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類講座 一周預告【書法鑑賞中的學問【開放與包容——後疫情時代的北美博物館【《時間旅行者》音樂會】

2021-03-02 北大清華講座

點擊上方藍字【北大清華講座】加關注,知識改變命運! 

名校課表分享:本學期暫無分別輸入【北大】【清華】【人大】【北師】二字可自動提取四校當日講座信息!更多分類信息請進入本公號底部參看【講座分類】【課表查詢】【演出展覽】菜單欄。

【主題】圖靈音樂實驗室《時間旅行者》音樂會

【時間】2020年12月18日(周五)19:00-20:30

【主講】胡晨(音樂製作人、作曲人、編曲人、吉他演奏家)、馬驍飛(音樂製作人、小提琴演奏家)、宋昭·阿伊斯(藝術製作人、先鋒大提琴藝術家)

【主辦】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北大清華講座(bdqhjz)公眾號製作

【觀看方式】清華藝博官方微博

【主題】從棕轉綠:生態設計與後工業發展

【時間】2020年12月18日(周五)19:00-21:30

【主講】尼爾.柯克伍德(美國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學術事務副院長,風景園林與技術方向終身教授)

【主持】車生泉(上海交 通大學長聘教授設計學院副院長)

【內容】講座將介紹風景園林學科中生態設計概念的發展、主要影響因素及先例,重點探討「自然權利」和「技術想像力」兩個核心設計理論的應用,以及它們與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後工業景觀、人口遷徙和城市設計等當代議題的關聯。

【主辦】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

【觀看方式】Zoom ID: 978 788 48641 密碼:135416(觀眾入場時間18:45)

【主題】貝多芬鋼琴協奏曲中的符號學

【時間】2020年12月18日(周五)14:00-15:30
【主講】郝端端(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系,副教授)
【主持】鄒彥教授
【內容】每當提到貝多芬的藝術,我們首先想到的音樂類型是交響曲、奏鳴曲、協奏曲等。由於這些作品大多都屬於絕對音樂(雖然有一些著名的個例帶有引導性標題),這對演奏者理解其中的含義就有了更大的挑戰。本次講座將通過探討貝多芬五首鋼琴協奏曲中的音樂符號學,為詮釋貝多芬音樂提出一個新的思路。
【主辦】上海音樂學院
【觀看方式】掃碼觀看直播

【主題】靈感從哪裡來?——藝術家的繆斯們

【時間】2020年12月18日(周五)19:00—21:00

【嘉賓】姜傑(中央美院雕塑系教授);孫琳琳(藝術作家)

【內容】繆斯,是希臘神話中的九位文藝女神。傳說只要得到繆斯的芳心,藝術家就能在創作時如有神助。繆斯是藝術家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拿在手中的物,是打動TA、啟發TA、引導TA的神。她們高高在上又可愛宜人、慷慨大方又難以捉摸。終其一生,藝術家都在找繆斯,找靈感,找突破。可繆斯何在?靈感何來?

【主辦】新民說 單向空間北大清華講座(bdqhjz)公眾號製作

【地點】北京市朝陽區朝陽北路101號朝陽大悅城5F-42

【報名】掃描圖片二維碼

【主題】樂遊:音樂對旅遊的助益

【時間】2020年12月19日(周六)9:30

【主講】魯成文(詩人、古典音樂傳道者)

【主辦】湖北省圖書館

【觀看方式】網絡預約請至長江講壇微信公眾號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報名,約滿即止。

【地點】湖北省圖書館長江報告廳

【主題】具有地方特色的曲壇奇葩--徐州琴書的藝術表演和欣賞

【時間】2020年12月19日(周六)9:30

【主講】徐妮娜(徐州演藝集團國家二級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

【主辦】徐州雲龍書院

【觀看方式】掃碼觀看

【主題】魯一同與徐州

【時間】2020年12月20日(周日)9:30

【主講】閻強(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徐州市雲龍書院理事會理事,雲龍書院地方文史研究中心主任)

【主辦】徐州雲龍書院

【觀看方式】掃碼觀看

【主題】對話鄭勝天——《Yishu》的故事

【時間】2020年12月20日(周日)11:00

【嘉賓】鄭勝天(居住於溫哥華的華裔加拿大學者、策展人和藝術家)

