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關於Kickstarter&Indiegogo海外眾籌流程在這裡!

2020-12-22 Kickstarter專業運營

目前中國企業的出海模式,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這五種方式:第一,尋找海外代理商,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To B商家客戶;第二,尋找海外的線下經銷商,進駐大型連鎖大賣場門店例如沃爾瑪、Best Buy等進行銷售;第三,企業直接設立自己的海外分部,自建渠道;第四,通過亞馬遜、eBay跨境電商平臺和Shopify自建站等,發展線上銷售,逐漸建立品牌的認知度;第五,就是本文會詳細談到的「海外眾籌」出海模式。

尤其對於那些本身研發能力強,但市場能力弱的企業,或者初創企業,推出新產品想要做市場驗證,做眾籌是最合適不過的了;當然,現在國內不乏一些大品牌例如我們所熟知的「傲基科技、小米」等,都瞄準了海外眾籌這一個大趨勢。

所以,今天小編花一些時間,和大家科普一下關於「我的產品到底該不該做眾籌」以及「海外眾籌項目的整體流程內容」等知識。

眾籌「五大好處」

01 做一次市場驗證,測試產品的市場需求

一個全新產品在尚未量產之前,能夠評估海外市場對新產品的需求,避免生產備貨的風險;因為在眾籌模式下,就意味著backer需要承擔例如三個月半年發貨甚至未發貨的風險,如果有大量的backer願意為你的產品買單,那麼產品往後海內外這塊市場的銷售是必定不用擔心的。

如果這群人對你的產品不感冒,就可能是產品的定位出了問題或者產品本身的起點就是一個「偽需求」。海外眾籌提供了一個平臺去幫助你驗證市場對你產品的接受度。

02 籌集初始生產資金

針對研發能力強、資金短缺的初創企業,積累初始資金,有效解決生產資金困難問題,可以說是相當於「先拿到錢再給貨」。

03 開拓一個全新的銷售渠道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一旦開闢了海外眾籌這條道路,從此海外眾籌便會陪你「一路走花路」。

04 引來招商投資

通過媒體報導和KOL測評,眾籌效果好,吸引更多的B端的線上線下代理商或者經銷商,甚至您的合作夥伴等等。

05 從「0到1」建立品牌

一代又一代的新產品通過眾籌的形式,快速建立品牌用戶社群、銷售渠道,吸引媒體資源跟進報導,得到大量有效曝光,提高品牌知名度。

海外眾籌的熱門平臺

01 Kickstarter

Kickstarter於2009年4月在美國紐約成立,2015年9月22日Kickstarter宣布重新改組為「公益公司」,使命是「幫助實現創意項目。」即使他們是在Indiegogo之後創立的,但在籌款和每日流量方面都超過了他們。截至2019年10月23日,他們已經從171,851個項目和17,014,829個支持者中籌集了4,606,789,065美元,其中1,700萬支持者,5,595,691個支持了多個項目。根據流量估算工具SameWeb的估計,Kickstarter平均每月有2205萬獨立訪問者。

自成立以來,Kickstarter平臺上的所有類別中,眾籌資金總額排名前三的類別分別是:遊戲:$ 1.15B、設計:$ 1.05B、科技:$ 879.46 M 。這些類別統計信息通常會讓很多人感到驚訝。也許你也意想不到排名第一的類別是遊戲,但事實確是如此,Kickstarter上的遊戲社區遠大於Indiegogo。

02 Indiegogo

Indiegogo成立於2008年,在Kickstarter之前就進入了眾籌領域。2016年,Indiegogo開始涉足幫助中國品牌出海的項目。

與Kickstarter相比,他們對可以啟動的項目類型也有更多寬鬆的規定,並且更願意直接與Campaign創建者合作,這也是為什麼將它們視為更「開放」的平臺的原因之一。但有趣的是,他們不直接公開平臺的統計數據。我們在研究時可以找到的最新公共數據來自Fast Company在4.11.18上的一篇文章,Indiegogo當時表示,他們已經籌集了近15億美元,使用自2007年成立以來的平均籌資額,截至2019年的籌資總額大概數接近20億美元。根據流量估算工具SameWeb的數據,Indiegogo每月平均有1216萬獨立訪問者。

