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人、名家詳細資料大全(下篇:宋代-清代)

2020-12-12 書香小博士

純手動整理,覺得好的可以轉發收藏一下

宋代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

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

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流傳之詩句莫過於《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

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範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世稱「范文正公」。範仲淹文學素養很高,寫有著名的《嶽陽樓記》。

楊萬裡(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詩人、大臣,與陸遊、尤袤、範成大並稱為「中興四大詩人」。

楊萬裡一生作詩兩萬多首,傳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譽為一代詩宗。他創造了語言淺顯、富有幽默情趣的「誠齋體」。楊萬裡的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且以此見長。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間疾苦、抒發愛國感情的作品。著有《誠齋集》等。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於香楠峰下,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雲谷老人、逆翁。諡文,又稱朱文公。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

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範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諡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後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於自成一家。

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裡、陸遊、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元代

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裡,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

。他的年輩晚於關漢卿、白樸等人,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張養浩(1269—1329年),漢族,字希孟,號雲莊,山東濟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詩、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稱。代表作有《山坡羊·潼關懷古》等。

關漢卿(約1220年──1300年),元代雜劇作家。是中國古代戲曲創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號已齋(一作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並稱為「元曲四大家」。

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一生寫了60多種,今存18種,最著名的有《竇娥冤》;散曲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

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學家,本名彥端,漢族,今江蘇興化人。詞章詩歌,天文、地理、醫卜、星象等,一切技術無不精通,與門下弟子羅貫中一起研究《三國演義》《三遂平妖傳》的創作,搜集整理關於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終寫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

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三國演義》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主要作品有小說《三國志通俗演義》、《隋唐志傳》、《三遂平妖傳》。

其中《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力作,這部長篇小說對後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

明代

吳承恩(約1500-1583)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漢族,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作者、明代小說家,淮安府山陽縣河下人(現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

吳承恩自幼敏慧,博覽群書,尤喜愛神話故事。在科舉中屢遭挫折,嘉靖中補貢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長興縣丞。殊途由於宦途困頓,晚年絕意仕進,閉門著書。

柳如是(1618年~1664年),明末清初女詩人,本名楊愛,字如是,又稱河東君,因讀宋朝辛棄疾《賀新郎》中:「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浙江嘉興人。

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聰慧好學,但由於家貧,從小就被掠賣到吳江為婢,妙齡時墜入章臺,改名為柳隱,在亂世風塵中往來於江浙金陵之間。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與《尺牘》。

清代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他生活於滿漢融合時期,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

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於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顧炎武(1613.7.15-1682.2.15),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崑山(今江蘇省崑山市)千燈鎮人,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後,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

明末清初的傑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

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 ,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祖籍存在爭議。他歷經多年艱辛,終於創作出極具思想性、藝術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號定盦。漢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詩人、文學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者。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餘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為《龔自珍全集》。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共350首。多詠懷和諷喻之作。