【內容】《Yishu》雜誌創刊於2002年,以向英語世界推介有關中國藝術的話語,生產並引領有關中國藝術的話語為志,至今已有近20年的出版歷史。《Yishu》設編輯部於加拿大溫哥華,由臺灣《典藏》雜誌社社長簡秀枝贊助出版,面向全球發行,是英語世界中第一份以當代華人藝術文化為內容的嚴肅刊物。2020年11月,《Yishu》出版第100期,迎來了《Yishu》一個意義非凡的歷史節點。

【觀看方式】Zoom ID:978 3992 1727

https://brynmawr-edu.zoom.us/j/97839921727

【主題】開放與包容——後疫情時代的北美博物館

【時間】2020年12月20日(周日)11:00 – 12:00

【主講】沈辰 博士(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資深研究員、策展人)

【內容】2020年,一場持續近一年的新冠疫情迫使北美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均關閉了或多或少的一段時間,有的甚至有兩度關閉。而在疫情期間,北美社會同時掀起了一場反「系統性種族歧視」的平權運動。講者將與觀眾們探討在這新一輪面對博物館的挑戰和困境下,當代博物館如何繼續保持「開放與包容」的當代博物館精神?講座將分享沈辰博士二十餘年來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研究與策展的工作實踐,以及他對二十一世紀博物館如何走進公眾生活的思考。

【主辦】文物出版社、佳作書局

【觀看方式】掃描圖片二維碼進入直播間

【主題】中國農業大學弦樂團「爐火」專場音樂會

【時間】2020年12月20日(周日)19:00

【主辦】中國農業大學

【地點】中國農業大學東校區食院報告廳

【報名方式】掃碼領取電子票

【主題】書法鑑賞中的學問

【時間】2020年12月21日(周一)18:00

【主講】虞曉勇(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書法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辦】北京師範大學美育中心

【觀看方式】嗶哩嗶哩「京師美育大講堂」:22524374

【主題】融媒傳播產品的創意、生產與分發

【時間】2020年12月22日(周二)14:00

【主講】鄭亞楠(浙江傳媒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內容】技術賦權改變了人類傳播方式,提升融媒傳播產品的生產能力是檢驗媒介變遷、人才培養、專業建設的重要手段。本講以融媒變革為核心,解剖融媒傳播產品流程重塑中的各種問題,在歷史比較和優秀產品中把握融媒產品的生產規律

【主辦】河北師範大學

【觀看方式】騰訊會議ID:975 863 792

【主題】陳氏太極拳

【時間】2020年12月23日(周三)15:30-17:00

【主講】景建軍(陳家溝陳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承人)

【主持】肖向榮、常肖妮

【主辦】BNU北師大舞蹈系

【地點】北京師範大學田家炳藝術樓209教室

【主題】陳氏太極拳

【時間】2020年12月24日(周四)18:00-19:30

【主講】景建軍(陳家溝陳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承人)

【主持】肖向榮、常肖妮

【主辦】BNU北師大舞蹈系

【地點】北京師範大學田家炳藝術樓209教室

粉絲福利:北大清華周邊 免中介租房群

匯聚、分享、交流、碰撞。北京高端名家講座、文化活動第一發布和交流平臺!2010年誕生於北大清華校園中,涵蓋人大、北師大等北京各高校、及社會最高品味的開放免費講座和活動,9年90000場。名校課表共享每1年數萬門。經濟人文、社科管理經典,學術思想前沿。大師身邊宜聆教,未來精英共成長!