與Kickstarter相比,就流量和籌集資金而言,Indiegogo的規模僅為Kickstarter的一半。但這並不意味著Kickstarter的效果要比Indiegogo高出50%。在評估Indiegogo VS Kickstarter時,還有很多需要考慮的因素,我們將在下面文章中作討論。

在類別分類方面,Indiegogo採用了不同的方法,分為三個主要類別:(1)技術與創新(2)創意作品(3)社區項目,這三個類別進一步細分為28個子類別。在過去的幾年中,他們將其主要定位更改為針對技術企業,這也是他們與Kickstarter相比,較為突出的特色之一。

成功眾籌的關鍵「5步走」

諸如上述所說海外眾籌的好處很多,那麼一個成功的眾籌項目是怎麼做成的呢?是不是隨意拍一個產品視頻,在眾籌網站中填寫上必要信息,然後就能等到backer的支持呢?

想做好海外眾籌,你該做哪些準備工作?實際操作起來,是一個需要精心準備和策劃的「大工程」。

01 前期準備

(一)市場調研以及核心賣點羅列

不了解海外市場、消費者信息獲取障礙是很多中國傳統企業在品牌出海時遇到的首要難題。

由於消費習慣、生活方式、社會文化等諸多方面的差異,很多適合國內市場的產品並不一定能在海外市場取得成功,所以在一定要做好前期的市場調研工作。

需要調查的方面包括目標市場規模、關注度,用戶畫像包括年齡性別、痛點需求、消費特點、社媒使用特點等。最後還需要分析市場中的競爭對手及其他們的營銷活動。

此外,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對以往同類眾籌項目進行研究,以獲得一些可供借鑑的經驗。

好的市場調查應該能對產品定位、目標消費群體、產品更新迭代的功能與設計,今後海外市場的電商銷售、企業營銷戰略等,都起到整體性的指導作用。

(二)眾籌平臺選擇

如上文介紹到的兩個海外眾籌最熱門平臺Kickstarter和Indiegogo,關於Kickstarter VS Indiegogo你該如何選擇?不妨看看小編之前寫過的這篇文章:海外眾籌 | 乾貨!上眾籌,Kickstarter VS Indiegogo,選哪個看這裡告訴你!

(三)眾籌視頻拍攝

同時,眾籌視頻也建議根據確定下來的核心賣點邏輯線,配合應用場景去拍攝製作。

02 項目上線前預熱

(一)製作Landing Page(二)Facebook廣告、EDM預熱郵件(三)PR&KOL對象聯繫與確認

上線前的宣傳與廣告推廣,對項目的整體完成度影響非常大。所以,建議在項目正式上線前,留1-1.5個月的時間,通過相關的媒體公關、KOL測評營銷、社交媒體營銷、EDM營銷等多重方式為項目提前預熱,建立一個著陸頁面用作收集潛在backer的電子郵件地址,向訂閱用戶update信息提升項目的吸引力,同時鼓勵訂閱用戶參與社媒互動,實現營銷效果的最大化。

03 眾籌頁面製作與項目審核

產品相關的文案、圖片、動圖、視頻、排版等,即是一個眾籌項目面向海外消費者的「臉面」,這些將會是項目眾籌頁面製作中的核心內容。創作這些內容時,不僅要考慮到清晰、美觀、創意,更重要的是要能夠融入海外消費市場,符合海外用戶的審美和心理,即所謂的營銷本土化。