相關焦點

  • 歷代詩人、名家詳細資料大全(上篇:先秦-唐代),杜甫不忙了!
    本文幫你把:常見的詩人、名家,從「先秦」到「清代」的資料都整好了內容共分為上、下兩篇(上:先秦-唐代;下:宋代-清代)覺得好的可以分享轉發一下~上篇先秦(舊石器時期--公元前221年)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
  • 書以字,誦於口,山水之間的曼妙出現在了詩人的筆下
    詩人謝靈運用大量筆墨描寫自然之景,成為山水詩的開山鼻祖。六朝詩人謝眺、何遜等人發展了謝靈運山水詩的清麗自然。 到了經濟繁榮、社會安定、文化繁盛的唐代,漫遊與隱逸風盛行,山水詩創作迎來首個巔峰。孟浩然、王維、李白、杜甫、劉長卿、韋應物、白居易、孟郊、韓愈、柳宗元、劉禹錫、.....名家輩出,佳作如雲,各有幹秋。
  • 你知道嗎,誕生於宋代的地理學著作《太平寰宇記》
    其實在宋代,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齊頭發展,都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當我們談論宋詞的時候,不要忘記宋代科學家的研究著述。《太平寰宇記》是誕生於北宋時期的一部地理總志。全書共200卷,130餘萬字。《太平寰宇記》的作者叫樂史,他是北宋年間著名學者,在《宋史》中有他個人的傳記。
  • 元宵節手抄報內容資料大全 元宵節的由來猜燈謎的來歷介紹
    元宵節手抄報內容資料大全 元宵節的由來猜燈謎的來歷介紹時間:2020-02-08 16:3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元宵節手抄報內容資料大全 元宵節的由來猜燈謎的來歷介紹 元宵節手抄報內容資料大全 元宵史話 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
  • 珍藏全套《中醫基礎理論教學資料》01/75 (視頻+音頻)
    歷代名醫臨證經驗精華.pdf歷代名醫醫案選講.pdf歷代無名醫家驗案.pdf歷代針灸名家醫案選注.pdf歷代著名中醫誤診挽治百案析.pdf蓮舫秘旨碎玉篇.pdf臨床辯證施治備要.pdf臨床經驗回憶錄.pdf臨床經驗集.pdf臨床實踐淺談.pdf臨床心得選集第二輯.pdf臨床心得選集(第一輯).pdf
  • 清代鎮江的藏書家,少即以諸生聞名,在他的藏書中有怎樣的故事?
    他隨即冒著風雪渡江找到了那家子孫的住所,購得其中幾部珍貴的宋代版本而歸。這件事在當時曾引起轟動,京江畫派的領軍人物張夕庵專門為他畫了《風雪載書圖》,一時名士們也紛紛題詠其上,一時成為美談。清代詩人。天資聰慧,少年時就喜歡讀書,被學者王文治等前輩視為「大器」之人。他16歲時喪父,從此絕意仕途,不再參加科舉考試。家中藏書多達數萬卷,手自編校,終日不倦。他與同鄉的一班文人楊棨、柳榮宗等人是好朋友,常聚在一起切磋學問。空閒的時候,他也喜歡遊覽名山大川,所到之處,多有題詠。為人樂做善事,地方官們都很敬重他。著有《自張懋準,字君度,丹陽人。清代藏書家、篆刻家。
  • 歷代名家畫梅
    當是唐代的於錫 唐人畫梅,先是勾勒著色,五代徐熙等人將這一畫法推至妙境; 至宋時,更有崔白、米元章、楊無咎等大家,皆可以畫梅稱世; 如果說,宋人畫梅,大都疏枝淺蕊,多以表達清冷孤高的傳統審美意趣; 在元代,以王冕為代表的畫梅名家作品則顯得珠玉迸發
  • 這個古代最不起眼的詩人,僅寫一首詩就冠絕古今,讀完才知道多牛
    這個古代最不起眼的詩人,僅寫一首詩就冠絕古今,讀完才知道多牛中國古詩在歷史上有著璀璨的歷史,而在歷史上出現了很多的詩人名家,他們給後世留下的豐富的古詩詞遺產,而詩詞創作的高峰還要數唐宋兩個時期,唐代把古詩推到了高峰,而宋代的詞更是空谷絕唱,兩座大山人傑地靈
  • 大江浪流,詩意氤氳,歷代詩人筆下的「江蘇段長江」有多美
    宋代時,南通的狼山尚在長江之中,南宋文天祥由通州渡海南歸時,在《渡海望狼山》中寫道:「狼山青幾點,極目是天涯」,江海交匯處給文丞相留下浩渺壯闊的深刻印象。歷代寫長江口的佳作層出不窮。清代屈大均《通州望海》:「狼山秋草滿,魚海暮雲黃。日月相吞吐,乾坤自混茫。」從「日月」「乾坤」著眼,展現長江入海的宏大氣勢;唐代白居易《雜曲歌辭·浪淘沙》:「白浪茫茫與海連,平沙浩浩四無邊。暮去朝來淘不住,遂令東海變桑田。」道出了長江口的變遷,滄海變成桑田,如今南通、泰州的很多地域,就是從江之尾、海之頭處「漲」出來的。  長江的面貌是多變的。
  • 御碑是由歷代皇帝撰寫的碑,宋代皇帝留下兩通御碑,一通在趙縣