講座信息報送渠道1、講座文案海報私信至新浪微博@北大清華講座-北京活動 (及時處理)。2、文案海報私信至本微信公眾號後臺(晚上處理)。歡迎報送和推薦高質量的講座和活動! 出版社合作和其他發布合作請加QQ:778617662。

相關焦點

  • 博物館奇妙夜!上海博物館6月6日夜間開放
    上海夜生活節上博夜間專場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夜遊博物館,會不會邂逅復活的恐龍?繼各大博物館陸續恢復之後,上海博物館夜間專場來了!6月2日,封面新聞記者從上海博物館獲悉,上博將在2020年「上海夜生活節」期間圍繞近期新舉辦的特別展覽推出夜間專場活動,6月6日(周六)將舉行2020年度的首次夜間開放,限流1000人。觀眾除了參觀「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無盡意——趙樸初書法藝術展」「高齋雋友:胡可敏捐贈文房供石展」之外,還可以體驗文創集市、茶室餐飲服務。
  • 楊志剛:博物館的平等觀,在現代社會理性建設中不可或缺
    博物館界正以「平等」、「多元」、「包容」的開放心態,擁抱著更美好的未來。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與包容」(Museums 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提醒我們時時不忘「平等」這一博物館的核心價值,並以開放的胸懷涵養更多元、更包容的博物館文化。
  • 國際博物館人「雲上對話」:疫情下博物館的力量
    馬昌 (Nick Marchand,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國際部主任):英國博物館界在重回正軌。但後疫情時代下,很多事情都不同以往。博物館的開館時間縮短,實行人流控制和更嚴格的運營流程,這些都是借鑑中國的經驗。大部分英國博物館預測重新開館的早期,觀眾人數只有以往最大流量的15%-25%。
  • 講述|疫情下的上海博物館,何以最早開放與持續有序辦展
    在今年史無前例的新冠疫情之下,經歷了從2020年1月24日到3月12日總共49天的閉館後,上海博物館成為國內最早重新迎來參觀者的大型博物館,並一直有序開放,一個個大展、特展在其後也有條不紊地展開,受到觀眾的歡迎,何以如此?何以至此?
  • 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聽聽嘉賓怎麼說
    論壇採用線下線上結合的方式,緊扣「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主題,圍繞博物館多樣性的發展要求、博物館促進社會和諧、疫情防控背景下博物館功能等議題進行交流探討。關強指出,博物館是促進社會平等、多元和包容發展的文化力量,中國博物館是推動文化均等、多元參與的開放平臺,是推動教育公平、知識共享的文化力量,是促進創新發展、全面實現小康的文化推力,是與世界對話交流、增強合作的重要平臺。
  • 唐山博物館10場講座可免費聽_綜合新聞_唐山環渤海新聞網
    原標題:唐山博物館10場講座可免費聽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記者 趙立峰)10月19日至12月21日,唐山博物館每周六上午舉辦文化沙龍專家講座,涉獵教育、書法、繪畫、攝影、考古、清史等廣泛領域,特別側重藝術知識普及。
  • 5·18博物館日,上海88家博物館免費開放三天,約起來吧!
    一年一度的「518國際博物館日」即將開啟。今年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旨在強調當今博物館對於自身定位和功能的新思考和新認識。因為疫情關係,今年本市博物館「免費&半價」開放活動採取全預約制度,博物館將核定限流人數,通過滬遊碼、美團/大眾點評、微信公眾號等多平臺預約開放。
  • 李雲迪音樂會門票、古運河水上遊船票、東方鹽湖...
    李雲迪音樂會門票、古運河水上遊船票、東方鹽湖城門票免費送!更多惠民資訊盡在「文旅... 首先請關注「文旅常州雲」微信公眾號▽(△長按圖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文旅常州雲」) 一、活動預告「文旅常州雲」全面整合我市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文化館站以及旅遊度假區等文旅資源
  • 國際博物館日|上海88家博物館免費開放,從夜遊到「雲遊」
    澎湃新聞獲悉,今年上海市文旅局5月18日將延續免費開放這一上海歷年博物館日的品牌活動,上海88家博物館在5月16日、17日、18日三天向公眾免費開放,4家博物館半價開放。相較往年國際博物館日各大場館推出的精彩紛呈的活動,今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將更加注重「線上智慧趣遊博物館」,5·18前後上海文博機構匯集了近40場直播活動,百餘項線上虛擬展覽和150多場線上活動。
  • 上海博物館是世界聞名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之一
    藏品包括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玉牙器,竹木漆器,甲骨 ,璽印 ,錢幣,少數民族工藝等21個門類,其中尤以青銅器,陶瓷器,書畫為特色 。講座上海博物館公眾講座,立足於館藏與陳列展覽,關注於藝術,涉及文化歷史,文物鑑賞,民俗等不同領域 。講座中心位於觀眾活動中心內 。文化活動上海博物館文化活動包括了常設性的文化活動,特展文化活動,會員文化活動,寒暑假文化活動等 。
