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清水鄉塔沙坡村與國家4A級景區孟達天池毗鄰。在高原美麗鄉村建設中,塔沙坡村的房屋圍牆被特地保留了土夯式的原始風貌,由青磚、草泥、片石構成的鄉村小院更顯雅致。特色民居連片林立、平坦村道戶戶直通、農家小院溫馨別致、濃厚鄉韻令人流連……和塔沙坡村一樣,在循化,84個精心打造的美麗鄉村,正在黃河岸邊展開「新顏」,大大提升了當地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家住循化縣查汗都斯鄉紅光村的韓忠赫走在平整、潔淨的村道上,看著嶄新的垃圾桶、新設的垃圾池、清澈的黃河水映入眼帘,他不禁打開了話匣子:「現在環境好了,心裡也舒坦,農閒時在村裡走走轉轉,快樂又自在。」
近年來,循化縣把高原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作為提升鄉村品質、解決「三農問題」、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按照「田園美、村莊美、生活美」的總體要求,推進高原美麗鄉村建設上新臺階。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建設84個高原美麗鄉村建設項目,2020年共實施17個高原美麗鄉村建設任務。
為讓鄉村管理工作更加精細,循化縣及時成立「高原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科學合理描繪新農村建設規劃藍圖。針對各村實際情況,委託有資質的建設規劃院,進村入戶對各建設村進行深入調研,結合鄉風、民風、民俗和鄉村資源稟賦,精心編制規劃,切實保證了美麗鄉村建設特色突出、鄉風濃鬱、安全實用。同時,縣財政每年為每村配套資金50萬元,積極整合民政、文旅等部門項目資金近1000萬元,進一步完善了村級公共服務設施,全方位提升鄉村基礎設施水平。
從垃圾遍地到整潔乾淨,這是農村垃圾治理的成果。在高原美麗鄉村建設中,循化縣全面開展治理「髒、亂、差」行動,積極探索和創新環境整治的內容和方式,逐步建立和摸索出行得通、能管用、效果好的長效機制。大力實施農戶房屋外牆保溫、屋面防水、農廁改造、庭院綠化美化、改造圍牆大門等工程。實行「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垃圾處理模式,全縣154個行政村均配備保潔員,各行政村垃圾桶、清運車輛等工具設施全部配置到位,各項推進調度、檢查考核、問責獎懲機制常態運行,農村清潔工程全方位、無死角覆蓋各個村組,鄉村環境面貌煥然一新。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循化縣不僅以美麗「塑形」,更以精神「鑄魂」。積極建立健全鄉規民約、村規民約,推動移風易俗;開展道德模範、身邊好人選樹活動,把鄰裡稱讚、群眾公認的好人好事在「好人榜」上榜表彰,用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影響身邊人。同時,深化文明鄉鎮、文明村(社區)、文明戶創評活動,讓「無形的文明」有形化,用精神文明鄉風提升美麗鄉村內涵,使美麗鄉村越來越美,形成和諧、富裕的「生活美」。
【來源:青海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