、30米、50米甚至更遠。我早期做的木弓寬是8.5cm的樣子,這樣,彈弓中軸線到這個尖角的距離在4.75mm左右。
  • 我們一起玩泥巴:小泥人
    一個小泥人教大家怎樣捏泥巴,還會帶著大家一起玩呢——主人公「小泥人」詼諧有趣的自述,一下把我們帶入了兒時玩泥巴的快樂回憶。童年的快樂怎能少得了玩泥巴,這可是我們小時候的最愛哦。也不用特意找水攏土,隨便去一個水溝溝邊,邊挖邊玩,捏小雞小鴨小貓小狗,你捏個我,我捏個你,然後就開始扔泥巴炸彈……現在的孩子接觸泥巴可是少多嘍,就是捏東西也是那種軟軟的橡皮泥。日本作家伊東寬用幽默的造型為我們帶來了一本散發著泥土氣息的繪本,讓孩子把看書和玩結合起來。
  • 李宏亮:我在合肥「玩泥巴」
    他是李宏亮,「廬州土陶」傳承人,近日做客徽派,把多年的「玩泥巴」心得娓娓道來。「廬州土陶」技藝省級傳承人李宏亮家族傳承 從小就愛「玩泥巴」徽派:「偶然的機會,回憶起來小時候玩泥巴,黑白電影的感覺,我想是否再用陶來表現自己所想要表現的東西,所以潛心研究荷花,想做自己的原創作品,最喜歡的大型的鏤空荷花花瓶擺件是我創作的一個主題。
  • 知了的「網紅季」
    知了與夏天是有約定的:夏天的綠肥紅瘦,讓知了當仁不讓領銜昆蟲界放歌,也讓無愁少年玩出遊戲的新花樣。如今,早年受知了歡唱誘惑的少年,已然人到了中年乃至白髮皓首。那些年的暑假午後,在門窗敞開的室內,放下竹榻,用井水揩拭,放肆地躺在竹榻上,通體的涼爽掠過身軀,在知了的催眠中體驗涼熱同享。
  • 北工大帶小學生玩泥巴方程式
    昨天,第二屆泥巴方程式賽車設計錦標賽的決賽在北京工業大學舉行。160名小學生在大學校園裡動手設計製作賽車,並比拼車速。所謂「泥巴方程式賽車」,是指用軟陶捏出賽車的車身,再粘上4個車軲轆和2根車軸做出來的小型賽車,只使用重力作為動力源,不使用電池、馬達。賽車軌道由一個約30度的斜坡和一段平地組成,最終比拼看誰的賽車跑得最快。
  • 小時候玩泥巴是愛好,長大了玩泥巴是藝術
    小時候玩泥巴是愛好長大了玩泥巴是藝術「泥塑」在中華藝術的歷史長河中源遠流長很多人簡單的認為泥塑是粗淺的藝術表現形式是非主流的藝術種類▼其實是大錯特錯
  • 巧手匠心玩泥巴
    對於現在玩慣了樂高、電動汽車等現代玩具的小朋友來說,泥巴這種既天然環保又價格低廉的玩具讓他們感到陌生,它卻是自古以來兒童們最喜歡的「天然玩具」。9月5日下午,徐州報業兒童團邀請徐州泥塑區級代表性傳承人郝敬明,為小團員們開展了一場特別的泥塑課程,讓孩子們實實在在地享受了一番玩泥巴的樂趣。
  • 這種手工像玩泥巴一樣簡單有趣,DIY的小花飾品,每一個都很驚豔
    昨天有個可愛的姑娘問我,有沒有一種手工,像玩泥巴一樣有趣,做出來的成品還得很精緻,並且能夠保存很久,不容易壞!哈哈哈,當然有啊,聚合物粘土或軟陶,樹脂粘土不就是嗎!姑娘,記得點讚哈!那些迷你的小花朵,製作完後粘在一起便很驚豔。平時會用到的首飾或飾品就能自制,那些普通的陶瓷物品或玻璃物品上粘上幾朵就能當藝術品一樣送人哦。像玩泥巴一樣的手工材料,一起玩起來吧!更多的手工教程可以到我主頁查看哦~
  • ...壓、粘……陶藝非遺課程進課堂,江夏實小2000餘小學生「玩泥巴...
    長江網10月15日訊揉、搓、捏、貼、刻、壓、粘……老師和學生一起感受千年陶藝傳統文化。15日,在武漢市江夏區實驗小學的陶藝課堂上,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做陶藝作品。  玩泥巴也要玩出各種花樣。學校供圖  該校校長羅建蘭表示,經過先期舉辦的陶藝夏令營活動,學生們對陶藝的興趣和熱情都非常高,所以經學校研究後,開設了陶藝課。羅建蘭說,陶藝課已經成為江夏實小每個學生的必修課。制陶過程也是一個育人過程,不僅能培養學生一絲不苟的嚴謹學習態度和高尚的審美情趣,還能增強少年兒童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