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數學科目一結束,
網上就掀起了熱烈的討論。
「維納斯有多高?」
「全國卷數學考了朵雲!」
「數學試卷出現物理題!」
大家普遍認為今年高考數學很難,而且不按常規出題。於是,各種關於高考數學的段子層出不窮。
「多少年後,2019屆的高考生還是會想起,那年在數學考場上被維納斯支配的恐懼。」
「明年全國一卷數學要是簡單的話,請記住,那是19屆拿命換來的。」
「考完語文,發現高考不過如此;考完數學,高考倒計時還有366天!」
各種調侃,居然把數學帝「葛軍」也拉進來了,害得他本人發文澄清闢謠。
闢完謠之後,還說明了一下高考數學其實不難的,完全不超綱,只是你們的大綱不夠大,不夠全而已。
其實,高中數學還屬於中等數學範圍之內的,大學的高等數學才算進入難的級別。
關於高數,大學裡流傳著各種版本的段子。
「從前有棵樹,叫高數,上面掛了很多人;旁邊有座墳,叫微積分,裡面葬了很多人。」
「積分如聚,微分如怒,函數表裡可微處,望偏導,意躊躇,傷心泰勒經行處,佩亞諾拉格朗日都做了土。睡,掛高數,熬,掛高數。」
甚至有同學還用諧音編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拉格朗日照耀下,有幾座城,分別是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這兩座兄弟城,還有數理方程、隨機過城。
從這幾座城裡流出了幾條溪,比較著名的有:柯溪、數學分溪、泛函分溪、回歸分溪、時間序列分溪等。其中某幾條溪和支流匯聚在一起,形成了解析幾河、微分幾河、黎曼幾河三條大河。
河邊有座古老的海森堡,裡面生活著亥霍母子,穿著德布羅衣、盧瑟服、門捷列服,這樣就不會被開爾蚊騷擾,被河裡的薛定鱷咬傷。
城堡門口兩邊擺放著牛墩和道爾墩,出去便是鮑林。鮑林裡面的樹非常多:有高等代樹、抽象代樹、線性代樹、實變函樹、復變函樹、數值代樹等,還有長滿了傅立葉,開滿了範德花的級樹...
人們專門在這些樹邊放了許多的蓋(概),桶(高桶),這是用來放屍體的,因為,掛在上面的人,太多了,太多了...
這些人死後就葬在微積墳,墳的後面是一片廣闊的麥克勞林。
林子裡有一隻費馬,它喜歡在柯溪喝水,溪裡撒著用高絲做成的ε-網,有時可以捕捉到二次剩魚。
後來,芬斯勒幾河改道,幾河不能同調,工程師李群不得不微分流形,調河分溪。幾河分溪以後,水量大漲,建了個測渡也沒有效果,還是掛了很多人,連非交換代樹都掛滿了,不得不弄到動力系桶裡扔掉。
有些人不想掛在樹上,索性投入了數值逼井(近)。結果投井的人發現井下生活著線性回龜和非線性回龜兩種龜:前一種最為常見的是簡單線性回龜和多元線性回龜,它們都喜歡吃最小二橙。」
據說在大學裡高數掛科率排名第一,
經常就是一個班一半同學掛科。
我高數老師上課總是這麼說,
「微分方程簡單的,這十分要拿到。偏導數隱函數這題目不會出得很難的,分也要拿住,還有曲面平面的題目,都是送分題,這些基礎題目拿到,就可以及格了。及格嘛,就是一分分來的,不然你們以為怎麼及格的?」
臥槽!老師的目標就是我們大家爭取及格!
普遍都認為高數很難,其實事實上,跟一些專業課相比,高數的難度還是算小的,畢竟是公共基礎課不會太為難我們。
高數難,主要難在一種思維,它和高中數學相比來說有不小的差距,所以就會出現有些同學不適應,覺得難以理解的情況。
可能高數被各種段子惡搞,大家潛意識裡就認為高數很難,很容易掛科。
再加上練習少,參加各種活動導致學習時間不足等因素,學起高數來就有點一知半解的感覺,總是覺得很抽象,題目一來一臉懵逼,無從下手。
其實,高數難的背後,是一批不願花時間下去的同學,不預習,不複習,練習也不做,這樣下去高數鐵定難啊。
雖然大學的高等數學涉及面廣了,知識點概念趨向抽象思維,但是你要是花高中時學習的一半精力下去,高數過掉絕對不是問題。
畢竟,後面還有比高數還難的課程等著我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