    御碑是由歷代皇帝撰寫的碑,在古碑中,最尊貴的有兩類,一是皇陵之碑,二是碑文由皇帝親自寫的碑。御碑由於等級和地位至尊至高,往往建有碑亭加以保護。我國究竟有多少的御碑呢?我國歷史上三百多位皇帝中,撰寫碑文較多的有兩位,他們是清代的康熙和乾隆。
  • 【百度雲分享課程資源共享】三角定律資料名家大全合集(9套 4.9G)
    【百度雲分享課程資源共享】三角定律資料名家大全合集(9套 4.9G)有能力的網友可以去官網購買正版
  • 中國歷代服飾特點-遠古時期至清代
    從遠古時期至清代,與您細說。一、遠古時期的服飾遠古時期的服飾相對簡單,多為樹葉或者獸皮遮擋。這時候的服飾主要是為了禦寒,而不是具有美感。遠古時期的服飾實物至今考古界沒有重大發現。二、 夏商周時期的服飾考古資料顯示,夏代的絲麻紡織手工業已經大力發展,王公貴族等上層人士的奢華生活中就包括了絲織品的使用。商代的服飾進一步發展,商代的古人已經掌握了製作精美綢子的技藝。從出土的隨葬品中發現殷商時期的絲織品已經具有一定的規模。
  • 清代詩壇不如唐宋詩壇那麼星光燦爛,但也是有不少詩人的
    不過清代詩壇不如唐宋詩壇那麼星光燦爛,詩人不少,大家不多,可以用寥若晨星來形容。古代詩歌包括古體詩(唐以前詩歌,楚辭,樂府詩等),近體詩(絕句,律詩),詞(又稱詩餘),曲(又稱詞餘)。就歷史長河而言,清詩詞,是唐宋詩歌的延續,並出現了一些詩學流派和主張。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寫詩遣詞以自娛,所以清朝人寫詩也不足為奇。
  • 宋代詩人徐俯一首《春遊湖》,靠這兩個字寫活春天
    詩歌經過歷代發展,至唐代而步入鼎盛時期,到宋代之時,已經少了唐時之氣韻。就像我們今天時常感嘆少有人能夠寫出流芳百世的古詩詞一樣,當宋代詩人們要寫詩之前,大概也常常面臨思考:珠玉在前,前朝詩人們差不多已經將時節物華寫得差不多了,咱們還怎麼下筆?
  • 空谷足音——林炎課小楷《歷代名家書論選抄》賞析
    空谷足音——林炎課小楷《歷代名家書論選抄》賞析陳德銘/文林炎課(1924~2003),廣東揭陽人,字綿讀,號麟園、耕山人,1954年參加揭陽縣文聯,後與郭篤士、陳鴻輝被提為文聯常委新近所見《歷代名家書論選抄》冊頁,筆調清雅,字體新麗,展卷觀覽,心曠神怡,系課公早年所書,彌足珍貴!該作單頁高16釐米,寬7、8至11釐米不等,共計106幀。章法縱有行,橫無列,大小相間,疏密得宜,錯落有致;結字散朗欹側,左顧右盼,奇正相生,古雅率真;點畫瘦勁,方圓兼備,剛柔並濟,筆法爽利。依稀可見歐陽詢、文徵明、鄭板橋諸家影子。
  • 宋代是歷代官僚機構設置最為複雜的一朝
    宋代是歷代官僚機構設置最為複雜的一朝宋代官僚機構的設置前承隋唐、後啟明清,內容繁複,名實分離,是歷代官僚機構設置最為複雜的一朝,也是文官制度高度發達的一朝。特殊的職官分離現象在宋代官僚制度中尤為明顯。為了加強皇帝對中央權力的控制,宋代宋廷將集中政權的重點放在相權的削弱和分割上。
  • 《啟源女神》阿波羅介紹 啟源女神阿波羅資料大全
    18183首頁 啟源女神 《啟源女神》阿波羅介紹 啟源女神阿波羅資料大全 《啟源女神》阿波羅介紹 啟源女神阿波羅資料大全
  • 宋代詩人愛雪愛梅又愛詩,連名字都帶梅字,《雪梅》詩成經典名篇
    在白雪皚皚的季節,讓我們欣賞宋代詩人盧梅坡的一首既有雪又有梅的詩篇,絕對讓你賞心悅目。《雪梅》 [宋] 盧梅坡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賞析:詩人首句就說出梅花和冬雪是密不可分的,它們雖然各自綻放,但都是互相映襯,有雪有梅,有雪有詩,才堪稱完美。這兩句詩人把梅花,白雪和詩結合起來。三者融合相得益彰,富有詩情畫意。梅花在白雪中精神氣十足。
  • 詩仙詩鬼、易安居士、紅杏尚書:詩人別稱大全
    >更生居士——洪亮吉(清文學家、經學家)明珊居士——招子庸(清文學家)葦間居士——邊壽民(清代畫家)樵山居士、觀白居士——張 崟(清代畫家)晚學居士——吳熙載(清篆刻家)瓶庵居士賀梅子:賀鑄宋代詞人賀鑄,字方回,他有一首名作《青玉案》,其中有「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飛絮,梅子黃時雨」的佳句,連用三個意象,化抽象無形的情思為具體形象,被稱為賀梅子。鄭鷓鴣:鄭谷晚唐詩人鄭谷外號「鄭鷓鴣」。
  • 詩人雅稱大全, 你知道幾個?
    賀梅子:賀方回 宋代賀方回有首《青玉案》詞,結句「梅子黃時雨」,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謂之「賀梅子」。 鄭鷓鴣:鄭谷 唐代詩人鄭谷以《鷓鴣詩》而聞名,故有鄭鷓鴣之稱。賀鬼頭:賀鑄 北宋詞人詩人賀鑄,體長七尺,面鐵色,眉目聳拔,人家叫他「賀鬼頭」。 梅河豚:梅堯臣 宋代詩人梅堯臣以《河豚詩》而得名,人稱「梅河豚」。