眾籌頁面製作完成之後,項目就可以審核預備上線啦,Kickstarter平臺項目審核時間一般都是3個工作日通知項目通過與否,而Indiegogo則無需審核。

04 眾籌平臺正式上線

在預熱準備就緒,潛在backer電子郵件收集到目標數量的情況下,項目就可以如期在眾籌平臺上線啦。

對項目而言,眾籌項目上線的前三天尤為關鍵,所以一定要保證在項目上線前,通過EDM郵件營銷向之前積累的backer推送項目啟動信息。此外,通過設置Early Bird Price、Rewards等方式吸引潛在backer儘快行動,保證項目一上線就有足夠熱度,達到設定的項目目標金額(一般建議設定10000$-50000$)。

項目上線期間,除了平臺站內引流之外,繼續此前的社交媒體再營銷廣告、媒體公關、KOL測評、EDM等全方位為眾籌活動引流。

眾籌項目上線期間,做好頁面的運營維護也非常重要,要注意及時回答backer在「comments」欄目上所提的問題,收集意見反饋,並結合這些信息及時優化修改眾籌頁面內容,確保產品展示的效果與信息傳達的準確性。

05 發貨前用戶關係維護

項目籌款結束並不意味著項目運營工作就告一段落了。等待產品生產的這個周期裡,及時維護產品頁面也很關鍵。如果產品的功能和設計根據眾籌期間得到的用戶反饋在最終方案上作了修改,需要及時更新。另外,與支持者保持良好互動、經常更新並通過郵件方式聯繫支持者告知產品階段性成果、及時回復backer的疑問也是不容忽視的,發貨前的用戶關係維護過程是培養產品粉絲、建立用戶好感度的重要時機。

眾籌模式是把雙刃劍

在跨境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今天,眾籌確實給許多資金不足的初創企業以較低的成本實現較大範圍的海外市場覆蓋,得到足夠的啟動資金,但眾籌雖好,也是把雙刃劍,也有其弊端之處:

01 創意被竊取的風險

一般而言,眾籌產品都是最新的技術尖端產品,且項目並不是十分成熟,當曝光在一個公開的平臺之上,如果沒有做好智慧財產權保護,創意很容易被他人竊取,淪為「公用品」。

02 失敗風險

海外眾籌項目需要一定的費用完成廣告、公關、社群引流,部分項目存在曇花一現的風險。對於企業而言,前期所耗費的所有費用將白白浪費。而且在眾籌期間,無論是Kickstarter還是Indiegogo平臺,backer都可以自由發起退款,儘管一般來說這群特定的「眾籌消費者群體」的退款率比較低。

03 用戶體驗危機

眾籌面向的是全球多個國家,每個國家及地區都有複雜的物流系統及關稅徵收問題,所以在一些清關難,物流配送體系不完善的地區,用戶很難獲得良好的用戶體驗。

不過,一次成功的眾籌,需要好的內容製作與靠譜的運營營銷推廣配合,都需要專業的執行才能帶來更好的效果。這個時候,一個具有國際化背景的專業團隊支持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Gadget Labs是Kickstarter&Indiegogo官方推薦的中國區眾籌代運營商,目前也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海外眾籌代理商。成功運營過多個百萬美元的眾籌項目,致力幫助客戶發掘最具價值的產品定位,並提供市場預熱、眾籌內容製作、媒體曝光、廣告投放等一站式的解決方案,協助品牌成功進入海外市場。

如果您的產品有創意、有新意,想要做海外推廣?聯繫Gadget Labs,我們將免費為您的產品做海外市場調研及評估,儘快與您聯繫!