  • 東莞各主要博物館近期免費開放
    中國僑網消息:據「走進東莞文明」主題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消息,從5月18起至「中國文化遺產日」(6月9日)止,市民可免費到東莞市各主要博物館參觀或聽講座,領略東莞悠久多彩的歷史文明與創新發展的現代文明。  據了解,近期東莞各主要博物館將籌辦或引進30個特色鮮明的展覽,並舉辦各類知識普及類講座等一系列類活動。
  • 疫情防控期間北京地區博物館不得擅自恢復開放
    央廣網北京3月19日消息(記者王子衿)記者今日(19日)從北京市文物局獲悉,該局日前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間北京地區博物館有序開放工作導則》(以下簡稱《導則》),要求在未接到行業主管部門恢復開放的正式通知前,各博物館不得擅自恢復開放。
  • 聚焦文化產業謀發展 探討後疫情時代博物館文創新業態——2020北京...
    本次培訓會以優秀博物館文創開發運營經驗分享為基礎,結合疫情常態化下博物館文創產業的新機遇及新挑戰,共議、共創、共享文博文創新思路。此外,本次培訓還邀請了眾多行業嘉賓,圍繞文博內容數位化授權領域的實例應用與經驗,與參會同仁共同分享、答疑,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積極推進文創開發工作。
  • 預告| 後疫情時代親子溝通怎樣做?29日快來聽專家講座
    後疫情時代如何掌握好親子距離的「分寸」,如何平衡上網課的時間,家長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怎樣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深處?2020年市北區總工會聯合樂學網家庭教育頻道共同推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的家庭教育新主張」系列公益行動。  目前,該系列活動首場講座已圓滿舉辦,將於9月29日下午14:00在膠州路社區迎來第二場講座。
  • 給你不一樣的國際博物館日 四川這些「鎮館之寶」 你認識嗎?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2020年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博物館是中華文明和歷史遺產的寶庫,是歷史文化的縮影。小編特意為公眾梳理出四川各大博物館準備的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我們一起走進博物館,去觸摸城市輝煌的歷史,探索文化的變遷,感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脈搏,不斷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
  • 上海88家博物館免費開放,從夜遊到「雲遊」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是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Museums 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旨在強調當今博物館對於自身定位和功能的新思考和新認識。
  • 北京文博丨聚焦文化產業謀發展 探討後疫情時代博物館文創新業態...
    本次培訓會以優秀博物館文創開發運營經驗分享為基礎,結合疫情常態化下博物館文創產業的新機遇及新挑戰,共議、共創、共享文博文創新思路。此外,本次培訓還邀請了眾多行業嘉賓,圍繞文博內容數位化授權領域的實例應用與經驗,與參會同仁共同分享、答疑,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積極推進文創開發工作。
  • 北京93家博物館「5.18國際博物館日」免費開放
    新時代的中國博物館,要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充分發揮博物館在文化傳承中的可持續發展。主題活動百花齊放,大、中、小不同規模的博物館齊上陣,綜合類博物館、專題性博物館、名人故居紀念館等不同類型的博物館齊發力,展覽、講座和活動等不同的豐富形式齊奉獻,讓不同年齡層段、不同社會角色、擁有不同文化體驗需求的公眾都能找到專屬於自己最棒的「逛」博物館方式。
  • 一周活動預告:《紅樓夢》我們該怎麼讀?
    從本周起,騰訊文化將為大家提供接下來一周(9.2——9.8)的精彩文化活動、展覽預告。活動眾多,難免有所遺漏,歡迎隨時提醒我們,也誠徵各大機構合作。這一次,我們先為您送上16場活動信息。一、北京(10場)沙龍(7場)
  • 上海博物館2020年展覽計劃調整,兩大特展延期至2021年
    2無盡意——趙樸初書法藝術展時間:2020年5月21日-7月19日地點:上海博物館三樓書法館趙樸初(1907-2000)先生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名譽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中國共產黨親密的朋友、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傑出的愛國宗教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