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潘福達)走進位於京西南的燕山石化廠區,依山而建的廠房周圍,樹木草坪環繞,仿佛置身於一個大公園;曾經的暗河溝渠重見天日,工業廢水經過深度淨化後成為美麗的溼地景觀。
和燕山石化一樣,為首都碧水藍天做貢獻的北京國企不勝枚舉:京能集團全面完成「清煤降氮」改造任務,燃煤鍋爐清零;金隅集團的工業廢棄物處置示範線,實現「飛灰」無害化處理;排水集團2017年新建汙水收集管網118公裡,新增汙水處理量1.3億立方米,有效改善了首都水環境質量……在治理「大城市病」和提升城市環境上,北京國企爭當「環保先鋒」,碩果纍纍。
天氣轉熱,來燕山石化牛口峪溼地公園遛彎的遊客更多了。扶欄遠眺,飛流疊瀑、水聲淙淙、亭臺玉立、野鴨戲水、白鷺飛舞、翠鳥棲息……眼前一幅幅美景令人心醉。
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個去年11月開放的新公園,曾經是一片片消納工業汙水的氧化塘。燕山石化在北京最先實踐「達標排放的工業汙水處理+溼地自然生態修復系統」的生態型工業汙水綜合淨化方案,讓工業廢水成了溼地水源。
負責溼地公園建設的燕山威立雅水務公司負責人李學偉介紹,公園近日完成了全部種植任務,種上了蘆葦、荷花、蒲草等更多植物,並完善了標識和服務配套系統。西北角的空地,還將建成面積更大的二期溼地,目前方案處於設計階段。
燕山石化廠區內的暗渠河道,近期也終於重見天日變清渠。廠區及輔助區還全面實行垃圾分類管理,新設置了243處共600多個垃圾桶,垃圾總量直降四成——曾經總是遺棄路邊的木製品類、紙張類、塑料製品類等,由燕山石化所屬的物業公司直接上門回收,打個電話就能搞定。
很多人都說,北京這兩年藍天明顯多了,這離不開本市電廠環保改造的功勞。
本市發電供熱大戶京能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京能集團今年初完成了「清煤降氮」改造任務,燃煤鍋爐清零,燃氣鍋爐進行降氮改造,超額完成市環保局的任務;七家在京燃氣電廠中,有兩家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另五家近期將陸續啟動改造,排放將比國家超低排放標準還要低一半,為北京藍天做更多貢獻。
在方莊供熱廠的南廠區二樓,密密麻麻的管網中,5臺全新的燃氣鍋爐在上個供暖季首次投用。伸進鍋爐裡的一個紅黑相間的「大傢伙」,是最新技術的超低氮燃燒器,燃燒生成的氮氧化物低於每立方米30毫克。鍋爐尾部加裝的脫硝裝置,可以讓氮氧化物排放量再降一半,達到每立方米15毫克,這個數字比世界最嚴格的排放標準還要低。
不僅供熱鍋爐「清煤降氮」,7家在京的燃氣電廠也要做到「超低排放」。未來城電廠和京陽電廠已先期完成了環保改造,今明兩年其他5家電廠將陸續開展超低排放改造,包括鍋爐改造、脫硝改造和燃機降氮改造等。
在北京大氣汙染治理攻堅行動中,北京國企嚴格執行工業企業重汙染天停限產措施,為社會效益捨棄企業經營利益。
去年,48家國有工業企業嚴格執行空氣重汙染期間停限產措施,33家企業投入近3億元完成全市四分之一的煤改清潔能源任務。北京國企還統籌利用疏解騰退土地「留白增綠」和優化提升首都功能,去年共建成主題公園、綠地、公共服務和生活設施177處,涉及面積552萬平方米。
市國資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北京國企將落實北京市藍天保衛戰2018年行動計劃,工業企業會加快實施環保技改工程,建築企業嚴格執行施工揚塵控制措施,加大高排放老舊機動車淘汰更新力度,完成煤改清潔能源收尾工作。另外,今年國資系統將推進高安屯二期再生水廠和汙水管網建設,繼續完成魯家山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提升本市廢棄物資源化處理、無害化利用水平。
(原標題:燕山石化氧化塘變溼地公園 京能燃煤鍋爐今年清零
首都國企爭當環保先鋒)
編輯:TF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