相關焦點

  • Kickstarter海外眾籌看這一篇就夠了
    oto1海外眾籌創始人,7年專注眾籌營銷,2015年起在深圳、矽谷、洛杉磯組建營銷及視頻團隊,操盤200多個Kickstarter
  • Top50-Kickstarter免費引流渠道?海外眾籌看這一篇就夠了!
    我們做過的200多個海外眾籌項目(Kickstarter、Indiegogo),免費流量和付費流量佔比大約為6:4,有些好的項目甚至可以達到7:3。這裡給大家吐血總結了top 50的kickstarter、Indiegogo,甚至亞馬遜也部分適用的免費引流渠道。
  • Kickstarter海外眾籌之Reddit實操指南(包含18個真實案例) - 上篇
    oto1海外眾籌創始人,7年專注眾籌營銷,2015年起在深圳、矽谷、洛杉磯組建營銷及視頻團隊,操盤200多個Kickstarter
  • 海外眾籌|Kickstarter眾籌項目審核需要提交哪些資料?嚴不嚴?
    就Kickstarter而言,眾籌項目提交後,要經歷相對嚴格的審核流程。例如Kickstarter審核,你必須具有成型的功能性樣品,並在頁面上清晰地顯示該樣品的原型;Indiegogo相對而言要輕鬆一些,你不必先具有成型的功能性樣品,但如果你沒有功能性樣品,則必須明確聲明你的項目處於「概念」階段。
  • 【全英文】海外眾籌Kick starter上線流程指南
    【全英文】海外眾籌Kick starter上線流程指南 0人下載 4.15mb
  • 要火營銷BoosterMedia:製作最佳Kickstarter眾籌視頻的必備秘訣
    在海外眾籌領域,一段精彩的眾籌視頻,無疑是海外眾籌項目成功的重要因素。對於KickStarter和Indiegogo兩大主流眾籌平臺上的眾籌項目而言,要想在規定時間內籌得預期的資金,項目管理者就必須想辦法製作一段非常有吸引力的視頻,以吸引更多的潛在參籌者。在這篇文章中,要火營銷教你製作一段最佳的Kickstarter視頻的7個秘訣,希望它們能夠為你的眾籌成功保駕護航。
  • 眾籌網站Kickstarter創立7年,為何發展的爆發力遲遲未來?
    據公開的數據統計,目前在 Kickstarter 上排名靠前的眾籌,主要集中在設計、科技、遊戲和影視這些領域。Kickstarter 鼓勵創新,拒絕像工廠流水線出產一樣的缺乏新意的產品或項目,同時,與另一個眾籌網站 Indiegogo 不同,它還對想上線的項目做審核和有更多的細節要求。
  • 在Kickstarter 上成功眾籌的秘訣
    在一個雨雪交加的周二,一場名為「Kickstarter for Artists and Photographers 101」的小組討論活動在 Kickstarter 位於布魯克林的總部舉辦,這個地方在肯特街一個低矮的磚砌倉庫中,綠點區在這裡深入伊斯特河。
  • Skarp 血案:一把剃鬚刀引發的史上最大眾籌口水戰
    雷鋒網和矽谷鋒向標之前曾經幫國內一些團隊進行過海外眾籌,在眾籌平臺的選擇上,我們一般推薦的是Indiegogo,原因包括:1)Indiegogo對硬體項目的重視程度高於Kickstarter,而且同在灣區,能有比較好的溝通;2)Kickstarter對項目的審核更嚴格,包括項目的首發性、原型可用性等,相比之下在Indiegogo的項目更容易被審核通過
  • Kickstarter眾籌不發貨項目方是否違法?如何與支持者保持溝通?
    我們遇到的幾乎每個海外眾籌客戶都會問,如果延期發貨會怎麼樣?會不會違法相關法律?會不會被Kickstarter平臺追責?對於中小型創新者來說,100%準確地預估自己何時發貨是一個很大的挑戰。oto1編輯部統計了Kickstarter-科技類目裡的30個熱門項目(集資金額超過60萬美金,預期於2018-2019年發貨的眾籌項目),發現延遲發貨數據還是84%,其中:提前和按時發貨的項目佔16%;
  • 眾籌的昨天,今天,明天(上)
    日前,眾籌平臺 Kickstarter 公布了其 2013 年的最新統計數據,300 萬用戶參與了總計 4.8 億美元的項目眾籌,平均每天籌集 130 萬美元資金、或每分鐘籌集 913 美元,有超過 80 萬的用戶參與了至少兩次的項目眾籌,並且另有 8.1 萬用戶支持了超過 10 個項目,不過最終眾籌成功的項目總共只有 19911 個。
