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網際網路長租公寓是個好概念。骨感現實是,它沒有「網際網路」,沒有「長租」,只有「公寓」。沒有運營的二房東,活成了樓市P2P。』
網際網路長租公寓,曾經的地產投資風口。今年疫情之下,風雨飄搖。跑路之事,屢屢發生。
長租公寓墮落成P2P。潛在的「暴雷角色」,人人避之唯恐不及。
扒扒君從事房產多年,喜歡網際網路,也賣過公寓,所以對網際網路公寓,有特別的好感。
2013年,移動網際網路興起,我們團隊曾策划過一款產品,叫智慧公寓。
2020年,我成為網際網路長租公寓的用戶。然而,不到半年,我便匆匆搬離。
好感碎了一地。
半年前,由於工作調動到異地,我尋思找一家長租公寓。
我在手機上查看。距離單位步行30分鐘內,長租公寓有3家。
網上畫風是這樣的——
貌似不錯,業界口碑也OK。175間客房,配有2個管家、1個保安。租金3000-4000元/月,不算太貴。
線上聯繫管家之後,我實地查看了。
一樓有大堂,有健身場所,提供交談空間,備有茶水和小零食。
管家說,他們會定期組織租客活動。網上價格幾乎是最低價了,如果有朋友介紹,可額外優惠300元。
交完1個月租金、1個月押金後,管家把我拉入租客群。群裡有86個人(推算出租率約50%)。「以後有事情或者活動,都在群裡通知。」
現實畫風是這樣的——
1、冷冰冰的社群
進群才發現,其實大家交流挺少。管家與租客、租客與租客之間,都是冷冰冰的。
除了偶爾通知殺蟲、收費之外,管家極少露臉。群裡不能發外部連結,沒啥話題互動,更別提社群運營了。
有一次,管家在群裡發了一條服務通知。
結果,租客們群起攻之。壓抑許久的不滿,爆發了。
2、離譜的水電雜費
就租金而言,網際網路公寓價格比較透明,不算太貴。
但其它費項並不少:管理費300元/月,水電費預充值300元/月。再加上1.6元/度電費,6元/噸水費。還有停車費,滯納金之類的。
尤其是電費,空調、熱水器、冰箱、電磁爐、電視、洗衣機,一個月下來電費要400多元(公寓通風不佳,不開空調很難想像)。
整體租住的成本,網際網路公寓比周邊小區同類房子,至少貴50%。如果跟城中村比,至少貴1倍以上。
3、500元的換房費
由於房間密閉,採光通風不好。1個月後,我提出換房。
「對不起,換房要收取500元的換房費。」管家說。
「另外,房租每逾期1天,會產生100多元逾期費。超過3天,我們可以按照合同進行違約退房。」
就是這樣,租客的居住感受,不是管家最在乎的。他唯一的感知,是你的房租是否及時支付。
4、嚴重缺失的服務
公寓服務最多的,就是每隔1個月的殺蟲。至於其它服務,比如鄰居吵鬧、快遞被盜,管家幾乎無能為力。
由於這家公寓是舊廠房改造的,很多設備並不好。我的房間,就出現下水道堵塞的現象。
找到管家。管家說,屋內設備和屋內衛生一樣,不歸他們管。他們只能友情協助。如果要維修,是要收費的。
所有人都關心你飛得高不高,卻沒人關心你累不累。
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可愛的管家」。他不懂也不會關心!
為了不損失1個月的押金,我忍了整整5個月。時間一到,迅速搬離。
網際網路公寓,是地產與網際網路結合,本來擁有美好的想像空間。
租客是年輕有活力的群體,消費力強,對新事物接受度高。從看房、下訂、入住、服務、生態延伸,一切通過網際網路,高效地解決——
APP直接下單,線上選房,預約入住
與支付信用結合,分享裂變,免押金
智慧社區,智能家居,現代化居住體驗
社群運營,有信任背書,提供多方服務
網際網路公寓,本身也是一個解決市場痛點的產品。
當商業地產過剩,公寓滯銷嚴重,成為開發商眼中的雞肋。很多託管、包租、長租公司,便開始打上公寓的主意。
開發商也樂意,乾巴巴賣樓太難了。有返租,有噱頭,尤其當公寓穿上高回報的外衣,投資屬性就成立了。
2013年:網際網路公寓開始萌芽;
2014年:資本試水;
2015年:資本瘋狂介入;
2016年:開發商高調進入;
2017年:各地瘋搶租賃房源;
2018年:行業進入最高點;
2019年:兩家長租公寓上市;
2020年:行業遭遇疫情考驗…
長租公寓經營困難,鮮有盈利。2018-2019兩年,兩家美國上市公司——青客公寓虧損10億,蛋殼公寓虧損近50億。更糟糕的是,虧損還在進一步惡化。
扒扒君曾在2015年聽過you+公寓創始人劉洋的公開演講。行業沉浮,這位自稱受到資本追捧、誤打誤撞的網紅,6年過去了,聲音減弱不少。
另外,還有不少公司,在追求規模化擴張過程中,槓桿運用過大,造成資金鍊斷裂。
也許,這個商業邏輯,本來就很難成立。
潘石屹兩年前就斷論過:長租公寓在中國不成立。因為與房子的升值相比,運營帶來的投資回報率太低。
比如貸款基準利率4.9%以上,公寓回報率才2%左右。2%回報率,意味著需要50年才能收回成本。但公寓產權才40年!
講一個故事。
隋唐時期,隋煬帝和唐太宗都曾發兵攻打過高麗。高麗是個小國,但實力不容小覷。
隋煬帝第一次攻打,居然輸掉了戰爭。他覺得有點面子掛不住,宗主國還打不過你個附屬國?
於是,他就發動第二次徵戰。號稱百萬大軍攻打高麗,結果還是沒打贏,反而拖垮了國力。雪上加霜的是,國內出了李密翟讓瓦崗寨等內亂。於是,天下大亂,丟了大業。
後來,唐太宗也打過高麗,但他是個止損高手。發現不一定打得贏,後來就堅決不再打了。還自我反省說,要是魏徵還在的話,他連第一仗都不會打。
網際網路長租公寓,也是如此。
由於虧損嚴重,前幾年重金投入的碧桂園碧家、世聯紅璞、朗詩朗詩寓等,已經在集團內部開始剝離,或者邊緣化。萬科宣布無限期停止「萬村計劃」。這些都在及時止損。
然而有些長租公寓卻拼命上馬。拿著重資產,收著微薄的租金,運營相當吃力。
今年疫情,讓公寓生存環境變得更糟。在租金上漲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只能壓縮運營服務(扒扒君遭遇的,估計就是這種減配式的服務)。
網際網路有個著名的商業智慧:「羊毛出在牛身上,讓豬買單」。但這是有前提條件的。只有建立在優質服務基礎上的企業,市場才允許它變現。
市場震蕩時,當長租公寓遠離基於網際網路的服務和體驗,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搖身一變,成為樓市P2P。不賺利潤,只盯本金,伺機捲款,無良跑路。
這樣的網際網路長租公寓,只會讓更多人遠離。其中,有住戶,有房東,還有投資者。
最後,9月高校開學,新一輪的城市人群在遷徙。扒扒君奉勸各位:
別薅長租公寓的羊毛,更別碰租金貸!
-END-
碼字不易,原創燒腦
我是扒扒君,扒扒地產與網際網路
關注我,分享我,更有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