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11月17日,鄭州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伴隨著2020年11月15日拓洋實業2臺75蒸噸燃煤鍋爐關停並拆除主要設施,鄭州市實現非電燃煤鍋爐「清零」。 鄭州推進非電燃煤鍋爐拆改6年來取得了哪些成績?
大河網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為著力破解能源結構偏煤問題,鄭州市自2015年以來,強力推進非電燃煤鍋爐拆改。
6年來,共拆改非電燃煤鍋爐1330臺5078蒸噸,累計削減燃煤約420萬噸。鄭州市煤炭消費總量從2015年的3023萬噸下降至2019年的2007萬噸,煤炭消費總量下降33.6%。PM10、PM2.5、SO2年均濃度分別從167微克/立方米、96微克/立方米、33微克/立方米下降到98微克/立方米、58微克/立方米、9微克/立方米,分別下降41.3%、39.6%、72.7%。
截至2020年11月15日,PM10平均濃度8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6%;PM2.5平均濃度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8%;優良天數205天,同比增加54天,比2015年全年增加67天,空氣品質改善顯著。
使用新能源、先進技術 為推進非電燃煤鍋爐拆改鄭州煞費苦心
據了解,在推進非電燃煤鍋爐拆改過程中,鄭州市全面提升天然氣供給和保障能力,加大天然氣足量供應,確保「煤改氣」順利推進。
同時,實施引熱入鄭和清潔能源取暖,採用長輸管網等先進技術,實施滎陽國電、新密裕中電廠、豫能熱電引熱入鄭工程,保障供熱面積8900萬平方米;因地制宜積極採用地熱、再生水、空氣源熱泵等清潔取暖方式進行供暖,全市新增清潔能源供暖面積1418萬平方米,為供熱替代奠定基礎。
獎懲結合、有獎舉報 拆改單位最高6 萬元/蒸噸獎補,不香嗎?
為了鼓勵和引導企業積極開展非電燃煤鍋爐拆改,鄭州市制定退坡獎補政策,按照先改多補、後改少補的原則,對率先完成拆改的非電燃煤鍋爐單位給予最高6 萬元/蒸噸獎補,累計獎勵7528.28萬元,另外,在重汙染天氣應急應對過程中優先實施管控,倒逼企業升級改造。
另外,2017年,鄭州把「散亂汙」企業納入大氣汙染有獎舉報,發動群眾進行監督,重點對城鄉接合部、農村區域進行排查整治,對使用燃煤小鍋爐等「散亂汙」企業嚴厲打擊、依法取締。2017年以來整治取締「散亂汙」企業10604家,實現「散亂汙」企業動態清零,清除了燃煤小鍋爐的滋生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