  • 不做下一個 Kickstarter,亞馬遜要幫初創公司把產品賣到全球去
    Aashish Tripathi負責這個項目的 Sateesh Srinivasan 和 Aashish Tripathi 起初想藉助亞馬遜的平臺優勢,再造一個眾籌平臺,這個想法在團隊內部引發了討論——畢竟,Kickstarter、Indiegogo 等眾籌平臺當時已經相當成功了。
  • 眾籌排行榜:有了這個智能跟隨旅行箱,旅遊多了一個小跟班
    每日新奇好玩Ovis 已經是一款明星產品了,常看《眾籌排行榜》的朋友應該對這款旅行箱不陌生,曾經多次登頂日榜。今天,極客君就要好好說說這款產品了。目前 Ovis 正在 indiegogo上以早鳥價 2,375 RMB 進行眾籌,已經有 2,526 人支持,目前共籌得 948,246 RMB,目標達成率 4741%。
  • 眾籌平臺Kickstarter裁員近40% 大多數自願離職
    眾籌平臺Kickstarter裁員近40% 大多數自願離職 站長之家(ChinaZ.com) 5月14日 消息:眾籌平臺Kickstarter
  • Kickstarter及長尾理論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Kickstarter作為基於回報的眾籌行業中的典型代表,現在已經迅速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Kickstarter成功的部分原因是由於它利用了長尾理論,這是2004年ChrisAnderso在一篇刊登於《連線》(Wired)雜誌的文章中提出的概念。長尾理論使得利基產品在網際網路時代繁榮發展。
  • 騎行飛天掃帚,VR遊戲《小魔女學園》開始Kickstarter眾籌
    為了幫助發行VR遊戲《Little Witch Academia – VR Broom Racing》,遊戲開發商由UNIVRS開始了Kickstarter眾籌 。《Little Witch Academia – VR Broom Racing》計劃在2020年4月發行,但團隊表示Kickstarter眾籌能夠為遊戲開發和宣傳提供幫助。截至發文前為止,這個項目得到了93名支持者的慷慨解囊,共籌集資金11445美元(總目標是46097美元,截至時間是8月18日)。
  • 我們請了五位專家,手把手教你怎樣在海外成功眾籌
    Indiegogo、Kickstarter 這樣的眾籌平臺已經變成了一個「線上」的 CES:這些平臺能夠為公司帶來大量流量和預售訂單,而如果眾籌項目經營得當,眾籌平臺對於硬體公司帶來的展現效果和銷售助推將比 CES 大得多。然而,眾籌看似簡單,把所有資料上傳到頁面後就可坐收支持者(backer)的美金——其實在海外市場完成一次成功的眾籌遠沒有中國企業想的那樣容易。
  • Oculus Quest的網絡鞋在Kickstarter上發起眾籌
    Oculus Quest的網絡鞋在Kickstarter上發起眾籌在虛擬實境(VR)中,由於不同玩家對「運動病」的敏感性,移動總是很棘手。Cybershoes是一家致力於解決這個問題的公司,該公司在2018年成功地為其PC VR兼容產品進行了眾籌活動。今天,Cybershoes將在眾籌網站Kickstarter上推出另一款名為Oculus Quest的產品。和頭顯一樣,Oculus Quest的網絡鞋套件也是完全無線的,包括兩隻鞋和一個藍牙接收器,接收器連接到頭顯的前部。
  • 為什麼Kickstarter是最差的銷售渠道?
    Nonda創立在矽谷,發布的首款產品Nonda HUB+在美國眾籌平臺Kickstarter上創下88萬美金的眾籌成績。智能硬體項目基本上都會選擇眾籌作為自己首發第一步。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創業團隊都能深刻理解到,在眾籌平臺上發布,尤其是在海外的眾籌平臺上發布產品的核心意義是什麼。
  • 一周國內外眾籌產品盤點(五月第二周)
    【機鋒盤點】上一周我們介紹了來自Kickstarter的消費者無人機,來自ndiegogo的智能垃圾桶,當然國內眾籌平臺也非常給力,擁有bong X以及PPTV-50P智能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